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韬光养晦

恩斯特一行人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新港登岸,然后转乘火车前往第一镇市,这个时候的第一铁路已经相当繁忙。

作为中央铁路的一部分,第一铁路负责将海外购入的铁路建材,源源不断的向铁路修筑第一线输送。

顺带着达累斯萨拉姆市新港区得到了大力发展,一系列钢铁加工厂在这里建设,东非自主的建造的机车厂也在新港区建立起来。

高耸的烟囱在新港一座座拔地而起,大批产业安顿众多居民就业落户,导致新港区的繁华度直逼达累斯萨拉姆市经济开放区,因为两地紧紧贴合在一起,一些不知情的商船,经常错把新港当成原达累斯萨拉姆港,为此东非海军也开始加大力度,引导一众商船正确进入旧港。

虽然用肉眼都能看出来新港发展的不错,但是具体数据可不能真让他们摸了去,这也算东非阻碍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

东非已经过了如履薄冰的发展阶段,接下来则是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这种思维方式恩斯特最熟悉。

“比我离开时,建设还要繁荣的多!”斐迪南在一旁感叹道。

恩斯特在一旁说道:“这都是中央铁路修建的功劳,修建中央铁路只有三个发力点,一个是马拉维湖工业区,一个是起点达累斯萨拉姆,还有一个是终点新汉堡港。新汉堡港建设还需要时间,所以只能先开发达基础条件良好的累斯萨拉姆新港。”

铁路修建所需要的钢铁无非两种途径,一是从国外购买,二是东非自己生产,而东非当前唯二能独立生产钢铁的只有马拉维湖工业区和北方工业带。北方工业带负责北方铁路建设工作,而规模更加浩大的中央铁路只能依靠马拉维湖工业区。

东非当初建立马拉维湖工业区的条件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这个条件主要指的就是交通条件。

大型设备全部靠人拉马拽,而马拉维湖工业区的路况也不好,这些年东非水泥产能上来了,才开始改善马拉维湖工业区的交通条件。

实际上马拉维湖工业区算是一个战略性工业区,当时恩斯特考虑的是万一东非沿海失守,黑兴根王室还能转入内陆领导反击。

所以姆贝亚市虽然深居内陆,发展却丝毫不逊色于沿海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市,那是当陪都培养的。

不过随着东非国力上涨,这种考虑现在也算终止了,但是姆贝亚作为东非重工业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而且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直到津巴布韦地区重工业发展起来为止。

津巴布韦当前开发的难题和当初马拉维湖工业区难点相似,那就是交通不便,而且比马拉维湖工业区更加严重。马拉维湖工业区还能依托鲁伏马河下游航运减少一部分路程,津巴布韦完全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没有铁路,津巴布韦的作用完全发挥不出来。

初到东非的卡琳娜在一旁说道:“这么看来东非发展的还是不错的,城市方面,除了人少一些,其实和奥地利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这么比较其实是不对的,就拿维也纳来说,人口超过五十万规模,几乎可以和一些小国直接比较,维也纳一地的经济价值可能比整个东非创造的经济价值还要高,所以我们东非和奥地利相比还差的很远。”恩斯特在一旁解释道。

恩斯特的解释其实是把黑兴根财团在东非创造的价值同东非分开,有了黑兴根财团的东非就相当于开了外挂,没有黑兴根财团东非王国其实就是一块面积看着大的殖民地。“你就偷着乐吧!这么好的一块地方,没有被其他人盯上,才让你钻了空子,要是当初奥地利避开和普鲁士竞争,选择开发非洲你说会怎么样?”斐迪南大公突发奇想道。

“不怎么样,如果让奥地利来开发非洲,我敢打赌,最多也就发展成为隔壁葡萄牙人的水准,殖民地开发是需要魄力的,而想把非洲发展成现在东非这个水平,就更需要前期不计成本的投入,做好长期亏本运营的打算,而且光有资金投入还不行,同时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这些都是奥地利缺乏的。”

“而且奥地利不像我这种个体户,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欧洲各国的关注,如果是奥地利亲自下场,那其他国家也不会无动于衷,至少英法两国会坐不住。”

恩斯特自称个体户,实际上是夸张的说法,不过殖民公司和个人单独在海外开展殖民行动,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比如英国殖民地许多就是这么来的,印度就是东印度公司开发,然后由英国接手。

历史上德国殖民地许多也是这么来的,东非殖民地和西南非洲殖民地都是由私人公司开发,然后要求本土保护,最后并入德国殖民体系。

恩斯特开发非洲和那些殖民商人,公司,团队最大的区别在于,是真的把东非当做自己家的产业来开发,而且走的是长期发展路线,这一点,反而是比利时的利奥波德二世和恩斯特有些相像。

不过利奥波德二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从非洲捞钱,和恩斯特独立建国思路有很大差别,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当然,这和每个人起点不同也有关系,黑兴根亲王国以恩斯特的视角来说,就是一个小镇,即便德国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崩溃,恩斯特顶天也就是在德国当个镇长,所以与其在德国卷,还不如到非洲闯一闯,只有恩斯特这个在非洲生活和工作过的人,才能理解非洲的自然条件有多好,这是这个时代人看不到的。

就比如让欧洲其他贵族选择,那肯定是宁可在欧洲当贵族,也不愿意到非洲当酋长,小贵族可能想法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经济实力又比不过恩斯特这种大贵族。

“唉,不管怎么说,在东非发展也比我当初在墨西哥当皇帝要强,坐在那个位置,看似风光,其实只是各方势力操纵的木偶,即便想有所作为,也不被人理解,还要受到各方阻挠,而东非则像一张白纸,想怎么涂鸦都可以,可能这就是自主创业和给人打工的区别。”斐迪南大公所说的给人打工,实际上就是给拿破仑三世还有墨西哥各方势力打工。

“那是墨西哥人有眼无珠,实际上墨西哥人不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未来墨西哥人会自讨苦吃,现在美国人还装模作样,那是英法等国的力量还没有从美洲撤走,一但英法等国这些平衡美国的势力撤走,美国就会露出爪牙,到时候整个美洲都只不过是美国人的玩物,他们连左右逢源的机会都不存在。”

当前美国人在美洲的口碑那是相当不错,门罗主义说的多好听,美洲人的美洲,确实给南北美国家提气,伱们这些欧洲的殖民者赶快滚蛋,等以后真实现了,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ωwш •ttκǎ n •¢O

当然,恩斯特这么说也是安慰斐迪南大公,斐迪南大公能力其实还不错,就是太天真,过于软弱,他真的想发展墨西哥,可墨西哥人只想争权夺利,所以皇帝必须先被搞下去。

毕竟墨西哥政客的想法就是我上我也行,但是墨西哥人用几百年的事实证明,他们真不行。

第163章 年底第647章 准备第298章 香蕉园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16章 爱国教育第187章 劝说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243章 70式第60章 向达累斯萨拉港进军第695章 纳塔尔第680章 缓冲区第337章 美利坚老乡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463章 站队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748章 第二阶段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90章 嘘寒问暖第667章 扩军备战第162章 打鱼第497章 准备调停第164章 肉类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429章 薄弱基础第612章 美食节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136章 道路第525章 血清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209章 第一铁路立项第180章 足球国度第207章 换牌第589章 繁荣新城第645章 马塔贝莱省工业发展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43章 行政区划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192章 拆分研发部第44章 新欧陆局势第395章 耍无赖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677章 公务员制度尝试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369章 送别第76章 应许之地第320章 双标第401章 驳回第660章 贸易和产业第748章 第二阶段第612章 美食节第648章 1883年国防军事变动报告第144章 贸易第560章 记者会第506章 贼心不死第33章 寻找“光明”第451章 人口(续)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437章 霍乱和黑幕第672章 危与机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8章 普奥联动第741章 杀戮机器“马克沁”第9章 接触战第516章 爱国教育第617章 行动第508章 经济制裁第81章 煤矿第555章 羞辱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474章 讨论第12章 战场间隙第3章 在柏林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4章 饮食第15章 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546章 许可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318章 朱坝镇还在审核……第381章 国礼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505章 提速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674章 鱼米之乡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22章 铁路和铜矿第395章 耍无赖第536章 间谍第463章 站队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253章 维森堡战役第252章 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