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怀来风雨起苍黄

怀来县城,一个典型的北方县城,荒草在城头上飘摇,倒比城头上看不出颜色的旗帜更加的精神,摇摇晃晃的对抗着朔北的寒风。县衙的后堂,一身官服的吴永踱来踱去,此时的怀来正处义和团包围之中,虽然拳匪的大师兄没有进城,但是包着头巾撒怀的拳民大摇大摆的进出城门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就凭几十个黑瘦的衙役手里的铁尺腰刀,清剿起来大概连大清的脸面都保不住。师爷带回来的消息让吴永大为伤感,京城三天前已经陷落,太后和光绪帝失踪,京城里到处是洋兵杀拳匪,杀官兵,甚至杀王侯官员,满眼乱象,四处冒烟,难道200年的大清国就此寿终正寝了么。师爷侍立在一旁,两人都没有什么办法,派出去的三班衙役连个回头的都没有,对于城墙外的情况现在是两眼一抹黑,值得庆幸的是两人的家眷都在浙江吴兴,大概不会被波及。

贺老八带人观察了半天城门口的情形,大体上有了数。换了拳民的衣服,趁着天亮混进怀来县,找县衙实在没啥难度,就是到处都是拳民在街头设坛作法,一个个吊着膀子的闲汉时不时叫好,好像是天桥大栅栏看杂耍。贺老八想到自己当年也迷信邪教,干出不少荒唐事,不禁摇头笑了笑,到让跟在身后的小毛子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小毛子的眼界也高了,看不上这些装神弄鬼的架势。入了夜,县城城门关闭,更夫一成不变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已经响过三遍。眼看到了子时,贺老八和教导队的几个好手轻易的翻进县衙,一炷香的时间,在外接应的小毛子看到翻墙出来的贺老八,甚为惊讶,这趟湿活干得如此干净,连声猫叫都没听到。凑到背着包裹的贺老八面前问道:“叔,成了吧?”

“废话,不看谁出手,就这县衙,下回让你进去都成,连个戈什哈都没见,就两个书生几个丫鬟婆子,送人上路了。等天亮了,你们几个呼隆的大点,多招点人进去,最好再点点火啥的。”

“别介,叔,俺听说大队长这几天就让住在这里,屁大的小县城就县衙地方大,你烧了俺们咋住啊。这几十天住帐篷可喂了蚊子了,身上都不见几块好皮子了。”

“滚蛋,小屁孩懂啥,烧了正堂啥的,才像拳民闹事的样子吗,留着后院不烧就行了。对了记得连那个教堂也给点了。”

“教堂?都没人了还点啥。”

“让你点你就点,少在这里格楞,不烧教堂你当谁都和你一样猪啊,那帮不带把的看出端倪就毁了。”

“好,好,我亲手点还不成。烧烧暖和。哎,对了,叔,反正明天一早就打进县衙了,你干嘛翻墙头出来不走后门啊?”

贺老八瞠目结舌看着小毛子背着手摇着头,好像大队长训练总结后的表情,更可气的是连一边摇着手指头,一边嘟囔“NoNoNo”神态都模仿的八成。贺老八认为自己很

蠢,更蠢的是居然是小毛子指出来的,小毛子知道自己的屁股要遭殃,果然贺老八满足了他的想象,于是小毛子在青石板路上玩了一把屁股漂移后,贺老八才很吊的说了句“老子愿意,不走寻常路,小子你管啊。”留下欲哭无泪的小毛子到棚子里补觉去也。

第二天的剧本如同其他京城周边的县城这几个月来上演的一样,几个大胆的拳民与看门的衙役先争执起来,然后就是推搡动手,一顿棍棒砍刀,剁了差人见了血,于是大伙也就没啥可怕的了,其实杀官造反啥的很没技术含量,只要有人动了手,放倒了平时人五人六的官差又跟没事人似的,大伙发现平时高高在上的秩序好像手纸一样一捅就破,于是这种落差就带来了压抑后的爆发,轻易踩在官老爷头上的感觉加上肆无忌惮抢劫的快乐,足够让弯腰低头了一辈子的老农变成嗜血的狂魔。当我陪着銮驾到达城门口时,慈禧和光绪帝看到的不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不是一众跪在官道两旁的官员士绅,更不是各路彪悍勇毅的勤王之师,而是一座乱民袭扰,当街抢夺,四处放火,官兵难觅的混乱之城。李大总管眼巴巴的瞅着俺,一个劲的使眼色,我还以为他眼睛进沙子了呢。得了,看来老子的队伍又该开工了。

骑在马上,我把马鞭往鞍子上一敲,几个随行的支队长就等候我下令了。“一支队前面开道,迅速平定骚乱,确保到县衙的道路安全。二支队随行护驾,如遇乱民拳匪格杀勿论。三支队占领城关,控制四门,并注意收集粮草物资。”肖明峰、魏克仁、杜子成领命各自整队。我们的大队缓缓而行,根本没有停下。一支队排着搜索队形,前二后一的几个小队成V字形前进,不过肖明峰骑在马上挂着马刀和望远镜,前边的队伍弯腰举枪的四处张望,要是再配上个胖翻译官,那就像鬼子进村了。二支队分成三份,在左右和后面保护这个十来辆大车的队伍,三支队则抢上城头布置哨位,刚刚到了城门前,就看到黄龙旗和保险团的红旗插到城头上了,城门门口一边四名战士扎着绑腿,右手持枪,左手抚胸,列出仪仗。

光绪皇帝这会儿已经缓过来了,不过思念珍妃的他对周边的事务毫无反应,如同老僧入定。倒是瑾妃拿手绢捂着嘴,躲避着士兵踢起来的灰尘,嘴里还念叨“跋扈,真没规矩,老佛爷,这些丘八见了您都没请安,可真是...”

“嗯”一声拐弯的轻哼,瑾妃和几个身边的宫人都闭上嘴低着头,不敢言语。老佛爷的威风岂是她们敢捋虎须的。

“这些兵将悍勇,就是还没教过规矩,老佛爷您看...”李大总管自然为我说话。

“罢了,大清国都到了这步田地,讲那些个俗套子有什么用。兵将就要有点匪气,不然怎么打倒了毛子,当年曾文正公的湘军比这还霸道些,我随先帝爷校场点兵的时候,那股子杀气能冲

你个跟头。先帝爷也是强撑着体面,一场秋操下来小衫能拧出水来,可先帝爷硬是在台子上没动一动,几十年过去了也没见老湘军的骄兵悍将有个大逆不道的。这能平了乱的就是好兵,收了你们的小心眼子,也不看看自个的处境,还以为在坤宁宫呢。”慈禧心想,要是这些丘八都规规矩矩的,只怕就和毅军一般一触即溃了。至于那个吴宸轩看来是个知兵的人,年轻气盛了些,也好,要是少年老成的,背地里不知道起什么坏心思。哀家这孤儿寡母的还不放心他呢。跋扈好啊,当了官还跋扈就没根基、没援助、还容易得罪人,继续少年得志吧、继续飞扬跋扈吧,到时做个孤臣吧,哀家护着用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反正都是在手掌心里翻跟头,没啥大出息头。

进了城,一阵鸡飞狗跳的安顿下,好在慈禧和光绪一共就带了不到五十人的丐帮,安排了三个跨院住下。慈禧到是记得吴永的身份,吩咐李大总管召见吴县令,不过李大总管回话说拳匪今早攻入县衙,吴县令和师爷不堪受辱,已经悬梁自尽了。慈禧也就没有再表示什么,毕竟最近拳匪闹得京师附近死伤的官员不下百人,一个七品县令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更何况一路上连个接待的衙役都没见到,慈禧还对这个不通情理的县令多有微词,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对雪中送炭的吴永县令如此高的评价了。不过私下里慈禧也让随行的武太监偷偷借机验了尸,见到尸斑推断出至少死了四个时辰以上,绳子的勒痕未曾交于脑后应该是自缢身亡,而且现场一片混乱,符合拳匪作乱的情形。贺老八是经年的老匪,加上我的特训,早就有了反侦察的意识,欺骗一下老太监,好像有点胜之不武啊。

现在慈禧对方便面已经爱不释手,明明我让贺老八找到一家酒楼准备了饭菜,可是老佛爷懿旨非指名要吃方便面,逼得李大总管没辙,之后求爷爷告奶奶的从管后勤的何胖子那儿调了一箱方便面去。难道以后我要在方便面上印刷上老佛爷的头像,嗯,老佛爷做代言人,至少国内的销路一定不错,只是不知道老佛爷的代言费怎么算呢?看着欢天喜地的扛着方便面箱子飞奔的李大总管,要不就供应老佛爷后半生每天所需的方便面当报酬如何,我还真有做奸商的素质啊。(肖黑子、杜子成、老魏等众人一致举起两支中指向我问候,你丫的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吗,你本来就是个黑心烂肺的奸商啊。老佛爷内牛满面,这奸商坑害哀家,黑了哀家的广告代言费不说,还让哀家吃了六顿方便面了,这好东西也吃腻了,要不是为了防着你小子下毒害哀家,哀家至于一直吃了两箱半方便面吗,还都是一个口味的,该死的红烧牛肉面,该死的小李子就不知道给哀家换个样。李公公登场:可是真的没有别的品种啊,何胖子让我自己挑的,可翻来覆去就这一种啊。咱们敬爱的李大总管委屈的在墙角画圈圈呢。)

(本章完)

第二节 时间错位难脱身第五百二十九节 被逼无奈向东看第二百六十六节 战士荣誉须敬重第一百七十五节 战场高唱英雄颂第八十八节 强撑病体返济南第五百三十节 瓦胡岛上旭日丸第五百九十一节 战后掠影国际续第八节 柳暗花明游岛城第五百零九节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一百一十八节 洋大人登门献宝第一百六十五节 乃木受命第三军第三百零二节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四百九十三节 恐怖战车进行曲第四百二十三节 石原兵败麟蹄城第二百一十四节 四大巨头会纽约第四百六十节 十五年海军假日第一百九十七节 停职留岗受排挤第二百二十五节 谈经论道博士女第一百四十二节 乔大炮豪礼送上第二百一十七节 华府寻访老麦克第二百七十一节 直皖内讧战三晋第四百一十节 联合舰队升战旗第八十节 再进京师为和谈第五百二十六节 蠢蠢欲动北极熊第一百四十八节 日露战争显端倪第一百八十七节 杀人放火在今夕第四百三十八节 再揭革命党老底第三百八十五节 南开女儿不弱男第三百四十二节 机动先锋初显威第五百七十四节 中美开战的始末第十五节 合作融洽买军火第五百七十节 菊水特攻血战酣第四百九十二节 我们已经被出卖第一百四十二节 乔大炮豪礼送上第二百二十二节 拜访大使逢故知封推感言第三百九十三节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一百九十节 试看齐鲁新面貌第一百四十五节 两淮崩坏谁堪用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第四百四十五节 七大原则定国策第二百六十四节 打出来的铁防长第三百五十八节 饮马珠江定两广第二百七十七节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五百零五节 中国的渐进介入第二百七十一节 直皖内讧战三晋第五百七十九节 曾被遗忘的指针第十节 大兴土木开工厂第九十节 布局两江通商道第五百九十一节 战后掠影国际续第一百六十五节 乃木受命第三军第一百九十节 试看齐鲁新面貌第二百一十七节 华府寻访老麦克第一百六十六节 日军浴血尔灵山第五百零七节 突击集群逞英豪第八十八节 强撑病体返济南第二百五十六节 立宪革命孰是非第一百五十八节 武翼展威拒饿狼第四百四十九节 一弹一星铸脊梁第六十五节 辣手灭团阻救兵第四百七十九节 军刀所指皆惊忙第二百九十三节 日军认怂熄烽火第二百四十一节 吏部挂号生事端第一百三十四节 吾之喉舌是铁流第一百五十七节 穿插歼敌挡俄军第二百六十一节 清亡拾遗三两件第三百四十二节 机动先锋初显威第二百六十三节 谁敢横刀立骏马第九十五节 一不小心创纪录第三百七十五节 斯卡帕湾升彩虹第三十三节 肥城教案变乱起第一百一十一节 救难商会菩萨心第七十一节 救人灭口两厢忙第一百零七节 血债还须血来偿第五百七十三节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四十八节 回省城再续新篇第五百二十四节 莱茵春天的惊雷第一百七十四节 士兵突击有奇迹第四百零八节 和平轰炸启战幕第四百二十九节 烈焰升腾的岛国第六十节 三峰歼敌第一阵第五百零五节 中国的渐进介入第五百八十八节 战后掠影阶层续第五百四十七节 堡垒计划的出炉第十三节 远方有朋不亦乐第四百四十八节 燧人后羿大计划第三百二十九节 日军浴血青岛堡第三百二十五节 一战起因君臣论第一百二十节 武翼三镇分权柄第四百零五节 中日曼谷再和谈第五百五十节 狂飙突击秋明州第二百七十六节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三百一十一节 天降神兵擒陆帅第十九节 捐官拜见徐卜五第三百三十二节 日军后撤我军上第五百八十四节 国足精神的塑造第四百一十五节 东线攻势战吉州第三百七十八节 整军砺武备国战第四百六十九节 资本市场的隐忧第一节 误打误撞初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