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健忘的皇上

唐才常是维新派中坚人物谭嗣同的同学,是不折不扣的维新派,他的老师欧阳中皓与黄遵宪是老朋友,唐才常与《时务报》总编梁启超也是过往甚密,而《时务报》又是黄遵宪一手创办的。唐才常在上海组建自立军,黄遵宪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也是时有耳闻,对唐才常是睁只眼闭只眼。从私心里讲,黄遵宪是赞成唐才常的行为的,自立军是保皇的,这也符合黄遵宪的主张。总之,唐才常与黄遵宪关系极为微妙。

黄遵宪听说绍兴知县抓了唐才常,立即命人把唐才常移送到了上海道台衙门,黄遵宪亲自提审,这才知道,孙文果然到了上海,而且,和唐才常见过数面。

这让黄遵宪大为恼火。唐才常的自立军是一个非法组织,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组织的宗旨,还是维护大清国的统治。可是,唐才常竟然与主张推翻朝廷的革命党人搅在了一起,这性质就变了。

尽管,唐才常告诉黄遵宪,他与孙文交往,是为了劝说孙文放弃暴力革命,走和平改良的道路。这些话,黄遵宪相信,唐才常有些书呆子气,有这种天真的想法,也不奇怪。可是,满清当局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满清当局一定会认为,唐才常是与孙文联合暴动!

更糟糕的是,唐才常是维新派的人物,他与孙文间有来往,朝廷会想当然地认为,维新派与革命党人在搞联合!

如今,朝廷对维新派的态度,可以说极其微妙,慈禧太后敌视维新派,皇上和一些当朝大臣则趋向维新派。双方力量较量的结果,维新派很难进入朝廷决策层,但朝廷对维新派也不打压。

可是,如果维新派与革命党人之间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皇上的态度就会彻底改变。一旦朝廷认定维新派和革命党人一样是乱党,马上就会对维新派展开疯狂镇压。到那时候,不仅仅是人头落地的问题,维新变法的大业,也会戛然而止。

黄遵宪对唐才常大为恼怒,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悄悄释放了唐才常,让他赶紧离开上海,去武汉。同时,密令绍兴方面,不得走漏丝毫唐才常被捕的风声。

湖广总督张之洞同情维新变法,而且,与唐才常私交不错,黄遵宪希望张之洞能为唐才常提供庇护,同时,把这件事压下去。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还是让刘坤一知道了。

黄遵宪只得说道:“禀刘大人,绍兴知县的确是逮捕了唐才常,并移交到了我这里,经过审讯,唐才常与孙文并无来往,他在绍兴只是偶尔路遇官军抓捕革命党,被绍兴知县错抓了。就在今天早上,湖广总督张之洞张大人来信,说要唐才常去武汉做幕僚,卑职无奈,只得放他前去。”

刘坤一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黄大人,张之洞是湖广总督,只怕管不到上海地面上来吧!”

“下官不敢!”黄遵宪出了一身冷汗。

刘坤一微微点头:“也罢,既然是张之洞要这个人,那本官就不好过问了。不过,你衙门里关着的那两个革命党人,本官总可以过问一下吧!”

黄遵宪松了一口气,他早已认定,那两个名叫姚喜和郭大海的所谓的革命党人,不过是一场误会,两人摆明了,就是两个小毛贼而已。

“那是当然!”黄遵宪说道:“不知刘大人如何处置这两个人?”

“请黄大人把这两个人移送到我的行营里,我的行营就在淀山湖边。”

“下官遵命!”

……

紫禁城,颐和轩。

春日的阳光洒落庭院中,草木发出嫩芽,微风吹过,空气中荡漾着暖暖的嫩绿的气息。

八角琉璃井旁,珍妃他他拉氏和护国和硕格格敏绣相对而坐。

珍妃望着淡蓝色的井水,俊俏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他死了,你那段心事,也该放下了!”

敏绣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珍妃说的“他”以及“那段心事”,指的是什么。

那是一个女孩子永远说不出口的心事,那件事,曾经让她寝食难安,让她对那个肇事者恨之入骨,非要取了她的性命不可!

“可我怎么觉得,你还是没放下呢?”珍妃轻声说道。

敏绣的脸上,腾起一层淡淡的哀怨。

他是个登徒子,他看了她的身体,坏了她的名节!这种人,早就应该是死有余辜!可是,当周宪章的死讯传来,敏绣的心中,却是如刀割一般!

她已经和袁克定订婚了,作为皇家的格格,订婚之后,就没有退婚的道理。否则,皇家的面子往哪里搁!所以说,她等于就是袁家的人了!作为袁家的媳妇,不应该再为一个不相干的男人感到难过!

“他是一个好人!”敏绣很是无助。

“你说的不错。”珍妃叹道:“大清国容不下一个好人!”

敏绣心中一惊,望着珍妃,喃喃说道:“你是说……”

“我什么都没说!”珍妃轻声说道:“园子里的水很深!”

两个女人怔怔地望着八角琉璃井里静静的井水。

那井水深不可测,就象紫禁城外的颐和园一般,太后住在那里,她决定着大清国每一个人的生死,包括周宪章!

两个人都知道,周宪章死的不明不白!

“他死的冤!”敏绣咬着嘴唇,低声说道:“皇上难道就一点都不知道吗?”

一说到皇上,轮到珍妃哀叹了。

珍妃从冷宫回到这颐和轩,也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个多月,珍妃尝遍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和老天爷的翻云覆雨。

在冷宫,她就是一个待死之人,进了冷宫的人,不仅要死,而且,死得纪委凄惨。宫人们,从小厮到大太监,谁都对她冷眼相待。当她走出冷宫的时候,还是这些人,对她的态度,马上就换了一副面孔。那殷勤献媚,和以往的冷眼相待,同样的自然,毫无做作的痕迹!宫人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翻云覆雨,他们的面孔也习惯了按照主子的境地,而瞬息万变。

这是宫庭里的游戏,就连皇上,也习惯了这种游戏。

当珍妃走出冷宫的时候,皇上的脸上,又是惊喜又是愧疚,那几天里,皇上整天守在她的身边,对她嘘寒问暖,就象是久别的夫妻一般。那个时候,皇上的确是在表达愧疚。

然而,珍妃永远忘不了,当她被太后打入冷宫的时候,当她被太监们拉走的时候,皇上那一张冷酷无情的脸。

那张冰冷的脸冻结了珍妃的心,再也难以溶化。

可是,他毕竟是皇上,皇上的女人很多,他能够花上三天时间守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应该知足了!

珍妃不能抱怨,皇上和太后给予的一切,都是皇恩,哪怕是死亡!

“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珍妃轻声说道:“一个臣子死了,和一个女人被打入冷宫,其实都是一回事,不能指望皇上为这个人悲痛三天以上,他是皇上啊。他只知道向太后感恩!”

“向太后感恩?”敏绣冷笑:“太后把你打入了冷宫,差点让他驾崩,他还要感恩?”

珍妃笑道:“可太后把我放出了冷宫,又让皇上亲政。这不是天大的恩德吗?”

敏绣咬牙说道:“救你出了冷宫的,不是太后,而是周宪章!”

珍妃心头哀叹,周宪章岂止是把她救出了冷宫,如果不是周宪章死守旅顺,就连皇上,恐怕也早已“驾崩”了!

周宪章救了她,也救了皇上,救了整个朝廷!

在得到周宪章的死讯后,珍妃曾经不止一次提醒光绪皇帝,周宪章的死大有蹊跷,别的不说,周宪章死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太后,而最大的输家是皇上,就凭这点,他的死就值得怀疑。

然而,仅仅才过了一个月,皇上就忘记了周宪章!

这也难怪,皇上惦记周宪章,是因为周宪章手里握着一支章军,这支军队,可以为皇上撑腰。

而现在,为皇上撑腰的人,大有人在。外有皇叔那哈五、罗鸣芳在天津掌军,内有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朝内支撑,这些人要求皇上乾坤独断。

维新派似乎已经成了气候,从朝廷到地方,一大批官员都站在了维新派的立场上。这让皇上底气很足!

皇上以为,有了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书生摇旗呐喊,他的皇位就稳固了!

所以,不管周宪章死因如何,皇上都大可不必为此挂怀。

然而,珍妃很清楚,维新派并不可靠!

他们只是一群书生,常言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做后盾,任何人都坐不稳皇位!这一点,慈禧太后极为清醒,她通过袁世凯和叶志超,掌握了两支大清国最为精锐的部队。相比这两支军队,那哈五那点人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说皇恩浩荡,可珍妃很清楚,皇上薄情寡义!

珍妃摇头不语。

第35章 完败!第231章 战败者第55章 论功行赏第208章 倒赚一把第26章 反水第194章 炫富第195章 俄罗斯商人第44章 内斗第245章 比战争更为沉重第238章 黑材料第125章 开杀戒第175章 制衡之术第57章 一石二鸟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78章 你应该当总兵!第26章 木桶浴第81章 战争时期的爱情第141章 懿旨第20章 总兵级管带第34章 陷阱第15章 会师第26章 木桶浴第26章 木桶浴第103章 剑拔弩张第137章 圣裁第227章 生孩子的秘密(二)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122章 自相残杀第70章 生命代价第135章 奇怪的钦差第32章 正确答案第12章 海陆炮战第255章 谁的指令?第59章 遗骸第160章 玄月湖第113章 自杀攻击第24章 大义灭亲第37章 假想敌第39章 最后的晚餐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79章 孙文来了第33章 死路第89章 最后的愿望第182章 屠城第262章 除夕(二)第128章 夺权(二)第146章 偷吃马料的哨长第68章 铲除异己第239章 腾飞(一)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第235章 联合声明第111章 你是团长!第80章 绑架第101章 光着屁股也敢跑第142章 内线?第173章 火海第61章 出殡第149章 大酋长第184章 黑社会保护伞第112章 血书第227章 生孩子的秘密(二)第76章 奸细第157章 轿夫(二)第241章 洞房第199章 刺客第174章 郑成功第二第131章 病猫第124章 替死鬼第10章 狭路第232章 国家利益第23章 靠山走了第210章 做个买卖第167章 妒火中烧第53章 封魂谷第137章 缺枪第219章 革命圣地第5章 又见汉阳造第51章 奸细第94章 失而复得的怀表第62章 日本人第206章 谁来保卫家第119章 十三衙门第128章 野战医院第150章 武装商馆第202章 绝境第107章 弑主第123章 孤独的黄虎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20章 殉国第110章 聂小芸第121章 出征第39章 赃物第238章 东方公主第161章 神枪第94章 战场照片第89章 最后的愿望第103章 骁骑营第168章 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