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苏修

晚上, 一锅子的榛蘑炖野兔, 吃的仨孩子全都撑圆了肚子,又喝了太多的汤, 一个个暖的小脸蛋儿红扑扑的。

仨孩子今晚就该洗个澡了, 而仨孩子的澡盆, 早在孙母来闹事的时候就给砸破了,如今正种着菜呢。

聂博钊还是跑到肖琛家, 借了个澡盆子来, 才能给仨孩子一个洗个澡。

火墙燃起来,大炕格外的暖和,但就是被子太小了一点儿。

聂卫民好容易瞅着个陈丽娜不在的机会,悄悄跟他爸说:“爸, 今天小陈同志去过你们单位,把我们仨的抚养费给要来了。”

“真的?”

“嗯, 可不?”

“那完了,不出一个星期, 你外婆肯定要来闹。”

“我就说嘛, 这样吧,那抚恤金给她,咱们把她送走吧,等外婆来一看她不在, 可不就走了?”

才洗过澡, 小家伙脸很圆, 大眼睛扑扇扑扇的, 一脸认真。

聂博钊虽在也头疼丈母娘,但毕竟是男人,早就想把这笔钱要回来了,只是苦于领导不发话,自己不好给基地招麻烦,所以对于这个并不算太惊讶。

反而趁此就逗起儿子来:“要她回去那是不可能的,齐思乡现在爆发了革命,像她这样儿的,全部要接受再教育,你见过接受再教育没?”

“没有。”聂卫民说。

聂博钊形容着:“肩上挂幅锁,骨头里还要串绳子,腿上还要挂铐子,就跟爸的《水浒传》里,那林冲夜奔一样。”

这家里有连环画,聂卫民还不识字儿,就喜欢看图,尤其是林冲雪夜上梁上,他虽不识字儿,但百看不腻。

一听小陈同志回到齐思乡,要遭受这样的待遇,孩子不说话了。

“如果你不肯要,你刘叔叔倒是很乐意要,还问了爸几回,说不行让去给他家刘小红做饭去,要不,就把你妈送给刘小红?”老爸一脸的认真,完全不像是在撒谎。

小聂卫民吓的啊的一声就翻坐起来了:“那,那怎么行?她要去了刘家,我们上哪吃饭去?”

聂博钊拍了把儿子的屁股:“这就对了小子,服从命令听指挥,她从今往后就是你妈,再敢使着二蛋叫姚婆,我打烂你的屁股。”

聂卫民哇的一声想哭,聂博钊大手又挥过来了:“敢哭,就再加两巴掌。”

肚子吃了老撑,外面又是大雪封门的,也没个消化的地方。

而陈丽娜了,半天没见,厨房里也不在,难道说来了才不过一天的功夫,已经出去串门子了?

“小陈同志,我不是说过了,这间小卧室的门,除了我,谁都不准进,你从哪拿的钥匙?”推开小卧室的门,她居然在小卧室里了。

边疆的房子,为了防风,门厅后面是厨房,两边都安着门,一边大卧,一边是客厅加一个储物间,并一个小卧室。

客厅这边要是关上了门,就算亮着灯也透不出光来。

所以,聂博钊一直在大卧活动,没想到她居然会进小卧。

小卧室里有一把算盘,陈丽娜正辟哩啪啦的打着:“哎呀,用算盘记账可真够麻烦的,还是计算器方便,但是呀,记这种账还得用Excel,电脑上一填就成了,多轻松。”

要知道,计算器的广泛使用,也得到改革开放以后。在此之前,人们用的大多都是算盘。

而就在此刻,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才在美国的硅谷,正在被研发之中。

虽说全国都处于封闭之中,但是聂博钊这种尖端,并且处于研发一线的科技型人材,是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新闻的。

每个月,北京方面都会专门购买大批量世界各地的科技、石油类期刊,并以密件装封,送到基地来,供工程师们参考,也叫他们知道,目前欧美国家的发展,到了那一步。

所以,可以想象聂博钊听到计算器,并电脑这些术语名词时,有多震惊了。

“小陈同志,现在咱们能谈一谈吗?”

“说吧,你想谈什么?”陈丽娜问。

“电脑是个什么东西?”他问。

“就是,嗯,原来应该叫计算机吧,有台式的,也有笔记本的,笔记本可贵了。”她重生之前,是2000年,那时候一台IBM的笔记本电脑,至少在一万块。

当时陈丽娜想要一台,但是又觉得贵,咬着牙直哼哼,聂博钊大手一挥:“只要你高兴就买,买俩台,一台放家里,一台出差备着。”

妥妥的土壕啊,任性啊。

再看看现在的聂博钊,嗯,家徒四壁,还有仨拖油瓶儿,还对她防范有加,唯一的优点,大概就只剩下脸能看。

“计算机是一种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处理器,这东西现在还在研发之中,而且只有美国才有。小陈同志,我怎么觉得你……”

陈丽娜顿时就笑了:“好奇了吧?快问吧,你问什么我答什么。”

灯下,她得意的一笑,倒叫聂博钊想起两句现在万万不敢背的古诗: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心中仿如掀起惊涛骇浪,他假装不经意的就别过了头:“咱们坦承以待,你不会是从你的会俄语的笔友那儿,知道的这些事儿吧?”

“你都说了计算机还在研发之中,我都好几年没和我的笔友往来了,又怎么可能知道这些?”陈丽娜摊手。

“那你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算算也应该是三十年后,我是你的小公主,你是我的白马王子,可惜你身体不好,又积劳成积,就……”

“行了,咱们就聊到这儿,这间小卧室,从今往后你绝对不能再进来。”就这样,聂博钊就把陈丽娜给赶了出来。

陈丽娜气冲冲的走到前厅,从墙上挂的镜子里看了眼自己,还是很漂亮的嘛。

她心说我这么美,当初你跪在地上求我,求婚求了九回我才答应的,现在怎么这么的不解风情?

“你等着,我就不说,我就等着你主动跪在我面前问的那一天,哼。”陈丽娜心说。

她就不信了,她就调/教不回来那个温文尔雅,谈吐幽默的聂博钊。

第二天一早,肖琛准点报道来蹭饭,但手也没空着,提了自家半袋子米来,进门就说:“小陈同志,我在家也不常开火,总是东家蹭西家吃的,这米,你家留着吃吧。”

“不用,我家厨房里两袋子米都快生虫了,怎么好要你家的,快拿走。”陈丽娜连忙就是推拒。

今天,腾空了面箱子,她才烙了几张软饼,又烧了一碗热汤,仨孩子连鸡蛋都没得吃,这肖琛既进来了,又不好不给饭,陈丽娜只得给俩小的冲奶粉兑麦乳精,把珍藏着的饼干拿了出来,好在俩小的喜欢喝这味儿,倒是一人就着饼干吃了一大碗。

而陈丽娜自己呢,喝的还是昨晚的野兔汤。

不过口蘑确实鲜,放了一晚上,回过一回锅,汤愈发的鲜了,馋的二蛋直跳脚:“妈妈,给我喝一口,给我喝一口。”

“中午你们看着办,晚上咱们就吃羊肉吧,我走了啊。”聂博钊进来打招呼。

陈丽娜给他翻了个白眼儿:“随便你。”

“我哪惹你了?”聂博钊还是头一回见陈丽娜翻脸,她咋一翻脸就不认人了。

聂卫民挺高兴:“对,随便你。”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准插嘴。”这一回,俩大人同时出声了。

聂卫民苦着张脸,心说我又哪说错话了。

聂博钊又说:“就把米收下吧,仨孩子估计也想吃米了,咱家不是米光面光,只剩羊肉大白菜了嘛。”

“你要敢收肖工的米,我今天就趁着会计的车到乌玛依,再倒班车去乌鲁,然后回齐思乡下。”陈丽娜挑了筷子野名兔子肉,看聂卫民馋的直舔巴嘴,给他了。

聂卫民狼吞虎嚼:“对,我也走。”

二蛋不清楚大人吵的什么,端着奶粉在吹泡泡:“我,我们一起走。”

聂博钊仍还一头雾水,陈丽娜却是噗嗤一声就笑了,然后帘子一甩,出门去了。

肖琛还在卖力的推销他那袋生了虫的大米了,聂博钊一想陈丽娜的脸色,终是没敢要,主动帮他,连人带货一起提出去了。

还是昨天听会计说的,今天厂里的东风大卡会发车,去乌玛依。所以陈丽娜早早儿把仨孩子收拾好了,又给聂卫民腰上扎了条棉腰带防风,就去赶东风大卡车了。

孩子立刻,跟那跳大秧歌的大姑娘一样了,哎呀,他那个羞啊。

“哟,小陈同志,快快,这里还有空位儿,快上来。”王姐居然也要去乌玛依,哈妈妈居然也在,车上还有好几个,一看就是这基地的女家属,也有几个还着孩子的,但就属陈丽娜带的最多,背一个,牵一个,屁股后面还跑着一个。

因为有绿皮包着,风还不算太大,车越过去,两旁除了雪,就是白茫茫的雪。

仨孩子有大棉鞋,倒也不冻脚,但是几个大人穿的都是单鞋,冻的直哆嗦。

“小陈,你有票吗,咱们看看,要不要换一换?”哈妈妈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笑着,搓着自己手里的各类票。

粮票,布票,糖票,鸡蛋票,林林总总。而这时候,王姐和其她家属们相视一笑,也拿了自个儿的票出来。

嗯,你糖票多了,匀我一张,我这里有多余的鸡蛋票,你看几张合适?

嗯,你的布票多余一张,拿卫生带票跟你换,你看行不行?

七嘴八舌的,家属们头凑到一块儿就研究了起来。

但是,她们似乎都很防备陈丽娜,毕竟孙工的母亲是基地一大祸害,她一来,基本上基地就得瘫痪,而陈丽娜昨天一来,立马就把仨孩子的抚养费给要到了手。

所以人都觉得,既将会有一场血雨腥风了。

哈妈妈指着自己:“我,我跟你换!”

陈丽娜摇头,小声对哈妈妈说:“我只有钱,没有票,哈妈妈,你知道那里有只用钱就能买东西的地儿吗?”

左右的家属们立刻就深呼吸了:瞧瞧,昨天要到抚养费,今天就开始狂花乱花了。

哈妈妈看了看左右,暂时就不说话了。

但是,等到了乌玛依,大家一起下了车,她不跟别的家属一样直奔供销社和国营商店,反而是问陈丽娜:“小陈,你要不要跟着我,到我亲戚家,吃茶,吃奶茶。”

“不能去,我外婆说了,她是苏修,是大国沙文主义。”聂卫民拽着陈丽娜的袖子。

“苏修我见过,不长她这样儿。不过,我觉得她应该能带着咱们找到棉花,你不是特别讨厌这件花棉袄嘛,等她带咱们买到棉花,妈就给你换棉衣。”陈丽娜肯定的说。

聂卫民好奇了:“你在哪见的苏修,难道你就是苏修?”

陈丽娜说:“不,我是臭老九,跟苏修差不多。但是,这个臭老九给你吃糖吃鸡蛋方便面了,你说她好不好?”

聂卫民有一瞬间想脱口而出个好,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倔过了小脑瓜子。

果然,哈妈妈带着陈丽娜东转西转的,到了一户哈萨克人家里,接待她们的,是个花白胡子的哈萨克老爷爷。

陈丽娜简直跟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质量最好的棉花、各类染过的棉布,还有陈丽娜现在最缺的针和线,应有尽有。

甚至于,洋葱、苹果、西红柿,辣椒,米面油,陈丽娜甚至淘到了一罐苏国产的咖啡。

“小聂同志,虽说钱在我手里,但是你得监督着我来使用这笔钱,我问你,你说咱们应该买点洋葱吗?”陈丽娜背着三蛋儿摇呵着,就问聂卫民。

聂卫民人小鬼大,最想要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立刻就挺直的腰板儿:“会不会太破费了。”

“洋葱裹上鸡蛋液,炸成焦圈儿,早上就着麦乳精,甭提多好吃呢。”陈丽娜颇觉得有点儿惋惜。

“买买买,那就买。”二蛋先就激动了。

陈丽娜挑了几只大洋葱,装到了自己红绿相间的大布袋子里。转了一圈儿,因见苹果一个个又大又圆,还是后来市面上少有的老品种国光,越到冬天越上糖的那种,又问聂卫民:“苹果了,咱要吗?”

“多少钱?”

“一斤五毛,两斤八毛。”哈萨克老爷爷说。

“太贵了吧。”聂卫民又开始小家子气了。

陈丽娜咂巴了一下嘴,说:“这苹果糖份足,要是腌泡菜,保准比上一回腌的更好吃。”

一想起苹果味儿的泡菜,聂卫民两只眼睛立刻就明亮的跟那小灯泡儿似的:“买,买,咱们买五斤。”

转了一大圈儿,陈丽娜手里的三十块钱花了个一干二净不说,还倒贴了几个自己的私房钱进去。

在这哈萨克人的卧室里,她看到一架银光闪闪的,上海蝴蝶缝刃机厂生产的缝刃机。要知道,现在这社会,要供一家五口人的穿衣,可是个大问题。

而陈丽娜上辈子嫁聂国柱的时候,别的啥也没要,就要了台缝刃机,然后,随着76年革命结束,改革开放的大浪潮涌来,她是见谁有见时兴的衣服,看一眼就能作出来的。

这时候真是恨不能抱着这架缝刃机亲一口啊,可是,这么一架,黑市架要一百块了。

捏了捏兜里的钱,陈丽娜狠心拒绝了它。

算了,先缝衣服过日子吧,等有钱了再买。

但是,临走的时候,陈丽娜就发现,十斤大棉花,一袋米两袋面,再加上各类水果蔬菜,她完全提不动啊。

哈妈妈深鼻高眼,笑的很是慈祥:“先不付钱,等货送到基地再付。”

哟,陈丽娜心说感情好,这哈萨克倒爷还负责送货上门啊。

第23章 争执第259章 大结局(上)第226章 陈小姐的蒂芙尼第219章 送别第110章 寻宝啦第59章 同学被抓第141章 撕破脸啦第155章 到北京第110章 寻宝啦第184章 失恋啦第82章 看星星第26章 小皮鞋第13章 到家了第86章 无线电第232章 小三现原形第242章 去农场第239章 最后一唱第49章 魔鬼城第125章 抓到啦第169章 受伤啦第232章 小三现原形第172章 炖羊蹄第160章 聂工揍人啦第112章 同学会第99章 出发啦第71章 大惊喜第179章 接妹妹第190章 重男轻女第49章 魔鬼城第247章 卫国归来第20章 奶酪第248章 农场少年第259章 大结局(上)第241章 卫民归国第92章 交公粮第32章 裹卷儿第106章 百家饭第141章 撕破脸啦第126章 唱歌啦第250章 卫疆的高科技第47章 野鸭蛋第73章 炸丸子第144章 赶走包小姐第143章 双双出轨第132章 暴雪封山第43章 大列巴第28章 莜面甜醅第34章 炸麻花第196章 偷钱啦第175章 拆房子第245章 扯证啦第142章 喝鸡汤第224章 我爱你中国第120章 黑金第62章 以二对五第82章 看星星第139章 商业互吹第197章 小流浪狗第181章 东海娶亲第173章 接孩子第227章 仪式感第11章 夜谈第185章 坏人来了第257章 聂工要饭记第141章 撕破脸啦第75章 油渣蒸干菜第23章 争执第203章 送别大佬第173章 接孩子第47章 野鸭蛋第127章 自我揭发第110章 寻宝啦第74章 过大年第57章 丰收年第252章 高频追踪第16章 继续夜谈第142章 喝鸡汤第253章 想绑架第38章 小脏猪第95章 聂卫疆番外第3章 男人(小修)第199章 收小弟第169章 受伤啦第67章 摘棉大比拼第231章 去做客第25章 鸡毛信第139章 商业互吹第192章 群殴互斗啦第9章 表哥来了第246章 爱国贼第94章 我和我的祖国第168章 去钓鱼第43章 大列巴第159章 党校同学会第151章 生产啦第256章 摇滚的内核第163章 甜甜回来了第175章 拆房子第194章 兄弟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