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抬贵手

戚金的神情很是放松,似乎没感觉自己说的行为有多严重,一旁的王邦屏脸色则有些发白,不住给范进行礼道:“大老爷恩典,恩典。小的也是没办法,一家人要吃饭,总是要想个法子活下去,那些货物不是什么紧要的……”

范进将两人叫到一边,又让张铁臂取了一坛酒三只碗过来,就坐在树下,把酒倒入碗内,王邦屏和戚金都想上手,却被范进阻止了。三碗酒分完,范进示意两人喝下去,两人不知范进什么意思,只好一饮而尽,范进看他们喝过酒才问道:

“你们觉得这酒怎么样?”

“好酒!范老爷带来的,自然是劳军御酒,都是上好佳酿。能喝这一口,都是好大造化……”

王邦屏的话没说完就被范进拦住,“在京师里这种酒只是给轿夫车夫来喝的,所谓御酒不过就是换了个封签而已。真正的御酒不曾出京就已经卖掉了,也就是到了游击这一层,才有几口真正的御酒来喝。这些事我很清楚,如果想查也可以查,但是查的结果是什么?是将来不会再有御酒到军前,即便是这种酒劲冲却无回味的村酿,也不会再有。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本官很清楚。我也是从地方上任过事的,不是第一天出来的书呆子,你们不用把我当贼来防。我知道边塞辛苦,就算这种粗酿,在边军儿郎而言也是难得之物,说这是御酒足以糊弄他们了。”

王邦屏放下酒碗,脸微微泛红,“我听戚贤弟说大老爷是个好人,标下原不敢信,听大老爷这么一说,却是知道我们这些丘八难处的。一听您说话,就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这是标下的造化,赶上您这么个通情理的老爷。求您看在标下上有八十老母……”

“我对你家有什么人没兴趣。”范进阻止了王邦屏的话,“我的尚方宝剑带出来不是为了好看的,你也知道,这种凶器如果不拿血祭,对于主人的官运就有妨碍。所以我这口剑带出来一定要杀人,但是不会把人杀绝,总要有人留下为大明看守门户。至于杀谁不杀谁,是我说了算。一个参将卖东西给北虏,不管你卖的是什么,都足以就地斩首正军法,就算是宣府巡抚也不能说我做的不对。所以你现在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条路,跟我说实话。我要知道你卖了什么,被谁扣下,又是谁要办你。”

王邦屏看着范进,目光里已经满是畏惧。这个年轻轻的白面书生看上去人畜无害,可是此时坐在一起,却让人周身发冷,如同掉在冰窟窿里。话说的轻描淡写,脸上还带着几分笑意,可是王邦屏本能地感觉到,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让范进满意,方才喝的这碗酒就是自己的断头酒。就连砍头的证据,都是自己双手送到人家手里的。

“大老爷容禀……标下跟您面前不敢说假话,确实和几个儿郎们一起做生意。这也不怪我们,实在是边上太苦了,大家在沙场上卖命,图的就是一刀一枪搏个富贵。可是死的就别说了,活下来的离富贵也远着。在边关辛苦卖命,提心吊胆伺候上官,辛苦一年赚的钱也没几个,用钱的地方却多。子弟要袭职,老婆孩子要买首饰穿新衣裳,家丁们要娶老婆要兵器甲胄,处处都要用钱,来钱的路子……就是那一条。”

边关这种地方属于危险与机遇并存,只要有门路,想发财倒也不是太难。沙场上生死相搏的敌人,同时也是自己最重要的客户,还有可能变成袍泽手足,这就是眼下大明边关的情形,虽然荒诞但是真实。边军里存在大量蒙古人,像是嘉靖朝号称猛将第一的马芳,三百家丁都是蒙古人。他就是带着这三百蒙古人到蒙古部落烧杀抢掠捣巢赶马,合作非常愉快。

俺答在嘉靖年破关困京,导致朝廷斩了一个兵部尚书,嘉靖停止了对元朝皇帝的祭祀,还特意要求在奏章上把虏字写的很小,与明朝可为不共戴天。到了隆庆年间就成了朝廷加封的忠顺王,与朝廷合法贸易,顺带还帮助朝廷守卫边关。敌人朋友的身份来回转换,今日敌明日友复明日又成敌国,就是眼下边关的情景。

这里是一片混沌之地,在此很难说的清是非对错,在这种地方想要一个黑白分明是很艰难且不切实际的事。把一切行为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我要活下去。如是而已。

边军与部落互相贸易,把朝廷命令禁止出口的铁器、兵器都卖掉,或是对做这种生意的商队抬一手换取贿赂,至于这些铁器会不会变成秋季射杀自己的箭头,根本没人在意。最为严重时,边军替蒙古人放羊,蒙古人替边军守烽燧的事也发生过。

当年嘉靖年间大同总兵曾经严令禁止部下与蒙古人贸易,要求全面禁止边军与蒙古人交易,结果就导致了一场兵变。被剥夺了经商资格的官兵选择割下总兵的首级,并联络蒙古大军为奥援,以竖起反旗的方式向朝廷表达边关对于商业活动的迫切需求。

到了隆庆年间,虽然马市的存在把这种走私贸易尽量正规化,使其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是走私贸易并未因此禁绝。于当下而言,铁器、羽毛、大漆都是禁止在马市上出现的物资。有些时候如果蒙古发生灾荒,朝廷还会命令禁止出售粮食,通过贸易战的方式,在草原制造动乱。

于决策者而言,会认为这种命令高瞻远瞩,是战略上的妙手。可是在实施层面,无非是为走私商人指明方向,告诉他们应该卖什么才有利润。

从蒙古交谊回来的马匹牛羊,在内地可以卖出高价,蒙古的骏马在边军里就是绝好的商品。一次成功的交易,足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是以明知道这种生意充满危险,依旧有胆大的商人去闯鬼门关。

眼下还没有走西口这种说法,杀虎口还是边防要地,不是商路,但是做类似生意的人已经不少。想在边军眼皮子底下偷运出关基本是做梦,边军的武力即使不足以对付北虏,收拾商队还是绰绰有余。能够做这种生意的,要么是边军里有关系,要么是背后有大人物让边军不管乱动,再有就是边军自己下场。

从最早的单打独斗零散经营,到现在形成规模,在蒙古部落里得到需求物资明细,再组织调运物资运送出去,直到交易完成分润。在边军内部,因这种交易已经形成了若干团体,大家各有各的路子,各有各的靠山。王邦屏就是其中一个小团体的首领,靠着自己当参将的便利,组织商队贸易盈利。

做这种生意充满了危险,马贼、同袍以及朝廷的巡按体系,都足以对这种贸易以及从业者造成致命影响。王邦屏这次就是标准的翻船,不但货物损失殆尽,就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他这次交易的货物包括了一大批丝绸外加一百多副甲胄,五千支雕翎箭,两百把上好钢刀。这些物资里除了丝绸以外,其他都是禁物,那些甲胄里甚至包括二十几领铁甲,论罪过足够砍头几次。更要命的,扣下这些货物的不是草原上的马贼,而是朝廷的巡兵。

王邦屏不是混人,做生意也懂得独食不肥的道理,该打点的衙门从未疏漏,像是宣府巡抚张佳胤身边的幕僚,以及宣府总兵都能从他的贸易里分润,一般不会找他麻烦。可是这次扣货的却是宣大总督部下的标兵游骑,这下就没办法了。

宣大总督本来就节制宣府大同防线上各位各位武官,何况扣下货物的地方是在塞外,不涉及辖区问题。走私这种事能做不能说,被顶头上司的人抓现行,自然就是极为棘手的局面。王邦屏花了大笔银子打点,宁可自己认命赔钱,得到的回应也是这事会交给巡按处置。参考总督在阳和传令时特意点出的尚方宝剑,王邦屏就有个预感,自己这次可能撞到了枪口,很可能被郑洛丢出去做替罪羊,给尚方宝剑开刃。

基于生存需求,王邦屏自然挖空心思钻营,范进一行这么大的声势,想要隐藏自己的行动路线也办不到。他特意赶过来,就是想要在范进面前买个活命。为了活命,其已经做好倾家荡产的准备,所求的就是不死,只要答应这个条件,革职或是充军他都心甘情愿。

范进听着介绍,一言不发,等到王邦屏说完,他才问道:“这么大的数目,是一直以来的习惯,还是这次临时的需求?”

王邦屏愣了一下,看范进神色不似是追究罪名,反倒像是推敲什么,不敢隐瞒。“回大老爷的话,生意不是这么好做的,那些北虏说穿了都是穷鬼,否则不至于想着来抢咱们的钱粮女人。尤其是在马市开辟之后,与俺答有交情的大部落可以在马市贸易,对于我们的货就不要了。跟我们坐生意的多是些小部落,自己的实力有限,拿不出太多的商品跟我们交割,像这样的大生意也是这几年的第一次。我们也是一群人凑了本钱,才采办到这么多货物……算了,总是自己的命苦,不该发这笔财。”

范进没理他的话,继续问道:“只有你一个人得到这个消息么?”

“大老爷圣明,标下冤就冤在这里。标下以人头作保,这个消息在宣大军中都传开了,知道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做这生意的人绝不止标下这一队人马。大老爷有所不知,当时调货的时候费了那个力气,花的本钱也比平时高了两成。如果不是对面给的价格格外高,标下都不想做了。结果不知道怎地得罪了郑军门,放着一堆人不抓,单抓标下一个。这说起来,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戚金看了他一眼,“大哥,你也别说你冤枉了。做走私生意这事本就上不得台面,何况还是卖铠甲箭头,这还幸亏是没卖火器,否则连小弟都没有办法为你开脱。你再难,也不该做这生意,再说你少娶几房小老婆,也不至于如此难过。”

范进笑笑道:“没想到王参戎还是个丰流种子,男人么难免有九色癖好,这不算什么。我且问你,平日里往蒙古卖的货物,也是这些么?”

王邦屏摇头道:“不是。北虏也知道我们做生意也有限度,购买甲胄箭头是有的,但是数量很少,多了他们也买不起,我们也不会卖。主要还是绸缎布匹粮食茶叶,再有就是药材。虽然他们也有药材,但是不如我们的好。”

“除了这些呢?”

“那便是铁……铁器。”王邦屏的声音略微低了些。

范进摇头道:“我说的不是铁器,而是……女人。北虏寇略,所图者女子财帛,若是你将年轻女人贩过去,一准可以发财。”

王邦屏听了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急赤白脸道:“大老爷,冤枉啊!哪个杀才如此冤枉标下,请将他唤出来,看标下不活撕了他!标下虽然比不得戚大帅好歹也是吃朝廷饭的,哪能干那缺德事?倒是用那些破铜烂铁那从鞑子那换过几个大姑娘回来,可惜标下管不住自己,自己都受用了,没法送人。若是大老爷肯饶了标下这回,标下保证下次给大老爷换几个蒙古大妞回来,保证够味……”

范进挥手制止了他说下去,打量几眼王邦屏,又看向戚金。最后道:“王邦屏,你运气不错,没做太丧阴德的事。不过就你卖军械给北虏这一条,其罪难饶!”

他的声音一厉,王邦屏脸色陡然吓得煞白,膝盖一软人就跪在地上,不住磕头道:“老爷开恩,开恩啊!”戚金也道:“范大老爷恩典,王大哥虽然有些过错,可是打仗是把好手,品行也不坏……”

“听我把话说完。其罪难饶,其情可悯,看在戚少帅面子上,这次的事本官不追究了。既然郑军门要把你交我处置,本官不怪也就是了。”

王邦屏的心情坐了一次过山车,总算死中得活,心性自是欢喜,跪倒在地又是不住的磕头。范进将他拉起来道:“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拜了个好金兰,否则本官定要借你人头一用,在边关立个规矩!”

戚金性子再直,也知道范进这是把面子做给自己。国朝文武结交的楷模不少,但是文人肯如此抬举武臣的却只此一家,再者以范进的官职身份,也犯不上巴结他这个没有利害关系的武臣。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单纯的看得起,一念及此,戚金心中一阵激荡,撩起战裙跪倒在地道:“范大老爷如此给标下面子,标下也不是个不晓事的,这趟宣大之行大老爷只管吩咐,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七十三章 恩重如山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贡(下)第三百零三章 入坑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辕北辙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景(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的对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恩重如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围第五百六十章 降龙(上)第四百六十一章节妇清官(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气一盏灯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肃京师第一百八十三章 虎穴(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辣手无情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当道(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气一盏灯第三百一十七章 官衣贺喜第四百五十章 名利双收(中)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七十七章 户籍第四百一十二章 几样心思第一百九十九章 困境(上)第六百零二章 山西变革(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万历的野心第九十二章 范母教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还不清的债(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绝杀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七十七章 风中一舞第四百七十一章 冬至(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亚魁第二百七十二章 弥补第三百六十五章 内讧(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绞索(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封锁线第二百九十四章 整肃京师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生与座主(下)第一百零一章 契兄弟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试(上)第八十五章 范进的选择第三百六十章 巧设罗网(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一百三十章 衣冠遍羊城第十一章 两足何以无泥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提前殿试(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别(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对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章 衣冠遍羊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二章 筹备进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缘定三生第七十三章 考核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进的反击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师不太平第十六章 特殊考题第四百七十六章 春景(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寿宴傲客第二百二十九章 薛五的考验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一百六十三章 吉王的礼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好兆头(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接驾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四十六章 师徒合作(下)第四十四章 被捕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银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饶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状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的秘密战士第二百九十章 月黑风高(上)第九十二章 范母教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张四维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会(上)第五十一章风声雨声哭声声不入耳第六十七章 围棋第一百五十章 冲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