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总理视察三

55总理视察三

接下来,刘军拿出了第1-第12个五年计划交给了周恩来.并就一五计划的编制和一些项目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完全有可能把我国的经济建设向前推动若干年.我们现在掌握全国的各种矿产的分部情况和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勘探时间和研究试验时间和资金.如果我们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我们可以不断的拿出先进二三年的各种专利在他们没发表之前卖给他们.或用这些专利和他们合资合作.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资金.现在所差的是我们的基础工业和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只要我们完成这起步阶段,我们就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基本任务是:开展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推进对现有的技术设备的改造,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建立完善我国工业化基础;发展钢铁,能源,交通.化工,机械加工业;通过各种形式,包括脱产,半脱产.及不脱产的夜校.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完成城乡的扫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有.努力培养各种建设人才,鼓力一线工人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工作;在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逐步的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邓峰向刘军伸出大拇指说:";高!实再是高!这种不东声色无形的掠夺是最快的最血腥的.不知资本主义国家有多少科研所要倒闭.将有多少科研人员下岗回家.将有多少著名的科学家从此会变的默默无闻.哈哈...你小子够狠!";

大家一直认为刘军出卖专利的这个主意好.

总理同意回去以后马上成立中国知识产权局,首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进行登记保护和各项专利的价值评估.向国外有计划的输出专利技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科技进步.并指示基地成立第四航校一分校专有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向中国知识产权局不断的输入新的专利技术.

大家对具体的怎么发展中国经济和具体项目整整讨论了二天.

转眼周恩来一行来基地5天了,通过五天的参观讨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临回去之前,周恩来和邓峰等基地的同志说:主席最进多次的提到过‘四个现代化‘这个话题,他在不久前政治局会上说“我们是一个五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要把我们建设成为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还说:“我们现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军事还都不行,帝国主义估量你只有那么一点东西,就来欺负我们。”在同我的谈话中,再一次地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了重申。他说:我们要学会作经济工作,告诉全党的同志学习经济管理,安下心来学习,一心一意的搞好经济建设,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具有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周恩来接着说:";什么是工业现代化?通过和你们的讨论和对基地的参观,我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工业现代化主要的是工业技术现代化,基本内容是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工业的各方面装备起来。看到基地的装备和技术,我更加的感到我国的工业水平和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的太悬殊了。

邓峰说:";总理,您对工业现代化的理解非常准确.您别着急.我们现在才刚开始.目前我们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装备水平太低,现在搞项目还是靠人海战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变人海战术的低效率为运用机械化高效率。我想通过我们要不断创造条件,努力的提高我国的装备水平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总理把脸转向陈晶说:";你这个农业专家,给我们解释一下农业现代化吧?";

陈晶想了想说:";总理,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我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凭经验转向靠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现代农业、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投入农业领域,如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运用于农业领域;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象我们蓝天农场主要生产优质高产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的良种.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陈晶笑了笑,颇为自豪的接着说:";我们蓝天农场就算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吧.";

总理笑着说:";我把基地周围这几百公里土地交给你.你能不能给我搞出几个蓝天农场来?";

陈晶也笑着说:";我也这样想过,等朝鲜战争结束后,优先安排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志愿军战士,让我们那些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有个好的去处.对于一些伤残人员我都想好了怎么安排?再办一个饲料加工厂,再办几个现代化养鸡场,养猪场,保证让他们伤有所养,伤有所依.人尽其能.绝不能让他们流血有流泪.";

总理眼睛湿润了,眼中闪现出一丝感激的泪花,";我代表那些受伤的同志们谢谢你!谢谢你为我们的英雄着想,为国分忧";

周恩来停顿了一会对邓峰,刘军和张恒山说:你们要抓紧,我们要集中全国的力量尽快的把尖端的国防,电子,导弹,飞机,卫星要搞起来,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国防工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力量。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这支军队要向你们一样对现代化装备不仅要懂得运用,还要懂得它的性能、原理。”

邓峰告诉总理,现在已着手对一些项目的可行性的研究工作.希望这些工作能在政务院的指导下和国内的其实有关部门一同进行.

总理表示说:现在根据主席的指示精神,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下一步准备拨专款在基地周边地区建一个相对封存的特区.把一些高精尖的科研所和高新产业建在特区内.利用基地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信息优势,把基地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直接介绍到中国各个部门中来,用最新的技术把中国各个方面装备起来,使中国尽早的掌握和运用原子、电子、超音速,信息等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和国际领先水平。当然这要一个逐步实现,逐步提高的过程。

最后,周恩来把四个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高度的概括为: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国防是保障、科技是关键.即从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出发,制定了要以四个现代化作为中国战略发展总目标。

总理结束了在基地的五天视察带着核反击的作战方案和一吨重的各种资料返回了北京.李大为随同前往北京,准备参加联大会.

第342章 MZD号出击第139章 中国工业的基础第36章 南线战事第91章 轩然大波.第238章 “摧毁者”PK“苏T55”第316章 中国航母制造的瓶颈第358章 核垄断第299章 山南特区的特殊作用第92章 雏鹰展翅一第62章 对日索赔第154章 不一样的平叛第321章 迟来的蜜月第163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212章 跋前疐后第47章 震惊世界(三)第164章 与赫鲁晓夫的会谈第251章 不朽军魂第310章 主权归我,保管归你第162章 美国之行第63章 金日成密访北京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46章 震惊世界二第229章 东部战区第265章 和平的代价第一百一十五章第98章 雷霆的炸点第270章 塔城反击战第308章 夺宝奇兵第49章 震惊世界(五)第161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三十八章 隘口血战二第72章 中美备忘录二第95章 草山异梦第354章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第357章 大国面子第50章 飘落的星条旗(一)第163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来第135章 蓝天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二第102章 伞兵的覆灭第359章 “狼”论第305章 中国文物保护委员会第一百一十九章第169章 高原雄鹰第344章 狭路相逢第61章 彭总的愤怒第11章 密谈1第16章 主席家宴第204章 特殊的战斗第23章 惟我彭大将军第138章 大裁军第366章 大乱——大治第282章 走向没落第164章 与赫鲁晓夫的会谈第279章 解放军远东舰队教导学校第291章 感受中国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20章 验收二第82章 特种兵学校(一)第186章 石油战略第292章 西西伯利亚特别行政区第34章 捣巢行动-袭击水原第148章 “南亚工程”计划(二)第121章 解放澎湖列岛2第175章 激战西里古里第59章 百年血耻二第171章 印度第7旅的覆灭第224章 撒网第162章 美国之行第101章 "以权谋私"第267章 中国的建议第259章 制裁苏联第73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一第359章 “狼”论第103章 空中擒敌(一)第221章 陷阱第326 再起风波第54章 总理视察(一)第299章 山南特区的特殊作用第130章 全国解放第57章 一战扬威(二)第240章 特种作战第289章 傲视群雄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27章 台北动乱2第315章 中国的大海军计划第59章 百年血耻二第206章 被遗忘的领土第274章 苏联游击队第77章 台湾问题第85章 百业待举二第94章 雏鹰展翅三第167章 领土问题第210章 奇袭第50章 飘落的星条旗(一)第250章 苏军的西线反击第9章 请求归建第65章 中国的声音一第46章 震惊世界二第10章 穷人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