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节 拜耳医药出新品

“奎宁,呃,1820年已经发明了。”

“阿司匹林,靠,在几年前,就在德国问世的。”

吴宸轩早上起床就开始盘算起来,现在的山东商会和自己的买卖已经进入了瓶颈期,短期内再次大爆发的可能性为零,但是仅凭十万精兵推翻清廷或许办得到,加点手段,搞掉袁大头也能试试,但是面对即将开始的一战和虎视眈眈的日本人,吴宸轩也觉得自己的力量捉襟见肘。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当然是人人都爱,无奈荷包不给力。没有多少积累的山东现在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是经不起透支,寻找财路的吴宸轩想起了一句名言“除了劫道的,就是卖药的。”,卖药的利润吴宸轩当然知道,合作伙伴也好办,不管是辉瑞还是阿斯利康都能通过英美的关系搭上线,可是一战的同盟国方面就差多了,而且到时候山东肯定不会陪着德意志下地狱,那么作为协约国的一员,吴宸轩仅有的脸面觉得实在不好再直接输出物资给德国人(其实是害怕英法知道了鸡飞蛋打)。

在德国卖药挣钱倒也好办,地头蛇是现成的,这不昨天的酒会后,吴宸轩除了收获眼球无数,和王大美人的青睐之外,还得到了一些德国企业的邀请,其中就有一家未来的德国药品老大---拜耳公司,虽然现在还是一个二流的地方药品企业。

拜耳公司于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拜耳在德国创建,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1925年公司同其他几家化学公司合并建立法本化学工业公司,战后被拆散。1951年成为独立的法本继承公司,称拜耳颜料公司,1972年取名“拜耳公司”。

拜耳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就是拜阿司匹林和海洛英(没错,就是这种毒品,但是当时是合法使用的药品,甚至称得上是全能药品甭管你是咳嗽还是发烧,一般医生都会给您开上一剂。海洛英可以像是康泰克一样在药店里买卖,不知道后世千难万险的毒贩子们会不会羞愧而死)等。他们还不知道今后他们将开创的企业规模到底有多大。

现在的拜耳老板叫阿尔伯.拜耳,一个身高体壮的红脸德国中年人,不过他今天穿上了一身礼服,硬扎扎的领子高高的耸立,头上的礼帽让他显得足足有两米多高,像是马戏团里踩在木球上的狗熊。拜耳的员工们都学会了贴着墙根进厂,谁都能看出来这位老板是在等一位重要的客人,或许还是不要到他的视线内添乱的比较安全。

阿尔伯等待的正是吴宸轩吴大官人,不过作为德国商人的阿尔伯对吴宸轩的红顶子可不感兴趣。他之所以郑重其事的提前在大门口迎候,还是因为吴宸轩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红霉素之父的头衔,同样是一位化学家和药剂学者的阿尔伯对于这位东方同行还是非常敬仰的,至少自己的厂子从苛刻的英国人手里买来的授权,生产的红霉素总是供不应求,如果不是自己手里的阿司匹林和海洛英,恐怕他现在的主打产品就是红霉素了。

“尊敬的肖恩先生,欢迎您来到鄙厂。”终于一辆英式马车缓缓的在阿尔伯面前停下,车身上的鹰徽正是武翼新军的标志,不用说这位骚包的吴大官人又把他的马车从船上卸下来显摆了,比起现在还比较幼稚的汽车,吴宸轩的选择也附和

他的身份,毕竟他还是一位大清的伯爵。

一阵寒暄后,吴宸轩和阿尔伯到了厂里的会客厅,一位穿着复杂的中世纪服饰的女秘书给吴宸轩端来了咖啡,跟着的女卫士端过咖啡放在桌面上。吴宸轩苦笑了一下,度娘同学是个百分百的好卫兵,但是却不是一名优秀的秘书,本来那位德国女秘书是要递给吴宸轩本人,却被她截住而且也没有递到手里,幸好德国人还以为这是大清国的规矩,并没有在意。

之所以如此啰嗦,可不是吴大官人摆谱。他在即将离开美国的时候曾经遭到了一次秘密的刺杀,却没有引起任何震动,那是因为有人在他的食物里下毒,却没有逃过度娘的分子结构扫描,在为吴大人上菜的同时就将这道菜给撤换了。看来世界上聪明人并不缺乏,显然有人猜到是因为排华事件中的积极表现才导致一系列的针对白人至上组织的重要人物被定点清除的,这正是对吴宸轩的报复,可惜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如何不公平的战斗,就像是唐吉可德拿着长矛冲向一辆火力全开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吴宸轩并没有急着报复,反而是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美国,让对方怀疑自己是否是判断有误,等他们忽视了这些留着大辫子的清国人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蓄势待发的暗箭才是最致命的危险。

闲言少叙,在阿尔伯的盛情邀请下,吴宸轩参观了拜耳的厂房和实验室,虽然是比起自己在山东的标准制药那上千人的规模,这座四百多名员工的拜耳药厂还是显得有些局促,但是德意志人的严谨和规则性还是在各种细节上体现出来。看着装着废料的收集筐里那些近乎完整的药品,仅仅因为倒模的时候一点气泡就被判定为废品。看着生产车间里点尘不染的地面、丝毫没有污渍的白色台布还有带着手套飞快的将药片分装的工人,吴宸轩还是很有感触的。倒不是说这里的效率有多高或者是卫生条件如何符合后世药品生产的要求,实际上这些台布和手套明显都是棉布制品,并不是一次性用品,大概也没经过消毒,菌群超标几乎是必然的,相比之下自己的制药厂里那些紫外线消毒灯和艾草熏蒸消毒的工作服和手套虽然看上去不太干净,但是在菌群标准方面绝对比德国人做的好。消毒的到位是在吴宸轩的强制下落实的,虽然有铁面无私的制药厂制药巡检不时的抽查,但是清国农人的散漫和农民式的狡猾让人很是无奈。好在汉民族对于知识的崇拜是无与伦比的,进厂的工人都是经过了一个月的集中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且在夜校的内容里,穿插了很多对于遵守规则的正面和反面教材,当然真实性是得到了保障的,毕竟从待遇优厚的工厂里被赶出去,重新回到清贫的乡下的雇农并不是一个两个,每天在厂门口伫立等候招工的人群让这些曾经的自耕农或者雇农的危机感总是那么强,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是那些坏习惯总算是收敛了起来。

现在看着这个十九世纪风格的管理上却近乎现代化的工厂,吴宸轩觉得自己的山东工业帝国与德国人的差距就在于这种从古而今的工匠精神和小农习气的区别,或许自己在基础教育阶段和社会风尚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了。

“肖恩先生,您觉得我们工厂的产品如何?我想在东方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贸易伙伴来代为销售这些药品。”

“呃,什么?”吴宸轩不得不承认自己走神了,但是看着阿尔伯手里包装精美的产品,吴宸轩马上就明白了对

方的意思“当然,我们山东商会里面有很多的药品经营企业,我本人的企业里也有这方面的销售渠道,实际上,我在美国期间就已经和辉瑞达成了一些协议,除了互相代为销售产品之外,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比如购买专利和生产授权等等。”

“非常好,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企业希望和您的标准企业合作的地方。”阿尔伯正在不知道如何开口,既然吴大人自己提出来,当然是最好了。“我们对于您的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产品都很感兴趣,比如罗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

“恐怕我要让您失望了,大环内酯类药品的欧美区授权都已经给了英国的伯明翰罗宾制药厂了。”看着满脸掩饰不住的失望神色的阿尔伯,吴宸轩觉得让这位德国商人着急一下似乎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或许我们可以在别的方面进行合作,你知道我是一个药剂学的专业人士,而我们的国家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研究人员,实际上我们对于抗生素有了新的发现,这种药品可以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或许您会感兴趣的。”

“链球菌感染,您确定是说的链球菌感染吗。上帝啊,您说您的药品对于败血症有治疗效果。”不容阿尔伯不失态,因为败血症几乎是很多老弱妇孺的致命敌人,特别是产妇死于败血症的比例高的惊人,如果能治疗败血症,那么这简直是上帝的恩赐。

“不,当然不是所有的败血症都能治疗,但是对于其中一部分还是很有效的。”吴宸轩绝不会给他包治百病的印象,实际上他提供的这种药品也不过是一种后世很常见的抗菌药,谁见过复方新诺明能医治百病的?

本来二十多年后德国化学家将会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但是一位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特•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

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其实,早在1908年就有人合成过这种化合物,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

但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当然那个小女孩的生命也会被挽救,并且不是作为她父亲的临床试验品,而是服用了拜耳医药的一种成熟的抗菌药磺胺定片。吴宸轩又一次无耻的剽窃了别人的成果,虽然他们本人并不知情,而且这次变本加厉的把本该属于德国人的发明卖给了德国的公司来生产,大笔的马克则被换成吴宸轩需要的物资和设备装上轮船一路向东运往青岛。

在阿尔伯同学翻开了药品实验数据就再也顾不上窗前喝咖啡的吴宸轩的时候,吴宸轩对着德国的阳光微笑起来,轻轻的举起咖啡杯,来庆祝自己无耻的程度再次获得突破。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三节 混乱之战追与逃第一百四十六节 秋操余波仍荡漾第五百九十八节 战后掠影法制篇第四百四十五节 七大原则定国策第四百五十七节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三百三十四节 平壤谈判说制衡第五百六十四节 桥头堡行动启幕第五百五十八节 灯塔升起蘑菇云第九十五节 一不小心创纪录第九十八节 满汉相制寻常事第四百一十三节 南海斩倭放豪气第四百九十节 捷克危机在眉睫第三百一十二节 天外飞仙惊鸿舞第三百五十六节 攘外安内事从权第一百七十六节 飞兵智取夺冰城第五百一十四节 伦敦上空的银鹏第五百九十一节 战后掠影国际续第三百一十三节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六十二节 兵和一处出奇兵第四百三十节 战略轰炸进行曲第二百五十六节 立宪革命孰是非第三百五十节 坑爹第一是霞飞第二百六十七节 夺宝奇兵在行动第三百九十八节 军事改革要深化第八节 柳暗花明游岛城第三百八十六节 有理不怕辩论难第五百三十四节 北风之神如卷席第四百八十四节 二次战役打英帝第三百四十三节 雷霆救兵战斗群第八十节 再进京师为和谈第五百一十八节 以力破巧强攻战第二百一十九节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三百二十八节 青岛问题浮水面第七十六节 求和试探杂事多第四百四十八节 燧人后羿大计划第一百二十节 武翼三镇分权柄第五百四十四节 联合舰队入险地第四百零六节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六十四节 怀来风雨起苍黄第二百零六节 力邀天华齐鲁行第三百四十五节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四百七十五节 基地升起蘑菇云第五百一十一节 争夺海峡制空权第五百八十节 红色巨熊覆灭记第一百一十三节 进京之前先准备第五十一节 为煤铁兵出兖枣第一百一十九节 见驾前后奇葩事第一百零六节 冤有头来债有主第二百八十九节 共和万象千里行第一百九十三节 新军战术终大成第三百九十六节 知己知彼谈军改第二百九十九节 政府税收与法酬第六十八节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四百五十七节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七十节 北地烽烟南国浪第五百五十五节 反复争夺战尤酣第二十节 大观园里有乾坤第二百七十二节 皖系崩坏论出兵第五百六十节 美军登岛第一战第一百六十一节 吴宸轩暗布闲子第五百九十九节 传奇时代百姓观第二百三十五节 吴王订婚宴宾客第九节 灵药救命又一村第一百一十六节 前田喋血汇泉湾第三百八十六节 有理不怕辩论难第四十五节 江浙商会商大计第四百六十一节 海军发展的航标第一百一十七节 初到京城见川岛第五百七十九节 曾被遗忘的指针第一百六十四节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六十三节 智擒日寇奏凯歌第四十六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百节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六十二节 兵和一处出奇兵第一百四十一节 防御威力初显效第三百七十七节 伊尔库茨克之王第八十四节 谈判桌上露锋芒第一百零八节 神火天降菊花残第五百三十七节 被遗忘的珍珠港第三百六十二节 昌都烽火战雪域第五百五十二节 所罗门群岛争夺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一百五十二节 辽东首日遭遇战第一百二十三节 惊闻已成反动派第五百四十四节 联合舰队入险地第五百三十七节 被遗忘的珍珠港第三百四十节 中国统治着天空第二节 时间错位难脱身第三百八十三节 国防海军有三宝第二百四十六节 北洋三分天下惊封推感言第三十一节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三百三十六节 欧陆空中鏖战急第五十一节 为煤铁兵出兖枣第四百三十五节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二百五十四节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二十五节 衙门公审明事理第四百七十九节 军刀所指皆惊忙第一节 误打误撞初选址第四百三十七节 足慰平生荡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