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

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

迁都莱茵市也并非没有弊端,自从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海洋是各个主要列强国家攻略的重点方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沙俄,沙俄原本的首都在莫斯科,后来彼得一世等沙俄君主为了夺取出海口,实行海洋战略,全面学习西方,将首都迁往了如今的圣彼得堡。

而沙俄之前首都定在圣彼得堡的政策无疑给沙俄带来了巨大好处,凭借海运优势能更加便利的接受欧洲地区的技术,资本输入,圣彼得堡也从原瑞典帝国统治下的穷乡僻壤,变成沙俄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然后,快速西化的圣彼得堡,在将这些技术和资本向沙俄内陆地区辐射,这才让沙俄东欧本土得到飞速发展。

而东非将首都从第一镇市迁往莱茵市,应当算作相反的案例,最起码恩斯特到巴加莫约海军基地视察就不那么便利了。

过去在第一镇市,恩斯特如果想看看海军的发展,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第一镇市距离沿海不到七十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内就可以抵达,而现在就不可能了。

当然,莱茵市虽然深处内陆,但是对东非的海洋战略也有有益的影响,毕竟东非和沙俄不一样,沙俄的重要港口集中在东部,而东非是两洋国家。

所以莱茵市处在东西海岸的中心,可以更加方便东非中央政府协调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方向的开拓和发展。

如果在过去,东非政府自然办不到,但是随着电报,电话,无线电等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和公路交通的良好基础,以及未来飞机的发展,莱茵市同东非沿海之间的联络障碍正在被削减。

想一想,在彼得一世的时代,那时连铁路都没有,通信几乎只能靠马匹来传送信件,欧洲有什么变动和变化,消息通过马匹传递到莫斯科,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这个时候处在滨海,且靠近欧洲的圣彼得堡就成了沙皇想要实现沙俄海洋战略的唯一选择。

如果处在彼得一世的时代,那东非就不具备迁都的条件,虽然内陆地区更有利于控制全国,但不利于参与到海洋竞争中去,这个时候处在沿海的第一镇市反而更具优势。

而通信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得东非即便迁都莱茵市,也能很好的和外界保持联络,时刻把控世界发展方向,参与国际竞争。

同理,在恩斯特看来,当前沙俄就适合把首都从圣彼得堡重新迁回莫斯科,虽然圣彼得堡依旧经济最活跃,最容易和外界沟通,但是在铁路和通信手段加持下,莫斯科在这方面并不比圣彼得堡差。

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圣彼得堡的位置过于危险,在安全性上深居内陆的莫斯科更胜一筹,实际上在沙俄灭亡之后,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就将莫斯科作为首都,就是以此为根据。

……

来不及将莱茵宫整顿完成,恩斯特就已经开始“上班”,抵达莱茵市的当天,就前往莱茵市中央政府大楼主持政务。

这是迁都后的一个很大改变,在第一镇的时候,恩斯特就在斯维特宫办公,毕竟传统的王宫本来就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政治中心。

但是,在莱茵市恩斯特将王室居住地和办公地点完全切割开来,这也意味着恩斯特也要和东非的官员们一样开启自己的“上班”之旅。

“从莱茵宫到中央政府大楼,少说也有三十分钟路程,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康斯坦丁对着恩斯特说道。

恩斯特说道:“现在有汽车出行,二十多分钟时间就足够了,要不了多少时间,而且办公地点放在莱茵宫会降低居住体验,所以两者还是分开为好。”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恩斯特心里想着未来如果东非君主成为虚君,到时候还是要调一处专门的政府办公地点,在其他国家的具体表现就是首相官邸,总统府,总理府之类的。

而最典型的就是英国的唐宁街10号,所以不如现在就将王宫和政府驻地切割开来,省的日后麻烦。

这其实已经是比较委婉的说法了,即将进入二十世纪,而二十世纪初也是君主制最后的辉煌岁月。

万一日后东非也发生了和欧陆等地区一样的政治变革,王旗落地,这种情况下王室居住的宫殿如果是行政办公中心,就容易引起麻烦。

“说实话,也就是从莱茵宫到中央政府大楼之间没有平民区,要不然安全都是一个大问题。”康斯坦丁继续说道。

毕竟历来对君主的刺杀不在少数,尤其是已经故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一生经历过一百多次刺杀,前面都逃过一劫,最终在1881年被刺客的投向其座驾的炸弹送去见了西天。

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时康斯坦丁就强烈要求恩斯特加强斯维特宫的安全防御,当时斯维特宫处在第一镇市市中心,和居民区没有严格分开,万一有沙俄那样的歹徒,说不定就能找到机会对东非王室进行斩首行动。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一镇市完全以政治建城,所以第一镇市的居民大多都是“良民”,至少档案上都是可靠的。

“父亲,安全一直是我考虑的问题,从莱茵宫到莱茵市行政区整个区域的安保设施都是东非最强的,所以根本不可能遇到什么暴徒,这一路上大多数是政府官员家属居住区,其他维持行政区生活和基础设施居民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附近还有军队,所以莱茵市的安全问题放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随着东非政府和王室迁徙的,还有原本驻防在滨海省(原中央省)的近卫师,甚至其海军部分都迁徙了过来,当然他们的活动区域也从小莱茵河,巴加莫约港转移到了伦塞姆富瓦河。

只不过如今伦塞姆富瓦大坝尚未建成,近卫师海军活动空间有限,等伦塞姆富瓦河大坝建成后,他们就可以在伦塞姆富瓦河水库进行执法行动。

实际上也从海军变成了湖军,东非因为大湖(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索伦湖(坦噶尼喀湖)等大型湖泊的存在,内陆水军一直都维持着,只不过内陆水军已经整编为水警部门,归属于公共安全部管辖。

“实际上从莱茵宫到中央政府大楼之间是有地铁联通的,安全性极高,只不过没有必要,坐车到哪里就很安全,王室的汽车座驾可都是具有一定防弹效果的,遇到危险,人员也可以快速就位。”

恩斯特说到这里,康斯坦丁才想起来莱茵市地下可是有地铁存在,不过他有些疑惑的问道:“莱茵宫的地铁出入口在哪?”

恩斯特笑着对康斯坦丁说道:“今年年中,也就是美西战争的时候,地铁就已经全部建成了,只不过莱茵宫地铁在莱茵宫地下百米多深的位置,平时也不会有车辆通过,在莱茵宫有暗室就是地铁通道,不过等我们从中央政府大楼回去以后,再带你们熟悉莱茵宫内部结构。”

作为东非现任国王,康斯坦丁自然也要到政府露面,毕竟这是迁都后,东非中央政府的第一天工作,所以想要了解莱茵宫的布局,还要等父子俩“下班后再说。”

第847章 畜牧业第1005章 人造纤维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904章 卡宾达第871章 “莱茵”市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515章 狗咬狗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72章 烟草种植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971章 经济状况第184章 谈判第703章 有轨电车和东非电力发展机遇第711章 归国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17章 达累斯萨拉姆第952章 “雄狮”版图第9章 接触战第251章 各方行动还在审核……第340章 淮海经济区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716章 突击检查第795章 难兄难弟第849章 东非医学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2章 恩斯特的改变第382章 渡河第332章 稻种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267章 各自战场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618章 良知第493章 海军对垒第826章 德意志人费尔南德斯第531章 兵城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968章 分歧第523章 旱情第787章 进攻纳塔尔第440章 太美丽了,维也纳!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62章 打鱼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822章 卡宾达第810章 海岸线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30章 多多马第405章 运河背后第230章第1029章 国防工业第377章 意大利的进展第696章 油井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15章 马达加斯加岛军事管控区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380章 夜谈第826章 德意志人费尔南德斯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589章 繁荣新城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论第772章 心态第852章 夏威夷第911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第4章 万事开头难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484章 训练第487章 太特城第467章 观察第168章 餐具第330章 跑路第97章 日常第192章 拆分研发部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997章 工业之基第212章 苏伊士运河第833章 拖拉机第106章 《东非与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条约》第158章 闭塞的东非第68章 阿拉斯加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618章 良知第800章 威尼斯变化第490章 奇葩指挥官第626章 封闭和开放第795章 难兄难弟第783章 马普托陷落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390章 劝离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312章 剑指阿比西尼亚帝国第460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