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

就在朝鲜烽火遍地之时,宁渝也终于从南京出发,在禁卫团的护卫下,乘坐海舟前往京城,而这一次内阁派往京城的部阁官员也将会同皇帝一起,前往京师开始发挥北都的作用,而首辅宁忠景则依然留守南京,负责处理政务。

经过了数天航行之后,禁卫团在天津港上下船,而此时留守在京师的众臣们早已经等候多时,一直到宁渝下船以后,次辅崔万采才松了口气,率领众臣前来拜见皇帝,对于他来说,海路终究没有陆路可靠,因此见皇帝每次都乘海舟,心里都有些发慌。

等到行过君臣之礼后,崔万采却是连忙递上了一本折子,神情有些凝重,低声道:“陛下,如今朝鲜可着实不妙,清军三月初跨过鸭绿江,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打到了全罗道,而朝鲜王已经逃到了济州岛。”

宁渝接过了折子,心里却并没有丝毫的惊讶,因为这一切几乎都在他的掌握中,毕竟军情处和影子都已经开始在朝鲜发力,并且已经开始在训练相关的朝鲜探子,打算借着这次变乱,将暗探逐渐安插到朝鲜方方面面,将来在战后便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朝鲜使臣怎么样了?”

“他们已经连着数日都在找老夫,自从十天前从朝鲜方面来了最后一通消息后,眼下的消息渠道就已经断绝......或许等到济州岛派人过来以后,才能重新得知目前朝鲜的情况。”

崔万采确实有些焦虑,他倒不是为朝鲜人而感到焦虑,而是担心清军会重新做大。除此之外,他心里也以为清军这一次征朝鲜,有些类似当年皇太极的举动,因此下意识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宁渝倒不担心这一点,只是微笑道:“朝鲜使臣着急也是正常的,不过朕眼下还不会见他们,你明白吗?”

“陛下,这是为何?”崔万采有些看不懂了,眼下不是拉拢朝鲜的最好时机吗?

宁渝微微一笑,“现在的朝鲜就好比一个核桃,上面包着一层壳,这层壳并不算厚,但是很坚固,打碎它会很麻烦,想要吃里面的肉还得把残壳渣滓剔除出去,可是眼下清廷就在帮助我们打碎这层壳,也在帮我们剔除渣滓,等到果肉完全出来的时候,咱们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就能安安心心吃下它。”

崔万采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低声道:“陛下莫非想在朝鲜行郡县?”

宁渝并没有直接承认,而是轻轻摇了摇头,“到底能不能走到这一步,还要看看后续的发展,总之,咱们眼下还不能太着急。”

实际上,宁渝心里肯定是想要将朝鲜这块肉彻底吃下去的,可是他经历过后世的相关经历,心里明白一点,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朝鲜本身会爆发很强的排斥力,到时候反而会得不偿失,原因就在于那层壳——即朝鲜人内心的君臣大义。

李氏于朝鲜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尽管中间的君主成器的不多,百姓生活安定的时期也并不多,如今两班甚至都已经严重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可是依然不会影响到一点,那就是朝鲜人对李氏的认可与忠诚。

这一点与华夏的本质几乎是一样的,原因就在于朝鲜也是儒家的基本盘,那些两班户可以说就是士林的翻版,他们平日里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还肆意侵占百姓土地财产,可是他们对李氏是认可拥戴的,因为李氏给了他们这样的特权,因此朝鲜的两班户都是大大的忠臣。

而宁渝想要吃下朝鲜,就不能要这样的两班户,他需要的是能够真正为大楚效忠的朝鲜人,而对于两班户,就要想办法给消灭掉,或者是让他们不再效忠李氏,而清军南下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只有清军南下了,原来的利益基础就会被彻底消灭,效忠李氏的将会跟着李氏一起滚到济州岛,想要反水鞑子的也都会第一时间去剃发,因此他们的身份将会彻底走到台面前,再也无法隐瞒下去。

为此,宁渝故意选择现在不去救援,目的便是将这些人全部分化出来,让他们彻彻底底站出来,再也没有一丝一毫浑水摸鱼的机会。

等到宁楚赶走鞑寇,成为救世主之后,那时候的朝鲜人民将不会对宁楚产生敌视,而原来那些为鞑寇做事的朝奸,同样也会走投无路,便只有宁楚能够依靠,到时候再借助孤立无援的少论派,还担心稳不住朝鲜局势?

想到了这里,宁渝的嘴角却是挂着一丝微笑,眼下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很多,不过眼下也不能什么都不做,道:“眼下既然朝鲜王在济州,那就安排外交部的人过去,先稳住他们在说,至少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投降了清廷。”

崔万采在猜出皇帝的打算后,自己也不着急了,笑道:“杜秋言还在跟朝鲜使臣磨叽呢,这事就不太适合派他去了,不过还有一个左侍郎赵显泰,这次一同到了京师,可以让他去见朝鲜王。”

宁渝却是想了起来,道:“是不是先前政务大学的那个副院长?他是个真正的人才,如今派到朝鲜去,想来也能做成一番事的。”

崔万采微微思考了一番,却是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

济州岛,原本是古耽罗国之地,后来为高丽肃宗所吞并,设耽罗郡,并于高丽高宗时期改称为“济州”。

到了十三世纪的时候,蒙古与高丽爆发战争,济州岛便为蒙元所占领,在岛上设置耽罗军民总管府,管辖驻扎在济州岛的元军和岛上居民的事务。

由于济州岛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因此该地的气候条件适宜牧马,元朝就在此地设“牧马府”,让左亨苏前来负责济州岛养马的事物,因此到如今,岛上都还有一些人工饲养的马群存在。

等到元朝灭亡六年之后,高丽国王王颛派遣铁原府院君崔莹讨伐济州,平定牧胡,从此使得济州被重新纳入到高丽版图之中。后来李朝建立之后,济州岛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朝鲜的养马地。

在此之前,济州岛并没有特别得到朝鲜君臣的重视,直到这一次清军入寇以来,朝鲜国王李昀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带着一众臣子狼狈地从汉城逃到了济州岛,算是勉强了保住了自身。

当然,这也得亏有了丙子之役的教训,南汉山城被围四十余日终究无法守住,却是让朝鲜君臣心里都有了谱,没敢在全罗道多停留,直接乘着海舟上了济州岛,并将沿海船只都调到济州岛,这一下子却是使得清军没了船,只能望洋兴叹。

上了济州岛之后,朝鲜国王李昀原本身子骨就弱,一下子便彻底病倒了下去,却是将王妃鱼氏急在心里,询问过御医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大王不耐岛上气候所致,想要治好就得回到汉城去——问题是眼下怎么回去?汉城的王世弟都当大王了!

领议政大臣崔奎瑞心里忧虑,前番派去清军的使者,原本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顺便探探清人的底,却没想到清军一方面谈判,另一方面却暗度陈仓,一路猛攻过来,反倒是打了朝鲜军一个措手不及,险些追到了朝鲜君臣。

至于另一方面派到北京的使臣,也没有个动静传回来,十多天前的消息却还只是说大楚军队正在调动,然后就没了后面的消息,也不清楚楚军到底有没有入朝作战。

崔奎瑞愁的胡子都快掉光的时候,逃到了济州岛上的少论派大臣和老论派大臣却依然在互相攻击,少论派攻击申晚身为国之重臣却投靠清人,甚至还辅佐王世弟李昑在汉城继位当了大王,而老论派则攻击少论派派去北京的使臣徒劳无功,还招惹了这般的大祸。

只不过老论派的大臣大部分都投靠了清人,去王世弟李昑麾下当了大官,而少论派基本上都跑到了济州岛来,因此显得声势更大几分。

可是双方无论怎么争论,如今都没办法改变任何局势,就在朝鲜君臣都无计可施的地步,宁楚礼部左侍郎赵显泰却是在复汉军海军的保护下,直接抵达了济州岛,却是让朝鲜君臣上下喜出望外。

天使来了!朝鲜有救了!

赵显泰最早是复汉军都督府时期的老人,后来成为了政务大学的讲师,并且因为其能力出众,升为了副院长,而后得到了崔万采的看重,提拔成为了外交部的左侍郎,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起来却是极为稳当。

接到这个使命之后,赵显泰在心知皇帝的想法之后,便丝毫没有停顿,直接在海军的帮助下,前往朝鲜济州岛,原因很简单,他真担心这个时候朝鲜君臣耐不住投降了,到时候收拾起来反倒有些不容易。

在济州岛临时的行宫中,赵显泰将宁渝的诏书诵读了一遍,而跪在地上的朝鲜国王李昀强行拖着病体,眼里含着泪接过了诏书,他的精神原本有些不太好,可是得到诏书后却振奋了些许,或许来自宁楚的信号让他看到了希望。

双方在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很快就展开了会谈,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便是宁楚到底什么时候出兵朝鲜,驱逐鞑虏?

赵显泰望着略微有些激动的朝鲜君臣,却是呵呵一笑,轻声道:“以如今局势来看,我朝出兵最迟就在四月底,不过到时候将直接攻打盛京,至于朝鲜方向的恐怕会迟上一些.........”

听说四月会出兵,这使得领议政大臣崔奎瑞心里多少感觉到一些安慰,可是又听说是攻盛京,而不是直接出兵朝鲜,却是让他有些无奈,只得委婉道:“大楚拥有无可匹敌的水师,也有登陆作战的经验,为何不从朝鲜南部登陆,驱逐鞑虏呢?”

朝鲜大臣们纷纷点头,这是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倘若要从北部开始打,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而朝鲜大王的身体究竟还能坚持多久,这是让所有人都担忧的一个问题.......更让人担忧的是,当下的朝鲜大王并没有子嗣,如果他死了,恐怕汉城的王世弟,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赵显泰轻轻摇头道:“我朝兵力调遣自有枢密院做主,至于目前并没有登陆朝鲜南部的计划。”

在这一句话之后,双方却是陷入了无言的沉默,将来可能会到的援兵,在眼下却成了一句空话,让朝鲜君臣都有些提不起心思来。

金一镜脸色有些凝重,低声道:“既然使者未曾带来援兵,如今出使又有何益?”他的汉话说得非常流畅,却是让人看不出是一个朝鲜人。

赵显泰面带微笑,“我朝陛下曾经言说,朝鲜君臣忠义事明,即便是在丙子之后,依然将明朝衣冠奉与宫中,却是令人钦佩之至,陛下尤为赞赏朝鲜人的风骨,因此此番大难来到,陛下依然相信朝鲜上下的决心,至于本使前来朝鲜,便是为了给朝鲜上下带来信心。”

这话说得漂亮极了,除了通篇的溢美之词,却是没有半点有用的东西,可是这对于爱面子的朝鲜君臣而言,似乎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李昀眼圈微红,他高声道:“建夷南征朝鲜,朝鲜虽小可绝不屈服,如今予重临丙子胡乱,正当奋起反击,绝不与贼苟和。”

赵建泰深深伏下身子,高声道:“朝鲜王果然深明大义,绝非他人所能比拟,我朝陛下亦曾说过,朝鲜若有王,必然以王上而为。”

金一镜听到了这里,却是安下心来,双方刚刚说的其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宁楚重申了一点,朝鲜王只会以李昀为正朔,至于在汉城称王的王世弟李昑,那只不过是乱臣贼子罢了,这番话倒是像个样子。

只不过等到这番话说完后,双方又陷入了不咸不淡的气氛中,却是有些让人尴尬不已。

赵显泰对于这种气氛却是不以为意,他同朝鲜大王李昀再次行礼之后,便选择了回到临时布置的使馆中,安安心心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局势变化。

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三百七十五章 请君上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对决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点什么第一百七十九章 坚不可摧第五百五十五章 战前准备第三百二十六章 风云之变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关键抉择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诛清逆,平人心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一百八十四章 财政赋税第九十二章 雨战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俄罗斯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九十一章 布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三章 论禅不论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漠北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六十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三百八十六章 进展顺利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七十章 震动天下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零九章 督帅,我愿留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二百九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盘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闹一闹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十六章 内部审查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万斤铁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处理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三十四章 飞速发展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进展顺利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争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梦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态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五百二十章 归化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宝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三百五十章 水陆齐攻第七章 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