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

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

1892年4月。

第一镇市。

“在我国现在共有五千多个镇级行政单位,他们一般包含大约五六个村子,以及一个街道,规模在几千人或者近万人不等。”国家统计局局长格尔斯说道。

东非受移民影响,实际上在地方人口比较集中,一个是开荒人口少了肯定不行。

其次是早期东非自然和社会恶劣,土著和野兽都会对东非移民完成威胁,所以村子规模都不会太小,像那种只有十几人,甚至几个人的村子在东非是不存在的,至少要在几百人以上,大的村子甚至能有千人规模。

加上东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整体而言全国地形地势还是比较平坦开阔的,这样也就不会形成太多受地形限制的小山村。

而且东非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也会主动将人口集中到一地,在东非人口流动主要还是受到政府的主导。

不过东非的村镇规模也不算太大,每年东非人口主要在政策扶持下,向内陆或者未开发地区辐散,然后形成新的村落。

这就使得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但实际居住人口并不会太多,因为一直有人迁出到新的地区生活或者工作。

恩斯特说道:“乡村是东非主要人口聚集地,我国大约有四千多万人口生活在乡村,占到全国的八成左右,所以提振乡村经济,应该以镇为核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而提振乡村经济,应该从教育资源等公共资源入手,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大学可以向城市集中,但是小学和中学教育没有必要这样做。”

“除此之外,医疗资源同理,我们缺乏现代医学人才,可以在乡下设立中医诊所,有限的医疗资源向市级以上集中。”

在东非,没有县这个行政概念,不过这也仅仅是字面意思,实际上很多市就是县,当然,省会所在地的市肯定是例外。

东非的人口相对于国土面积来说,并不算太多,没有太过于细分的必要,毕竟光是省就有二十多个,这还是很多地区暂时没有划省的情况下,就比如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西南非洲等等,暂时都达不到设省的要求,三地就是二级行政管理机制。

总体而言,未来短时间内东非的行政区划依旧不稳定,至于达到整体稳固,至少要等到东非各个区域发展相对均衡以后。

均衡自然不能以经济为首要条件,要不然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等东非大城市也有资格,主要看综合能力,比如经济,人口,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等。

实际上东非的一些镇,经济等条件丝毫不比市差,甚至要强很多,就比如北方边境的德雷达瓦镇,南部莫桑比克的绍奎镇。

没错,绍奎虽然只是一个前葡萄牙小镇,但是基础比东非很多市都不差,也就是现在莫桑比克条件不够,绍奎完全有能力设为市。

而德雷达瓦镇则比较特殊,属于军事重镇,周边没有其他大规模人口聚居地,所以一直维持着镇的行政区划,实际上完全可以设为北方省的一处地级市。

不过这些行政区划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东非目前开发程度太低,很多区域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凸现出来,说不定因为某种原因,就被提升或者降级了,都是有可能存在的真实情况。

就比如西部和北部,早期有许多地级市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废除,也有一些区域因为交通条件等改变而形成新的区域中心。

当然,东非的大城市还是比较稳固的,因为很多区域都是恩斯特按照前世非洲行政区划直接指定的,这一点在原坦桑尼亚境内尤为明显。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东非的城市也继承了原区域文明的影响,这些非洲土著虽说文明程度低下,但在地域选择上也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考验。

不过这样的地方也不多,非洲土著以部落为主要政体,而很多东非部落都以游牧,狩猎为主,根本没有固定居所。

而且黑人抵达非洲各地的时间恐怕也不会太长,就比如南非地区,西非黑人抵达那里的时间几乎和欧洲殖民者相同,其中被东非消灭的祖鲁王国就是急先锋。

阿拉伯人曾经在非洲的商业行为也催化一批东非聚居点的形成,就比如多多马市原本就是沿岸阿拉伯人深入内陆的商业必经之地。

最后也就是继承其他殖民者的城镇和据点,这一点东非干的太多了,可以说这其中葡萄牙对东非的贡献最大。

实际上东非大部分南部国土,都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获得的,这些地区或多或少都曾被葡萄牙殖民,或者有葡萄牙人的商业活动。

就拿桑给巴尔苏丹国来说,桑给巴尔苏丹实际上也是阿曼帝国击败葡萄牙后获得的战利品。

葡萄牙早期在非洲殖民可以说一家独大,而在18到19世纪,葡萄牙帝国衰落,使得葡萄牙人甚至被土著从内陆驱赶到沿海,而这就是东非能在非洲做大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在早期葡萄牙在非洲整体战略收缩,而东非占据了这个空窗期。

葡萄牙退出,但是其他势力又不完全知道葡萄牙人的虚实,所以在非洲南部形成了殖民的真空地带,东非算是趁虚而入,等葡萄牙和其他列强反应过来的时候,东非已经做大了。

“目前东非的乡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中部稍微差一点,不过也算勉强达到标准,加上中部的城市实力比较强,所以对中部乡村地区的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有序进行。”

“就拿教育为例,在每一个镇至少设立两所中学,有实力的可以建设两个校区,没有经济实力的就共用一个校区,至于小学以人口密度为主要参照物,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毕竟小学的生活自主能力显然不比中学生强,而且他们要就近回家,所以最好选择在靠中心的位置最好。”

“要将底层教育资源在镇一级集中,当然,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大型村庄或者农场,种植园也可以建设学校。”

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分散,也不能过于集中,尤其是基础教育,过于分散投入大,且教师分配工作也不好开展,而过于集中又不利于偏远地区学子学习。

当然,这也意味着东非的义务教育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不再下放到村庄之中,其实这和东非目前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经济,交通等因素息息相关。

现在随着东非畜力的普及,以及道路的修缮,加上治安环境改善,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未来随着汽车等新交通的发展,还会更加节省出行成本,这是东非将基层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的前提条件。

而且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毕竟很多村小学教师甚至只有个位数,水平参差不齐,将他们集中起来能提高效率,同时可以加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382章 渡河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769章 筹码第189章 占领第611章 打入内部第1204章 茶叶市场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997章 工业之基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118章 啤酒馆聚会第179章 总部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847章 畜牧业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64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938章 换血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1083章 忧心忡忡的英国人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802章 争论第725章 战前算盘第504章 借人第507章 两头通吃第1106章 开放市场第695章 纳塔尔第859章 登陆,被俘,遣返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31章 汉斯莱顿的改革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杂交水稻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572章 停火线第381章 国礼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617章 行动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521章 申请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18章 远洋贸易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1126章 手搓收音机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345章 援助团第940章 迁都工作开启第76章 应许之地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346章 移民过渡点第977章 情报摸底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674章 鱼米之乡第952章 “雄狮”版图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698章 鱼饵第950章 巴黎会议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682章 发展策略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95章 准备反攻第444章 到家第522章 列强守门员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账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642章 制裁和认怂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阶段完成第964章第471章 漏洞第1169章 战场问询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430章 客人第1071章 计划尾声第1063章 推力第281章 劳务输出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796章 强硬态度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第41章 衣锦还乡第124章 水井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讹诈第806章 “小会”办大事第56章 平衡第1038章 资源城市问题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1046章 毅力号战列舰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