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抓捕行动

自1918年前苏联政府从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以来,克里姆林宫一直是苏联国家、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官邸所在地,是苏联的“政治心脏”。对克里姆林宫及在此办公的国家首脑的安全保卫工作苏联一直都极为重视。承担克里姆林宫安全保卫工作的由隶属于克格勃第9局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担负。

2月19日上午9点多钟,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来到了在设在克里姆林宫博罗维茨大门右侧的1号塔楼的克里姆林宫卫戍区司令部,秘密召集了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彼里德诺夫斯基少将和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团长崔奥列加尔夫少校。一

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一脸阴沉的对他们两个下属说:“苏联目前面临最危急的时刻,现在中央决定对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他们这一伙犯有反人类的战争罪犯实施抓捕。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中央决定这项重要的任务由你们来完成。你们考虑一下具体采取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拿个意见出来,晚上8点到我办公室,再仔细研究。”

接着谢列平十分严肃的向他俩宣布了这次行动的纪律:“第一,要绝对保守机密。谁胆敢泄密出去,要受到克格勃纪律最严厉的制裁。第二,所有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要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到万不得已要尽量的争取不开枪解决问题。第三,明确任务,严守纪律。从现在起,参加这次行动的人要以各行动小组为单位活动,组长负责,任何人不得擅自脱离行动小组单独行动,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对外联系,包括家人、亲人在内。第四,从现在起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2月20日,苏联陆军总司令、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马林诺夫斯基接到了赫鲁晓夫办公室秘书打给他的电话,让他下午2时,在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厅,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就目前的形式研究下一步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安排这样的会议是正再常不过的了。没有人怀疑会有什么不妥。

当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乘坐他的吉姆防弹轿车和前后各一辆警备车的车队刚驶进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大门时,带有AK47突击步枪等速射武器的前、后警备车,按照惯例被留在了斯巴斯基大门外的停车场,车上的警卫人员也都被请进了斯巴斯基大门的塔楼内。因为在克里姆林宫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是由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全权负责,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进去。

马林诺夫斯基到达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大厅门口,他的随员被引领到弗拉基米尔大厅右侧4号休息室,只有马林诺夫斯基一人走进了金碧辉煌但显得十分空旷的弗拉基米尔大厅。正当他准备踏上Y型通往楼上大厅的第一节台阶时,站在楼梯左、右两侧的两名“工作人员”立即扑上,马林诺夫斯基一见势头不妙,一面进行拼命的反抗,一面大叫着,“你们要干什么?”尽管马林诺夫斯基长得膀大腰圆,但毕竟已是61岁的老人家了,哪里是这些经专业格斗训练、年轻生猛的克里姆林宫御林军的对手。他的两臂被扭住,被结结实实的按倒在台阶上,两个克格勃士兵一个单腿跪在着他的后脖颈上,另一个单腿跪在他的后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随后二话没说,堵上了他的嘴,把他从后门推了出去,押上了一辆装甲车,送到了列宁山旁边的一个地下防空洞里。

在地下防空洞昏暗的灯光下,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摆出一副主宰一切的样子,对面色苍白,鼻子和嘴角上挂着血迹的马林诺夫斯基宣布道:马林诺夫斯基,你结党营私,进行非法活动,指使自己的党羽,擅自动用核武器,阴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引发全球性的核战争,对苏联党和苏联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苏共中央决定,解除你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对你的这一反人类的罪行进行清查。追究你的战争责任。

随后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一些人,也一个个面如土色,戴上手铐被陆陆续续哆哆嗦嗦的送到这个地下防空洞里,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例行公事的向他们宣布了苏共中央的决定。

2月22日主席团会议的具体过程,没有留下任何纪录。后来据参加会议的一些当事人回忆,会议由赫鲁晓夫主持,他自己首先发言,要求讨论中苏边界的问题以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并揭露了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的问题。

接着朱可夫,布尔加宁、苏斯洛夫、米高扬等人发言表示支持,并对这些人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揭发批判。

赫鲁晓夫在这次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解释为什么要采取非常手段逮捕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时说:“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呢?一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在这事关苏联生死存亡的时刻,再没完没了的扯淡了。二是对于这些奸诈小人只能这样做。假如我们略微早一点对他们说,他们是一伙恶棍,是一伙战争狂人,那么他们就会鼓动他们的那些亡命之徒先除掉我们。他们完全会这样做的,他们连原子弹都敢擅自使用,还有什么他们作不出来的呢?他们这伙完全不把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的人能做出一切卑鄙下流的事情来。

在讨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时,朱可夫元帅着重的向中央主席团会议介绍了苏军目前的状态和中苏战争的整个战场情况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调动情况。

他说:中国军队先以突袭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进攻,歼灭远东地区的一线部队,切断了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西伯利亚铁路,使其苏联后贝加尔湖军区、远东军区和苏联内地失去了联系,得不到内地的补充,造成整个我军远东部队的混乱。然后对我远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后勤保障基地,机场进行破坏和突击占领。在中国发表了《告全世界人民书》后,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已全部进入了战斗值班状态,新西伯利亚军区,中亚军区以及土耳其斯坦军区都报告,在他们的防空区内发现了,外型很象我国的图-16中型喷气轰炸机的中国轰炸机。这些飞机并没有对下面的目标进行常规的轰炸,很显然是载有核弹头进行战备巡航值班。”

“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克格勃头子谢列平插话说:“长线005也向我们提出了警告,说中国的战略核导弹已瞄准了苏军欧亚结合部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核基地和重要的军事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加大了攻击力度。”朱可夫接着说:“他们以坦克装甲突击群和武装直升机为先导,辅之以中远程导弹打击和空军支援,不断的向苏联的远东地区纵深推进,对我们远东的军队进行分割,包围,扫荡,现在他们兵分三路向北苏联远东的腹地进攻,已经占领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在东线,苏联远东红旗军区司令员哈希列索夫大将,苏联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达梅达加斯基中将以及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司令安德尼科夫海军少将。还有苏军第35集团军司令基米特里中将,在开战的第一时间里,就全部被中国军队的‘斩首掏心’战术炸死在家中。政委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和副司令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组成了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已经命令远东军区所属部队向中国军队投降。现在估计整个远东东部以全部沦陷。”

“还有更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在中国发布了《告全世界人民书》后,本来声明在中苏战争中保持中立的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进入了战斗状态。美国和北约的战略轰炸机也已进入了24小时全天候的战备执勤。地面部队也进入了全面的战备状态。”朱可夫看了看大家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他接着说:“我在去年就曾说过,中苏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和北约他们不动手的可能性没有。这是由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但这种东、西两面作战是苏联军队目前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现在的情况的确糟糕到极点了”外贸部部长米高扬接着说道:“昨天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关于对苏联实施全面制裁的提案,并获得了一致通过。这样我国所急需的一些工业原材料和粮食就进不来了。”

“能不能从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调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国经委主席布尔加宁皱着眉头问道。

苏共对外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摇了摇头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也纷纷抗议我们对兄弟的社会主义中国使用核武器,再说他们也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也要遵守联合国决议嘛”。

“哎,那真的麻烦了”布尔加宁带着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说道:“现在我国的粮食储备本来就很少,苏联军队的供应只是靠最基本食品勉强维持,千百万老百姓仅靠那么一点点微薄的口粮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赫鲁晓夫看着望天长叹装作一副忧国忧民的布尔加宁说“我能理解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目前的形势就是这么个危急的形势。大家还是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化解目前这场由于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这些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给苏联造成的这种危机吧。”

布尔加宁率先表态:“我认为这场危机是由于中苏两国的边界战争引起的,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再打下去的战争,所以必须停止。和中国方面进行联系,实现先停火,然后再以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能不能回到谈判桌前和我们谈。中国人目前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地方已远远的大于《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丧失的领土。”苏斯洛夫很有前瞻性的预测说:“恐怕他们再不会提列宁的这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了。”

“嗯,也许有这种可能”安德罗波夫说:“但据罗马尼亚齐奥赛斯库同志和我说,他去中国时,MZD同志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他让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我们,不要对他们搞核讹诈。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嘛。中苏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他们一直主张,应该通过同志式的友好协商来解决,按照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还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还说了一句诗,大意是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宽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苏这两个大国总是要团结的。某些不团结,只是暂时的现象,既使我们之间现在发生了这小小的不愉快,彼此为了那几亩地,打了几枪这也是暂时的,局部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还是主流、还是大局。”

苏斯洛夫心里想,你,安德罗波夫怎么断章取义呢,你怎么不说毛前边的那些话呢。毛的总体谈话的意思是文的武的我都不怕,苏联以前所占我的,我都要收回来,以前按列宁说的那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是他们将收回以前所丧失的领土的最底线。他又打又拉,两手都很硬。政治大家就是政治大家。说出的话总是能进能退,进退自如。哎,苏联的这些政治家还真不是中国毛同志的对手。这次敬酒不吃吃罚酒,亏大发了吧。如果当初按我说的办有

多好。也许现在按我说的办也不晚。

第220章 京城谍影第270章 塔城反击战第229章 东部战区第286章 和平举措第181章 全民公决第72章 中美备忘录二第315章 中国的大海军计划第23章 惟我彭大将军第74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二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314章 民族精英第73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一第267章 中国的建议第41章 隘口血战(五)第203章 收复外蒙第168章 扬眉剑出鞘第154章 不一样的平叛第138章 大裁军第268章 《中苏停战协定》第210章 奇袭第256章 图穷匕见第347章 海底下的较量第58章 百年雪耻一第82章 特种兵学校(一)第285章 赫鲁晓夫的家宴第352章 中国的“纯爷们”第313章 实力决定一切第82章 特种兵学校(一)第214章 苏共中央主席团特别会议第29章 敌情.友情第289章 傲视群雄第326 再起风波第18章 接待验收团第350章 没事别惹事,有事就是麻烦事第364章 军事政变第169章 高原雄鹰第226章 中国最新提案第330章 这种感觉真好第289章 傲视群雄第4章 军人的责任第242章 空袭伯力第134章 蓝天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一第44章 麦克大帝第70章 中国的核心利益第76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四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131章 叶落归根 宽大为怀第125章 飞兵突袭明阳山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186章 石油战略第1章 卫国军演一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国制造1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动第154章 不一样的平叛第231章 64屯——中国人回来了第一百二十章第185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起强大的人民海军第91章 轩然大波.第21章 加入志愿军第20章 验收二第144章 中国军事机密报告第86章 挥师南下第340章 炸“鱼”第78章 关键是船一第36章 南线战事第47章 震惊世界(三)第123章 兵临城下1第6章 重要情报第36章 南线战事第21章 加入志愿军第366章 大乱——大治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132章 中国硅谷第一百零九章第147章 “南亚工程”计划一第51章 飘落的星条旗(二)第259章 制裁苏联第234章 打进海兰泡第346章 水下幽灵第233章 国恨家仇第162章 美国之行第87章 大国政治一第332章 大炮表决的结果第196章 红色通缉令第354章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第93章 雏鹰展翅二第301章 破落帝国第44章 麦克大帝第24章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第365章 狗咬狗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22章 燕子是这样孵化的第92章 雏鹰展翅一第347章 海底下的较量第328 “华威63行动”计划第303章 印尼华侨的问题第317章 591工程第295章 太平岛——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第235章 消灭苏军45军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