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师道三种

六月十三日的暴雨连绵,到十四日下午才稍歇。贾宝玉踩着甬道上的积水,从书房小院回到贾府内,脸色微微有些不快。

夏雨清凉,绿蕉滴水。

正在屋里暖阁中做针线活的袭人坐在绣墩上,白白净净,一副温柔和顺的模样,见宝玉进来,娇柔的笑着起身,温声问道:“正是上课时间,你怎么回来啦?”

贾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穿一件白底绣图的箭袖,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一副锦绣公子的好模样。这时,他将手里的书包丢在榻椅上,不忿的说:“林先生忙着教授环老三,哪有功夫教我?”

前些天的“才子佳人话本”事件中,贾环给贾母、王夫人下了“处罚通知单”不提。贾宝玉这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他今日便去书房里读书,打算好好表现一番。

当然,主要原因是林妹妹正在和他怄气,迎春、探春、惜春都有点疏远他。宝姐姐倒是没有,可是梨香院有点远,天气热得很,他也不会天天去。云妹妹到还好。但他有点提不起劲来,便去书房。

哪里想到素日方正、严肃的林举人竟然用心的在教贾环《论语》,这让他情何以堪!他现在怎么看贾环都很不顺眼。心里烦闷,就找了个借口回来了。

袭人一听贾环的名字,脸色微变,心有余悸。那天要不是太太护着她,她怕是要被赶出府去。恳切的劝道:“那是个有心计的厉害人。老太太、太太已经罚了他。二爷还是少和他牵扯到一起为好。”

宝玉点头,“那是。”又道:“你也别怕他,他要是惹你,你告诉我,我教训他。”

贾环“战斗力”太剽悍,而且有股子“混”劲,连鸳鸯姐姐和凤姐姐都敢骂。他是怕贾环遇到袭人后会骂她。

袭人拿着毛巾给宝玉擦头发上的雨水,笑着道:“我怕他干什么啊!你去林姑娘屋里看看吧。”

宝玉就笑起来,握着袭人的手,心情好很多。

下午四点多,贾兰独自的背着书包回到家中。李纨今日肚子有点不舒服,早早的从贾母处回来休息。一身素服,身段婀娜,慵懒的倚在椅子中喝着红枣枸杞茶,少妇风情不经意间流泻歘来。

她的贴身大丫鬟素云、碧月两个在屋里精心的伺候着。

贾兰先问候了李纨,再坐到母亲身边说话,主要是说他的学习情况。

李纨一向很关注儿子的课业,特别是那天去贾环房里看到贾环记的大量的学习笔记后,回来更加严格的督促贾兰学习。

贾兰道:“娘,先生开始加快教授三叔的课业。三叔现在还在书房里用功呢。”小脸上写满羡慕。他虽说也喜欢玩,但是更喜欢老师的看重,喜欢他读书有成时母亲欣慰、欢畅的笑容。

李纨就有些好奇,“兰儿,这是为什么?”

贾兰道:“我也不知道呢。昨天先生将三叔留下来考校课业,今天上午就宣布要加快三叔的学习进度。先生教授也不避讳我和琮叔。先生说他的学问道理: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

李纨的父亲是前国子监祭酒,对林举人这句话还是能理解的。这是指周、宋时期的四位理学大家。濂是大儒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

贾环随手写的引起林黛玉关注的《爱莲说》就是周敦颐的名篇。只是这个时空中,这篇好文章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出世。

洛学是二程:程颢、程颐。程朱理学的“程”。

关学是张载,世称横渠先生。最有名的是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闽学便是朱熹。因为朱熹的讲学地点是福建建阳。福建简称闽。

李纨道:“这是先生说他的学问道理是继承自理学大家,不是阳明先生的门人。还有呢?”

贾兰诧异的道:“娘,你怎么知道还有?”见李纨只是轻笑,他便说道:“先生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有三种:蒙师、业师、人师。我在贵府里坐馆,实则是蒙师,教授四书五经,也不过是让你们通读而已。如今贾环要努力上进,我便担任你的业师。至于人师,我德行浅薄,并不足以担任。你们往圣人、孟子、程、朱这些先贤身上看。”

李纨点点头,肯定的道:“林先生是有学问的人。这番话讲的清楚明白!”

贾兰赞同的笑起来,又接着道:“林先生就让三叔给他斟茶行礼。”

李纨脸色轻变。天地君亲师。她清楚林举人让贾环斟茶行礼意味着什么。这是在收弟子。

贾兰没有留意到母亲的神色,还在笑着道:“宝二叔今天下午也去书房了。不过,他看到林先生教三叔教的认真,坐一回就走了。林先生下课时说宝二叔性子轻浮狂躁,让我们不要学他,做学问要踏踏实实,耐得住寂寞。”

贾兰都没留意到,他看到宝二叔吃瘪,心情还蛮好的。

李纨叹了口气,轻轻的抚摸着儿子的头,“兰儿,你三叔怕是下了狠心要读书读出个名堂来。他这是要打算参加科举。”

贾兰看着母亲,道:“娘,我也要参加科举,光宗耀祖。”

李纨摇摇头。环哥儿参加科举可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他被逼得没有路走了。她听素云说最近厨房里给他的伙食都是剩菜残羹。晴雯私下里气的哭,却因为环哥儿的吩咐没有闹。

这事肯定是凤姐儿指使的,格调终究是不高,到底是没有读过诗书!

李纨收起了心中瞬间泛起的情绪,对贾兰道::“兰儿,你有这个志向是好的。去读书吧。不要和你三叔走得太近。”

“哦。”贾兰虽然不解和难受,但还是听从母亲的吩咐,乖巧的去他自己的房间里读书。

李纨看着儿子的小身影,心里叹口气。她当然知道兰哥儿和贾环在一起能好的学习,提高效率,但是她承担不起和贾环亲近的后果。现在阖府里的人都在“排斥”他。

决定走科举之后,贾环就陡然忙起来,无暇去处理其他事情。想要在8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参加科举的水平,必须要“突击”学习,加快进度。

县试由知县主持,考5场。科目是: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之所以有个“等”字,是因为县试中知县的裁量权很大,可以自由出题考校学生。

贾环目前的学习进度是还在学习四书中的:论语。而从考试科目来看,他需要将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都学完,然后要在五经:诗经、周易、春秋、尚书、礼记中选一门来学习。叫做“本经”。

通俗的说:四书是必修课,五经是选修课,选一门学习就行。

学习四书五经,不仅仅是说能读懂书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将字句都背得滚瓜烂熟。否则,上了考场连题目出自哪里都不知道还怎么考?

这还只是基本功。贾环还要学习八股文制艺技巧,就是怎么写八股文。八股文,代圣人言。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数就是要明确圣人的思想。

比如:孟子中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这不能只看典故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孟子是劝梁惠王:要王道,而不要霸道。诸如此类的门槛。

然后,才能下场考试。

由此可见,贾环的学习任务非常的繁重。好在,他有记笔记的习惯,每天都会自觉的复习,不会出现老师讲到后面他却忘了前面的情况。

林举人这么笃定的能在短时间内将贾环教到生员的水平,除了对他自身学识的自信外,就是看重贾环这一点。14个月的时间,将四书一经详细的过两遍绰绰有余。

这天傍晚,贾环从书房里回来,心里背诵着论语中的篇章。他是拿出当年高中背英语单词的劲头。读书的事情,向来是不疯魔不成活。刚到屋里,就见史湘云的丫鬟翠缕正在偏厅里和晴雯、如意闲聊。

翠缕、晴雯、如意三人迎出来,跟着贾环去里屋。翠缕郑重的向贾环屈膝行礼,道:“三爷,姑娘打发我来向你道歉,索要婴宁的文章给你惹麻烦了。”

贾环坦然的受了翠缕的万福礼,摆摆手,“我心里有数,不关史姑娘的事情。”他倒是有心喊史湘云一句“云妹妹”。不过,他现在处境落魄,还是算了。他那天在贾母院的偏厅里喊过。

翠缕就松口气,笑着道:“谢谢三爷!姑娘们最近聚在一起,讨论三爷提的几个问题,都是有些好奇答案。薛姑娘笑着说本来可以找三爷要答案的。”

贾环就笑,薛宝钗这话说的很有技巧啊,既表达对他的关注,又说明不能来探望,“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段子,姑娘们估计没有看过三国的原书。”

翠缕笑道:“那我这样去回姑娘们了。三爷,姑娘听翠墨说你答复了三姑娘一首诗来咏怀,不知道能不能写给姑娘看看。”

贾环看了翠缕一眼,多少有点明白史湘云试探的用意,洒脱的道:“行。”说着磨墨,提笔立就,字迹飞扬。他确实没有责怪来“求话本“的史湘云的想法。

“才子佳人话本”事件第一位的罪魁祸首是挑事的王熙凤,第二位的是告密的袭人。

翠缕捂着胸口松口气。姑娘说了,环三爷要是肯再写字给她看,那就是真原谅了,不写的话,怕是心里还是怪她。

现在看来,三爷明辨是非,性情坦荡。哪里是宝二爷说的“小人”啊?

第两百五十章 修身、齐家第八百四十章 大军抵达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长归来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试(中二)第两百五十八章 向来萧瑟处第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谈、延期第三百零三章 冬雪小病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两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五十章 王大善人?第四十七章 贾府画卷(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惊弓之鸟(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局变第三百七十五章 贾环归来第六百一十三章 答庞士元第两百五十七章 出狱第六百二十二章 落幕、效果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商、等待、爆发第六百零三章 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长归来第九百六十四章 重建书院(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学第八百六十一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精髓所在第四十章 待时而动第四百七十八章 飞燕、杨妃(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二十六章 态度和能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一时多少豪杰第六百四十四章 黑幕重重第六百八十九章 银币(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得与失第两百六十一章 派个丫鬟第两百一十四章 宁国府酒宴(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轻轻的来(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卿之事(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主动出击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贾府愁银第九百零四章 年底日常(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从头越(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秋雨中离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红香圃开寿宴第二十二章 制作鹅毛笔第两百六十三章 贵妃之位(下)第八百三十章 我试试第六十三章 出府(二)第八十九章 府试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是你逼反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手尾(完)第五百零六章 秋爽斋的金钗们第一百零三章 人或为鱼鳖(六)-希望第九百四十六章 杨皇后(完)聊几句兼总结、剧情预告第四百零四章 责怪第六百五十三章 死斗(二)-套路,都是套路第四百零五章 环哥、强势第两百五十七章 出狱第六十六章 出府(五)-一封书信第七百六十九章 京中一二事(上)第七百零三章 圣寿节(上)第两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碎叶刺杀(完)-教教他们怎么做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韩秀才版的“隆中对”第四百三十三章 势压贾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回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三年已去---补一更,求订阅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迁论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飞燕、杨妃(上)第两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八百四十三章 需要时间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会战(上)第一百零三章 人或为鱼鳖(六)-希望第九十六章 男孩和男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归去。第八百零八章 募军之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湖(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连击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风骤雨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园应赐大观名(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洪波涌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四)第七百章 帝师!第八百二十五章 酒宴上的试探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将近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轻轻的来(上)第两百三十四章 落难的朋友们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楼(下)第八十六章 士子、秀才第六十五章 出府(四)-各出计谋第一百四十五章 手尾(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燕王、太监、祖师爷、你不行第两百一十五章 制止、午后第九百六十六章 重建书院(下)第四十八章 贾府画卷(下)第九百零一章 回时莫徘徊第四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六百一十一章 秋雨中离去第六百零六章 大学士之争(一)聊几句兼总结、剧情预告第五百五十四章 贾府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