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

年羹尧有些犹豫,虽说乱世之中,人命往往如同草芥一般不值一提,可是像胡期恒这般冷血之辈,亦是少数,若是他采用此策,将来在史书上恐怕也会被大大记上一笔,堪称遗臭万年。

“元方,若是这般狠辣,将来恐怕也没办法跟朝廷交差.......”年羹尧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试探道:“不如将甘肃的军粮调集一批过来,或许能够撑过这段时间......”

可是甘肃哪里还有军粮?实际上连年不断的战事,早就将陕西甘肃等地的粮草都给逐渐抽空了,以致于凤翔官仓早早就能跑耗子了,因此年羹尧的这一番话,却是在哄自己呢!

胡期恒哪里看不出年羹尧的真实想法?无非就是不想担骂,便轻轻探过身子,跟年羹尧耳语了一番,一番话却是让年羹尧的脸色变了又变,可是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微微点了点头,“只是这一回,却是苦了百姓了......”

“大将军,行大事者不拘小节,此番只要能够筹措足够军粮军饷,鼓励士气,纵使偶失小节,也是可以理解的......”

年羹尧长长叹口气:“只是我这番心思,却不知皇上是否还能体察得到,若是将来真有骂名,背了也就背了......我大清的江山,总得有人出来流血牺牲!”

..........

深夜,清军大营灯火通明,许多士卒从营帐当中涌出来,在为首将佐的率领下,分成了无数小队,打着火把,拿着刀枪鸟铳,开始在城里挨家挨户敲门。

若是一旦有人开门,后面的士卒便一涌而入,将这一家人仅剩的存粮以及钱财席卷一空,若是有人反抗,清兵便拔刀大肆砍杀。

不少人家紧闭门户,可是也无法躲避清军的袭击,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用刀砍斧劈,用鸟铳轰击,只为了去掠夺一切。

仅仅只是一个多时辰,城内到处都燃起了烟尘,他们肆意掠夺着百姓的一切,发泄自己的兽欲,尖叫声在城内四处响起,一些老者亲眼目睹着这一切,流着眼泪,“老天爷,这些灾星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并不是凤翔城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在几十年前同样演绎过这般的苦难。只是对于百姓们来说,无论哪一次发生,都是彻头彻尾的人为灾难。

百姓们没有办法反抗如狼似虎的清兵,他们只得眼睁睁看着,看着清军将他们的最后一点粮食给抢走,在这般的年景里,这几乎是抢走了他们的命。

一场杀掠几乎将整个凤翔府城给点燃了,到了快天亮的时候,他们这才选择了罢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凤翔的士绅不是没想着找年羹尧年大将军求饶,可是他们根本就见不到年羹尧,一直到整座城被杀得差不多了,都没有见到年大将军的影子。

上到士绅,下到百姓,几乎绝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这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中,而整个事件的策划者——胡期恒,却只是擦了擦自己的双手,就好像这件事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跟着年羹尧缓缓而出。

面对几乎已成废墟的凤翔城,面对那些幸存的士绅百姓们,年羹尧有些沉默,他轻轻咳嗽了一声,似乎是掩饰一般说道:“昨日营啸,乱兵入城为寇,本将弹压不力,让百姓受苦,实在是罪无可赦.......”

这一番话自然没有任何说服力,只是百姓们都低着头,他们不敢望着这位朝廷的大将军,因为害怕眼中的恨意就这么流露了出来。可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在这件事当中,他年羹尧就是最大的幕后真凶。

年羹尧见无人应答,神色有些尴尬,“本将军会给你们一个交代,来人,把这帮子狗东西带上来!”

只见数十名被扒去号衣的清军士卒被押了上来,他们的手臂都被绑得死死的,嘴里还塞着一团布,脸上带着绝望与不甘的神色,特别是望着下面的百姓时,挣扎得越发剧烈。

“杀!”

一阵刀光过后,这些清军士卒倒在了血泊当中,连半个字都没有吐出来。想来这些人便是年羹尧给出的交代,只是这一份交代,始终显得有些仓促和敷衍。

在残余的百姓们面前,年羹尧将这些绿营兵给杀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至于那些士卒们抢掠的财物和粮食,却根本无人再提了,哪怕是凤翔残余的百姓们,在面对全城烽烟之下,也不敢再向年羹尧讨要——真要讨要,怕是剩下的人也活不了。

胡期恒的这一计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光从凤翔府搜集到了许多粮食和财物,还将西北大军的悍气给激发出来,将这把刀磨得凶悍无比,血光冲天,只是这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整个凤翔府城的百姓。

经过了这么一桩血腥事变,年羹尧引军沿着西安府发起了进攻,浩浩荡荡之间,却引起了整个陕西百姓的恐慌,人人都听说过凤翔府发生的聚变,因此对其自然是万分戒备,而白莲教行径同样暴虐无比,因此百姓们也只得纷纷选择外逃。

年羹尧的西北大军剑指西安,刘如汉自然也不甘示弱,他很快就调集了大军,沿着兴平向郿县出发,其目的便是抢先占据附近的战略要地,从而更好的控扼清军的前出方向。

西安城,数以万计头扎红布的大义军士卒,手里拿着简陋的刀剑长矛,打着大义军的旗号,开始朝着凤翔府的方向前进。

严格来说,他们并不是大义军的精锐力量,因此整体看上去并不出色,而像这样的一支军队,去面对清军十万大军,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或者说,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便已经注定成为了这一仗的炮灰。

当然,率领这支炮灰力量的将领,并不是刘如汉的心腹大将,而是被秘密软禁了两年多的白鹤道总舵主陈道显,可是他现如今明面上的官职,仅仅只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右将军。

刘如汉拉着陈道显的手,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陈将军此去,是带着我大义军的未来而去,责任重于泰山,孤心里着实有些不舍,战事危急,还请将军多多小心,建功立业,为我大义军打出一片江山!”

一番话说得是情深义重,可是这里面却透着杀机,所谓“未来”,“重于泰山”,都将陈道显给架住了,若是将来战事失利或者胆敢逃跑,刘如汉便有充分的理由诛杀陈道显,就算是宁楚,也不好因此而多说什么。

毕竟败军之将,理当论死,不管放在哪里,都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陈道显脸色淡然,似乎没有任何的恼怒之色,由于他刚刚从软禁中被放出来,体型显得略略瘦弱了些,皮肤也白皙了许多,因此整个人看上去变得儒雅了几分。

“汉王殿下,臣自当为殿下挡住清兵,万死不辞!”

对于刘如汉而言,他跟陈道显之间的矛盾早就已经公开化了,这一点在大义军高层当中并不是什么秘密,可是如今在众人看来,二人却好像和谐的有些过了头,似乎那个被软禁两年多的人,根本就不是陈道显。

实际上,陈道显对于刘如汉的用意心知肚明,现如今西安城内拥有所谓的十五万大军,可其中真正精锐不过两万余人,而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而调拨给他的所谓三万人马,更是徒有其表,别说火炮了,就连火铳都只有两百多支,还都是老掉牙的玩意,根本用不了。

用这样的一支军队去对付清军,基本上就是去找死了,甚至很有可能一波冲锋下来,他的这两万人就成鸟兽散了。

然而,陈道显并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这一次他并不是孤军奋战.......

........

西安多美食,而在西安城东边有一处做羊羹的馆子十分有名,唤作老秦家羊羹,做得一手好羊羹,烹制精细,料重味醇,吃起来更是肉烂汤浓,肥而不腻,因此在城里面的名气颇大,每日里的生意都十分火爆。

“掌柜的,再来两份馍馍,一碗羊汤.....”

“好嘞,两份馍馍,一碗羊汤.....”

小二一边高声向后厨叫道,另一面将肩膀上的毛巾给扯下来,“几位爷,您可是来着了,咱老秦家的羊汤,那叫一个鲜!”

“甭说废话了,赶紧上吧!”

店里吵吵闹闹之际,倒有些烟火气息,自从西安城遭了兵灾以来,这寻常的百姓们自然不敢随意出门,好在是那大义军上上下下,似乎也知道这民生艰难,因此刚开始除了抄没城里的富户之外,倒也没有为难其他人。

老秦家掌柜见这兵祸去了,便麻着胆子开了门,招待一些过去的老街坊,倒也还能做得了生意,后来大义军当中,也有一些兵丁发现了这处好羊汤,便不时过来照顾下生意,因此这老秦家羊羹也就彻底打开大门,迎接顾客。

过了片刻之后,却是从门外走进来了几名身着大义军号衣的兵丁,他们大大咧咧走进店里,也不说话,将手里的家伙事往桌子上重重一放,“砰”的一声,却是将掌柜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他连忙亲自走出柜台,脸上挂着笑。

“几位军爷,吃点什么?”

中间一人叼着草根,大大咧咧道:“我们兄弟几个都还好说,给咱们一人来碗羊汤,十几个馍馍,再......再来条羊腿就够了!不过,我家大人可不能吃这些,他得去包间里吃.......”

掌柜并没有被这些**给吓到,依然笑眯眯道:“嘿,几位爷的羊汤和烧饼一会就上,那羊腿保管又大又肥又嫩.......至于大人的包厢,也马上预备着,我这就去伺候着。”

很快便有伙计过来,替着掌柜吆喝着,而掌柜自己则是悄悄往后厨的方向走,却是在后厨的仓库里,找到了一条极为隐蔽的地道,接着便迈步走了进去。

掌柜的拿着火把,在地道当中走了十几步,便看到了一扇门,然后按照暗号敲了一遍门之后,片刻之后,门被打开了。

掌柜走了进去,很快便来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此时正站着一名壮汉,他穿着极为普通的粗布衣服,但是眉目间透露出来的煞气,却让人感觉极为不同寻常。

那壮汉见到掌柜的进来,立刻抱拳道:“军情处代号十七,见过大人。”

那掌柜的点点头,随后便严肃道:“‘毒丸’计划进展如何?一号可有异动?”

“目前一切顺利,只是一号似乎没有那个耐心了......属下虽然还没有查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二号身边已经被安插了密探,一旦战事开启,恐怕就会对二号痛下杀手!”

壮汉脸上略微带着几分焦躁,“属下以为,这个消息必须要立刻通知二号,及早排查密探,至于对一号,我们也要多几分谨慎。”

掌柜的脸上透着几分凝重,“二号绝不容有失,我会立刻安排紧急通道传递消息,你也要抓紧回到一号身边,若是长时间不在,恐怕他会对你产生疑心,还有,一旦计划失败,你就发出四号信鸽。”

“是。”

壮汉点了点头,在情报传出之后,他便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去,却是过了片刻便到了外面,他接着又换上了一身大义军将领的铠甲,走了好一段路,才到了老秦家羊羹。

见到壮汉过来,那几名正在吃的兵丁连忙站了起来,为首的那名兵丁低声道:“大人,包间掌柜的备好了,您请。”

壮汉轻轻应了一声,从怀里掏了一会,洒出一把铜钱在桌子上,轻轻哼了一句:“你们几个,可别欠了店家的酒钱。”说完也不再看那几个兵丁,便朝着二楼方向而去。

为首的兵丁望着此人的背影,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随后对身旁的兵丁低声道:“你们几个都是新来的,我可得好好叮嘱你们几句,大人可不是寻常人,他老人家当年是跟着汉王的,现如今还在汉王府当差,你们呀,可得好好巴结他老人家,将来这吃喝可就不愁咯!”

一旁的兵丁纷纷点头如捣蒜,只是却一直望着那说话兵丁的碗里,此时还有大半碗鲜美的羊汤,不由得暗暗吞了下口水。

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一百零五章 头疼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敌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机已至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药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三百六十章 咱们中计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一百二十章 后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四百二十九章 处置老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许将军见太平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九章 云梦矿盐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让领土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人!上地球仪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过苦日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三百九十三章 总督驾临第二十三章 炮响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三百四十九章 两广攻略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证券交易所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药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层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紧的拳头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八十九章 初战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五百八十四章 远东破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参崴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爷要奋起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五百一十五章 双方心机第四百九十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静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一百三十章 欢欣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于千秋第四十九章 白鹤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十章 出鞘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关键抉择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决战之雍正吐血第五百四十二章 党争要公开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国的朋友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战余音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风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战,我便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二百二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归降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学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一百七十七章 关键抉择第三百一十二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