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节 G9大会的召开

应美利坚合众国的邀请,列强们为了调整海军力量对比和重新划分远东、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终于都同意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因为参加国家为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日本,亦称“九国会议”或“太平洋会议”,或者被中国的媒体简称为G9会议。帝国太初元年11月12日~太初二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包括外交部的陆征祥部长和驻美国大使顾维钧,军方代表则是海军司令楚肇东上将和空军司令魏礼煌上将以及特派代表总后勤部副部长朱云阶中将。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当年巴黎和会的继续,因为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列强在大西洋地区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中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华盛*顿会议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平体系。在华盛*顿会议上将要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中三个大国,而日本则扮演了搅局者的角色。

原本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有利条件,积极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展势力。美国一方面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另一方面对日本扩张不安,急欲拆散英日同盟,从而导致美日矛盾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的迅速崛起,并且在短短半年就把日本打回了原形,这让远东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中国本身也发生了巨变,帝国的复辟(在外国人看来吴宸轩的称帝就是封建帝王的复辟),加上刚刚又击溃了二十万红俄军的突然进攻,这让美国人也对中国的实力颇为忌惮,一时间远东局势变得微妙起来。在此背景下,由美国总统沃伦•加梅利尔•哈定倡议,各国赞同的情况下召开了这次会议。

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为此,除由9国代表参加的大会外,还设立了由美、英、中、法、意、日六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9国组成的“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会议实际上是在美、英、中三国操纵下进行的。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其中主要有:

五国条约全称《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由美、英、中、日、法五国于太初元年12月13日签署。条约规定五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如相互间发生涉及上述权利的争端而未能通过外交途径获得满意解决时,应举行缔约国会议以便考虑解决;如上述权利受到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全面进行协商,以便“联合地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应付局势;条约生效后,英日1911年的同盟协定应予终止。太初二年会议结束时,五国还签订了一个补充条约,规定有关“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概念对中国只适用于库页岛、中国从日本获得的小笠原列岛以及在中国托管下的琉球群岛。

太初元年11月12日,来自美、英、中、法、意、比、荷、葡和日本的代表齐聚美国华盛*顿的独立纪念馆,举行了华盛*顿会议。为了渲染和平气氛,会场内装饰了许多棕榈叶,摆设了“U”字形的会议桌,桌上覆盖着绿色台布。十点三十分,等各国代表全部落座,东道主美国总统哈定走上讲坛,开始致开幕词:“我们希望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恢复全世界的安宁……”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限制军备问题和处理有关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前者由美、英、中、法、意、日六国组成限制军备委员会进行磋商,后者则由与会九国组成远东及太平洋委

员会共同商议。

会议开幕第一天,美国先发制人,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一个有利于美国的限制海军军备方案:一、停止建造主力舰;二、拆毁一部分旧军舰;三、以主力舰总吨位为标准计算海军实力,确定各国的比例,美英两国的主力舰各为五十万吨,中国二十五万吨,日本则和中国拥有同样的吨位,即5∶5∶2.5:2.5,辅助舰则参照主力舰的规定比例。美国想用这个方案,确立对中国的海军优势,分享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却首先引起了日本的强烈反对,坚决要求美、英、日、中主力舰之比为10∶10∶7:3.5。于是列强大会争小会吵,僵持了一个月。最后美国使出了撒手锏,威胁说,要是日本坚持下去,那么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四艘军舰。日本知道自己实力不济,只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主力舰比例。但是日本的软磨硬泡,也争得了美英的重大让步。美英向日本保证不在太平洋西部兴建或加强海军基地。当然并不是英美爱好和平,他们不过是希望日本在没有牵制的情况,全力为他们做看住东方巨龙的守户犬。

不过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日本在被中国打得精锐尽丧之后,对于海军发展的方向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把眼光放在大炮巨舰身上,而是更加重视海军航空兵和潜艇的应用,这些在海军吨位上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形成的战斗力却不容小觑,所以在细节方面的争论比起吨位来更加的激烈。

中国方面则首先提出必须和日本具有同样的吨位,即使目前的中国海军如果不算那三艘水泥航母,就只有十万吨的吨位而已,还不如美英日三家的任意四艘战列舰的合计。但是中国承诺放弃水泥航母,并且在国际监督下将其解体沉入海中,并同意中国在十年内不建造同类型的水泥舰船。这让美英日对于中国爆水泥航母海的恐惧终于消失了,虽然他们也明白在海上侵蚀下,这种庞大的水泥构件的生存年限和它缓慢的令人发指的速度让这种航母似乎对于航运安全构不成多大威胁,不过一旦让水泥航母逼近到家门口,那就是灾难性的后果,就好像一只马蜂窝直接挂在你家院子里,偏偏你的竹竿子不够长,除了挨蛰就没有多少好办法。

在日本的强烈反对,甚至不惜以退出会议相威胁的情况下,英国和美国找到看起来比较通情达理的中国代表团进行协调。经过了近十五天的反复磋商,中国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承诺,中国将在五年内不谋求建造超级战列舰(超过三万吨排水量,主炮口径超过350毫米),同时不建设超过五万吨级的重型航空母舰。不过中国也坚持不把中国的潜艇部队列入协定的限制范围。理由是中国要保证自己的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不会被敌对势力轻易掐断,中国要保留反击的手段。中国的表态让美英都认为他们是在谋求一种不对称的威胁,反正美英的生命线都在大西洋、印度洋和东太平洋上,以潜艇的性能想威胁这些地区还力有不逮。至于日本,像这种妥协需要征求一条狗的意见吗?

于是,哈定总统高调的赞誉中国海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巨大让步,他宣布美国也将逐步撤出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号召其他国家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来进行海军军备限制。这里的其他国家指的是谁家,大家心知肚明,一帮矮子咿咿呀呀的装不是人,该不松嘴的吨位照样是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鳖样。

在中国的让步下,日本也承受不了中美英联合其他欧美各国以日本私自加强海军军备,引发军备竞赛的名义,对于日本的出口商品加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以及钢铁等资源性商品在中国的建议下也对日本征收高额的出口税,一出一进的不

用多长时间,日本人别说造军舰了,造模型有没有资金都得两说着。不敢冒着经济崩溃的罪责,加藤高明内阁不得不以总辞职为要挟,迫使海军的萨摩藩阀让步,接受了5:5:3:3的美英中日的海军吨位比例。日本的七成梦想破灭了,但是若干年后,日本人会为这个看似妥协退让的结果而感到庆幸,虽然失败的命运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至少在这期间他们的裤腰带能稍微放松一点了。

美、英、中、日四强的主力舰比例刚搞定,法国和意大利又漫天要价起来,要求拥有三十五万吨的主力舰。美英哪肯答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硬是给他们打了个对折:十七万五千吨。

摆平了主力舰,六国又在限制潜艇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英国最忌别人的潜艇,因为在一战期间,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让英国的舰艇和商船吃够了苦头,成了英国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英国主张完全禁止潜艇。法国针锋相对,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声称如果不准海军弱国使用潜艇,就等于是把它们交给海军强国任意宰割,因此根本不应对潜艇作任何限制。中国方面则超然的很,承诺保持目前的潜艇数量(64艘)不变,并且保证不会建造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远程潜艇(不过中国并没有说是水上排水量还是水下排水量)。其他国家在中国已经在建造航母和主力舰的条件上做出了重大让步的情况下,也不好再计较这些问题。

于是英法这对曾经并肩子干翻威廉大胡子的盟友展开了唇枪舌剑般的争吵。英国代表气势汹汹地说:“英国决不能允许拥有八十万陆军的法国再拥有头等的潜艇舰队!”法国代表反将一军:“如果英国愿意取消主力舰,那我们就立即取消潜艇。”

英国代表立即回击:“基地遍布各地的法国,如果再拥有大量的潜艇,那对英国的威胁可能要比德国对英国的威胁大许多倍。”法国代表反唇相讥:“英国建造主力舰想必是为了打捞沙丁鱼?那么,何不让可怜的法国也造几艘潜艇来研究研究海底植物呢?”美国见英、法的“潜艇战”陷入僵局,赶紧出来打圆场,可是由于大家分歧太大,限制潜水艇问题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只好不了了之。

经过近三个月的明争暗斗,太初二年的2月6日华盛*顿会议宣告闭幕的日子。这天,美、英、中、日、法、意六国签订《美、英、中、日、法、意六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六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美、英、中、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3:1.75∶1.75。第7条规定,美、英、中、日、法、意航空母舰总吨位比例依次为13.5∶13.5∶8.1:8.1∶6.6∶6.6,条约的有效期到十五年后为止。这是美国的世界均衡政策的又一胜利。日本原来要求的比例是10:10:7,在美国的压力下只得屈从。英国被迫承认美国与英国海军实力的平等地位。中国则主动的降低了海军的预期,放弃了在主力舰方面挑战美国的机会。当然美、英为达到限制日本海军力量和祸水西引的目的,对中国和日本也做出了一些让步,规定了美、英、中、日要维持太平洋西部区域海军基地现状。即英、美不得在这个区域建设新的海军基地。

虽然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是第一次作为世界军事力量的巅峰论坛的主导国家,中国的世界军事强国地位已经被新老列强所认可,没有人敢于忽视中国的军事实力。在远东和西太平洋的范围内,中国变得举足轻重,这也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中华民主帝国坐稳了世界六强之一的位子,特别是用日本和红俄的累累白骨钉下的注脚,让所有的参会国家都印象深刻。

(本章完)

第八十一节 救吴氏芝泉求助第三百八十四节 亲请昭南津门行第五百七十节 菊水特攻血战酣第三十八节 群枭聚会平安镇第五百三十七节 被遗忘的珍珠港第一百九十七节 停职留岗受排挤第二百七十五节 宝鸡除霸杭拐子第二百三十四节 中药之殇谁能解第四百六十五节 春和景明赶山会第四百一十四节 北岭杀贼入三韩第四百八十四节 二次战役打英帝第二百五十二节 革命大潮起三镇第四百三十八节 再揭革命党老底第二百一十七节 华府寻访老麦克第七十四节 俘虏是个大问题第五百九十三节 战后掠影敌友篇第三百三十六节 欧陆空中鏖战急第二百九十九节 政府税收与法酬第三百七十节 红色革命的余波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第五百三十节 瓦胡岛上旭日丸第三百三十节 青岛上空的战鹰第一百四十二节 乔大炮豪礼送上第四百七十节 烈火烹油华尔街第四百四十八节 燧人后羿大计划第二百九十二节 战争阴云笼辽东第六十三节 智擒日寇奏凯歌第一百零一节 奈何齐鲁不识君第十节 大兴土木开工厂第五百六十六节 莫斯科战役前奏第一百二十六节 最大卧底竟是他第一百一十六节 前田喋血汇泉湾第三百六十八节 一九一八的疯狂第四百二十节 旌旗十万下江南第三百八十二节 开启新海军时代第二百六十八节 清乡剿匪豫东北第一百六十五节 乃木受命第三军第三百四十四节 单刀直入战拉昂第五百四十六节 日本的收缩战略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第三百七十八节 整军砺武备国战第二百二十三节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三百零七节 落日斜阳石头城第一百二十五节 技术决定情报战第一百四十七节 田村采购新利器第三百一十四节 西南暂安熄战火第五百二十四节 莱茵春天的惊雷第三百二十一节 帝国雏形凌霄阁第五百九十二节 战后掠影联盟篇第四百四十八节 燧人后羿大计划第二百九十五节 八大金刚听墙根第二十九节 借芝泉练兵腊山第五百一十一节 争夺海峡制空权第二百二十一节 完善施里芬计划第四百九十五节 国防体系之大成第一百八十一节 南北来客东西忙第二百二十五节 谈经论道博士女第四百零二节 世家反扑起萧墙第二百四十九节 浮云游子返齐鲁第三百四十四节 单刀直入战拉昂第一百七十节 血雨腥风应有涯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第八十六节 金蝉脱壳庆王爷第二百三十九节 京城秘密军备会第五百二十节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二百五十四节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五百七十二节 败犬扣门入中华第二百一十三节 暴毙疑云难猜度第二十四节 官司缠身难辨解封推感言第三百八十四节 亲请昭南津门行第一百零四节 狂澜突袭标准厂第三十三节 肥城教案变乱起第四百一十七节 最寒冷的长津湖第三百三十节 青岛上空的战鹰第三百四十五节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八十九节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八十三节 辛丑和谈初启幕第八十四节 谈判桌上露锋芒第一百零九节 呼吁救灾伸援手第三百八十四节 亲请昭南津门行第一百二十九节 说服鹤卿谈合作第三百三十六节 欧陆空中鏖战急第二百零一节 诱人亦或是右任第五百八十一节 美利坚的国耻日第一百四十五节 两淮崩坏谁堪用第二百三十八节 前度刘郎今入京第四百四十二节 全民公决选帝王第三十九节 拳匪攻打济南府第三百二十五节 一战起因君臣论第三十四节 暗流涌动上海滩第二百八十八节 共和万岁与万*税第五百二十九节 被逼无奈向东看第二百八十九节 共和万象千里行第九十九节 新任巡抚三把火第四百零六节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三十六节 鲁北拳匪进省城第二百三十四节 中药之殇谁能解第一百一十四节 武翼新军有新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