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入籍

第992章 入籍

“这里就是蒙巴萨,看起来真不错,气候也比较能接受,我们从欧洲启程的时候,还是冬天,这里确是夏季,温度这么高,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蒙巴萨十分接近赤道,在赤道的南方,所以十二月的蒙巴萨正值夏季,而今天蒙巴萨的温度只有二十六度,这个气候对于团队里的很多俄罗斯人而言,简直太美妙了。

得益于蒙巴萨市的城市建设,市区的绿化带,公园,居民区里种植了大量花卉和绿植,整个城市也显得姹紫嫣红,配合上清爽的海风,虽然工业十分发达,工厂林立,但是蒙巴萨并不像伦敦那样乌烟瘴气。

亚克罗夫蹲在道路边,对着绿化带里的鲜花轻抚了一下,诧异的说道:“现在的俄国应该已经是冰天雪地,而在东非鲜花却开的十分艳丽,我对这里已经产生了不小的期待。”

“亚克罗夫先生,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城市而言是很常见的情况,蒙巴萨市是典型的花园城市,只要有足够的水源,植被一年四季都不会凋零。”柯里维德说道。

“真好啊!”亚克罗夫感慨道:“俄国的天气和东非相比实在太过恶劣,哪怕欧洲也没有东非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从一个外国人口中听到对东非气候的称赞,柯里维德自然很高兴,不过刚才柯里维德也说了,这种情况只是在城市里比较常见,所以他还是选择实话实说。

柯里维德:“亚克罗夫先生,我们黑……莱茵帝国气候方面也有自己的不足,并非你想象的那样美好。”

因为最近更改国名的原因,柯里维德差的将原来黑兴根王国这个已经过时的称呼说出来。

“东非和欧洲相比,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对于蒙巴萨这种位于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的城市尤其如此,而蒙巴萨市之所以能四季常春,那是因为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这些城市的绿化带,如果在旱季没有人工浇灌,那也只会变成干瘪的枯草。”

“干旱和洪涝是东非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我想在俄国的大多数地区应该是没有这个难题的。”

俄国人口主要居住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而且因为温度相对低,蒸发量小,所以气候比较湿润,同样因为如此,冬天漫长寒冷,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不足,所以除了热带沙漠或者雨林,寒带苔原,冰原那种极端气候的各个国家,其他气候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对于柯里维德的话,亚克罗夫没有反驳,因为他是乌克兰人,乌克兰的农业条件在欧洲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是东非应得的,你们在城市建设方面下了狠功夫,才能打造出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就像圣彼得堡在很多年前也仅仅是沼泽和荒滩,经过帝国开发才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一样。”亚克罗夫说道。

“而且你们东非做的可能比我们俄国更好,在蒙巴萨市,我几乎没有见到像俄国那样的底层贫困人群,精神面貌和物质享受可能比俄国更加平均一些。”

亚克罗夫没有说东非是均衡主义国家那种蠢话,虽然东非底层百姓生活好一些,但亚克罗夫同样在蒙巴萨见到不少富贵群体,在蒙巴萨街头有不少汽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

根据柯里维德所说,在东非能消费汽车的,大多数是政府官员,企业高层和各个行业的高端人才。

而毫无疑问,像亚克罗夫这种由东非政府引入的人,也属于高端人才,所以亚克罗夫对于自己未来在东非的生活还是充满期待的,当然,前提是他的工作和居住地是在蒙巴萨,毕竟他目前只对蒙巴萨有所了解。

蒙巴萨市毫无疑问非常繁华,但是东非的其他地区呢!因为时间原因,亚克罗夫还不知道自己在东非未来的归宿。

所以他向柯里维德问道:“柯里维德先生,我的审核进度怎么样了?不知道我会被分配到什么地方?”

柯里维德摇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结果,不过根据你的特长,基本可以确定会在城市工作,具体是哪个城市,就看东非那些企业部门需要了,可能是蒙巴萨,也可能是内陆或者西部某些城市。”

“不过,我听移民署的办事员透露,你的信息已经录入,两天后,应该就可以正式入籍了,等入籍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应该会快一点,因为我们国家建设的需要,尤其是一五计划的执行,现在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我想在一个星期内,可以完成所有程序。”

对于东非的一五计划,亚克罗夫早就有所耳闻,听起来不明觉厉,也能看出东非发展本国工业的雄心壮志,当然,具体细节上,不早说亚克罗夫,就是东非大部分人也不可能知晓,基本上信息都是通过报纸等媒介获得。

“一五计划,也就是将工业发展按照计划形式逐步完成,这有些像我在大学时,按照课程表学习。”亚克罗夫说道。

亚克罗夫不仅上过大学,而且已经工作了两年,但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其原本所在的公司破产了,失业在家,所以这才被东非挖了墙角。

柯里维德:“其实从殖民时代,东非的经济就是按照这种模式发展的,也是在这种有政府统筹协调之下,我们国家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很多伟大工程,像铁路,公路,水利建设都达到世界前列,这才筑成了东非经济的根基。”

“就拿铁路来说,如今东非铁路里程可能已经突破十万公里,没有计划经济,我们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如此伟大成绩的,东非铁路网,在各大洲里也仅次于欧洲和北美。”

东非民众大多数不像前世苏联那样国内很多人对计划经济持有反对态度,因为从殖民时代开始大家就是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过来的,并且直接享受到了计划经济的红利。

毕竟苏联之前还有俄国帝制,资本主义政府,对各种制度的拥磊很多,社会情况复杂,争端也会很多。

而东非和美国一样,在建国之处就直接进行了经济体制的定型,所以美国成为了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东非目前则是坚定的计划经济国家。

柯里维德说道:“我出生在东非,父亲是奥匈帝国人,母亲是远东帝国人,从他们移民东非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就是这种经济体制,所以我从小也是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后来出国我才接触到欧洲的经济体制。”

“就我个人而言,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可能不太完美,但和欧洲相比,还是东非这种环境要好一些,而且皇室和政府一直在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着各种尝试和调整,政府也强调过,东非的政治制度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并且将长期处在这种探索之中。”

这一点是必然的,恩斯特不相信世界上拥有完美的社会制度,就算奴隶制都会有人支持,就像恩斯特本人一样,要不然东非早就废除奴隶制度了,当然,奴隶制度迟早要死亡,现在东非想要继续发展,就只能在工业上不断做出成绩。

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496章 交战第289章 教学第114章 东非的圣诞节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32章 图谋琉球第277章 腾笼换鸟之计第414章 新汉堡港第24章 筹措资金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140章 新品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527章 东英(印)贸易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25章 未雨绸缪第145章 烟草工厂第232章 裁区设省第529章 申请回国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981章 捷径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748章 第二阶段第711章 归国第925章 造船业第299章 预判第423章 军工推销第828章 奥兰治人口危机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92章 入籍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815章 马达加斯加岛军事管控区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460章 冲突第532章 图谋琉球第1012章 萌芽第581章 “火车头”第518章 循序渐进第210章 小丑第517章 过剩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战役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494章 假情报第902章 帝国大厦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457章 插旗占地第956章 专家建议第1060章 积极外交政策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919章 东非国土面积和行政区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8章 阿拉斯加第899章 东非铝产业第493章 海军对垒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78章 无线电第207章 换牌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46章 船队第7章 扩大生产第1042章 工业反哺农业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27章 合金钢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832章 押解第743章 第一阶段第97章 日常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465章 准同盟关系第924章 海洋第680章 缓冲区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453章 借款第930章 汉萨省第812章 驱赶葡萄牙人第154章 发“货”第384章 临危受命第911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924章 海洋第841章 大国使团第695章 纳塔尔第151章 在法国第345章 援助团第1077章 汽车订单第319章 总部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