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杂交水稻

最终法国出于利益考量,还是不得不迫于德国淫威之下,将法属加蓬送给德国。

这个时候,德国在各个方面,都在法国之上,至少工业数据和军事实力方面都是如此,所以法国从一开始就处于谈判的不利地位,不过这次摩洛哥危机法国也不是没有收获。

德国的咄咄逼人,也让英国人进一步提高了对德国的警惕,对法国态度进一步改善。

……

1911年8月2日。

西海岸省,罗安达市农业研究所。

罗安达市农业研究所在罗安达市东北方向,该研究所拥有大片引入作物实验田,是东非于1893年建设的西部农业核心研究机构之一。

其重要作用就是引入南大西洋地区的农业品种,通过研究论证来添加东非本国的优质农业品种。

而今天是罗安达市农业研究所的0273号实验田,水稻收割的日子,研究所的很多成员已经汇聚到0273号实验田,准备对该实验田的农业品种进行评估。

安德烈主任和很多研究员亲自上阵,拿着镰刀一点点的收割着,因为种植面积不大的原因,很快众人就完成了后续工作。

脱粒完成后,安德烈激动的说道:“上秤!”

不大一会,结果就出来了。

“安德烈教授,最终核算结果,产量大约是七十五公斤每亩。”

听到这个结果,安德烈叹息道:“果然还是没有达到我们心理预期,不过也算合格了。”

刚进入研究所不久的实习生,凯尔德问道:“何波学长,这片水稻品种和我们平时种植的水稻品种好像有很大区别。”

名叫何波的研究员点点头道:“是的,你刚来不久,所以不清楚,这种水稻在我们东非目前只有我们研究所进行研究,和目前东非广泛种植的所有品种水稻都不一样。”

凯尔德问道:“难道是从远东新引入的品种?”

“并不是。”何波摇摇头,随后严肃的说道:“这种水稻可是大有来头,安德烈教授之所以如此重视,就是因为这种水稻,我们姑且称为西非栽培稻,最大的特点就是西非栽培稻来自于西非地区,而不是亚洲地区。”

众所周知,东非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国家,水稻种植面积超过诸多农作物,成为东非当前第一大主粮,而东非现在种植的水稻品种几乎全部引自亚洲地区。

安德烈听到两个学生的交流,这个时候语重心长的科普道:“何波说的没错,这些水稻是我们从西非地区的十三个地点采集的,而且打破了以往我们对水稻种类的认知。”

“过去我国的水稻品种全部引自亚洲,尤其是远东帝国,同时,因为早期研究和认知上的不足,以及对外交流的匮乏,所以当时我国农业主流上认为非洲没有本土型水稻品种。”

“但是在1897年,由农业部组织的国外农业物种采集活动中,我们的研究人员首次在西非尼日尔河流域发现了当地黑人种植的这种非洲本土水稻品种。”

这些采集自西非的稻种,除了野生的短舌野生稻,大部分是的光稃(fū)稻,或者称为非洲稻种,相对应的则是起源于远东帝国的亚洲稻种。

安德烈接着说道:“我们通过研究论证,西非地区的光稃稻可能源自野生的短舌野生稻,两者有诸多相似点,光稃稻保留了很多短舌野生稻的原始祖征。”

“但是这种非洲本土水稻品种,因为种种原因,产量上难以和亚洲水稻相提并论,种类上也远不如亚洲水稻延伸的多,我们暂时只发现了两种区别不明显,未来可能会分化的光稃稻品种。”

所谓种种原因,根本上是黑人农业技术上发展过于落后,就拿光稃稻和亚洲水稻来说,远东帝国早在万年前就开始人工种植水稻,而光稃稻的历史可能只有两三千年。

而且非洲黑人本身不擅长农耕,这使得光稃稻原产地尼日尔河流域,也只有少量种植,而且手段十分粗糙,在缺乏人工选育的情况下,光稃稻产量自然难以和亚洲水稻竞争。

目前东非种植的亚洲水稻,产量普遍在一百七十公斤以上,在实验田甚至达到过四百三十二公斤的记录。

而光稃稻实验田产量只有区区七十五公斤,两者差距十分明显,如果没有罗安达市农业研究所的各种优质条件和悉心照料,产量只会更低。

于是凯尔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安德烈教授,既然这种水稻产量远低于我国当前阶段种植的亚洲水稻,那我们研究他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学生的质疑,安德烈教授没有不悦,反而颇为自得的说道:“对于我们农业研究所来说,提高物种产量,选育优良品种确实重要,但什么是优良品种,这就复杂的多了,就拿光稃稻来说,我在种植前就知道这种水稻品种产量低,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那我看中的是什么?答案是光稃稻的其他特性,光稃稻作为一种由西非黑人培育出来的本地水稻品种,很大概率是由短舌野生稻演化而来。”

“所以光稃稻天然适合西非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果你们地理知识过关的话,应该知道西非的气候和东非很多地区类似,也就是热带草原气候类型。”

“而且作为一块大陆,西非在物种演化,多样性方面和我国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涉及到光稃稻在非洲大陆的长期培育下,发展出对当地原生病虫害和气候更强的抗性。”

何波继续问道:“但是对这种品种的研究应该如何转化成实际应用成果呢!”

安德烈说道:“你所顾虑的问题确实存在,不过我可以透露一个你们在大学所接触不到的知识,那就是水稻杂交技术,这种技术就是通过两种水稻杂交,从而获得两种水稻的优点,从而培育出一种更具优势的水稻品种,目前姆贝亚市水稻研究中心,已经有了初步成果。”

“如果姆贝亚水稻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技术得到突破,那我们所的光稃稻,就不再是无用之物,日后我们可以利用杂交技术,将光稃稻的优点和其他水稻品种相结合,把光稃稻的优点转嫁到新水稻品种上。”

“光稃稻耐旱,耐当地病虫害的一些特征就可以应用到未来我国水稻生产中去。”

东非其实是当前世界水稻研究领域的中心,在世界强国中,只有东非和日本两个国家以水稻为主食。

而日本相对于东非来说,本来就相对落后,且日本近些年疯狂扩充军队力量,从而更无法集中精力于其他领域,所以东非成为世界上对水稻种植技术研究最发达国家。

而杂交水稻就是东非当前阶段重点攻克的农业研究项目之一,但是杂交水稻研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果,东非对杂交水稻项目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也才十几年时间。

这还是恩斯特根据前世高中生物遗留的记忆,对东非科学事业进行了“微不足道”的指导下开展的,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确立了正确研究方向之后,东非姆贝亚水稻研究中心率先取得成功。

第290章 长绒棉第939章 马尼拉防御体系第484章 训练第471章 漏洞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890章 铁路建设第752章 软柿子第1203章 车展第345章 援助团第490章 奇葩指挥官第532章 图谋琉球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952章 “雄狮”版图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39章 利萨海战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209章 第一铁路立项第1145章 机遇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138章 对德殖民地处理第956章 专家建议第615章 交流电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574章 服软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997章 工业之基第1093章 英国的诚意迪拜第51章 坦噶港第916章 鲸湾港铁路第1172章 第54师的不公待遇第924章 海洋第956章 专家建议第973章 筹备第1093章 英国的诚意迪拜第168章 餐具第511章 输血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152章 恢复联络第979章 西部机遇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331章 插翅难飞第998章 贝拉市第878章 无线电第950章 巴黎会议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962章 提尔皮茨第875章 海军售后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922章 大开杀戒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240章 大借款第838章 钢铁“怪物”第1140章 塞尔维亚战场第608章 会面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39章 利萨海战第926章 机耕路第260章 南辕北辙的猜想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9章 闲谈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宾第633章 “故”人第362章 第一铁路总体设想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782章 近卫师第923章 坏事做尽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0章 移民军回国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666章 卡尔彼得斯第956章 专家建议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998章 贝拉市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战役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465章 准同盟关系第727章 舰队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785章 难上加难第786章 风水轮流转第979章 西部机遇第739章 防线失守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167章 文化灭绝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615章 交流电第785章 难上加难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532章 图谋琉球第492章 静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