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劝离

第390章 劝离

比勒陀利亚沦陷,也代表着德兰士瓦共和国已经基本灭亡,小比勒陀利乌斯和德兰士瓦共和国政府人员逃亡奥兰治自由邦。目前唯一具有不确定性的就是布尔人同祖鲁王国作战的主力部队在哪里?

这让恩斯特想起了武王伐纣,商朝灭亡也是因为商人主力讨伐东夷,不能及时回援,临时拼凑的奴隶军队临阵倒戈,使得商王无力回天,只能引火自焚。

所以在首都保证存在一支忠于王室的军事力量非常重要,随时可以应对突发危机,这也是101近卫师组建的初衷。

当然德兰士瓦的奴隶部队总体上是合格的,即便是崩溃后也没有趁乱向布尔人算账,而是四处逃窜。

占领比勒陀利亚后,东非陆军把比勒陀利亚市民集中在德兰士瓦共和国议会,向比勒陀利亚的布尔人公布了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处置。

“东非王国是一个向往秩序和公正的君主专制国家,对于任何反对君主制,不拥护东非国家政策和对东非王国持不友好态度的个人和势力,都是不欢迎的,在东非王国境内任何人种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都不会享有任何特权,东非土地归国家所有……”思维特还在说,但是下面的布尔人已经炸开了锅。

君主专制没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接受,但是废除奴隶制对于布尔人来说那就是大问题了,没有奴隶自己的农场自己来干活?当然也不是不行,可东非土地收归国有这一条那是不给自己活路啊!

不知道是谁在下面喊了一句:“德兰士瓦共和国不欢迎您们这些侵略者,滚出我们的土地!”

这让在一旁旁听的恩斯特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他从椅子上起身对于布尔人说道:“是谁刚才大声喧哗?装英雄么!要是你能主动站出来,而不是躲在人群里无能狂怒,那我才敬你是条汉子。”

等了片刻也不见人主动承认,恩斯特说道:“从今天开始,世界上再也没有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个国家的存在,这里是东非王国的土地。

至于对东非王国不满的人,可以选择离开这里,我们并不会为难主动离开的人,你可以带着自己的资产和家业离开东非的土地,如果伱们想复仇,随时欢迎,实际上东非和以前的德兰士瓦共和国是没有矛盾的,甚至关系不错。

而造成一切后果的是你们的总统,千不该万不该支持恩德贝莱人叛乱行为,这就好比有人支持你们的敌人祖鲁王国或者你们的奴隶暴乱是一个道理,所以东非这次战争是合法合理的,是正义的,至于你们的损失,完全应该归咎于你们民选总统的胡乱作为。”

恩斯特说的虽然是歪理,不管布尔人有没有支持恩德贝莱人,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战争借口确实是小比勒陀利乌斯自己送过来了。

一部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布尔人听了恩斯特的话后,以认为是自己总统的责任因为恩斯特举的例子恰到好处。

祖鲁人是东非进攻德兰士瓦共和国之前,布尔人最大的死敌,如果真有势力支持祖鲁人,那换位思考布尔人肯定不答应。

当然,绝大部分布尔人人还是清楚,这只是东非王国试图转移矛盾,现在布尔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东非王国,而不是祖鲁人了。

“请问阁下,你是什么人?”有布尔人不死心询问道。 “我是东非王国的王储,恩斯特。”

“恩斯特殿下,支持恩德贝莱人这件事都是比勒陀利乌斯总统的错,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恩斯特:“既然小比勒陀利乌斯是你们选举出来的总统,他做的事自然代表德兰士瓦共和国,而小比勒陀利乌斯偷鸡不成蚀把米,输给了东非,失败者自然要付出代价。”

战败者轻则割地赔款,重则亡国灭种,这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不要以为同是欧洲大陆来的就可以免俗,像西非那些传统殖民地各国殖民者都快打出狗脑子。

东非这种允许布尔人带走财产,迁出东非国土的举措只能说比开普敦的英国人稍微不做人了一点,但那不是英国人更有良心,而是英国开普敦的布尔人数多,必须做一些妥协。东非就不需要这么虚伪,靠着军事实力这些布尔人就翻不起浪来。

恩斯特说道:“好了,这件事没有谈判的价值,愿意按照东非生活方式留在东非王国的居民我们欢迎,不愿意的就请离开,但是我要警告你们,不要闹事,否则东非陆军可不是开玩笑的,也不怕告诉你们,这次我们攻入德兰士瓦足足动用了五万多兵力,所以希望有些人不要不听良言,一意孤行。”

恩斯特的话果然起了作用,比勒陀利亚的布尔人已经明白事不可为,光是东非陆军的人数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德兰士瓦共和国就是把全国的男丁集中起来,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问题是去掉老人和孩子后,还剩下多少?根本就没法反抗东非王国。

布尔人的一些大农场主已经跟随小比勒陀利乌斯逃亡,剩下的农场主也盘算着到奥兰治去。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推行的是大土地占有制,几户人家就可以占有一座城镇大小的规模的土地,布尔农场主进驻新区后,第一件事就是忙于跑马圈地,划分地界,给地界的自然标志溪流、树林或山丘命名。

布尔人议会则发给土地所有权的证明书,由于圈占土地过于广袤,有些土地在圈划之后几十年无人问津,任其荒芜。

所以布尔人农场主数量并不多,跑马圈地也是要有实力的,平民没有能力把土地开发出来,而且还要面对祖鲁人等土著威胁,许多布尔人必须抱团组成民团,这就使得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布尔人口集中,省去了东非陆军不少精力,要是真的东一处,西一处,那可就有的忙了。

通过东非王国和善劝导后,选择离开的布尔人几乎达到十成,选择留下的布尔人微乎其微,不愿意离开选择加入东非的基本上都是些无产的德意志人。

布尔人只是一个灵活的称呼,他们自称阿菲利卡人,但是来自荷兰,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各个邦国移民都有,英国殖民开普敦后,一部分英国移民就从布尔人里脱离出来,重回英国人怀抱,而加入东非的德意志人也是一个道理,这部分德意志人已经得到提纯,所以加入东非未来也不怕有什么麻烦。

(本章完)

第304章 调停第85章 马西米连诺一世眼中的东非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6章 咖啡第206章 “收破烂”第669章 工农联动第685章 人尽其用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宾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261章 威胁第291章 “偷国”第294章 安达手表第595章 鼓动第78章 奥匈帝国第732章 双输第438章 倒计时第160章 革新第509章 起步第108章 历史课第43章 行政区划第115章 圣诞节后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280章 巴加莫约造船厂和文化战争第203章 秽土转生第207章 换牌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363章 百万亩橡胶林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691章 南非形势第354章 电报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89章 汉堡远洋商业贸易船队第290章 长绒棉第207章 换牌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97章 日常第513章 抉择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19章 缴获第657章 安哥拉防务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95章 兵工厂升级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722章 人员再培训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514章 喀布尔大起义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99章 岸防炮第751章 西线反攻第414章 新汉堡港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678章 “民主”东非第742章 大捷第187章 劝说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716章 突击检查第441章 回国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务局第295章 拒绝第337章 美利坚老乡第409章 比属刚果第418章 学徒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673章 象牙第131章 攻克卡扬扎第708章 东非标准化协会第425章 扩大市场第3章 在柏林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345章 援助团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30章 多多马第546章 许可第78章 奥匈帝国第203章 秽土转生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515章 狗咬狗第388章 换师第247章 黑兴根旅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379章 黄金叶第110章 数据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15章 在的里雅斯特第59章 桑给巴尔宫廷政变第320章 双标第766章 集结第42章 移民热潮第459章 工作会议第13章 国际调停第84章 消息第694章 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