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节 下关和谈第二遭

“张书记,如此暴虐之事体,总座却听之任之,这是不是有欠妥当?”散会后,张南江邀请陈天华和邹容同车,虽然不符合安保规定,不过在济南府上,这新华党的三巨头还是不虞安全的。

“星台,夫人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吧?”张南江微笑着,似乎并不受陈天华急躁的影响“毕竟是你的两乔,安排在党部不太妥当,还是在熊老那里锻炼几年的好。”

“多谢张书记的关照,哎,我本来也不想管这些破事,不过夫人跟我多年,虽然体面,但是我常年在外,家里家外的都靠她一个人撑着,好端端的女大的毕业生就这么成了家庭主妇,我心里也多有愧疚,不过只此一例,今后…”

“今后嘛,我关照了我夫人,让弟妹有事直接来找她就行了,不会劳烦星台大驾了。关心下属是我这个当书记的份内之事,这下星台兄可以放心了吧。”张南江诙谐的一笑,气的陈天华真瞪眼,不过想想夫人也没法撒气,脖子上的青筋蹦起老高。

“人杰兄,您就别再打趣我了。我总觉得总座如此行事,在国内国际舆论上恐怕有碍名声,今后的史册上只怕也难以春秋笔法带过。”

“星台总算认我这个人杰兄了?”张南江开口,不再打趣陈天华“总座曾经说过:日人狼性,畏威而不怀德。此次日本人先以残忍屠戮待我,我军报复纵使手段酷烈了些,在国际上也不过是让西方人说几句闲话而已,反倒是今后和西北那些蛮荒部族打交道,有这个做底,能让红俄和西北各部落能收敛一些,至于史册吗?只要总座不是倒行逆施,害民误国,史册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吗?”邹容在前座上也点点头,主管宣传口二十年的他,越来越悟出来,正义和公理是个小姑娘,任凭胜利者去打扮她。

“话虽如此,不过我担心总座掌生杀大权,心态上若是有些….”

“老弟多虑了,实话给你说吧,在今天开会前,总座征询过我和徐老、熊老他们的意见,我们都同意了总座的做法,他才会在会议上一锤定音的。总座独掌乾坤不假,但是绝非刚愎自用的独*夫。我只是担心段老,今天他在会上的表态有些僭越了。”

“不错,段老从前清开始履历宦海,历经三朝,按理说今天这事情,不该大包大揽,我担心正是对日战争的紧要关头,总座与总参如果出现嫌隙,于国家大为不利。”

“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段老今天有些激越,恐怕还是和那个人的事情有关系。只怕段老要激流勇退了。”张南江的话说了一半,其实他觉得这是段总参在自己制造把柄,好让总座下决心允许他退下来,他的关门弟子张建元少将如今接手三韩战事已将两个月有余,调度合矩,指挥若定,在众位资历深厚的师长、集团军主官面前,能游刃有余,把个洛东江前线经营的铁筒一般,原来的各个师之间的抱怨抢功大为减少,连三韩国防军也能在多次抗议无果后心平气和的接受前指的统一指挥,后勤、支

援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和段老的方正严厉不同,张建元少将颇有曾文正公的儒帅风范,不仅仅会打仗,还会协调疏导,能把各种资源捏合到一起去,就凭这手本事,张南江就觉得此人恐怕会在今后的军界乃至政界都大有作为。如今段总参掌握总参谋部已经二十年了,他再任下去,为了避嫌张建元必然不会重返总参谋部任职,恐怕段总参此时为部下承担一些责难,再趁势退下去,自己的弟子携平定三韩的功劳重返总参谋部,这些人情也能用得上,即使是总座不愿意让段氏一门继续掌握总参,也会酌情给张建元安排一个相当的职务,恐怕一个集团军的主官是起码的。

段老的算盘很精明,不过总座慧眼如炬,轻轻一招顺水推舟,把责任揽过来,不仅段总参没话说,还得感激老大的担当,还能尽收国防军里少壮派的忠心,给军方以总座偏向军队的印象,巩固手中的权柄,总座的手段越来越纯熟了。至于那几个倒霉蛋,反正都是死有余辜,何必计较呢。

陈天华还在计较总座此事的得失,前座的邹容已经明白过来,总座不是喜欢担上一个嗜杀的名声,而是为了笼络军方的强硬分子,同时也向国内的各种势力示威,让国内的反对势力不敢趁势作乱,免得影响中日战争的收尾。至于自己在四川的家族也要收敛一些,免得让总座难做,若是出现不法之事,还是先行自己处置了才是正途。一想到四川邹家,邹容自己也不由得苦笑起来,当年闹革命、蹲苦牢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推翻满清统治,打倒封建家族,可没想到二十年后自己的家庭倒成了国内一等一的大家族,自己能做的恐怕只有严于律己,绝不纵容而已。

张南江他们三巨头在车上各自想心事的时候,赤坂离宫里的日本军政要员连死的心思都有了,日本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在商议是战是和的时候,众位大臣争论不休。大正天皇被重臣们的争吵惊到了,竟然抄起折扇,走下御座,挨个用扇子敲敲每位大臣的脑袋,一帮老狐狸却像小学生挨老师的教鞭一样老实的受着。这事情还不敢说出去,不然让人误会是天皇暗示朝臣误国,统统的死啦死啦的,那些少壮军人再来个传统栏目“下克上”,把这一屋子全给天诛了,那日本可就彻底的没救了。

从五月九日的天火降临之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日本的大城市几乎没有一个幸存的,大量的科学家、技术工人、军校生、政府官员都死于轰炸,闹的日本现在像是个民工大本营,有点技术含量的事情就搞不定,三韩前线也在苦苦支撑,九个师团已经打得剩不下一半人了,还粮弹两缺,不是运不上去,趁着天黑用快艇运输还是有保障的,但是现在日本本土都闹饥荒,拿什么给前线的军人。本土的九个常备师团不敢增援,上去也是白给,还会增加前线补给的需求量,到时候更加难以支撑。十八个新建师团还有一多半空着手,拿着竹枪训练,可是竹枪再尖利也戳不下飞机来,中国轰炸机联队现在已经到了随心所欲

的地步。原来还是对着军事目标、公共工程、工厂城镇投弹,到了现在,往往像是过境的蝗虫,端的不挑拣,连农民看麦田的草棚子都能投上一枚航弹,如果不是赤坂离宫上空飘扬着无数的红十字旗,现在只怕天皇只能在地下室里开御前会议了。

日本全国已经陷入了沉闷的惶恐中,从极度自信到极度恐慌,日本国民半个世纪积攒起来来的自信一夜之间就崩溃了。有的时候一声梦魇里的惊叫就能让一个街区的人慌慌张张的从家里窜出来钻防空洞,拥挤在街道上的人群失去了理智,或许天空中除了流星再无移动物体的情况下都能造成踩踏事件,渔民到近海打鱼家里都要像送葬一样,经常会被中国潜艇或者驱逐舰击沉而再也回不来,不打鱼的话又只能全家饿死。往日天之骄子的联合舰队水兵现在都得换上平民的服饰才敢出营门,被熟识的艺伎认出来,说不定会被吐一脸口水、拍一脸的姨妈巾,还不敢还手,夜里回营后偷偷抹脖子的不在少数。

英法美意也没想到貌似世界五强的日本居然是个银样镴枪头,被中国一顿组合拳才不到半年就打得只剩下半条命吊着了。在紧急磋商之后,以国联的名义给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发出了和平照会,要举行第六次中日和谈,并且请中国停止轰炸日本本土,而日本也要撤退三韩的驻军,双方脱离实际接触,以便实现停火。虽然不愿承认,但是世界各国包括日本本身都看明白了,不是帝国陆军如何神勇,能扛住中国国防军的进攻,而是中国方面根本就把洛东江的陆军师团当成不要钱的陪练,训练自己的部队不算完,还把三韩国防军也拉上了一起实弹训练,陆军的那帮子马粪看着三韩棒子也来凑趣,心说我打不过中国人还打不过你棒子吗?所以只要是三韩国防军上阵,对面的日军一定是奉陪到底,一副咬不死你不松嘴的甲鱼精神。

既然保平属于奢望,取胜,呵呵,洗洗睡吧,日本政府也不再顽固坚持原本的沾不到便宜就算吃亏的立场。中国方面一副你们说啥伦家不懂的态度,反正没有把小日本的家底折腾光不算完事的架势。最后英美法等国不得不亲自上阵,拉起了偏架,中国才意犹未尽的表示可以收手,不过其他条件都可以商量,唯独谈判地点有讲究。

曼谷夏天太热,中国外长陆征祥表示为了保证谈判双方代表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急日本方面之所急,为尽快举行谈判早日停止双方的军事冲突,中国建议在日本的海滨城市,山口县下关市举行和谈。除了三面环海,风景秀丽,没有遭到过轰炸之外,这里还有个最佳的好处就是会议场所都是现成的,当年《日清讲和条约》签订的会议室成了一座名胜,保存的相当完好,桌椅板凳俱全,打扫一下就能开始中日第二个条约的谈判工作,看,中国方面多善解人意,此处应有掌声。哦,世界各国的代表都鼓掌表示赞赏中国方面对和谈的积极态度,除了,呃,除了被气的昏死过去的西园寺老爷子之外。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一节 美国宣战入盟军第一百零七节 血债还须血来偿第五十一节 为煤铁兵出兖枣第三百五十八节 饮马珠江定两广第一百八十六节 李锦转战苏皖浙第一百六十五节 乃木受命第三军第二百八十节 统治战场冷杀手第五百九十二节 战后掠影联盟篇第四百八十五节 光复锡金和不丹第八十九节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二百六十四节 打出来的铁防长第一百三十四节 吾之喉舌是铁流第五百零三节 总参部演进欧战第八十五节 和谈上演全武行第一百零七节 血债还须血来偿第三百三十一节 日军浴血青岛堡第四百六十三节 惊天血案的波澜第二百一十九节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七十二节 黑色风暴大萧条第二百九十三节 日军认怂熄烽火第三百一十四节 西南暂安熄战火第七十八节 编练新军建军校第四百七十五节 基地升起蘑菇云第二百二十六节 地下室里擦火花第十二节 强揽买卖酿冲突封推感言第五百节 波兰骑兵之哀歌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第四百七十四节 拯救美国的新政第一百九十八节 宪政考察始启程第二百零八节 不欢而散保皇派第五百六十九节 扫清外围登奄美第四百三十六节 下关和谈第二遭第二百三十九节 京城秘密军备会第三百零四节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五百六十八节 截断日本防御链第二百四十六节 北洋三分天下惊第四十六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百二十五节 技术决定情报战第十节 大兴土木开工厂第五百六十三节 生死抉择东瀛难第二百八十五节 西北军政总督府第一百九十八节 宪政考察始启程第一百二十六节 最大卧底竟是他第一百一十四节 武翼新军有新枪第三百八十四节 亲请昭南津门行第二百八十二节 兰州外围先接敌第一百六十节 八角台幸会雨帅第四十七节 推心置腹揽大将第五百零七节 突击集群逞英豪第一百五十四节 偷袭辎重凌海集第一百三十九节 河间秋操比军容第一百九十四节 刺杀迷云难破解第二百九十八节 乔宋分道另立党第三百八十六节 有理不怕辩论难第三百一十七节 以农为本粮作纲第三百八十三节 国防海军有三宝第九十一节 江浙齐鲁携手进第四百六十八节 民工党趁势崛起第二百四十二节 困居京师病客居第三百零八节 临终面谈乔吴会第五百五十二节 所罗门群岛争夺第二百一十五节 泛美商会大开发第三百一十九节 跛脚总统是黎叔第四十九节 追凶顽敌踪初现第四百三十八节 再揭革命党老底第四百一十三节 南海斩倭放豪气第五百二十一节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三十四节 北风之神如卷席第一百九十九节 凭海临风扬帆去第五百八十六节 战后掠影军事续第二十五节 衙门公审明事理第三百六十五节 众望所归吴青天第七十六节 求和试探杂事多第五十八节 雷霆救兵老佛爷第五百九十三节 战后掠影敌友篇第三百零八节 临终面谈乔吴会第一百四十三节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一百三十六节 出兵镇压是与非第四百一十八节 势如破竹战云山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第四百一十二节 铁翼击鲸战扶桑第一百八十五节 正面接触岳王会第一百五十七节 穿插歼敌挡俄军第五百九十八节 战后掠影法制篇第五百六十三节 生死抉择东瀛难第四百五十三节 八方支援汇甘陇第八十三节 辛丑和谈初启幕第二百九十七节 国防军改战斗群第三百三十八节 飞艇阴影罩雾都第二百五十六节 立宪革命孰是非第三百三十八节 飞艇阴影罩雾都第五百一十二节 德国空军入歧途第二百九十四节 超级婚礼惊世俗第八十二节 君子约定为段公第三百二十一节 帝国雏形凌霄阁第二百五十九节 逼宫功臣赵秉钧第二百二十三节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二百二十六节 地下室里擦火花第二百零二节 船中论战到东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