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三 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记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统一天下”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主线,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和众多历史事件的描述,加入合理的虚构与演义,反映了汉晋之交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从而再现了这场“风起云涌、四海鼎沸”的历史变革。在该书的四百多个人物中,作者对于诸葛亮、曹操、关羽的塑造最为成功,影响深远:诸葛亮超凡出世,淡泊名利,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凌云壮志,被誉为贤相的化身;曹操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狡诈,是一个极具诈谋权术的投机者和野心家,成为一切邪恶的代表,这与历史上的曹操是有所不同的;关羽神武盖世、义薄云天,战功显赫,被奉为世间武人的楷模。同时,《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众多战争,构思巧妙,手法多样,串联合理,气势恢弘,以赤壁之战的描写最为成功,曹操横槊赋诗、孔明草船借箭、周瑜火烧战船、关羽义释曹操等均已成为经典,至今仍被世人广为传颂。

罗贯中先生在创作这部不朽名著之时,对于历史的描述和人物的塑造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谋略家的事迹将自身的谋略思想阐发出来,正所谓“以史言理”,更直白的说,《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只是表面,而作者自身军事、政治方面的战略、战术思想才是该书的精髓,故而我们断不能将《三国演义》简单地定义为一部历史小说,而应将其看成罗贯中先生的谋略战策集成才更为合适。其实,这个问题不是飞刀第一个看出来的,应该说也是老生常谈了。明末清初之时,满族将领们就将《三国演义》视作兵书对待,清廷假借崇祯之手杀死袁崇焕、招降洪承畴与吴三桂、以为明朝复仇为名进兵北京城等大多效仿《三国演义》中的计策。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南京)后开办军校,当时的教材就是《三国演义》,名将李秀成、陈玉成则是这批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对《三国演义》也是非常熟悉与喜爱,其一生著书立说、报告演讲,均少不了三国的故事与人物,并将该书誉为一部活的兵法、一部形象的战争史。在五次反围剿时期、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主席都多次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国演义》中的军事思想,并获得辉煌的军事成就。

然而,当今很多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认为《三国演义》仅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据,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同时又列举了一些演义中不合理的计谋与策略,以非议该书的应用价值。飞刀对于这一类的观点很不赞同:其一,所谓历史,大多是后人根据官方资料进行整理的,受到当时政府的影响很大,记录在册的未必就是事实,并且注书者多为儒士,很难将军事与政治权谋完整科学地记述下来。对于史书的研读,未必真的对谋略与思路能够有很大的提升。其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价值是具有超越性的,作者“以史言理”,进而阐发自身的战略与战术思想,其思想内涵已大大超越了三国史实本身。是否与史实相符,只是外表,该书的内在精神才是重点。其三,三国爱好者水平不一,一些人对于《三国演义》中的计谋策略理解得比较肤浅,应用不当,使得很多学者蔑视该书,以偏概全,给与了不恰当的评价。

飞刀受家庭影响,自幼喜欢百家典籍,对于兵法韬略略知一二。个人认为谋略的学习与掌握均要以谋略理论为指导,理解故事与史实中的原委真相,从故事与史实中不断体会谋略理论的精髓所在。人们对于谋略的学习,如果只偏重于兵法理论的研读,脱离史实实际,一味咬文嚼字,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相反,如果只偏重于策略本身的套用,不明其成功的原因,一味的照猫画虎,亦很难有所作为。《三国演义》以白话为主,故事生动,深入浅出,有利于各层次爱好者开阔思路、了解权谋,故而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案例合集,随着人们对其理解的日趋深入,该书势必将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第十六 金刚经第十一 暗度陈仓第二十四三 国演义第五 北制之战第五 庄子解空第十九 邯郸之战第五 群雄逐鹿第二十二 史记第十二 彭城之战第三 沙丘变乱第二十一 战国策第二十四 蒋干盗书说服力第十二 谋心之士第十三 车通三川第二十一 秦殇第十一 乱世之治第二十一 秦殇第二十三一 鸣惊人第六 北戎之战第二十三三 国志第九 项羽分封第二十二 史记第八 定抚关中第一 序言第二三 国志第十五 官渡之战一第二十七 刘备入川第二十 崤之战第七 河西之耻第二十一 隆中对策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六 商君第八 后记第二十一 秦殇第一 序第二十三 略第二十六 姬光夺位第十四 形格势禁第十三 病榻论相第一 序言第二十二 史记第五 庄子第三十一 卧薪尝胆前言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一 序言第六三 家分晋第十七 诗经第十五 东方剧变前言第八 商鞅变法第二十二 史记第十 吴子第二 烽火戏诸侯第五 北制之战第三十三三 国归晋第十二 谋心之士第一 序言第十九十 面埋伏思维的新起点第二十二 史记第六 北戎之战第十五 心战井陉第二十一 秦殇第二 帝国斜阳第二十六 西定关中第九 项羽分封第一 序言第十二 彭城之战第十七 诗经第八 楚雄汉上说服力第十九 邯郸之战第三 秦国兴起第二十 横扫六合第十一 暗度陈仓第二三 国志第二 秦颂第四 谋形第一 序言第二 帝国斜阳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九六 韬第七 巨鹿疑云第八 魏武挥鞭第十七 远交近攻第十八 官渡之战四第八 墨子第四 大泽狂飙第二十 横扫六合第三十 北威齐晋第七 取舍第十七 远交近攻第十六 官渡之战二第二十二 火烧博望第二 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