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圈

第982章 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圈

“到1905年,交通方面,全国铁路应该达到十五万公里里程,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新建两条达累斯萨拉姆市地铁和城际铁路,联通第一镇市和莱茵市以及索加市,扩建莱茵市地铁网络,水泥和沥青公路突破两百万公里,新建运河十二条,串联莫桑比克和中部之间的水运网络。”

迁都后,原本第一镇市的政治地位下降,这也就意味着第一镇市失去了原本政治产业,所以第一镇市如果不被废弃的话,只能同达累斯萨拉姆市合并才能持续发展,因为迁都的问题,第一镇市本身的资源已经难以支持其继续发展。

思维特在放大版的滨海省(原中央省)地图,用红笔将达累斯萨拉姆市,巴加莫约市,第一镇市和索加市分别圈出来。

“诸位请看,地图上东部的这四座城市,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之前都在第一镇市办公。”

“现在的问题在于,以前第一镇市能够发展起来,靠的就是最高优先级的政治资源,包括医院,学校,交通,产业等等,都围绕政治服务展开。”

“但是随着迁都工作完成,同时意味着第一镇市原本的城市生态无法维持,而且医疗,教育,产业资源也被拆分大部分到莱茵市重组,连第一镇市的人口都只剩下不到五万余人。”

恩斯特这个时候也补充到:“虽然迁都后第一镇市丧失了原本的地位,但是其目前依旧是滨海省的政治中心,交通枢纽之一,城市建设也相当完善,所以对于第一镇市的安排是充分利用其优势,保证其后续发展,目前我的想法是将第一镇市并入达累斯萨拉姆市经济区内,这样有利于强强联合。”

虽然东非首都变更了,但原中央省,现滨海省政府依旧在第一镇市,并且在充当首都期间,第一镇市积累了大量医疗,教育和行政资源,虽然大部分随着迁都转移到莱茵市,但剩下的资源在规模和质量上也是十分可观的。

就像前世远东帝国行政区划变动下,某些被取消行政区的教育资源依旧会留在当地,第一镇市也是类似情况。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一镇市就是这个情况,虽然远不及达累斯萨拉姆市经济规模大,但是在行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上,第一镇市甚至比达累斯萨拉姆市要发达。

思维特接着说道:“第一镇市可以作为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卫星城,配合索加市形成东部滨海省的科技,政治,文化中心,构建大达累斯萨拉姆市经济发展集群,从而实现对欧美超大城市的反超。”

“以达累斯萨拉姆市,巴加莫约市,第一镇市,索加市四座城市抱团发展,区域内城市人口超百万,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方面也处在全国第一梯队,而想要实现四座城市的协同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交通避障。”

“目前第一镇市和索加市,达累斯萨拉姆市之间都有中央铁路直接连接,巴加莫约市和达累斯萨拉姆市有东部沿海铁路连接,第一镇市和巴加莫约市之间又有运河连接,这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交通网络,四者间还有公路沟通,在交通领域的先天优势明显。”

“只不过以前这个交通网络是以第一镇市为核心的,而今第一镇市显然不能承担指导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任务。”

“同时为了释放达累斯萨拉姆市的经济活力,建成印度洋经济新桥头堡,促进东部城市的分工,提升我国产业和工业升级,所以集群发展是必然选项。”

“在这个基础上,对当地交通进行进一步改善,实现四城协同发展的方案也就提上日程。”

以前达累斯萨拉姆四市交通虽然发达,但其已经建成的交通网络主要为全国服务,毕竟达累斯萨拉姆市是东非东部主要港口之一,在东非早期国土仅限于东非区域的时候,更是唯一的重要出海口,当时蒙巴萨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而相对应的,滨海省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就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以前因为时代限制,当地交通侧重于为全国服务,现在东非政府就是要让其交通为区域经济服务提供便利。

显然,东非不可能取消当地已建成交通的原本职能,那就只能在此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设为当地经济产业一体化服务的新交通网络,而其中的关键也就是城际铁路和公路建设。

思维特接着说道:“也就是构建一个围绕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城际铁路环线,将达累斯萨拉姆市,索加市,第一镇市和巴加莫约市串联在一起,实现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同时修建城际快速路,也就是四座城市间的直接公路,方便未来汽车等公路交通的联络。这样既能缓解原本交通网的压力,也能进一步提升四城协同发展的能力。”

“同时新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城市圈,将覆盖原本第一镇市和索加市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整合巴加莫约市和达累斯萨拉姆市的船舶制造业,同时提供大量可开发土地和更多工业人口,推动滨海省经济更高效发展。”

其实达累斯萨拉姆市和巴加莫约市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本来也不差,如果再整合第一镇市和索加市,其科研能力和潜力将直接超过东非目前的科研中心姆贝亚市。

毕竟这四座城市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单拎出来也属于东非城市中的第一梯队。

而教育和科研资源只是其中的一项,产业上的整合才是大头,本来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市就属于东非城市中的全能型选手,在很多产业领域本来就没有短板,如果在和巴加莫约市合并,其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巴加莫约市在当前东非城市中并不是属于小城市,而是较发达的中型城市,并且是当前东非的船舶制造业中心,人口也达到了三十多万,所以光达累斯萨拉姆市和巴加莫约市两地结合,人口就已经突破一百万,加上第一镇市和索加市就是一百多万。

而从距离上来说,几座城市分布也比较密集,相互之间距离不超过六十公里,如果是后世远东帝国的一线城市,都足以实现同城化了。

当然,在19世纪,东非显然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毕竟交通上就没有办法做到无缝衔接,所以城市圈的概念比较符合达累斯萨拉姆市等四座城市。

当地唯一的短板估计也就是矿产资源不充分,并且也做不到远东帝国上海那样向内地的经济纵深,毕竟东非的地形特征决定了未来东非沿海会形成多个中心点,而不是达累斯萨拉姆市一家独大。

毕竟在以前,东非沿海只有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沿海的时候,达累斯萨拉姆市就不能稳压蒙巴萨市一头。

第847章 畜牧业第6章 战争临近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1059章 战争贩子第788章 俘虏的“觉悟”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第292章 先进的包税制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367章 铁甲舰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第795章 难兄难弟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117章 天伦之乐第657章 安哥拉防务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199章 结款第487章 太特城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868章 尘埃落定第225章 东非王国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39章 利萨海战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团第677章 公务员制度尝试第1059章 战争贩子第560章 记者会第331章 插翅难飞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724章 临时调整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973章 筹备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1160章 凯波尔首相第67章 大臣路线第61章 桑给巴尔新朝雅政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800章 威尼斯变化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184章 通吃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200章 分裂第584章 黑森铁路设想第291章 “偷国”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18章 远洋贸易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来访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328章 境外势力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957章 农林牧渔第82章 面粉厂第172章 扩张和移民问题第343章 屯田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333章 三角联盟第1178章 莱茵市弊端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803章 威胁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第1019章 选择路线第998章 贝拉市第774章 搬迁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72章 心态第668章 都需要时间第72章 烟草种植第18章 远洋贸易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657章 安哥拉防务第348章 城镇化率第17章 达累斯萨拉姆第780章 追踪第55章 到东非去第434章 遥遥领先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1160章 凯波尔首相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1044章 缺大德的东非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958章 巴拉圭第429章 薄弱基础第577章 收尾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830章 蓄水池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471章 漏洞第763章 威胁本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