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战事爆发

何照杰心中一喜,自己的机会来了。

“是,大人。”何照杰答道。

“你怎么知道高邮府发生的事情?怎么会去救李普和怯不花?”

“大人,在下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是皇恩浩荡,自幼就想报效国家,如今反贼当道,好男儿,自当忧国忧民。”何照杰一边说,一边看偰哲笃的脸色,看他越来越沉不住气,时刻就能发作一样,知道自己说这些往脸上贴金的话让对方很反感。

何照杰不敢多说闲话,接着说道:“在下是盐商,但是,高邮府那边的生意最近非常不好,在下就知道,高邮府里恐怕有别的事情,所以,就亲自打探一番,没想到,狂妄的张士诚,居然扣押了府尹大人和达鲁花赤大人,自己做了高邮府的土皇帝,还说什么替天行道,反元复宋之类的宣传,在下没有别的能力,只好悄悄将二位大人救出来,没想到,怯不花将军还是遇害了。”

好容易有机会和行省左丞这样的一品大员说话,何照杰当然要添油加醋了,他恨不得行省可以立即发兵,将那个该死的张士诚干掉。顺带夸奖夸奖自己,留个好印象,对自己的前途非常有利。

果然,这么一说,旁边的其他人,都已经露出了欣赏的眼神,这个何公子,没有看出来,除了是个盐商之外,还是个如此爱国之人。前段时间扬州府尹吃错药了,还故意找何照杰的麻烦。

“高邮府的情况,你熟悉吗?”。偰哲笃问道。

“大人,高邮府情况非常复杂,如今,张士诚占据了高邮府,势力更加扩大,据我观察,高邮府里至少驻扎了几千人的部队,在城外,还有一个水军大营。如果再放任下去,张士诚恐怕会更加猖獗,不把行省放在眼里。”

说完,何照杰就后悔了,如果自己夸大了张士诚的势力,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怎么办?行省要是害怕,不去围剿怎么办?

果然,偰哲笃脸色非常不悦:“何公子忧国忧民,深为行省的榜样,我会替你上书朝廷奏功的,现在,没你的事了,先下去吧。”

只是,何照杰不知道偰哲笃为啥不高兴,何照杰将张士诚刻意夸大,算是点了偰哲笃的痛处。

要不是念着这个人有救了李普的功劳,偰哲笃就要发怒了,放任张士诚,他这不是在说自己吗?当初将张士诚招安,不是自己同意了的吗?作为行省左丞,偰哲笃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只是因为贿赂了皇上身边的红人哈麻而已。偰哲笃打仗不怎么在行,官场上的一切倒是非常精通。

同样,赵链也非常反感这个何照杰,招安的计划,可是他制定的。

何照杰听到已经在撵自己了,只好告退。

“大人,我们立刻起兵,把张士诚捉拿来治罪。”福寿说道。

“此事急躁不得,请出征滁州的右丞回来再说。”偰哲笃说道:“大家立刻回去,整顿军队,准备开征高邮”

众人面面相觑,左丞大人这是怎么了?就一个张士诚而已,派达识贴睦迩去,就可以将张士诚剿平了,用的了这么大张声势吗?根本就不用通知右丞相。

偰哲笃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从他的眼光看,这个张士诚,是个头疼的人物,盐场,泰州,兴化,高邮府,这些地方,如今都落到了张士诚手中,如果他乖乖地守着那些地方就算了,可是,现在李普跑回来了,行省不能不重视,而且,得相当重视,不出则以,一旦出动,必须将张士诚给消灭掉,

扪心自问,偰哲笃根本就没有勇气再派军队前去围剿,这副烂摊子,就交给右丞来抉择吧,反正行省里面,右丞比自己的官职要大,而且,他那么威风,又跑去滁州围剿朱元璋。至于右丞怎么抉择,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回来进攻高邮,那就等于放过了滁州的的朱元璋,这个朱元璋也是个不安分的主,没准会搞出更大的动静来。万一朝廷怪罪下来,都是右丞的失误,和自己没关系。

滁州的战事陷于胶合状态,余阙心情非常沉重。

自古以来,顺从朝廷,才是臣子的本分,而造反的贼子,都不会有好下场,至正三年,余阙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后调入淮南江北行省当行省右丞,正赶上行省内郭子兴举起反旗,领军出征,从此征战四方,虽然是文人,用兵也是一绝,几路人马合围濠州,只能怪蒙古军的战斗力太弱了,所以,他一直都在注重队伍的训练,经过他的努力,手下的几万人已经成了一支精兵。

只可惜,朱元璋也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在这山林之中,到处都是障碍,到处都是陷阱,如果大队人马,可以平安地走过,而小队人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是人马打到了滁州城下,可是没有补给,根本无法攻打滁州城,无奈之下,余阙只能派人扼守住入口,不让这股红巾军向东出来,东面就是扬州了,可不能有闪失。

“大人,扬州有紧急公文前来。”突然,帐外的传令兵喊道。

“拿进来。”

打开公文,看了几眼,余阙顿时皱起了眉头,真是多事之秋啊。

扬州城北面,是高邮府,东面,是泰州城,南面,是长江,西面,是滁州。

如今,滁州已经被朱元璋拿了下来,自己和他正在相持之中,东面的泰州,已经给了张士诚,没想到,张士诚太过分了,连高邮府也不放过,真是得寸进尺,绝对不能容忍

扣押了行省派去的府尹和达鲁花赤,这可是抄九族的大罪,这个张士诚,连这种事情也做了出来,根本就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次绝对不能放过他了,否则,扬州城就陷入两股反贼势力的包围之中,非常危险。

那么,这边的事情怎么办?朱元璋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余阙没有别的办法,高邮府的事情一旦传开,后果不堪设想,朝廷一定会震怒,还得由行省解决,无论如何,也得将这个麻烦解决掉。

而行省现有的兵力根本不足,也就是说,自己的这次围剿滁州的行动,得暂时停下来,率军回援,据说张士诚的部下装备了犀利的火铳,这场仗,会是硬仗。而且,既然要打,那就要全面开花,将张士诚彻底打回原形

留下一万部队,守住主要的要道,不让朱元璋出来,他想要南下,那就是江浙行省的事了,别在淮南江北行省捣乱就行了。

回师,剿灭张士诚派人,从北面的行省,再借一部分兵马,务必解决掉这个麻烦

余阙下了决心。

三天之后,余阙的大军,开始回扬州。

滁州与扬州只有几天的行程而已,余阙已经在做着战斗部署。一条条的命令,从行军途中发布出去,一待到了之后,休整之后,就前去扫荡张士诚。

平章政事达识贴睦迩,率领五万士卒,从淮安出发,南下高邮,包围高邮城

亲王完者秃,率领两万士兵,进攻泰州

平章政事福寿,率领两万士兵,进攻兴化。

淮西宣慰副使也先不花,率领两万士兵,进攻兴化东面的盐场这部分军队,是从淮西借来的。

而自己亲帅五万军队,向北进攻高邮,争取在两路大军之下,将高邮府拿下。

这些军队,已经算是将整个行省的家底都掏光亮,连扬州城,只剩下一千守军而已。分做五路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将张士诚的势力粉碎

这一战,势在必得。

而且,余阙也在请示朝廷,请朝廷派兵协助。

所有的目标中,高邮府是重点,高邮府是反贼张士诚的老窝,也是他所占据的最大的城池,只要将高邮府拿下,其余的地方,肯定就是望风而逃了,而想要拿下高邮,肯定会和张士诚做剧烈的争夺,部署十万重兵,显示了余阙非常看重高邮府这块地方,高邮府丢失,这是重大的失职,因为,高邮府可是漕运所在,张士诚占据了高邮,等于掐住了朝廷的脖子,必须要把高邮府夺回来

各个部队,都在紧张有序地调动着,离得比较远的达识贴睦迩,甚至已经开始出发了。

“大哥,滁州的鞑子已经开始回撤了。”高邮府内,罗贯中匆匆地来报。

张阳非常重视情报工作,拨给了罗贯中大批的银子和人手,只有掌握了准确的情报,才能以最合适的手段,打击敌人。经过半年多来的努力,罗贯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覆盖整个行省的情报网络,并且向南和向北逐步发展。虽然还没有在鞑子的核心领域渗透人员,但是,鞑子部队的调动,已经瞒不过罗贯中的耳目。按照张阳的指示,对内部的调查也在展开。

“嗯,这么说,我们就将面对大批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鞑子了。”张阳说道:“虽然滁州没有打下来,可是据说这批鞑子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连朱元璋都不愿意在正面战场和他们陷入战斗。”

“主公,这样也有好处,我们将这些鞑子全部消灭掉,那么,整个行省,我们就没有敌手。”施耐庵在一旁说道。

“各部分鞑子的动向,可否知晓?”张阳接着问道。

“到目前所知,鞑子的大部队还没有回来,扬州城里的鞑子也还没有出动,估计想一起行动,不过,在我们的北方,倒是发现了新的情报,在高邮府的北面,淮安方向出现大批的军队,正在向我们这边移动。”

淮安方向?张阳眼光一亮,虽然自己一直都在准备向南发展,但是,北方的一切,也得注意。高邮府的北面,就是淮安路,淮安路一直都比较平静,北面气势很凶的刘福通,一直都在向北发展,没有进入淮安路,而南方的义军,都在向南发展,准备占领富庶之地,淮安路是行省的边缘地带,一直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队,这些军队怎么来的?是北面的鞑子骑兵南下了吗?如果真是那样,就得严加防范了,尤其是北面有个叫做扩廓帖木儿的,很能打仗,要是他来了,得小心应付。

“是哪里的军队?”张阳问道。

“大部分是汉军,据说是行省的平章政事达识贴睦迩召集来的,有五万人马,只有少量鞑子骑兵,大部分都是步军。因为行军速度慢,所以他们先出发了,除了四万人走陆路之外,还有一万人据说是水军,分乘几十条大战船,从北面的白马湖,进入高邮湖,可能是想从水面上封锁我们。”罗贯中说道。

鞑子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不会水,因此,水军很少,招来的汉军,总要组建一部分水军,至少也得将关键的漕运保护好。淮安路,也在漕运线上。

几十条大战船?张阳眼睛亮了,现在他最缺少的,就是战船。

想要更多的战船,只有进军平江之后,占领了那里的造船厂,获得了大批的工人之后,才行,而现在,自己的船,主要靠缴获。现在,有送上嘴的肥肉,不吃,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Www¸TтkΛ n¸¢ ○

“既然鞑子敢来,我们就给他们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张阳说道:“命令元亨的水军,北上壁社湖,将这些鞑子干掉。”

高邮湖分成两部分,北面的叫壁社湖,南面的叫新开湖,高邮府的西面就是新开湖。

“他们可都是汉军。”罗贯中突然说了一句。

“在我的眼中,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只要是为朝廷卖命的,都是敌人。”张阳问道:“他们会不会因为我们是汉人而放过我们?要不你去和他们说说,咱们都是汉人,不要来攻打我们?”

罗贯中摇了摇头,不可能。

“各为其主,这是他们的选择,既然站到了我们的对立面,那就是敌人,我们需要消灭敌人,才能发展我们自己,这就是战争。”张阳说道。因为对方是汉人而仁慈,那么在战斗中是非常危险的,他们是汉人,可是,他们是朝廷的军队,是来攻打自己的,那就是自己的敌人。

罗贯中也明白过来:“主公,我知道了。”

“那就好好干吧,打探清楚他们的动向,通知卞元亨,这是第一仗,一定要旗开得胜。”张阳说道。

虽然那是一万人,而卞元亨的水军只有五千人,但是,张阳根本就不担心,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小孩练过五年跆拳道,也打不过大人,弓箭再厉害,也抵不住火铳,消灭掉这一股水军,将会极大地打击对方的士气。

“贯中,让你调查看守城门的士兵,可否有进展?”张阳问道。

“主公,这件事情,正在进行之中,暂时内奸还没有浮出水面,我正在加紧调查。”罗贯中说道。

“这件事,越早查出来越好,马上要打仗了,如果在战斗中内奸临阵倒戈,可能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张阳说道。

“是,主公,我会加紧的。”罗贯中说道,内奸的危害,自然是巨大的。

“贯中,交代你的另一件事,办好了没有?”张阳问道。

罗贯中心领会神,这另一件事,自然指的是那件大事了。“主公,这件事,正在积极筹备之中,但是,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恐怕还得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实用。”

张阳皱了皱眉头,“最好在半个月之内能完成,等到战斗打响之后,我们非常需要。”

“是,主公,我一定尽力而为。”罗贯中答道。

这些问话,将施耐庵问糊涂了,可是,主公没有明言,他也不好意思问,万一是主公有意瞒着自己呢?不过,罗贯中是自己的学生,如果真瞒自己,恐怕也瞒不住吧?少字

罗贯中出去之后,张阳才回过头来,看着施耐庵那副表情,连扇子都扇得无精打采,就知道肯定是在纳闷刚才自己和罗贯中的对白了。

“施先生,我让贯中干的事情,你不知道?”

“这个,还请主公明示。”施耐庵说道。

张阳心中高兴,这证明在罗贯中心中,已经有了更强的纪律观念,不该说的,不说,更加像个情报人员了,要是那种没事就爱说三道四的老大妈子,什么秘密都藏不住。

“施先生,我们现在信息的传递,太落后了。”张阳说道:“我们现在主要靠快马来传递公文,这样的话,慢不说,在战场上,还容易被人袭击,导致命令传递不过去,贻误战机。我们原来占领的地方比较少,这个缺点还没有凸显出来,而现在,我们已经有高邮,兴化,泰州,盐场,这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快马需要一天的时间,而以后,还会扩大地域范围,就更加难以快速地传达重要公文了,所以,我采取了一种新手段。”

施耐庵非常感兴趣,因为传令兵被敌人干掉,结果导致贻误军情,甚至兵败身亡的事情发生。而如果采用了新的方式,绝对有重大的意义。

“什么方法?”施耐庵问道。

张阳没有说话,指了指天上。

施耐庵抬头看天,头顶是房顶,什么也没有啊?

“主公,是什么?”施耐庵问道。

“是鸽子,”张阳说道:“我让罗贯中从高邮的人家里面,找一些喜欢玩鸟的纨绔子弟,把他们的鸽子都收集起来,再找一些对鸟有研究的人,专门喂养和训练,因为鸽子不够,也在训练其他的鸟儿,但是其他的鸟难度比较大,好多不认家。”

施耐庵恍然大悟,用信鸽来传递情报,在以前也有,但是,要想建立一个遍布全国的信鸽系统,成本特别大,纵观全国,恐怕只有沈万三那个大财主有这个本事。

张阳也知道耗资巨大,因为,养鸟那是有钱人,而且无所事事的人的玩意。但是信鸽的价值,那是不言而喻的,早几个时辰将情报传递过去,很可能会对战事起到关键的作用。美军为啥能称霸全球?人家军队的信息化程度是最高的,情报的价值,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由小及大,逐步发展,现在只需要在高邮,兴化,盐场,泰州,这几个地方建立信鸽系统。每个地方只需要有四只鸽子,包括一个备用的,也就五只,就足够了,以后地方越多,需要的数量就会越大。

得到张阳的命令,卞元亨非常兴奋,水军经过半年来的发展,早已经是一支利剑了。而今,这利剑,即将出鞘,将敌人斩得落花流水。

水军基地,除了一个千人队的留守部队,巡逻高邮湖之外,其余的四个千人队,尽皆出动,航行在最前面的,就是那冒着浓烟的蒸汽机船。

第227章 拿下高邮府第365章 进逼应天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180章 北极殿誓师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00章 交货第191章 夜人得胜湖第107章 帮朱元璋的忙第114章 杀人港换盐第291章 改变进攻方向第186章 兴化,高邮第161章 挖战壕第341章 大都风云(二)第23章 劫粮(五)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15章 伤口发炎了第368章 攻上城头第370章 联合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133章 开会第315章 兵临城下第78章 炼铁(二)第33章 拜见达鲁花赤第6章 尸骨未寒第39章 进攻芙蓉寨(一)第313章 惩罚第349章 何时酒醒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189章 发现得胜湖的秘密第388章 爱猷识理达腊的覆没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245章 重逢第141章 订婚(五)第22章 劫粮(四)第206章 大都第105章 给朱元璋送回礼(二)第107章 帮朱元璋的忙第148章 书生酒鬼第113章 家规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庆第110章 进攻横涧山(三)第85章 离岛第102章 闯军营第95章 制作枪管第356章 向朱元璋,开战!第184章 攻打丁溪场(三)第368章 攻上城头第330章 暂缓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27章 三号基地的第一顿饭(二)第39章 进攻芙蓉寨(一)第347章 遭遇第70章 朱元璋的队伍(一)第152章 详谈第317章 进入平江城第76章 刘若寒的财政大权第320章 包围杭州城第295章 兵败如山倒第164章 包围第371章 谁更阴险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156章 发现红巾军千户第50章 夺回盐引第278章 火铳对火铳第385章 北伐第9章 突火枪,射击!第152章 详谈第249章 祖坟风波(二)第311章 过江第288章 胶合状态第60章 旁敲侧击第135章 期待重阳节订婚第70章 朱元璋的队伍(一)第321章 出城反击第308章 下泰兴(二)第336章 造船厂(二)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226章 大婚(四)第271章 百万大军攻高邮第17章 收租第85章 离岛第292章 东面的进攻第221章 再回盐场第358章 弃城而逃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110章 进攻横涧山(三)第313章 惩罚第163章 三次齐射第15章 伤口发炎了第283章 占领宝应第368章 攻上城头第22章 劫粮(四)第47章 抓小偷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138章 订婚(二)第36章 运劳力回基地(一)第276章 微山湖煤矿第377章 江州第2章 我是张九四第175章 从今天起,不再是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