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朱坝镇

三月正是南苏丹的旱季,炎热的天气,烘烤着朱坝镇(前世南苏丹首都朱巴,为同索马里地区的朱巴省区分)的大地。

朱坝镇是白尼罗河西岸的一处小村镇,也是当前南苏丹最“繁华”的区域,这里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用来传教和猎奴的一处据点,后来奥斯曼帝国因为埃及这个反骨仔的原因退出了,慢慢当地就成了土著的居所,土著们的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然后东非人就来了。

此时朱坝镇镇长安德烈躲在树荫下死命的摇着扇子,想要使自己凉快些。

安德烈对着朱坝镇军事长官莱文斯说道:“这里距离北大湖省也不算远,没想到天气这么热,简直要出人命啊!”

莱文斯:“不要急,还有一个多月,这里的雨季就到了,那个时候就凉快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莱文斯心里却知道,这只是句安慰的话,即便雨季,南苏丹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改善。

南苏丹的气候如果和隔壁的北苏丹相比那简直就是太好了,虽然紧挨着撒哈拉沙漠,但是南苏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土地都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但是因为海拔较低的原因,这里比东非高原地区酷热,就是比东非沿海也热许多,最热时白天温度时常能突破四十度,而且是闷热,和撒哈拉沙漠的干热形成鲜明对比。

莱文斯接着说道:“现在我们躺在这里,每天也没有什么工作,也就是指挥黑奴干活,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可比你之前在北大湖省当一个普通村民强的多了。”

安德烈:“我这个镇长可是自己争取过来的,再说,东非的镇长里估计没有比我更惨的了,咱们这个镇子,如果刨除掉你手下的百十号大头兵,恐怕连东部一个村的人数都凑不齐。”

莱文斯:“呵呵,别不知足了,前些天经过这里的一个移民团队估计伱也看到了,他们那伙人总共才四十多人,比我们这里人还要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后还要接受你的领导呢!”

莱文斯所说的移民,目的地在朱坝镇西边大约四十多公里区域,同朱坝镇这种奥斯曼帝国遗留据点不同,那里单纯就是一处土著村落,所以大概率会建设一个村子。

安德烈:“四五十公里远,就是传递消息都要最少两三天,所以还是他们自求多福吧。”

在两人聊天的时候,黑人土著已经在东非士兵的枪口下,又清理出一批植被,基本上是用石质的器具砍倒的树木和杂草。

在这种低效的生产力下,朱坝镇的开发工作完成的极慢,到目前为止还在进行土地的整理阶段,依靠从当地抓来的两千多奴隶,一点点的清理土地上的植被和捡拾田地里的石块。

在前仆后继奴隶们的日夜劳作下,如今朱坝镇的可耕地规模已经比东非刚接手此地时大了六倍不止,同样的土著也换了好几批,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奴隶们把石块垒在一边,至于树木和杂草,清理后集中堆放在一起,然后经过两三天的暴晒,东非人再一把火点燃,浓烟过后,留下大量的草木灰,东非移民再把草木灰撒进田地里。

在土著们开发土地的同时,也可以提前将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尤其是蛇类驱赶走,为东非移民接下来的农业生产提前清除障碍,保证东非人的安全。

南苏丹的土地开荒,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原始风格,是真正的“刀耕火种”,因为没有充足的铁器工具,南苏丹的土地开垦只能依靠奴隶,当地奴隶几乎是无限的,每隔一段时间,东非陆军就会外出一段时间,顺着尼罗河去抓捕一批新奴隶用来补充损耗。

只有东非移民才能用上铁器工作,铁器供应目前优先保证东非南方的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地区,所以就只能先苦一苦南苏丹的尼格们了。

安德烈:“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再新开辟七百亩土地,不然等雨下来的时候就不好办了,所以接下来一个月,还是要加班加点完成工程。”

就在安德烈规划着朱坝镇接下来的工作任务的时候,一个连续在三十多度烈日下工作了五小时的黑人突然两眼一黑,倒在了田地里。

东非士兵上前查看了一番,还有呼吸,估计是中暑了,然后拖到一边的水坑里给他降温,对于这样的情景,东非士兵早就见怪不怪。

丰富的降雨和大湖(维多利亚湖)来水造就白尼罗河上游地区的大片的湿地沼泽和森林。

很明显,南苏丹这样的气候环境加上充足的水源最适合水稻种植,满足了水稻种植的全部条件。

当然,前提是将土地开发出来,而这一步也是最困难的,如果南苏丹放在东亚,也许早就被开发出来了。

但是这里是非洲,千百年来当地的土著都没有发展出农耕文明,反而是隔壁撒哈拉沙漠里的苏丹和埃及,以及高原上的阿比西尼亚人点出了农耕的科技树。

而南苏丹的农业条件,放在这些地方里,很明显是最优良的,但是当地人却只会游牧,白白浪费了水热和土地资源。

尤其是前世南苏丹的水果,蔬菜都需要进口,这简直就是非洲国家里的耻辱,粮食作物种植效率不行就算了,水果和蔬菜都需要进口,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现在南苏丹的森林里都长着野生的各种水果,吃都吃不完,反而到了二十一世纪需要进口了。

低效的农业开发模式注定前世南苏丹发展不起来,或者说恶劳好逸使得南苏丹空有宝山,却浪费掉了,各个武装集团为了油田大打出手,然后就可以坐着收外国人的钱了。

但是这笔钱直接被消费掉购买粮食、武器以及奢侈品,南苏丹的水电,基础设施,道路则完全没有进步,南苏丹一个产油国在非洲穷国里都属于混的最差一批,而南苏丹不单单只有石油,其他资源也很丰富。

说实话,南苏丹没有脱离苏丹的时候天天叫苦,说是北方的阿拉伯人的压榨造成了南苏丹发展不起来,结果独立后,几乎每天都在忙着打仗,比隔壁苏丹都要混乱,普通人生活水准还不如独立前。

在非洲唯一能和南苏丹相比的就只有军阀混战的索马里,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两个前世被国际社会评委失败国家的卧龙凤雏不会存在了,也算是东非做了一件好事。

第508章 经济制裁第809章 事后第1143章 比利时难民第1074章 市场和矛盾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936章 军售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99章 岸防炮第388章 换师第1101章 东非对波斯尼亚的渗透第262章 英俄态度第1012章 萌芽第1041章 新农业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211章 “口袋”计划第351章 过往第667章 扩军备战第911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第584章 黑森铁路设想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1160章 凯波尔首相第502章 兰芳海外省第270章 忠心爱国的威尼斯商人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957章 农林牧渔第797章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802章 争论第523章 旱情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998章 贝拉市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854章 美国人密谋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657章 安哥拉防务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章 战争临近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919章 东非国土面积和行政区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闭国家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726章 深入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1149章 再临南美第924章 海洋第666章 卡尔彼得斯第616章 行踪第968章 分歧第6章 战争临近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66章 《东桑条约》第268章 “爱国者”牛肉土豆罐头第938章 换血第72章 烟草种植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110章 数据第332章 稻种第345章 援助团第973章 筹备第292章 先进的包税制第153章 送酒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电缆网络第359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456章 帝国主义第1099章 钢铁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483章 新民族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1167章 工程奇迹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730章 拉穆湾海战第962章 提尔皮茨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925章 造船业第966章 参观姆贝亚第549章 自行车产业第976章 开始第669章 工农联动第71章 海底电缆第587章 东美“西进运动”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847章 畜牧业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国第814章 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