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学术交流

第989章 学术交流

在处理完住宿和采购生活物资后,科威尔一行人开始自己的工作。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而非托木斯克帝国大学,虽然托木斯克帝国大学是当地的顶流,但是和东非目前人才需求并不匹配。

因为托木斯克帝国大学以文科为主,并没有理工院系,这是目前欧洲很多大学的通病。

传统大学里都以艺术,宗教,文学,法律等为主流,托木斯克帝国大学成立于1803年,再过三年就是百年老校,而这样一所古老的院校,其设置的科目也就和欧洲古早大学一样。

而反观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其虽然成立于1896年,也就是四年前,但是从学校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和托木斯克帝国大学的不同定位。

“欢迎几位客人到我们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做客。”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们对于这批从东非远道而来的客人是十分欢迎的。

无他,托木斯克这个地方,难得见到外国人,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俄国本国人,如果不是政策原因谁会跑到这个鬼地方发展。

而科威尔一行人的到来,自然十分引人注目,更不用说他们是来自东非这个神秘的国度,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而言,东非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短短几十年里就能将非洲那片荒芜大地,建设成脚踹葡萄牙,硬掰英国的世界大国。

东非对于俄罗斯这种慕强国家来说是值得尊重和充满吸引力的,当然,道听途说的成分更多,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敢说自己是“东非通”,因为东非一直都很封闭。

所以不管是对陌生人到来的好奇心,还是对东非这个国家的猎奇心理,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全体人员都对科威尔一行人充满了热情。

其实还有一层原因,科威尔一行人首先拜访的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这让本学校的人员感觉很有面子,毕竟东非人员是打着引入人才和文化交流的名义到托木斯克市的。

而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不管历史底蕴还是本国受重视程度,都不如托木斯克帝国大学这个老牌俄罗斯名校,所以东非人的到来说明什么?说明在东非人眼里本校比托木斯克帝国大学重要啊!

这是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师生的心理,当然,东非驻俄国远东工作小组的成员心理就没有这么复杂了,对于托木斯克帝国大学的实力,大家还是很尊重的,只不过东非重视理工类人才,不可能从托木斯克帝国大学招一批艺术家,文学家或者宗教学人士。

“你好,木洛托夫副校长,感谢贵校的热情,我是莱茵帝国姆贝亚国立大学的教员科威尔,主要负责机械专业的教学任务,这位是……”

科威尔向木洛托夫校长一一介绍了自己小组的成员,小组成员里大多数都是大学教师或者东非工业领域的精英。

瞬间,大家的热情更高涨了,毕竟从科威尔小组成员的构成来看,大多数都是理工类的精英人士,而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的很多教师也是如此,所以大家有不小的共同语言。

木洛托夫问道:“科威尔先生,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你是东非本国院校培养还是欧洲留学后回国效力的人员?”

科威尔:“这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我确实是接受过本土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但是也接受过欧洲的大学教育,不知道木洛托夫校长听没听说过德国的斯图加特高等技术学院,我在那里进修过两年,至于我在莱茵帝国的母校则是蒙巴萨国立大学。”

木洛托夫沉思了片刻说道:“斯图加特理工学院,斯图加特作为符腾堡的政治中心我倒是有所耳闻,不过没有去过,因为我当年只去过法国求学,至于斯图加特高等技术学院就更不可能听说过了,不过,如果是德国的学校,那实力应该不错。”

“至于你所说的蒙巴萨国立大学,还有你所任职的姆贝亚国立大学,对于我而言,那就更陌生了,毕竟在我们俄国,关于莱茵帝国的消息还真不多,包括教育领域。”

科威尔笑着说道:“当然,莱茵帝国相对俄国而言是比较偏远的国家,我们的很多学校虽然实力不错,但在欧美没有什么知名度。”

而科威尔此话一出,就让木洛托夫拿不定主意了,他也很想了解一下东非高等院校的实力。

于是,他对科威尔说道:“科威尔先生之前说你是机械类的教员,我本人是化学专业的,我们校长倒是对机械比较擅长,不过他在圣彼得堡出差,所以很遗憾我本人不能和你进行一些交流,真是让人惋惜。”

科威尔摆摆手道:“校长先生能够担任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的校长职务,那必然有过人之处,虽然和我的专业不重迭,但肯定相关学识水平很高。”

说着,他将小组中的一名成员推出来说道:“这位是我们莱茵帝国哈拉雷工业大学的莱明顿先生,他刚好是一名化学家,我想和校长你肯定有共同语言。”

在对外交流中,因为早期东非地理位置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东非已经成了其他国家通用对东非的称呼,这就像远东帝国的在各个朝代有很多国家名称一样,但是如今固化为“中土”。

木洛托夫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被科威尔推荐的年轻人,能被东非冠以化学家,恐怕在东非化学领域不错的成绩,所以木洛托夫也决定以莱明顿为切入点,看看东非人的成色。

“你好,莱明顿先生,我们也算同行,不知道伱……”

莱明顿这个人显然没有科威尔那样能说会道,所以很快就被木洛托夫套了话,不过一番交流下来,木洛托夫很快就确定了莱明顿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他也在欧洲留学过,甚至木洛托夫还认识他的欧洲导师。

“奥拉基尔教授竟然是你的导师,我曾经在比利时和他见过几面,至今还有书信交流,只不过他有你这么优秀的学生我是没想到的,只不过一直没听他说起过。”

莱明顿:“我在毕业后就回国工作了,和导师的一些交流也只能通过书信,加上工作原因……”

木洛托夫这也才大概了解,莱明顿很多成果是在东非学术界比较出名的,但是在欧美就不太响亮了,这和东非的体制有关系。

实际上,从九十年代开始,东非学术界已经在世界有些影响力的萌芽,只不过东非教育体系成型完,刚刚开始结出果实,至少像科威尔的母校蒙巴萨国立大学在德意志地区就比较出名。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东非和欧美的学术交流始终会受到限制,而东非作为后进者,目前还处在缩小差距阶段,只在个别领域独步天下。

而机械和化学,显然都是东非的短板,所以木洛托夫为没有从科威尔和莱明顿身上看到太多的闪光点,不过相对于其他人而言绝对是足够优秀了。

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果科威尔一行人肯定不是东非最顶尖的人才,要不然也不至于到托木斯克这个俄国远东城市来进行人才引入和学术交流。

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1002章 人人如龙第960章 开辟新市场第507章 两头通吃第506章 贼心不死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38章 开垦第804章 狮子大开口第292章 先进的包税制第1110章 中非经济合作组织第70章 蒙巴萨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174章 食品产业独立第1169章 战场问询第1068章 世界震动第572章 停火线第567章 电工技校第566章 比较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146章 趁虚而入第830章 蓄水池第506章 贼心不死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1063章 推力第814章 卷土重来?第1173章 结下梁子第575章 达成共识第180章 足球国度第7章 扩大生产第98章 游历第1117章 舆论第238章 三把“刀”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330章 跑路第1186章 南半球经济体系第1196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炼铝厂第1078章 海军南美行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695章 纳塔尔第191章 青柠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919章 东非国土面积和行政区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179章 总部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61章 桑给巴尔新朝雅政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284章 连环计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1060章 积极外交政策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802章 争论第515章 狗咬狗第920章 图谋棉兰老岛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347章 开饭第627章 特别行政市第867章 推销第97章 日常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346章 移民过渡点第1188章 废物利用第364章 燃烧第39章 利萨海战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232章 裁区设省第591章 归途第51章 坦噶港第578章 水利建设问题第617章 行动第342章 玻璃产业第1203章 车展第784章 自己人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1106章 开放市场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942章 宣战第838章 钢铁“怪物”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330章 跑路第904章 卡宾达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77章 放牧第744章 心态调整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100章 莫斯塔尔水电站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64章 肉类第758章 331师第443章 韬光养晦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3章 阻碍时代进步第723章 东非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