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基图伊煤矿

内罗毕市。

在经过几个月的辗转腾挪,从威尼斯地区运过来的机器终于被重新组装完毕,随着锅炉被点燃,机器轰鸣声在内罗毕市响起。

而来到东非的奥地利商业考察团也止步于蒙巴萨,他们暂时对内陆开发不太感兴趣。不过也有极少数敢于冒险的商人愿意到东非更内陆的内罗毕,基苏木完成接下来的考察任务。

于是他们选择脱离考察团,再和东非政府商量后,由内罗毕和基苏木前来接洽的官员陪同其完成考察任务。

而奥地利商人拉莫斯卡托就对东非规划建设中的纺织之城——内罗毕市很感兴趣。

内罗毕市市长瓦莱乔:“拉莫斯卡托先生,你看,我们当初所言非虚吧!极短时间里内罗毕市就可以发展起来,现在我们内罗毕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这是由黑兴根日用品公司建设的纺织产业园,已经有五千多人开始从事纺织业,后续更多机器设备到后,内罗毕市的纺织业将进一步完善,纺织工人数量也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纺织板块还没有从黑兴根日用品公司独立,所以投资由黑兴根日用品公司完成。

拉莫斯卡托:“嗯!你们东非的效率确实很高,不过,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如何保障这座城市工业发展的能源问题。”

这对于拉莫斯卡托来说尤为重要,东非肯定是有能力开展纺织业的,但是成本怎么样需要自己好好考察一番,拉莫斯卡托对东非并不了解,所以他需要从东非政府口中获得有效信息。

瓦莱乔:“这一点您不用担心,目前内罗毕市的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姆贝亚市的煤炭资源,运输成本上确实比较高,不过根据中央政府的消息,最近我们已经在内罗毕东方和蒙巴萨之间的基图伊镇附近地区发现了一处煤矿,初步探测储量在百万吨规模,足以保障内罗毕和蒙巴萨的能源需求。”

基图伊附近煤矿肯定不止这么点,目前东非雇佣的地质勘探人员已经探明的储量在四千万吨以上,但是基图伊地区还有相当潜力,预测其煤炭储量会突破亿吨规模,不止煤炭资源,随着东非对北方工业带和马拉维湖工业区加大投资力度,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发现,就在肯尼亚东南,基图伊南方东非政府已经发现了铁矿,目前还在预估其储量。

基图伊刚好处在蒙巴萨和内罗毕中间位置,距离内罗毕更近一些,会优先供应内罗毕地区,至于蒙巴萨会选择一部分煤炭资源依托海运从英国印度殖民地和中东地区进口。

拉莫斯卡托:“那我们来的时候,在路上怎么没有看到那个基图伊镇。”

拉莫斯卡托正是从蒙巴萨坐马车一路到内罗毕的,在中间并没有发现什么城镇。

瓦莱乔:“基图伊镇煤矿发现也才不久,所以基图伊镇规模不大,还维持在原来村子的规模,因为发现了煤矿资源,才在一个月前被破格提升为乡镇,加上伱走的道路在基图伊镇南方,距离基图伊镇还有一段距离,这才是你没有看到它的原因。”

拉莫斯卡托:“嗯,那我可以前去看一看么?”

拉莫斯卡托还是要亲眼去基图伊镇确定一下为好,有没有煤炭,到当地看看有没有矿井就一目了然了。

瓦莱乔:“当然可以,不过从内罗毕到基图伊镇需要三天路程,百十公里远,那里的条件目前也比较差,所以您还是先考虑清楚为好。”

拉莫斯卡托:“没有关系,对于我来说任何关于自身的事,都还是亲自确认一下为好,不然晚上我是会睡不着觉的。”

既然拉莫斯卡托这么说了,瓦莱乔也不再劝,自己只是担心拉莫斯卡托适应不了基图伊镇的环境,虽然说是从村子升级为镇子的,但是基图伊之前作为村子都是临时设立的,基图伊属于比较缺水的地方,所以一开始只有十几口牧民家庭,东非对那里开发很晚,当地条件很差。

瓦莱乔:“那好吧,不过这件事还是要在你考察完内罗毕市后再做打算,到时候我们会派人送你去看一看基图伊镇的情况。”

接下来瓦莱乔带着拉莫斯卡托继续在内罗毕城区转悠,内罗毕市区不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个西城区,一个东城区,还有一个纺织园区。

前两个是居住区,东城区就是最早的内罗毕移民居住地点,而西城区是新移民的居住地。

东城区人口结构比较均衡,而西城区透露着浓郁的意大利生活风格,很明显水城居民们还没适应这种东非内陆高原生活。

威尼斯湿气比较重,而内罗毕属于干爽,因为大气层相对稀薄一些的原因,阳光也比较灿烂。

拉莫斯卡托对西城区明显比东城区更加感到新奇,作为土生土长的奥地利人,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意大利人,他去过的里雅斯特,那里就有不少意大利居民,也是和德意志人混居,但是没有这么多东方人,西城区结合了德意志,意大利,以及东方三大特色。

拉莫斯卡托好奇的问道:“西城区内有多少德意志人?”

瓦莱乔:“我们德意志人数量大约是七千多人,意大利人有四万多,东方人有三万多。”

这个数据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奥匈帝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移民到东非后都会被统计为德意志人,所以拉莫斯卡托认为的德意志人真实数量应该在两千人左右,不过瓦莱乔是不会透露给他的。

被蒙在鼓里的拉莫斯卡托接着问道:“其中大多数德意志居民应该是来自奥地利吧!”

瓦莱乔:“嗯,主要来自奥匈帝国,还有相当数量是来自德国的萨尔和洛林地区。”

拉莫斯卡托:“你们在移民这一块成绩确实做的很好,我曾经在奥地利和匈牙利农村考察的时候就见过不少东非招揽移民的组织,所以这些年来你们东非大概在奥匈帝国招了多少移民?”

瓦莱乔摇摇头道:“这我可不知道,我只是个小小的市长,对王国整体数据并不了解,不过按照内罗毕情况估计的话,要我说奥匈帝国移民保守在五十万人以上,这还没有算德国移民。”

就如瓦莱乔所说的,他并不清楚王国的整体移民数据,所以估计的奥匈帝国移民数量太保守了,奥匈帝国作为东非王国仅次于远东的移民来源国,其移民数量早就突破了百万规模,同时来源奥匈帝国的德意志移民数量也仅次于南德意志诸国。

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300章 掠夺第347章 开饭第454章 军演第424章 奔逃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291章 “偷国”第612章 美食节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487章 太特城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573章 海陆之争第459章 工作会议第681章 金沙萨第520章 发电厂第564章 贵人第752章 软柿子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201章 走马上任第3章 在柏林第469章 鲸湾港第336章 东非菜?第73章 消化第255章 五五开第679章 比属刚果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6章 应许之地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31章 部落冲突第13章 国际调停第269章 大津巴布韦遗址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260章 南辕北辙的猜想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562章 世界列强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418章 学徒第742章 大捷第679章 比属刚果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81章 武装使团第673章 象牙第145章 烟草工厂第58章 密谋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430章 客人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431章 居所第581章 “火车头”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508章 经济制裁第443章 韬光养晦第299章 预判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725章 战前算盘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5章 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577章 收尾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章 万事开头难第459章 工作会议第488章 情报战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10章 数据第70章 蒙巴萨第575章 达成共识第271章 新海军基地选址第57章 探险队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594章 矛盾第9章 接触战第256章 意大利“难民”接收第159章 实验基地第299章 预判第219章 关系户的重要性第421章 东非大铁路计划第752章 软柿子第535章 落后农业国第345章 援助团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577章 收尾第413章 二元制中学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19章 危机爆发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672章 危与机第716章 突击检查第424章 奔逃第618章 良知第423章 军工推销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755章 攻守易势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30章 多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