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开饭

二十三区,013寝室

在李格和安德观察东非的时候,随行的医生团队们也没闲着,今天达累斯萨拉姆市所见所闻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李济一边铺着床褥,一边说道,:“朝廷果然没有骗我们,这所谓东非王国和他们所说确实不差,颇有陶渊明所说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的感觉,尤其是城市建设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颇为舒心。”

“非也,非也!安仁兄,要我看来这东非王国大多是些尚未开化之徒,打扮尽是奇装异服,不知道白日你们是否注意道,街头巷尾有不少华人,连辫子都被剪掉,留着不足一寸的短发,简直和和尚无异,难道不害怕下了黄泉,愧对先祖么!”

“袁野啊!不是我说你,这里可不是远东,而是海外之国,西夷之地,人种迥异于我天朝,也是我们见识短些,不知海外之民长什么样,今天我可算见识到了,真如传言所说,金发碧眼形如罗刹,还有全身黝黑,古之昆仑奴,也有如你所言类我中华者,但是他们未必就是我中原之人吧!我们在马六甲海峡和安南也见识过不少相貌相似的蛮子。”

“安仁兄,我是决计不会说错的,虽然这德意志人说的一嘴鸟语,但是今天我在队伍末尾凑巧听到路旁两个人谈话,他们说的就是汉语,而且就是北方话,我一个大名府的人可不会听岔了!”

“两位贤弟,关于这一点,我倒是有可能知道原因。”一旁一人突然说道:“伱们也知道我是济南府人士,这济南城外,我虽去的少,但是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乡义诊,说来也巧,一次我在乡下时正好碰到有人在我义诊的村子宣扬海外乐土,许多百姓就被他忽悠去了,当时我只当他是骗子,如今到了这东非,我才恍然大悟,那人衣着打扮和如今达市许多居民一模一样,原来这所谓“海外乐土”说的就是东非王国,那些人所到之地也正是此处啊!”

袁野:“如此说来,那些人也是我中原子民!”

“八九不离十,这东非王国内我看不少人很有可能都是我华夏乔迁海外之人。”

袁野:“若是我中华之民,却还剃发易服,学习洋夷,简直……简直是……”

“正牧弟(袁野),倒是不必过于苛求,说不定是蛮子强迫的,毕竟是他们的地盘,虽然蛮子不通教化,却也有自己的规矩,或许他们就是不喜欢天朝这辫子呢!”

袁野:“那也不能……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罪过,罪过!”

李济:“袁野,这我就要说两句了,虽然西夷千般不好,可他们总该有些优点,就比如这奇技淫巧,比我们要先进不少,而且这些年来,大家心里其实都很清楚,国势堪忧啊!前有长毛作乱,后有捻匪揭竿而起,外部还有西洋诸国从海上时犯境,天灾更是频繁,时旱时涝,说句民不聊生也不为过。”

袁野:“安仁兄,我承认天朝现在是有些困难,但是天灾人祸总该过去,如今朝廷正在重修兵戈,内乱已消,抵御外国于国门之外也指日可待。”

李济:“话是如此,可你所言的指日可待是多久?朝廷等得起,生生小民可等不起,几日吃不上饭,他们可就活不下去了,面对生存困境,他们可不会讲究什么伦理纲常,气节大义,而是要先活下去,这东非王国不要说给他们解决大部分问题,只要给口吃食,恐怕就有许多人愿意肝脑涂地。”

“唉,算了,不说这些了,国朝怎么样,大家心里有数就好,不过我中华精神本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我相信总有一天会重现汉唐雄风。”

“说的好!”宿舍里其他三人道。

咚咚咚……敲门声突然响起。

“有人来了!我去开门。”

李济打开房门,只见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前,正是东非移民署的员工。

“开饭了各位!我是带你们去食堂就餐的。”

“哦,多谢小兄弟,我们这就过来,稍等一下。”李济客气的说道。

四个人放下手中活计,随着年轻人到移民署公共食堂。

路上,李济开始对这个移民署员工问道:“小兄弟,不知如何称呼。”

“我德意志名字叫汉斯·周,汉名叫周墨。”

李济:“周墨小兄弟,你怎么会有洋人的名字呢!”

汉斯·周:“什么洋人?我现在是德意志人。”

李济:“好好,德意志人,那你是怎么来东非王国的?又怎么成了德意志人?听你的口音,以前应该是河南山东那一片的吧!”

汉斯·周:“我老家确实是山东的,不过最后移民到了东非,自然就成了德意志人。”

李济:“呃……我是想说成为德意志人难道没有什么门槛么?他们不会看不起你们吧!”

汉斯·周:“什么门槛!我来到东非后就自动变成德意志人了啊!至于歧视,为什么?我们东非王国可是讲究人人平等,不兴那套。”

黑人:“★※ァ(○Д○)”

李济:“那,真的不会因为生活习惯而有什么分歧么!”

汉斯·周:“大家都是穷苦出身,哪有什么精力想这些有的没的,承蒙康斯坦丁陛下和恩斯特王储大恩,才在东非有条活路,自然是团结,友爱,亲如一家。”

那真是亲如一家,就比如汉斯·周的妻子就是一个斯拉夫少女,汉斯·周说这话底气十足。

汉斯·周问道:“对了,大爷,你们也是从远东来的吧!你们是做什么的?”

李济:“我们是远东的郎中。”

汉斯·周:“原来是医生啊!怪不得主管说对你们客气些,原来如此,我就说你们不是普通移民。”

李济连忙解释道:“我们不是移民,是远东政府派来支援东非王国的。”

汉斯·周:“都一样,都一样,我们东非王国是非常尊重医生和教师的,尤其是医生,在东非可是很稀少。”

李济:“哦!你们东非王国医生很少么?我在京师可是知道西方国家也是有自己郎中的,好像叫做西医,尤其擅长外科。”

汉斯·周:“西医我倒是没怎么见过,也没听说过,我们东非只有医生这个称呼,不过听说陆军军中的军医对外科比较擅长,不过他们也只会消毒,包扎等简单手术。”

说道这,李济就来了兴趣:“那你们的这里的医生和远东的郎中有什么区别?”

汉斯·周:“好像没有太大区别,达累斯萨拉姆市医院里的医生也是远东移民来的,他们也是熬药,开方子那一套。”

原来是祖国同行,这让李济有些失望:“那就没有正真的西医么?”

汉斯·周:“你说的所谓西医不会是专门指欧罗巴洲的白人医生吧!”

李济:“应该是,不对,就是白人医生。”

汉斯·周:“这种医生,我可没见过,不过听说王宫里的医生应该就是你所说的西医。”

李济:“这难道是东非王国的太医!”

汉斯·周:“不清楚,我也只是听说,毕竟我只去过达累斯萨拉姆市医院。”

李济:“医院是不是医馆的意思?”

汉斯·周:“医院就是医生待的地方,比远东医馆可要大多了,整整三层楼,上百间屋子都是医院的地方。”

上百间屋子!李济等人有些惊讶,那该有多大?恐怕只有紫禁城里的太医院可以比吧!不过容不得李济多想了,因为食堂已经到了。

移民过渡点的食堂总共有四座,其中规模最小的就是移民署的员工食堂。

进门就是大厅,大厅里有百十张餐桌,分成三排,为了给援助团提供饮食服务,特别和员工岔开了就餐时间,如今天色已经暗淡,援助团的众人也早已经饥肠辘辘。

“大家要先排好队,然后领取餐具,再选择菜品和主食……”工作人员安排到。

但是,有一个人早就开始打饭了,不是别人,正是东非使馆配给援助团的翻译,雅利安。

雅利安毕竟是黑兴根学校的学生,也是吃了几个月食堂的,所以对流程很熟悉。

雅利安:“唉,可以自己选餐么?我还以为是直接分配的呢!”

“最开始是分配的,现在不是条件好了么!所以食物种类就多了。”

雅利安:“原来是这样,那就先给我来两个面包,一份青椒肉丝,那边那个汤水的是什么?”

“西红柿洋葱牛肉汤。”

“意大利做法?”

“你猜的可真准,前些天新来了个意大利厨子,这汤就是他做的。”

“哈哈,我曾在的里雅斯特见过,不过没吃过,给我打一小碗。”

“好嘞!”

雅利安选好菜,就端着食盘坐到桌子前享受晚餐了,他这么一番下来,也给援助团的人打了样,纷纷领着餐盘,开始打饭。

李格:“这东非王国普通人吃的可真不赖!花样多,而且有肉。”

安德:“是啊!想当年,我读书的时候,不说家徒四壁,也就两个咸菜配碗小米粥,偶尔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两个鸡蛋,后来考上秀才了,家里条件才开始改善,等到了举人才有机会享受享受。”

李格:“唉,谁说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墙角落的桌子前。

李济对着室友三人说道:“这东非王国吃的也太好了吧!我自问在远东也算是高收入了,但是在吃食上也不敢如此大手大脚,平时勤俭持家,这东非王国普通人就吃的上大鱼大肉了。”

医生向来收入不低,所以李济才这么说,但是李济的经济条件也不可能每天大鱼大肉,平时顶多加些猪油星子调调味。

东非人的生活水平当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因为援助团的特殊性,才有如此丰盛的伙食,医疗人才么,自然待遇不一样。

至于雅利安这个吃货为什么没有发觉,完全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在黑兴根上学期间,恩斯特自然不会在伙食上亏待他们,只不过黑兴根学校仿照黑兴根学校学校,为了维持纪律,一般不会让学生自己挑食物,那是今天做什么就吃什么,不过荤素搭配,营养齐全。

后来,雅利安一毕业,就因为优秀成绩被派往东非驻远东大使馆工作,而东非大使馆的伙食那绝对是一流的,外交人员已经属于官员了,待遇上自然也是差不了的。

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546章 许可第291章 “偷国”第341章 民主选举第543章 南琉球群岛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达累斯萨拉姆第586章 忽悠合资第351章 过往第119章 农忙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04章 暴富第429章 薄弱基础第598章 新年第166章 招聘广告第584章 黑森铁路设想第181章 武装使团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249章 热度第522章 列强守门员第64章 一日政治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403章 撤资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108章 历史课第437章 霍乱和黑幕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63章 攻克桑给巴尔王宫第463章 站队第608章 会面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达累斯萨拉姆第371章 生意第496章 交战第457章 插旗占地第488章 情报战第387章 初交手第753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2章 战场间隙第218章 跑歪的会议第589章 繁荣新城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4章 “整肃”运动第99章 岸防炮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363章 百万亩橡胶林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415章 在的里雅斯特第696章 油井第393章 东英民间冲突第444章 到家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187章 劝说第711章 归国第450章 人口危机还在审核……第365章 诈骗式移民第544章 奎河拱水坝第696章 油井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311章 意大利王国的想法第523章 旱情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49章 疾病防控第376章 作战会议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61章 检阅第704章 底气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34章 三角联盟(续)第559章 诬陷第393章 东英民间冲突第206章 “收破烂”第617章 行动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541章 下次还敢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41章 杀戮机器“马克沁”第660章 贸易和产业第469章 鲸湾港第342章 玻璃产业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708章 东非标准化协会第564章 贵人第31章 部落冲突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326章 “中央运河”工程第753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24章 水井第698章 鱼饵第405章 运河背后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340章 淮海经济区第545章 孤儿第743章 第一阶段第348章 城镇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