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节 所向披靡下南洋

大战开始后,本土一直受到威胁的英国,在人力和物资上都在倾向于调集本土和小胡子玩命。马来的英军司令部所希望得到,拥有300至500架战机实力的空军部队,从来没有实现。而当驻马来亚英军,面对配备超过2000台“雪豹”坦克和的中华帝国国防军时,却发现守军连一台也没有(仅有的二十辆克伦威尔都在巴东当火炬的干活了)。

英军曾制定计划,先发制人地入侵泰国南部,抢先破坏国防军的着陆点,并命名为斗牛士行动。但最终行动并没有被执行。马来亚战役开始于国防军第10集团军于太初十八年12月8日进攻马来亚,国防军在马来亚北部海岸的哥打巴鲁实施两栖登陆及开始向马来亚东部海岸进攻,这与国防军在泰国的北大年府及宋卡港所实施的登陆行动相配合,他们将越过马来西亚-泰国边境进攻马来亚西部地区。经过当日早上与泰国军队交火8小时后,国防军迅速和早已暗通款曲的泰国政府达成协议,借用泰国的军事基地支援进攻马来亚。早上4时正,150架中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空袭新加坡,摧毁英军防御设施61处,导致英军350人丧生及有超过770人受伤,这是首次针对新加坡的空袭行动,虽然空袭警报已经向起,但街上仍然灯火通明,而云层亦阻碍英军高射炮寻找国防军轰炸机,没有任何一架国防军飞机被击落,它们全部安全返回在巴东附近的空军基地。

12月8日,停泊在新加坡的英国皇家空军第62中队的布伦亨轰炸机,它们正准备起飞往吉打亚罗士打的空军基地驻防,中队长佰翠•汉南从当年6月驻防亚罗士打,后因向中国透露英军的情报于12月被处决。不过这些飞机再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了,因为他们的位置早就被当地华人中的中国情报人员摸得一清二楚,第一次空中打击后,第62中队就彻底从英国皇家空军的编制中除名了。

登陆后的国防军首先遭到印度第3军及数个英军旅的抵抗,国防军很快就清除了印度军在海岸线的抵抗之后更集中力量包围及迫使印度军投降。国防军在马来亚北部地面占有很大优势,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加上在装甲部队、互相合作、战术及经验均比英军优胜,尤其是国防军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获得很多经验,英军方面没有坦克,而国防军则使用高机动化车辆及动力强劲的“雪豹”中型坦克,这令他们能轻易穿越马来亚的热带雨林。

作为斗牛士行动的代替,一个名叫克劳奇行动于12月8日展开,但英印军很快便被已在泰国北大年府登陆的国防军第17集团军的四个机步师击败。皇家海军Z舰队包括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及却敌号和4艘驱逐舰,由海军上将汤马士•菲利普指挥在战争爆发前已到达该区,但由于国防军的空中优势导致于12月10日威尔斯亲王号及却敌号被击沉,这令马来亚东海岸门户大开及容许国防军继续进行登陆行动。

英军在马来亚的空军战斗机中队所配备的水牛战斗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体型过大及装备不佳;零件供应不足;支援人员不足;飞机场面对空中攻击防守困难;缺乏清楚及协调一致的指挥结构;

皇家空军及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中队及人员间的敌对主义及没有经验的飞行员缺乏适当训练,他们在战事爆发的头一个星期付出惨重代价,导致一些飞行中队需要合并及撤退到荷属东印度。剩下的攻击战机都是过时的种类布伦亨式、洛克希德赫德逊式轻型轰炸机及威格士式鱼*雷轰炸机,这些飞机大部份在地面及空中很快已被国防军战斗机击落,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相反,一名布伦亨式飞行员,中队长阿瑟•史夫卡因12月9日的攻击获颁授维多利亚奖章。

12月11日,国防军第17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水路两用坦克支援下从泰国南下,在日得拉打败了英国及印度军队及快速从东北部的哥打巴鲁滩头向内陆推进,以瓦解北部的防守,由于没有真正的海军力量存在,英军不能阻止国防军海军在马来亚海岸的行动,虽然这些行动对入侵部队帮助不大,由于没有剩下任何英军飞机,中国人主宰了天空,不断从空中攻击地面上的大英国协军队及平民。

马来亚岛屿槟榔屿从12月8日起每天都遭到国防军轰炸,被迫在12月17日弃守,武器、船只、物资及一个仍可运作的电台落入中国人的手中,很多欧洲人从槟榔屿撤退,而本地居民则欢欣鼓舞的等待中国人帮他们复国,这也造成了英国人的难堪并离间了英国人与本地居民的依存关系,如果这种关系确实存在过的话。

12月23日,由大卫•梅菲-里昂指挥的印度第11步兵师被命令阻击国防军,但效用不大,除了为缺乏经验的第15集团军的后勤军官安排这些战俘们的印度餐饮而烦恼之外,基本上没有给中国军队带来任何麻烦。到1月的第1个星期结束时,整个马来亚北部已完全落入中国手中,同时,泰国又与中华民主帝国签订友好条约,以建立松散的军事同盟,泰国被容许恢复对在马来亚北部一些伊斯兰教君主的领地的统治权,因此统一其占领的区域,而国防军很快到达下一个目标吉隆坡市,中国国防军于十九年1月11日没有遇到抵抗下进入及占领该城,不足200英哩外的新加坡岛即将面对国防军的进攻。在仕林河战役的灾难后,印度第11步兵师奉命在吉隆坡阻击国防军,在仕林河战役中,2个印度步兵旅实际上是整编制进入了中国在广西玉林设立的战俘营,而另一个印度步兵旅亦在麻坡被消灭,好歹给英国人增加了一点抚恤费的支出。

1月14日,国防军已经到达马来亚南部省份柔佛州,他们在这里遇到由亨利•哥顿•本尼特指挥的澳大利亚第8师,国防军在这里遇到在战术上的首次挫折,因为澳大利亚军在金马士市一带建立了坚强防御,战役围绕金马士桥进行,国防军在此地付出了死伤60人的代价,但大桥却在战斗中被英国人自己摧毁,国防军花了6个小时的时间修复了桥梁,这也是英国人从开战以来最值得骄傲的战绩,阻止中国军队行程最长的时间纪录诞生了。

当国防军在金马士西面攻击澳大利亚军的侧翼时,一场在这次战事中最血腥的战役于1月15日在半岛西海岸的麻坡河一带爆发,本尼特派出已被削弱的印度第45旅(只有不半兵员已受训练)去防卫

麻坡河南岸,但被从海上登陆的国防军攻击其侧翼,整个旅被澈底击溃,其旅长及属下3个团的团长全部阵亡,印度人一如既往的举着手中的李恩菲步枪寻着咖喱味就自己进了中国国防军临时设立的战俘营。

在澳大利亚中将查理士•安达臣的领导下,撤退的印度军队在澳大利亚军的支援下组成麻坡防线,孤注一掷的进行了4个小时的战斗,企图令其它大英国协的残馀部队可以从马来亚北部撤退以避免被包围,当麻坡守军到达了在巴里梳龙的桥梁及发现桥梁已被国防军占领时,安达臣在死伤数字不断上升下,命令所有人冲过去,一些人逃入附近的丛林、沼泽地及橡胶林地以寻找其步兵团在永平的司令部,135名受伤的英军或澳大利亚士兵则落入国防军的手里,其中两名士兵在逃跑中被击毙,而安达臣本人则获颁授维多利亚奖章。

1月20日,虽然面对皇家空军威格士式轰炸机的轰炸,国防军在兴楼再作进一步登陆成功,英国军队的在柔佛最后防线的峇株巴辖-居銮-丰盛一带全线面对国防军的进攻,不幸地,帕西瓦尔拒绝在新加坡北面的柔佛建立固定防御。

1月27日,帕西瓦尔接到英国政府的电文批准,命令部队越过柔佛海峡撤退到新加坡。

1月31日,最后一批英军军队离开马来亚,英军工兵在连接柔佛及新加坡之间的新柔长堤炸开一个阔70尺(20米)的大洞(少数落伍的士兵在之后数天仍通过此长堤),国防军的突击队后来化身成新加坡居民利用小艇横渡柔佛海峡,进攻新加坡。在少于两个月的时间来,马来亚战役以英国军队被彻底打败及彻出马来半岛作结束。接近50,000名英联邦士兵被俘虏或被击毙。2月14日占领新加坡沿岸海军基地。在国防军重重包围下,新加坡岛内的8万余守军斗志低落。

2月15日,珀西瓦尔率部投降。此役,国防军以伤亡约百人的代价占领马来半岛,打通了进攻荷属东印度的战略通道,给英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防御作战造成不利态势。从此新加坡这个‘狮子城’,举世闻名的要塞,属于中国人了。第17集团军司令官杜宇铭中将以伤亡94人的代价,自北向南席卷马来半岛650英里,直至占领新加坡。英军伤亡则百倍于国防军,而投降的军人更是达到13万之多。这一胜利,是国防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他们再次戏剧性地向全世界炫耀了武力。就连日本报纸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东南亚战争大局已定;短短三天内攻下新加坡,证明我黄种人战力远远优胜于白皮猪们。”而中国国防部则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情况通报宣称:“中南半岛战事基本完成,我国防军已经解除该地区一切顽抗之敌的武装。第17集团军除部分留守部队维持治安外,其他国防军将逐步撤出并将防务移交所在国家合法武装力量,中国军队不以占领他国领土为使命。”在各国惊讶的眼光里,伤亡不过百人的国防军真的开始了撤军行动,这也让英国人企图挑动当地势力发动针对国防军的游击战的企图彻底落空了。对于这块远东和南洋的十字路口,中国真的如此容易就放弃了吗?

(本章完)

第五百零八节 追亡逐北第七军第三百节 宋案惊天有黑幕第一百一十七节 初到京城见川岛第十二节 强揽买卖酿冲突第一百二十四节 三镇分兵不分家第一百九十节 试看齐鲁新面貌第三百零二节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零七节 突击集群逞英豪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第四百六十七节 闲子布局显圣手第五百四十九节 晨曦行动在东线第四百五十九节 G9大会的召开第一百一十八节 洋大人登门献宝第三十节 南门军营露峥嵘第一百零五节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八十四节 亲请昭南津门行第二百一十三节 暴毙疑云难猜度第四百一十六节 一次战役始开端第四百零四节 行政首都迁泉城第一百二十一节 顺气顺到销金窟第五百七十五节 史诗一般的碰撞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第二百零三节 登陆大阪下马威第三百八十九节 国防舰队掌门人第二百五十六节 立宪革命孰是非第五百八十九节 战后掠影印度篇第八节 柳暗花明游岛城第二百二十九节 宴会炫技惊四座第一百六十节 八角台幸会雨帅第五百八十七节 战后掠影阶层篇第一百三十五节 泰州起义烽火急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第四百七十二节 黑色风暴大萧条第四百二十八节 曙光女神的宽恕第二百八十一节 威震敌胆战青马第二百四十八节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七十一节 战后谈和绵里针第五百五十一节 双刃齐飞战巴库第一百九十九节 凭海临风扬帆去第四百三十节 战略轰炸进行曲第一百六十六节 日军浴血尔灵山第二百四十八节 两朝开济老臣心封推感言第一百三十四节 吾之喉舌是铁流第一百二十四节 三镇分兵不分家第二百六十三节 谁敢横刀立骏马武卫右军编制演进(赠阅)第三百三十五节 远东雄鹰初试翼第二百七十六节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三百七十一节 烂尾一战贡比涅第二百一十一节 初抵美国访三藩第四百三十一节 地狱入口东京都第七十一节 救人灭口两厢忙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第四节 初出茅庐探世情第三百七十九节 闽系海军之没落第二百零三节 登陆大阪下马威第四百六十七节 闲子布局显圣手第三百七十五节 斯卡帕湾升彩虹第三百四十六节 拯救大兵柏脱兰第二百六十八节 清乡剿匪豫东北第四百七十节 烈火烹油华尔街第三百六十九节 十月惊雷彼得堡第十一节 闹事堵门动家伙第二百四十节 遥控军政大变革第十六节 开创商业新业态第三百五十节 坑爹第一是霞飞第一百五十五节 诱敌深入金州城第一百八十七节 杀人放火在今夕第二百七十七节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一百六十八节 乃木再请武翼军第四十九节 追凶顽敌踪初现第五百二十一节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四百七十七节 伊比利亚起烽烟第四百一十三节 南海斩倭放豪气第八十五节 和谈上演全武行第七十九节 庚子和谈某掺和第九十一节 江浙齐鲁携手进第三百九十节 闽系低头一家人第二百五十七节 螳螂捕蝉黄雀后第四百三十一节 地狱入口东京都第三百三十一节 日军浴血青岛堡第九十节 布局两江通商道第五百二十七节 格鲁吉亚狂想曲第一百三十七节 袁氏算盘精细打第三百八十四节 亲请昭南津门行第五百八十九节 战后掠影印度篇第四百一十九节 平壤城头旗变幻第三百三十三节 坦能堡俄德鏖战第二百一十七节 华府寻访老麦克第二百二十五节 谈经论道博士女第五百六十七节 东线战局的变幻第三百零五节 宋案余波尚未平第五百一十四节 伦敦上空的银鹏第五百七十四节 中美开战的始末第一百六十节 八角台幸会雨帅第五十一节 为煤铁兵出兖枣第一百三十八节 一面秋操一面战第三百七十五节 斯卡帕湾升彩虹第五百二十五节 莱因哈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