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

太阳初升,晨雾将散,凉爽的风吹在脸上,雾气遮挡了阳光,让人丝毫感受不到暑热,于盛夏时节,这便是极好的天气。好天气,一定会有好运气,林海珊如是想着。

明朝是个迷信的时代,吃海盗这碗饭的尤其如此。她从走出客栈的那一刻,就在向妈祖娘娘祷告乞求庇护。至于这位向以仁慈而闻名的神灵是否会垂青于她这种海盗,便不在考虑范围内。

自有记忆以来就生长于那种无法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自己的兄弟手足做的杀人放火乃至间银妇女之类的事见的多了,已经不当为罪。弱肉强食,胜利者拥有一切,在她而言本就是极为正常的事。按她旧有观点,现在有求于范进,如果因此被其占了便宜是理所当然,当然以后找到机会把范进大卸八块也是很正常的事。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站好,这是她最为朴素的人生观。现在官兵的力量比自己强,那么自己就要低头,乃至被砍死也是情理中事。既然想要求活,就得放下身段付出代价,她已不奢望全体顺利过关,只希望妈祖娘娘保佑,给大哥的部下留下一丝元气。

十万大军不可能都驻在城里,真正在城内的只是几个亲信营头。这些士兵已经开始了操练,一片片呐喊声顺着风传到耳朵里,一队队着长枪或是火铳的士兵往来巡逻,维护秩序。衣甲鲜明,刀枪耀眼,至少从装备上看,这些人有些精兵的模样。

不管平日闲谈时如何把明朝官兵看的不堪一击,十万这个庞大数字放在这,林海珊心里很清楚,打不过的……。

平日里向以狂野胆大自诩的少女,自认天不怕地不怕,如果有必要,就算皇帝也敢杀给你看。可当她终于来到总督衙门以外,远远望见高大的石头牌坊以及牌坊下那些身强力壮长身大面的护卫军兵时,心依旧不受控制地揪成了一团。

官府威仪不是说说而已,两广总督代表的不仅是两省的军事力量,背后更是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支撑。王法律条朝廷体制,向来被这些盗贼所鄙视,当这些东西的具现便真的摆在面前,林海珊才不得不承认,草莽终究是草莽,官府就是官府。

她只觉得肩膀上仿佛被人压了几块石头,步子变得格外沉重,就连呼吸都混乱起来。侧头望去,却见范进步履从容,摇着折扇面带微笑朝着她点点头,似乎是在告诉她:不要怕,一切有我。只是这随意的一点头,林海珊的心头就略微安定了些:有他在一切或许都会变好。

堂堂绿林好汉,居然要个不会武功的书生壮胆,说出去肯定丢死人,这件事只能藏在心里……对谁也不能说。林海珊在心里发着誓,但身形还是下意识离范进更近。

傅亮追随殷正茂多年,见多了来此述职的文武官员,不管是身经百战杀人如麻的武将还是素称耿介的文臣,到了这里也免不了提心吊胆,精神紧张。像是范进这等从容者却是极为少有,心内不由赞道:怪不得陈大哥要拜他为师,这书生虽然没有功名,却当真是宰相根苗的气派,有这气魄,未来的前途就不会差。

傅亮进去通报,时间不长就有消息传过来,要林某进去面见总督,而范进则被安排在客房,由专人接待。招待范进的也是个书生,三十出头年纪满脸书卷气,举手投足间尽是一派大儒气质。这种年龄当然不会是什么本省的文宗或是老学究,就范进看来,其多半就是殷正茂的幕僚或是智囊。

两下见过礼,互相通报了姓名,这名书生叫骆思贤,自称是个不第秀才,最大的特长是制墨,跟在制军身边,也无非是做些文牍公事,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话不问可知,必是谦词。

殷正茂家乡徽州与肇庆端州一样,都以制砚而闻名天下。听他口音带着浓郁的徽州腔,又自称制墨者,多半就是殷正茂小同乡。这样的人必然是心腹,整个招安事成败或许就在其一念间,殷正茂派他来接待范进,显然也是有些要紧的事情要打问。招安的成败,数万海盗乃至十万官兵的命运,实际并不取决于林氏与殷正茂的对答,而是由两个书生的对话决定。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骆思贤话锋一转,“范公子,凌中丞的信我已经看到了,大中丞提到,范公子有个计划,要借招安除掉这伙海盗,还要为朝廷献一笔巨金。事当然是好事,制军也早就想要扫平这盗贼,但是要做成此事,并不容易。就以公子的计划来说,不但自身要冒险,也要海盗有诚意才行。你觉得林氏求降之心,究竟有多少?”

范进微微一笑,心知:戏肉终于来了。

幕僚的作用除了赞画军机,文章酬酢外,为自己的东主分忧,亦是义不容辞之事。限于身份,一些话殷正茂不方便说,另一些话,干脆就不能说。但是话不能说,事情依旧要办,这就要幕僚出面。范进与殷正茂所谈者,只能是阳春白雪,精忠报国,与骆思贤相谈,就要说些有用的言语。

“海盗求招安的心……很诚。这些人没脑子,也不懂怎么表达诚意,只好用最简单的方式,送钱。他们知道朝廷国用不足,愿意献出自己的藏金,以求赦免。这笔款的数目不会太少,具体数字他们说不准,但是关系到前宋皇室藏金,应该也很可观。”

“太子楼藏金么?这个消息我也听说过,不过想来,多半是不稽之谈,未必可以做准吧?这么多年过,岛屿多次为盗贼做占据,即使有藏金,多半也已经被盗贼所盗掘,只怕所余无几。”

“骆前辈,这便是您老想差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太子楼藏金的事传了这么久,在我们当地流传很广,肯定也有所本。南澳岛地形复杂,盗贼也没办法逐个岛摸过去,再说有些地方本就是退了潮才显出陆地,一涨潮就是海水,这样的地方如果不明究竟,是没办法查的。虽然强盗占了南澳,也不等于一定能挖出宝藏。再者,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钱财埋在里面,毕竟不能带着全部家当做贼。干这行很容易死,也许钱没花,人就被杀掉了,钱财就成无主之物。林凤这次不顾一切打下南澳,说不定就是为了这笔银子。”

“那这笔钱的事……是确有其事了?”

“我想应该是有的,只有数字上说不准,他们无帐可查,哪里搞的清数。到时候金银运来,少不了要请骆前辈点验查收。”

骆思贤想了想,“如果真有这笔钱,那于朝廷而言,倒是解决了大问题。范公子且宽坐,待我禀明制军,再做道理。”

他去的时间并不很长,转回来时,又带来了殷正茂的话,要范进到花厅去说话。等到了花厅,见主位上一个六十上下的老人,长方脸,两道法令纹既深且长,让这个人的面向也显得有些可怖。身着大红常服头戴纱帽,只看官袍服色就知必然是两广总督殷正茂。

虽然是个花甲老人,但是满面红光精神饱满,气色精力比之中年人只强不弱。林海珊并不在场,显然接下来的对话,她没有参与必要

参拜以毕,殷正茂上下打量着范进,“范进……南海案首,却在广州府试时落第,这也是我大明科场少有奇闻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便是当今首辅江陵相公,当年乡试时,也被生生压了一科,若非如此本官也没机会与元翁同科。只要腹有才学,也不差这一科的时间。洋山兄的书信上对你很是夸奖,在肇庆你的名气也很大,盘胜的画像,就是你画的?”

“回制军的话,正是小人拙作。手段低微,制军见笑。”

“不用客气,你的画很好,就凭你的画和你献的伤口缝合清洗方,就足以保你个前程。陈璘虽然在呈文上说,是自己献的方子,可是他不敢骗我,一问之下就什么都招了。眼下要打大仗,有你献的方子,就能少死伤很多官军,这是件大功劳,本官给你记下了。你有这方子,是一桩好处,能不争功,愿意把功劳让给武官,是更大的好处。做官也好做人也好,懂得谦让不争,于人于己都有莫大好处,相反,鼠目寸光,自己人争来抢去,就不会有太的成就。”

“制军金玉良言,学生定牢记于心,不敢忘怀。”

“报国出力,原不止一途,以你的本事若是大案保举,一个前程也就是指顾间事。但是以你的才学,若以画技或是献药方为官,就等于是自毁前程,佐杂又有什么前途可言?你的事业,总归还是在科场上。像是这海盗招安的事,你本不该参与进来的。”

“学生明白。只是人不找事,事亦找人,学生也是无可奈何。”

“洋山兄的书信我看到了,于你的苦处也能明白,不过外人未必知道此中干系,万一对你有了什么误解,对你就很不利。今后这种事,能免则免。”

“学生记下了。”

殷正茂的语气又缓和了些,“我也明白,你帮着官府抓住林凤,想要不和他的党羽纠葛,也不容易。那些人如果不是有求于你,可能就要加害于你,你那个将计就计的计划,所知者无多,不用担心走漏风声,如果计谋得售,把这些魑魅魍魉一扫而空,还两广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也是你的大功。”

“制军运筹帷幄用兵如神,此次进兵,定可扫荡群丑还两广一个清平世界,学生不敢分功。事情做成,两广黎庶都会记得制军恩典,日后安居乐业不闻金鼓,家家都要感念制军恩德,家中也要供一个上生禄位,希望上苍保佑制军官运亨通,富贵万年。”

殷正茂道:“保一方平安,还百姓太平,这是为官者应尽之职,不当居功食君禄报君恩,做官的,总要对的起自己的冠戴俸禄,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本官以十万兵居肇庆,就是准备把这伙倭寇一网打尽。你的谋划确实可以减少伤亡,但是说易行难,风险也大。当日胡襄懋(胡宗宪)平五峰之乱,功在社稷,东南百姓皆要感他恩德。可是为他奔走效力,骗汪直来降的夏正,却被海盗所害,死于乱刃之下。而汪直不过是想当个宋王,林凤却想僭号称孤,其罪恶十倍于汪,汪直既不能贷一死,林凤又何以能免?届时安歇盗贼,又怎能放过你?你……是在玩火。”

他的语气变的冷厉了起来,“你很聪明,又读书,在你看来海盗是群既愚且顽之徒,很容易受你摆布。这样想,便是大错特错。本官久历戎机,与这种人打的交道多,于他们的习性甚是熟悉。他们不读书,不识字,头脑也不清醒,但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容易摆弄。盗贼狡黠多诈,并不缺乏阴谋诡计。就以招安来说,我们想要借招安之名扫平这群盗贼,他们也未尝不是借招安为名义,行一个缓兵之谋,自古兵匪不同路,总归要杀光他们,才能为沿海诸省无辜受戕的百姓讨还血债。这些人,注定要死!”

范进心内暗道:果真如此。脸上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学生明白。海盗倒行逆施,必要剪除。然南澳地形复杂,既有天险又有人工修建的屏障,如果强攻只怕官健损失过甚。学生愿为国出力,智取群盗。”

殷正茂未做回答,只说道:“本官可以告诉你两件事,朝廷对于陶简之与侯守用的处置已经到了,陶简之革职,侯守用调任刑科给事中。养斋一去,你科举一道上,便没了阻碍,就算这科错过,下科也可下场,大好前程不可辜负。你如果愿意回去读书,本官立刻吩咐人为你备船。”

原来恩师高升了啊……范进心内暗自为恩师获得提拔而欢喜,府县针对,一起调开算是常用的解决方法。不过知府摘印,知县进京,谁输谁赢已经看的很清楚,能以知县斗赢知府,绝对可以算是大胜。

而且给事中是清流,位卑而权重,甚至可以和本部尚书别苗头。甚至于升七级外放亦不愿去,算是第一等好职位,恩师有了这么个好前途,将来照应自己或许比县令更方便。

殷正茂交了这个底,也是看在凌云翼面子上,不希望自己再涉险。如果现在自己萌生退意,林海珊注定走不出这个衙门,而林氏舰队也注定将被殷正茂以强力抹去。

想着那炸起的汗毛,一身野性的刺青,再加上海外建国与外洋诸国争海上之利的构想,范进沉默片刻,行礼道:“学生愿为制军效力,先除去沿海之患,扫平南澳诸盗。”

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女逞凶第五十章 临阵磨枪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进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范氏新政(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是一个粉刷匠第二百八十章 大好局面第四百五十七章 范氏新政(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镖局蓝图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欢而散(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手猎物第五百八十七章 烽火(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谋事(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是一个粉刷匠第四百六十二章 郁闷的朱琏第三百四十二章 赤胆丹心范退思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继荫求援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闹崇文(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儿心(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郑洛的下马威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为饵(下)第二百六十章 相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定策第二百七十八章 衡文(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与不好用第十章 刁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裂第二百零九章 试探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张四维第八十一章 托付第五百零七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二百九十二章 月黑风高(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封锁线第五百八十七章 烽火(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辣手无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援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来(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陵到来(下)第四百章 争向纳税第七十一章 天使与魔鬼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欢而散(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会试(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官衣贺喜第四百四十章 心服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友谊和利益(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二百章 困境(下)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一十一章 涅槃(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开门揖盗(下)第八章 人命关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寿宴傲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佳人第五百章 娶亲(上)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贸易港畅想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试(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辕北辙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抬贵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范进新政(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红粉兵团(上)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睁眼第一百四十章 神仙睁眼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计(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九章 节妇清官(上)第三十三章 阅卷第七十章 上人见喜(下)第六十九章 上人见喜(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于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降龙(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风八面张千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牛痘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变革(上)第五十八章 砸摊子第五百零三章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下)第八章 人命关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七十一章 天使与魔鬼第二百八十四章 旧案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手猎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条件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双状元第二百四十六章 讨债第三十六章 写状第三百八十六章 全新手段第六十五章 好风借力(上)第三百章 合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