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炊事车

陆军还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呢?恩斯特第一点想到的是东非士兵的伙食问题。在南非作战的时候,恩斯特就注意到东非军队目前采用的依然是埋锅做饭的方式,背着行军锅随部队出发相当普遍。

这种方式当然不能说不好,但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毕竟只靠一口行军锅确实很方便,但是在菜品上必定要做出妥协。

在战争爆发时,伙食的好坏随时可能影响士气,古人都知道战前飨士卒,而溃敌军的道理。战前让士兵吃上一顿好的,可以明显平复士兵对战争的恐惧,提振士气。

在和斐迪南大公谈完了一些细节后,恩斯特就开始着手对东非军队餐厨方面进行调研,他找到陆军高层和军队后勤部的负责人们来商谈这件事。

恩斯特直言道:“我想了解一下我们部队在历次战争中关于士兵餐厨方面都暴露出那些问题,可以把你们在日常中士兵抱怨的一些问题都提出来。”

“殿下,在军队伙食方面,我们东非军队整体上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吧!我们在物资供应方面不说世界领先,也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国家不太了解,至少要强于奥地利和普鲁士。”后勤部长说道。

恩斯特:“这我当然清楚,毕竟标准都是我主持制定的,可什么事都不是能尽善尽美的,尤其是面对突发情况,就比如这次南非战场,我也在前线,我们的物资是充裕的,但是因为运输问题未必能及时发配到各个部队手里,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做到更好,这个问题存在,其他问题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东非王国陆军的餐食标准对标的是普鲁士,要强于普鲁士,同法国在同一水平线,低于英国。当然,这仅仅是伙食经费上如此,如果按照各国的发展情况来说东非是完全超标的。

就比如之前普鲁士,普鲁士士兵的月薪大约是四十八格罗申(两泰勒),但是要注意,普鲁士士兵吃饭不是免费的,而是要交伙食费和住宿费,同时购买物资时需要缴税。

当然,军队具有特殊性,所以普鲁士士兵购买面包时会享受免税特权,但是仅限于面包,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肉食,蔬菜、盐和烟草还得士兵自己操办,饮品里也就能考虑清水、冷牛奶、淡啤酒和代用品制成的咖啡,至于茶、巧克力等热饮则完全是天方夜谭。

现在普鲁士军队水平已经大为改善,但是以普鲁士庞大的军队规模,这种改善也是有限的。

而且这种改善,恩斯特是出了大力的,其中德国的烟草价格就是恩斯特打下来的,目前德国军队已经离不开香烟,随着东非烟草大面积种植,大量廉价烟草也涌入德意志地区,打破了外国的垄断,同时因为黑兴根财团积极开拓远洋贸易,许多德国难得一见,或者根本不生产的东西也越来越普遍。

就比如奢侈食品——香蕉,在东非投产后,第一时间就用快船免费送了一批供给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

这一直黑兴根财团的劳军传统,军队即是好客户,也是最好的宣传工具,光是五湖四海的士兵,就值得黑兴根财团大力支持。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广播,互联网,人口流动也不频繁,军队和报纸就是平民了解新事物最好的平台。

仅以普鲁士陆军为例,普鲁士陆军规模是六十万左右,每人发一根,就有六十万人知道索马里香蕉这种优质产品,而这六十万人回到家乡少不了和家乡人介绍介绍自己在军队里享用到的美味,这是难得的谈资,索马里香蕉就能在平民阶层得到大量宣传。

说回军队的餐食,东非陆军和列强军队相比,士兵工资不高,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免费的。

同时因为东非地处热带区域,这就使得东非陆军注定不会缺少蔬菜,水果供应,实际上等到东非畜牧业发展起来后,肉类和奶制品,蛋也是如此。而东非又是烟草生产大国,所以香烟这种东西几乎是东非军队的标配,所以东非军队的伙食根本就不会太差。

但是,这只是理论层面的,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首先就是东非国土面积过于庞大,运输线极长,而且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加上东非王国得到初步开发的区域集中在东部,这就使得只有中央军区,北方军区的部队才能在和平时期达到恩斯特制定的东非军队饮食标准,其他三个军区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这种情况,肯定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逆转,所以恩斯特就要在其他方面多动动脑筋。

恩斯特:“其他先不说,就以热食为例,我们陆军方面就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在南非前线时,士兵还是用大锅熬制各种糊糊,而且每次都要临时搭建灶台,浪费掉不少时间,我知道普鲁士陆军里现在有一种专门的炊事车,这个东西我看就很不错,我们应该采用,这对于军队野外行军具有很大的优势。”

1853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坎特·兰姆福特将锅炉等放到四轮马车上。从此军队的装备上有了炊事车。

不过当前炊事车只能算一种新事物,并没有得到普及,各国开始专门研制炊事车,并配发部队还要在二十世纪左右。

菲利克斯说道:“殿下,你说的炊事车,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见过,我在普鲁士陆军服役多年,一直是用大锅熬饭。”

恩斯特:“这也正常,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炉灶安装在马车上,随时可以拉着走,不过我认为这种东西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说着恩斯特瞬间来了好为人师的兴致,他干脆让人找来纸笔,开始自己设计起来。

“首先,这种军用餐车要考虑到便捷性,所以应该加装两个轮子,考虑东非的路况,这种轮子大一点,但是又不能太笨重,还有框架也必须以轻便为主,所以用木制框架会合适一点,当然,为了牢固性,可以经受颠簸,用铁皮和铁质固定件加固。”

“咳咳咳……殿下,用木制框架会不会有问题!这可是用来烧火的玩意。”

“呵呵,你以为我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框架是木制的,又不是说和炉灶接触的部分也是木制的,我们可以用封土作为隔绝材料。”

说着恩斯特开始设计(抄袭)炉灶,随着图纸渐渐成型,豁然可以发现,恩斯特图纸上就是抄袭的前世远东的一种简易土法炉子,一般都是用铁桶制作。

(图)

“殿下,为什么要把中间设计成圆形?”

按照菲利克斯的想法,炉子当然是方形的,因为现在主要燃料是木柴和散煤,烧完是要掏炉灰的。

恩斯特:“这是我专门设计的,用来放置一种叫做蜂窝煤的东西,它可以极大提升煤炭的燃烧效率,同时可以持续燃烧小半天时间,用的时候打开下面的抽拉通风口,就能加强上方的火焰,用来加热饭菜,不用的时候,放上热水壶,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热水,而且也可以使用其他其他燃料……”

具体什么是蜂窝煤,恩斯特没有细说,毕竟自己的下属们很多都是小学都没有好好学习过的大头兵出身,和他们讲科学原理,他们是听不懂的,只要接下来成品完成后,直接让他们试用就行了。

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57章 索加第600章 尝试第224章 国王瀑布第371章 生意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618章 良知第469章 鲸湾港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第299章 预判第320章 双标第12章 战场间隙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131章 攻克卡扬扎第511章 输血第152章 恢复联络第177章 放牧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222章 体面第41章 衣锦还乡第173章 1869年农业发展方向第262章 英俄态度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660章 贸易和产业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714章 伊林加第372章 再临非洲第459章 工作会议第33章 寻找“光明”第287章 西逃第431章 居所第85章 马西米连诺一世眼中的东非第676章 摩托第205章 别说没给你机会啊!第609章 提升第261章 威胁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491章 进攻失败第520章 发电厂第146章 农业研究所第308章 渗透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471章 漏洞第334章 三角联盟(续)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308章 渗透第387章 初交手第402章 妥协第626章 封闭和开放第471章 漏洞第165章 拉斯坎坡里贸易市场的发展第721章 1885型重机枪第505章 提速第619章 缴获第291章 “偷国”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300章 掠夺第314章 贸易和冲突第47章 联姻事宜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168章 餐具第654章 军用车辆研究所第365章 诈骗式移民第511章 输血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749章 南下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332章 稻种第312章 剑指阿比西尼亚帝国第660章 贸易和产业第215章 交涉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账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719章 骡马帝国第132章 跃跃欲试第469章 鲸湾港第369章 送别第471章 漏洞第732章 双输第17章 达累斯萨拉姆第613章 工作报告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280章 巴加莫约造船厂和文化战争第607章 迂回第117章 天伦之乐第189章 占领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508章 经济制裁第29章 艰苦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