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鲁道夫的变化

第125章 鲁道夫的变化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一件大事,马虎不得,前世非洲人宁可到浅水坑中喝污浊的生水,也不愿意去打井。

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观念问题,或许非洲人更愿意相信细菌,病毒只是西方人的阴谋。

毕竟非洲黑人这么干了几千年,照样繁衍生息,哪怕是艾滋病这种恐怖的疾病,在非洲人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前世两任南非总统公然宣称艾滋病不是由病毒造成,而是贫困引发的,由此可见非洲人的思想观念。

要知道,能当南非总统的人可是非洲最精英的那一批人,他们尚且如此反智,那热衷于迷信和缺乏知识的非洲底层民众,其思想状态。

也许艾滋病的威力还是不够,没有埃博拉病毒那样让人心生敬畏。

当然,对于非洲民众和政客的阴谋论,恩斯特也感觉有些道理,纵观非洲那些恐怖的疾病,全部是在西方殖民到来后爆发的(1950年前后)。

当前,非洲最恐怖的疾病,也是阻碍欧洲各国开发非洲的疾病就是“疟疾”,和那些不治之症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疟疾也是可以被消灭的,这不是空话,前世华夏就消灭了疟疾(建国初期有三千万病例),众所周知,疟疾靠蚊子传播,而蚊子并没有被消灭。

但华夏还是通过完善的计划和巨大的决心,消灭了疟疾,哪怕是常年和非洲一样备受疟疾之苦的印度,也将疟疾压制在极低的水准。

而前世的非洲,那真是疾病天堂,而且疟疾这种在非洲的老病毒,经过百年发展,不仅没有衰弱,反而更加强大。

所以恩斯特确信,非洲在疾病预防这方面,真的是人不行,毕竟同纬度,和非洲环境一样的国家不在少数,但没有和非洲一样这么离谱的(海地除外)。

东非殖民地虽然穷了点,但是对于抗击疾病的决心还是十足的,恩斯特也热衷于给领地里的民众科普相关知识,不听当然可以,但是敢不做……

……

鲁道夫全然没有开始时候的热情,以前鲁道夫被弗朗茨逼着接受奥匈帝国古板苛刻的皇室教育。

虽然也很辛苦,可和恩斯特安排的学习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以前的课程如果说是辛苦,现在就是折磨。

应试教育的精髓就是如此,非常磨性子,反正试卷和作业永远也写不完。

而这些作业,也会被恩斯特物尽其用,发给奥匈帝国皇室,让索菲太后和弗朗茨检阅。

当一大堆试卷和作业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绝对说不出恩斯特不重视鲁道夫教育的话。

而根据恩斯特自己的推断,弗朗茨可能会在第一天,还会看看儿子的教育成果,但是当永无止境的作业源源不断的送到弗朗茨面前时,他绝对不会再看这些作业第二眼,这样恩斯特的目的就达到了。

受到鲁道夫影响,共同受苦的还有十几个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都是年龄比较小的。

为了营造前世的教育氛围,恩斯特尽量复原场景。

一个人倒霉的时候,绝对是痛苦和折磨的,但倒霉蛋不止自己一个后,甚至有人比自己更惨后,就会幸灾乐祸。

说的就是鲁道夫,恩斯特特意挑选了一批成绩优异,智商高的天才,同时挑选了几个成绩一般的学生。

由于鲁道夫在奥地利学习的比较早,同时学习的内容多,所以知识储备远超黑兴根学生(黑兴根军事学院课程少,知识点少),所以初期经常得到表扬。

可当那些天才慢慢接受到这些知识后,他们和鲁道夫之间的差距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小。

这给了鲁道夫极大的压力,尤其是考试方面,每次成绩分数都在极速接近(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原先没有接触过这些课程)。

“鲁道夫,97分,这次你的成绩依然是全班第一,不过进步不明显,还要多多努力。”班主任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对着鲁道夫说道。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对恩斯特要求的这种教育方式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普鲁士义务教育的改进版本。

不同在于,无穷无尽的作业和考试,同时采用百分制,而自己却不用讲解所有题和答案,只需要讲重点就可以,其他任务都交给学生。

也就是说,自己的职责没有多大变化,而学生的任务翻了几倍,以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自己的经验来看,那作业量自己恐怕都完不成,这些学生却要完成,而且他们还做到了,虽然质量不高,但是确实不可思议。

“是的,先生!”鲁道夫在庆幸的同时也有些小紧张的回答道。

“好了,好好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说道。

“大卫·张,93分,这次成绩很不错,比上回提高了许多,继续努力。

罗伯特·杰维斯,92分……”

“吉姆·刘,32分,不及格。”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吉姆·刘,你还要多多努力啊?不然以后连同学的背影都看不到”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作为德意志有名的教师,说实在话,很少见到吉姆·刘这样蠢笨的学生。

要是普通班级就算了,可有鲁道夫和众多优秀学生的衬托,吉姆·刘就不够看了。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实在想不明白,恩斯特为什么要在班里加那么几个奇葩。

和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其他任课老师。

这些教师都不知道鲁道夫的身份,全部是恩斯特用从其他学校高薪借用过来的。

所以对鲁道夫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但鲁道夫优良的教养,和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教育早),让不少老师对其有良好印象。

那几个天才学生也非常受教师们的欢迎,其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而学习差的学生,自然也受到老师们的不同对待,有的非常严厉,有的比较温和选择劝说的,也有干脆放弃的。

这样一个和前世应试教育类似的班级就在黑兴根军事学院里建立了,他的学习内容,远超其他班级(毕竟鲁道夫要接受的课程多),同时班级里有天才,有一般人,也有差生。

这个班级除了教学内容外和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其他班级也一样正常活动交流。

鲁道夫皇储也因此打开了新世界,交到了许多朋友,第一次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而且不是以往的贵族子弟。

每天沉重的学业任务,让鲁道夫根本没有时间想起在美泉宫的家人,甚至渐渐淡忘了父母之间的矛盾,祖母和母亲的争吵,父亲严肃的面孔……

而宿舍和课堂,围绕在鲁道夫身边的只有同学,偶尔恩斯特在周末还会带着鲁道夫去普鲁士王宫和腓特烈皇储等人见面交流,参加一些宫廷活动,这样避免鲁道夫拉下贵族礼仪。

虽然,现在的学习生活,更累了,可鲁道夫却感觉到了从前完全体会不到的快乐。

以前,面对弗朗茨严厉的面孔和否定,鲁道夫总是自卑,感觉自己很废物。

但在黑兴根,鲁道夫受到了教师发自内心的赞扬,有时也会因为成绩下降而遭受批评,鲁道夫第一次知道,自己也会有进步,尤其是努力和认真总是能做出成果。

教师们客观的评价,和同学们的交流,让鲁道夫觉得自己不再单单是一个按照父亲安排路线机械前进的奥匈帝国未来的皇储,而且是一个真正有自我的人。

渐渐的鲁道夫脸上的笑容变的更多了,曾经那个怯弱的少年,也变得更加自信,他不再一味地否定自己,而是会客观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同时,鲁道夫学会了在宫廷和学校之间转变形象,在宫廷的贵族面前,他就是奥匈帝国的皇太子,有着贵族的仪态和风貌。

在学校他又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少年,也会和同学们做游戏,开玩笑做自己喜欢的事。

看着鲁道夫的变化,恩斯特很满意,这才是一个阳光少年该有的风貌和活力。

……

星期日。

“鲁道夫!”恩斯特叫住他。

“怎么了?恩斯特哥哥。”

“小子,过来!”

鲁道夫乖乖的到恩斯特面前。

“这个月,在学校过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恩斯特微笑问道。

“学校里很好,不管老师还是同学都很好。”

“那你觉得在学校里呆着和在美泉宫里,哪个更好!”恩斯特故意挖坑。

“两个都很不错,我在黑兴根也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成长了许多。”鲁道夫避开陷阱。

“呵呵,当初怎么没看到伱在美泉宫天天笑呵呵的,在学校里开荤段子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恩斯特调笑道。

鲁道夫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你可不能凭白污人清白,我可是好孩子,怎么可能会荤段子。”

“现在,都学会撒谎了?很好,我可是每天都让人看着你呢!臭小子,还想骗我,每周你说的话,我可都是知道的。”恩斯特给了鲁道夫一个脑瓜崩。

“嘶……”,脑袋挨了一下,鲁道夫疼得吸一口凉气。

“看来,你也快出师了,这样,现在就到了你表演的时候了,明天和我去照相馆,你就表现出和在普鲁士王宫里那个样子,要自信知道吗?明天,按照我的安排来。”恩斯特说道。

虽然不知道恩斯特想干什么,鲁道夫还是点点头。

……

“好,腰挺直一点,面部表现嚣张一些!”恩斯特站在远处指挥到。

“用力过度了,我说的嚣张是极其自信,知道么,重新调整状态。”

鲁道夫站在庄园里,任由恩斯特摆布,今天一早,两个人就去了照相馆。

恩斯特让工作人员带着设备,来到自家的庄园,同时给鲁道夫换上了一身军装。

也不知道恩斯特从哪里找来了一匹黑色小骏马,让鲁道夫骑上去。

这匹马就是个花架子,为了让小鲁道夫显得高大一些,所以小马也是未成年,恩斯特要的最终效果就是帅气。

鲁道夫再次调整好后,恩斯特,左看右看观察了一下,满意的说道:“很好,摄影师开始拍摄吧!”

“咔嚓”,鲁道夫皇储的照片就拍摄好了。

……

几天后,美泉宫。

照片上,鲁道夫骑着一批黑色骏马,显得威风凛凛,稚嫩的脸上显露着一丝坚毅和自信。

索菲太后,十分满意的欣赏着恩斯特寄来的照片。

“弗朗茨,你觉得我孙子有没有帝国未来皇帝的气质?”索菲太后问道。

“有我年青时一半的气质。”弗朗茨大言不惭的说道。

索菲太后没有多想,注意力全在照片上,接着说道:“看来鲁道夫在恩斯特那里过的不错,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听恩斯特说,因为鲁道夫习惯了最近几个老师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是继续留在普鲁士接受教育比较好,年底在把鲁道夫送过来。”

“母亲,是不是时间太久了!”弗朗茨不放心地说道。

“怕什么?我看恩斯特比你们兄弟几个会教育孩子,你们一个二个的都不靠谱,尤其是斐迪南(马西米连诺一世),这么久了也不见回来,卡琳娜都多少年没见过他了!”

索菲太后接着说:“再看看人家,恩斯特每周都会把鲁道夫的情况发回来,那作业和考试的试卷,都快有好几十斤重,你个当父亲的当初还信誓旦旦的说要检查儿子的学业,结果第二天就放弃了!”

“你看我孙子,现在多健康,比以前显得胖多了,精神也好,学习也没拉下,听去过普鲁士王室的人说,见到鲁道夫,感觉整个人气质都比以前好了!”

反正,索菲太后是越看越满意,这就是恩斯特对鲁道夫包装后的效果。

目前,恩斯特在短时间是不打算把鲁道夫还回去了,所以,为了让索菲太后安心,自然是报喜不报忧,极力展示自己的教育“成果”。

前世,恩斯特就知道“印象”只要日积月累,就能刻在一个人的心里,恩斯特就是通过每天给美泉宫发消息,让索菲太后知道自家孙子今天学了啥,干了啥,表现怎么样。

反正是一个劲的暗示,鲁道夫表现非常好,放心留在我这里吧!

恩斯特也不怕穿帮,都说了是暗示,自然不会用假的信息,顶多是夸大其词而已。

作为恩斯特的实验品,恩斯特可不想把鲁道夫这么早就还回去,不然,奥地利皇室把鲁道夫的性格有掰了回去,那不就白忙活了。

(本章完)

第347章 开饭第354章 电报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36章 道路第464章 劝说第341章 民主选举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730章 拉穆湾海战第330章 跑路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108章 历史课第107章 图尔卡纳湖第396章 推测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121章 姆万扎船厂第351章 过往第586章 忽悠合资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453章 借款第566章 比较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22章 殖民地开发第645章 马塔贝莱省工业发展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16章 爱国教育第220章第681章 金沙萨第433章 小治强工程第478章 马普托的情报第521章 申请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16章 莱茵盾第79章 闲谈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427章 赫尔曼亲王号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协议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646章 南方形势第552章 过往第741章 杀戮机器“马克沁”第348章 城镇化率第549章 自行车产业第724章 临时调整第563章 热心肠第328章 境外势力第749章 南下第531章 兵城第76章 应许之地第478章 马普托的情报第742章 大捷第28章 “圈地运动”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80章 缓冲区第81章 煤矿第579章 东非模式第731章 损失惨重第731章 损失惨重第678章 “民主”东非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666章 卡尔彼得斯第261章 威胁第668章 都需要时间第574章 服软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协议第196章 铁路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27章 拉斯坎坡里交易市场第340章 淮海经济区第755章 攻守易势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606章 后悔第412章 买造结合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594章 矛盾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758章 331师第505章 提速第359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460章 冲突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81章 煤矿第99章 岸防炮第347章 开饭第725章 战前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