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节 关东谍影暗战急

大明湖畔的歌舞升平,千里之外的关东却已经是刀寒剑冷了。一切都得从那个被旗人称为龙兴之地的满洲(东北)说起。

日俄战后,日本从俄国手里拿到了南满铁路和旅大(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这就是现在很多日本人嘴里所谓的“帝国满洲权益”的由来。刚开始,日本人脑子还算清醒。一手策划甲午战争的伊藤博文就说过这样的话:“满洲不是日本领土,满洲是清国领土,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伊藤童鞋并没好心到要做清国的发言人。只是当时稍有见识的东瀛政治家都知道,日本要想独吞东北尚无把握。但是日本已经取得的“满洲权益”必须有人维护。换言之,他们需要在中国找一个自己的利益代理人。

于是,列出了海选名单。其中有一个候选人的名字叫做张作霖。日本人对“满洲权益”如此看重,是因为他们对“满洲”这块黑土地充满“感情”,甚至他们认为,“满洲”比他们自己的东瀛国土都强上好几倍。

“满洲”好到什么程度。据说当年到山中打猎的人,只需在途中把随身带来的菜籽一撒,过段时间下山就可以去收菜了——那些青菜每棵都是大块头,没个七、八斤重下不来。更不用说那些数也数不过来的矿产,这么说吧,日本缺什么,那里有什么。当然他们还不知道有大庆油田,否则二战中他们会不会老佛爷附体的去挑战英米鬼畜就难说了。

然而让人哑然的是,中国的南方革命党人却曾有过一个看上去完全匪夷所思的想法:让满人滚回东北去,东北我们不要!为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们的精华是中原的“铁血十八省”。十八个省就够了,要东北这样的“鞑虏”所居之地有何用处。

武昌首义之后,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南方革命家们把自己的理念用举旗的方式打了出来:十八星旗。红彤彤的旗面上,一共十八颗星,上面没有“满”,当然也就没有东北的存身之处。幸好后来被乔大炮改成了类似美国国旗的红黄相间条纹、左上方一轮白日的另类星条旗,但十八星旗仍然被作为陆军旗保留了下来。

东北当时确实面临着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清王朝覆灭后,满人重步元末明初蒙古人的后尘,退出关外,与民国政府对恃;另一种则是像某些南方革命家说的那样,索性把东北踢出去,“卖”给列强,然后让他们“支持革命”。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东北这个“鸡头”将从此脱离中国疆域,那么我们如今看到的东方雄鸡将极可能是一只“无头之鸡”。

面对此情此景,最气喘心跳的也许就数日本人了。如果是后者,那就太好了,你们不要我要,哪怕是“买”。退一步,就算是前者,满族人建“满洲国”,和后来溥仪搞的那套没什么两样,迟早还是要被我所制,“满洲国”沦为和朝*鲜一样的傀儡国只是迟早的事。不行了,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真恨不得立马跳过对岸,把朝思暮想的满洲一把抱过来。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两种可能性都未成为现实。因为满清政府倒台后,东北仍由一个土

生土长的东北汉人控制着。

老张是当土匪(东北叫胡子)打家劫舍起家的,即使在民国那些大小军阀中,这出身也实在有些说不出口。比起他的老对手直系老大曹佩珊,那就更相形见绌了,人家那是秀才水平,《春秋》读得如数家珍。好在英雄不问出处。那年头,混不出来的叫土匪,混得出来的叫老总。

张作霖的祖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山东,一种说是河北,反正不管是哪里,有一个事实很清楚:他的祖辈是闯关东过来的。那几代人的命运,在李幼斌版的《闯关东》中可以窥见一鳞半爪。其实一开始,关东并不需要“闯”。它是主动招生的。不管怎么样,老张头对黑土地的感情还是很真切的,日本人想从他身上并吞东北,那基本上只有战争一条路。不过日本国内经历了日俄战争后的大萧条和世纪初的几次地震,已经有很多日本人形成了必须寻找新的国土的迫切愿望,而那片黑土地正是他们眼里的新大陆。

黑龙会更是其中的急先锋,反正北方省份有外务部的情报调查课,南方有川岛君的支那情报总局,在那里的帝国情报机关已经生根发芽,根系延伸到支那的各个行当。东北因为日人较多,反而不是两大情报机关的重点。黑龙会当然不会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头山满特意把自己近几年培养的桥本隆盛和平城一男派遣到奉天主持黑龙会的关东支部。黑龙会原本在东北的基础就很好,加上奉军这帮老粗打仗手艺不成,反间谍能力还不如打仗,所以黑龙会关东分部的发展非常顺利,甚至连小六子的身边都有黑龙会的高级嘱托在工作。

“野比君,这是怎么回事?”看着大腿和腹部中弹的野比康夫,平城一男这位老牌的庶务课长很是惊讶,不过他身边的桥本隆盛可是正儿八经的日本陆军出身,虽然隐瞒了经历,但是战场自救和救护的本事还在,赶紧把写字台上的文件笔墨都一把呼啦到地下,抱起已经失血摇摇欲坠的野比放到台面上,从柜子里麻利的取出了手术包和绷带,医药箱等东西。把两支毛笔放在野比的嘴里。

“灯。”手底下不停点的同时,桥本也开口喊道。

“啊,奥。”平城反应不慢,把台灯打开托在手里,照亮了伤口周围。

桥本手底下的柳叶刀也划开了大腿的肌肉,野比在半昏迷中剧烈的抖动着,架着野比康夫进来的两名情报员赶紧上前死死摁住了他。嗤嗤的刀子切割皮肉的声音和呜咽的低吼声,让手里托着台灯的平城浑身上下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鸡皮疙瘩,灯光的晃动让桥本眉头一皱,深深的看了平城一眼,平城感受到了一种上位者的威压,而且察觉到这一点的几位后进来的中层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的表情虽然不敢对自己不恭敬,但是显然也不会有钦佩的想法。平城赶紧稳定情绪,端好了台灯,面无表情的继续观摩桥本的手术。

桥本的手底下非常利索,一颗变了形的子弹被剜除来,带着血污扔进了字纸篓。肚子上的伤口虽然看着吓人,但是其实是子弹的擦伤,多亏了东北的白米饭养人,有些肥胖了的野比才没被子弹给剖腹。

缝合了伤口,包扎好以后,值班的浪人已经请了华人诊所的护士来给输液和输血了,开了双通道的桥本一条腿被包起来,腹部的伤口也被缠的密实,已经脱力的他彻底昏了过去。

“怎么回事?野比君怎么会被人刺杀?”闲下来的桥本刚刚坐下,有一位老资格的课长就问道。

“八嘎,你在质问支部长吗?”平城放下了台灯,活动了下手腕,听到自己的亲信居然对桥本不敬,上来就是一顿耳光。他明白这事情过后,支部里的大小特务对于亲自出手挽救下属的长官,那份孺慕之情很难被他一个后勤出身的文官给撼动了,瞬间他就做出决定,要维护好桥本的权威,他出成绩后要么高升,要么让自己一起立功受奖,到时候自己不管是继任还是另有任用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比起现在这种情况下和桥本互相拆台要合算的多。这位没多少本事还一把老资格的所谓亲信正好跳出来,不拿他当娃样子太对不起观众了。

这些情报人员和内勤人员还是比较单纯的,没有看出来平城一男的真实意图,不过桥本淡淡的一笑,他虽然明白,但是作为一把手的他大度的接受副手的示好才是上位者该做的,这些在他派回日本之前,在那个神秘的71号培训站里就曾经上过类似的课程,而且对于普通日本人的思维定势的分析也提到了日本人的强者崇拜情结,所以他平城一男的小算盘也不算意外。

“开个会吧。”说完转身进了会议室的桥本给属下留下一个沉稳和干练的背影。几位中层管理当然知道是召唤他们进去一起想对策。很快会议室里云山雾罩,一个晚上的灯火通明。

“李站,这买卖哥几个还利索吧?”一个戴狗皮帽子的小个子很猥琐的挤在一辆马车的车厢里,跟对面的那个穿熊皮大衣的青年人吹嘘着。“不是吹的,就算是乔大炮、吴大帅他们在,只要您价钱给的足,一样一枪俩洞。”

“还不赖。”那个青年懒洋洋的说到“不过你的那几个兄弟就不靠谱了吧,怎么还跑了一个啊。”

“呸,那个东洋矬子真他妈邪性,一见哥几个连个照面都没打就立马钻到巷子口里,老子那一枪居然没留下他的狗命。真是晦气。”那个小个子继续嘟囔着,似乎对这个唯一的缺憾有些不甘心。

“哎,不对啊,这怎么都出城半小时了,咋还没看见西城院吧?”那个小个子的胡子枪手终于注意到外面的异样,不禁探出头去观望外面的原野。

“哦,我觉得去西城院太远了,就让车夫带了一条新路,近便着呢。”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还近道呢?!这里离哪里近便啊?”把头从窗口抽回来的小个子胡子才发现这条道越走越荒凉。

“离着西城院是有点远,不过离着你要去的地方很近啊。”

“哪?”

“你的安息之所。”

小个子惊讶发现一支上好膛的手枪正在那个大少爷手里拿着,枪口闪过一轮火焰,一颗子弹挣脱了束缚,笔直的穿过了小个子的脑袋,带着他的最后疑惑飞出了窗外。

(本章完)

第一百零一节 奈何齐鲁不识君第二百六十二节 防长之争起波澜第九十八节 满汉相制寻常事第一百七十二节 奉战前奏黑沟台第四百六十七节 闲子布局显圣手第五百六十节 美军登岛第一战第一百七十一节 战后谈和绵里针第二百一十七节 华府寻访老麦克第九十七节 轻重工业齐步走第六节 时来运转遇苗家第四百五十三节 八方支援汇甘陇第四百六十五节 春和景明赶山会第二百九十二节 战争阴云笼辽东第五百八十三节 二五抗洪写壮志第一百五十一节 武翼出征到辽东第五百三十节 瓦胡岛上旭日丸第一百零一节 奈何齐鲁不识君第三百零八节 临终面谈乔吴会第一百八十五节 正面接触岳王会第四百四十一节 君主立宪详考证第三百三十七节 空战形势大逆转第一百一十七节 初到京城见川岛第三百二十四节 欧战爆发卖货忙第二百六十二节 防长之争起波澜第四百一十三节 南海斩倭放豪气第四百零八节 和平轰炸启战幕第二百二十节 宸轩老施双雄会第四百三十二节 忧心忡忡英美法第三百八十节 浮生愿平东海波第五百六十三节 生死抉择东瀛难第一百一十四节 武翼新军有新枪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四百一十七节 最寒冷的长津湖第四百一十一节 国防海军讨血债第二百四十四节 共和兵变起滦州第一百七十八节 联合管理委员会第四百一十四节 北岭杀贼入三韩第三百三十二节 日军后撤我军上第一百二十五节 技术决定情报战第一百四十九节 整军备战正规化第二百八十三节 混乱之战追与逃第二百七十六节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一百五十五节 诱敌深入金州城第三百八十九节 国防舰队掌门人第一百二十二节 血溅京师陕西巷第四百八十八节 卡梅隆分析报告第一百一十节 总会来人勘实情第四百六十一节 海军发展的航标第二百三十七节 养精蓄锐三两事第三百一十七节 以农为本粮作纲第四百六十一节 海军发展的航标第九十一节 江浙齐鲁携手进第二百九十六节 微服重游济南府第九十七节 轻重工业齐步走第三百六十二节 昌都烽火战雪域第三百六十三节 天兵莅临布达拉第五百一十七节 北极熊半岛之殇第一百四十六节 秋操余波仍荡漾第一百五十九节 大阪师团鏖战急第四百四十六节 肇始中华新帝国第四百三十节 战略轰炸进行曲第五百二十二节 摧枯拉朽夺狮城第七十五节 整合齐鲁产业广第二百八十七节 乔夫发飙要整军第五百六十八节 截断日本防御链第三百九十二节 会前讨论找病根第三百一十三节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八十七节 收服庆王铁帽子第二百八十三节 混乱之战追与逃第一百七十一节 战后谈和绵里针第九十二节 电影教育造人才第十六节 开创商业新业态第三百一十九节 跛脚总统是黎叔第三百八十七节 直挂云帆济沧海第一百七十三节 穿插歼敌军威武第一百零三节 诡秘风云兴亚会第三百三十五节 远东雄鹰初试翼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第四百四十七节 大封功臣修国史第一百八十五节 正面接触岳王会第四百三十七节 足慰平生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七节 袁氏算盘精细打第二百节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三百八十一节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二百八十一节 威震敌胆战青马第五百七十节 菊水特攻血战酣第一百三十二节 当代不韦张南江第三百九十六节 知己知彼谈军改第一百二十二节 血溅京师陕西巷第二百六十节 上海会议立国体第三百一十三节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七十四节 拯救美国的新政第二百一十一节 初抵美国访三藩第三百六十一节 进军西藏吴子玉第五百八十三节 二五抗洪写壮志第三百二十七节 初次提案论出兵第五十五节 赴国难厉兵秣马第四百四十二节 全民公决选帝王第四百节 国防陆军大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