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岸防炮

第99章 岸防炮

“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还是更看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当前东非人口规模不大,进行工业化的难度低,而粮食问题,完全可以用高价值的工业品去换取低价值得农产品。”马西米连诺一世说道。

“如果从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陛下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适合发展农业,可东非的自然条件和土地面积,决定了发展农业是他的优势,而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负责人接着说道:“恩斯特王子时常强调,农业是最容易自主的产业,毕竟没有人可以不吃饭,而发展工业,就必须具备各种条件,门槛非常高,尤其是先发国家具有很强的优势,他们不断更新技术,那些落后国家工业化的门槛就不断的提高。”

“比如东非,目前,我们缺乏开展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我们的居民大多来自农村,对工业的了解基本上是一穷二白;我们的粮食产量,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工业化,无法提供充足的原料;我们的交通条件就更差,甚至比不上绝大多数落后国家,土路的长度和密度都比不了那些稍微有些历史的国家和地区。而发展工业最重要的是从欧洲引入机器设备,可黑兴根财团还是要盈利的,东非暂时也无力大规模从欧洲引入工业化设施。”

马西米连诺一世默默听着剑麻厂负责人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自己一直信奉自由主义,在米兰执政时(25岁加封伦巴第和威尼斯总督),就是如此,推行了许多在自己看来先进和人性化的政策,最后引发兄长的不满,被罢免。

这也是后来自己选择去往墨西哥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证明自己并不是空想主义,自己的政策都是能够促进国家发展的。

可惜,现实很打脸,墨西哥人根本不买自己的账,甚至最后要处死自己,所有人都被自己得罪了个遍。

现在回想起来,墨西哥确实不适合一位君主的发展,墨西哥人深受共和思想的影响,同时因为前任皇室消费透支了墨西哥人的信任,自己前往墨西哥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决定。

当然,马西米连诺一世也属于被欺骗了,当初法国人伪造了一份墨西哥民意调查,就把被冲昏头脑的马西米连诺一世忽悠到了墨西哥当背锅侠。

墨西哥人反对自己的统治,属于是挑选自己的统治者,而恩斯特的东非殖民地正好反过来,属于恩斯特挑选自己统治的人民。

所以东非殖民地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恩斯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马西米连诺一世如此想到。

……

1867年9月11日。

姆特瓦拉港。

“一二三,嗨呀!一二三……”

码头几百人的码头工人,用力搬运着从海船上卸下来的火炮,这些都是从奥匈帝国拉过来的大家伙,东非殖民地缺乏搬运工具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

近期,东非进口的所有水泥都被用来建设港口的防御工程。

受到巴拉圭战争的影响,恩斯特突然感觉东非殖民地在非洲的位置和巴拉圭在南美的位置有些相像,都是位于各自大洲的中部偏东的位置,区别在于巴拉圭没有出海口,而东非有漫长的海岸。

而这也是东非殖民地对比巴拉圭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拥有众多港口的东非发展潜力更大,而劣势在于东非面临的海上威胁也更大。

东非殖民地目前没有海军,等于面向印度洋的大门是敞开的,而要应对印度洋方面的敌人。

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组建自己的海军部队,第二个是在沿海修筑防御工事,尤其是炮台这种有还手之力的重要设施。

海军呀!那可是个烧钱玩意,而且规模小了完全没啥用,顶多欺负欺负一些渔船,武装商船都不是好惹的对象。

而且海军是纯技术兵种,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大量训练,很难发挥出其作为。

以目前东非殖民地的经济状况就不要幻想了,还是老老实实的搞一些炮台比较实用。

现在从欧洲购买一些退役舰船上的大口径火炮有一个很好的窗口期,上次利萨海战,奥地利和意大利的铁甲舰对决,加速了各国对海军舰艇的升级速度。

许多老旧军舰面临退役,而面临退役的军舰上的大口径火炮自然也要退役下来。

为了物尽其用,有的国家可能会拆下来继续让其服役,比如充当岸防炮,也有的国家会找到买家接手。

而恩斯特就从奥匈帝国淘到了一批从军舰上退役的大口径火炮,虽然是二手,但依旧结实耐用,远比桑给巴尔苏丹国留下的那几门“架子”炮,有威慑力。

姆特瓦拉作为东非最靠南的海港,自然提前享受到了便利,从欧洲来往东非的船只,最先到达的就是姆特瓦拉港。

早就得到消息的姆特瓦拉港,提前就修筑了基础炮台的基础轮廓,设计图是从奥匈帝国海军部那里找专业人士设计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先进的。

现在,只等火炮到位,做最后的校射,就可以了。

工人们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将火炮运到了指定地点,随船的奥匈帝国海军顾问亲自指挥弹药填充和选定目标。

一切准备程序完成后,火炮对准了大海上准备的目标,用红色油漆标注的木制漂浮物。

“放!”

“哄……”

一声嘶吼,伴随着炮口的浓烟,岸防火炮精准的掉落到指定区域并爆炸。

海面上瞬间被炸起一股巨大的浪花,连同漂浮目标,四分五裂飞上了半空中。

岸边靠近发射点的操作和观察人员,都感觉耳边一片轰鸣,在弹药飞射出去的瞬间,感觉到了明显的气浪。

这样看来,这批火炮的威力绝对是够了,用来应付一些当前时代的大型武装船只不在话下。

不过缺点也不是没有,弹药还需从奥匈帝国进口,而且价格不便宜,所以要省着点用,平日要多提升炮手自身的专业素养,弥补一下弹药数量不足造成的弊端。

(本章完)

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253章 维森堡战役第345章 援助团第590章 嘘寒问暖第752章 软柿子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464章 劝说第429章 薄弱基础第463章 站队第520章 发电厂第544章 奎河拱水坝第293章 入关!第51章 坦噶港第520章 发电厂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613章 工作报告第619章 缴获第300章 掠夺第187章 劝说第61章 桑给巴尔新朝雅政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294章 安达手表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370章 (不用订阅章)第55章 到东非去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477章 李济的责任感第143章 奴隶制经济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511章 输血第67章 大臣路线第531章 兵城第749章 南下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543章 南琉球群岛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517章 过剩第215章 交涉第132章 跃跃欲试第395章 耍无赖第120章 热带疾病研究中心第222章 体面第467章 观察第598章 新年第6章 战争临近第653章 省会选择第720章 东非军事工业发展第445章 蝗灾和乘火打劫第349章 穷兵黩武第7章 扩大生产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474章 讨论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108章 历史课第361章 k001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147章 橡胶种植第517章 过剩第183章 到达第247章 黑兴根旅第395章 耍无赖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541章 下次还敢第728章 索马里海战第1章 穿越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157章 风车磨坊第707章 贸易和市场第46章 船队第379章 黄金叶第641章 一进一出第722章 人员再培训第96章 西北悲歌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189章 占领第520章 发电厂第630章 劳务合作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71章 海底电缆第527章 东英(印)贸易第340章 淮海经济区第559章 诬陷第6章 战争临近第355章 安卡村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45章 罗恩罗达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201章 走马上任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订)第345章 援助团第653章 省会选择第177章 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