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召集、出发

四月下旬,已是初夏。在炽烈的阳光中,信使们从龟兹出发,分头向轮台、姑墨等地驰去。官道上,烟尘滚滚。小麦、玉米、棉花、瓜果在田间地头的长势喜人,农人忙碌着。

玉米、土豆、红薯这几样高产的粮食作物,在此时早就已经传到中国。明朝嘉靖年间成书的煌煌巨著《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对玉米有清晰的记载。(1578年)

轮台距离龟兹约两百里。从高耸的天山上,汇聚下来的河流,蜿蜒的绕过轮台县城。傍晚的夕阳,泛在小河河面上,再落在县城的城墙墙垛边的士兵身上。

此时,军中小吏易俊杰正忙里偷闲,在城门口不远的一家酒肆中喝酒,并和朋友们吹牛。

他是过了县试的童生。在军中充作文吏。虽然龟兹东西两端都出问题。甚至,西域整体的局势都显得有些紧迫、压抑时,轮台这里依旧平静。

易俊杰的朋友是他受伤时在伤兵营里结识的康把总等人。康把总这个月抽签轮到在城头当值。他刚换岗,和手下的五名兄弟、易俊杰一起喝酒。

主要是听易俊杰说一说军中的各种消息,内幕。把总,手下满额时有一百人。约等于现在的连级干部。但是,想要知道军中上层的消息,并不容易。

酒肆不大,摆着七八张桌子。在傍晚时,坐的满满。这家酒肆的拉条子非常好吃。爽滑、劲道,配着羊肉吃,十分过瘾。

易俊杰一身灰色长衫,带着璞头,就着番茄炒蛋扒拉着拉条子,和康把总等人吹牛,“前几日军中的消息,因程公达出使疏勒镇被杀,齐大帅任命我的好友贾子玉为疏勒经略使。”

一名青年士兵好奇的问道:“这个疏勒经略使做什么的?”军中的士兵,识字的是少数。懂军制的,更是少数。

易俊杰吹嘘道:“当然是为程公达报仇。龟兹、军中很多人不以为然。没有兵马怎么报仇?胡儿又不是插标卖首,对吧?但是,子玉他去疏勒,一定可以讨一个公道,扬我大周国威!”

他对贾环信心满满。

康把总忍不住,这个易俊杰消息灵通,就是喜欢吹牛。讥笑道:“老易,别扯淡。贾参议他又不是三头六臂?他文章、诗词写得是好。但怎么报仇?装逼把胡人装死吗?”

酒桌上顿时响起一阵愉快的哄笑声!

牛皮被揭穿。易俊杰脸皮很厚,嘿嘿一笑,反驳道:“你们别不信!等子玉凯旋之日…”

一句话还未说完,他在军中的一名同僚领着一个信使进来,“易兄,龟兹急信。”

易俊杰忙起身,和信使明确他的身份,接过信件。看着封皮上贾环的名字,心头猛的跳了一下!拆开来:信件是贾环写来的,邀请他去疏勒,共建功业!还有盖着总督印的调令。

易俊杰仰头一笑,对康把总等人拱拱手,“诸位,在下有急事,告辞!”

易俊杰这几下子,很有文士风采,而不是庸庸碌碌的一个小吏。

看着他脚步轻快的走出酒肆,康把总忍不住喊道:“老易,你去哪里?”

“疏勒!”

康把总呆了下,心里忽而升起些奇怪的感觉。疏勒,贾环,复仇…,真的能做成此事?

轮台县中的这一幕,还发生在龟兹地区的数个地方。

天山脚下,在大石城驻守的柳逸尘,手里拿着书信,眺望着连绵的山脉,那蔚蓝的天空,心潮起伏!

闻道书院的领袖,在委派他们到军中历练一年之后,终于召集他们齐聚。

这意味着什么?

贾环将组建自己的班底、团队。出镇一方。每一个人的仕途、命运都将迎来起飞般的契机!而现在,他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收复疏勒。

他想起雍治九年时!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而今,成为万户侯的机遇,就摆在他们面前!

抽调幕僚、人手的调令,贾环发出去。这是他在齐总督面前得到的便利、许可。

他去疏勒为程公达讨一个公道。这是目的。而在事实上,他已经独当一面。既然要组建他自己的团队,当然是优先找自己的同学、熟人。

贾环并没有在龟兹等秦弘图、易俊杰、柳逸尘等同学会齐。四月二十三日,贾环带着庞泽、张四水、黄观并五十名家将,雇了民夫搬运物资,从城西出发。

官道上,熙熙攘攘的商队,操着各种口音,牵着骆马,缓缓前行。上午的阳光,在驼铃声中,碎碎。

“丝路通了啊!”

城西的平原上,来给贾环送行的胡炽轻轻的叹口一气,感慨着,注目着商队,久久的没有说话。

丝绸之路,中线,从敦煌,哈密,焉耆,龟兹至疏勒。从疏勒翻越葱岭,至宁远国、撒马尔罕,至呼罗珊的首府木鹿,目的地是大马士革。

还有一条支线,从姑墨翻越勃达岭,西行碎叶,至恒罗斯,与北线汇合,目的地是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

贾环轻轻的抿一抿嘴。他在想,现在两河流域是一个波斯帝国,那拜占庭还在吗?世界地图,还蒙着一层朦胧的面纱。他无法用他的世界历史知识去判断。

胡炽目送着一支商队入城,转回视线,叹道:“子玉,你前些日子在大帅面前和稀泥,同僚们两边都不喜欢你。所以,没有人来给你送行!”

齐总督没来的事,不用解释。

齐总督外出至焉耆城视察。北庭战事胶着,已经准备动员高昌、焉耆的民夫。即便耽搁农时,都在所不惜了。

贾环轻笑了下,没说话。

他知道:骑墙派总是不讨喜的。支持复仇的幕僚们,以为他是去疏勒走个过场,装样子,无意给程攸复仇。反对出兵的曾季高,则认为他不可能成功,拆他的台。

胡炽道:“子玉,沈千总一千骑兵的粮草只调拨了十日。接下来,都要靠你自己募集。”贾环去疏勒,大军后勤都由他来负责。贾环的局面很困难。千里远征,只有十日粮草。

贾环点点头。

胡炽神情认真了些,沉声道:“子玉,我征得大帅同意,调拨了十门火炮给你。另外,我赠送给你三百支火铳。

我虽然是个商人,但也知忠信礼义。程公达无辜死在疏勒。希望你这次去疏勒,一定要将波斯人穆萨的人头摘下来,祭奠公达在天之灵!”

贾环诧异的看了胡炽一眼,他没想到胡炽还有这样重情义的一面。这本来就是他要做的事情,郑重的点头,承诺道:“胡兄放心!”

在敦煌,他和程攸相处的很不错。

在疏勒,程攸死了。

他听闻噩耗,不愤怒。是的,他内心之中并不愤怒。他的朋友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在这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体会着浓墨的悲凉!将悲痛献于逝者的灵前。

他沉默着!

他不愤怒,只是想爆发!

今日一发。我琢磨下文字。这两天的文字浮了点。我雕琢下。争取写一个精彩的故事。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第八十章 神童?第一百九十一章 贾环的套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朕不许。不杀。第七百三十一章 永昌、高阳第四百九十三章 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百零五章 圣寿节(下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贾世兄第四百九十四章 群情汹涌第七十七章 院首的待遇第七百二十九章 谁主沉浮(中)--华墨第四百九十九章 贾府家宴第七百二十七章 谁主沉浮(上)--杨皇后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写尽是相守第五百六十二章 贾府之盛(下)第二十二章 制作鹅毛笔第三百三十九章 卷入第六百零三章 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第四百七十二章 文章之争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可能成功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学,不同的选择第八百六十章 多方态度第九十五章 内舍名额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编人选聊几句。第三百四十一章 主动出击第七百四十三章 证婚,变化,惊闻第一百九十九章 蒹葭第五百八十一章 文官形象的贾环第七百四十八章 朱鸿飞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在这春风沉醉的午后第四章 写诗(上)第三十二章 几个问题第一百一十章 恰同学少年(四)第七百八十章 接风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杀人,我也会。第七百五十五章 含元殿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贾府冬至(中)第八百八十三章 孝德之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税、生日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商、等待、爆发第五百五十三章 雍治十四年春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开始第五百五十三章 雍治十四年春第三百二十章 观音殿前第四十章 待时而动第两百六十三章 贵妃之位(下)第三百六十章 淮南大水第三百七十七章 长夜已逝。第七百四十二章 婚礼进行时第一百四十五章 手尾(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关注,死士第七百九十一章 贾环版的杀胡令第四百三十三章 势压贾府第两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六百五十六章 死斗(五)-无耻、摩擦第九百一十二章 相辅相成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变、偶遇、夜晚第八百四十六章 沙场秋点兵(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江南花魁(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抵达。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第一百七十九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四百一十六章 芳园应赐大观名(上)第两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三百七十一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回贾府(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打完小怪见大怪第七百三十二章 各自的目标第两百七十五章 还是要查一查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一堂课第八百九十八章 问君何时归(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南花魁(四)第二十七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五十六章 新的敌人第六十六章 出府(五)-一封书信第四百二十九章 看榜第五百三十章 政变之夜(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三)第两百二十二章 夕阳、夜晚第一百三十九章 定风波(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华相、红人党第三百零七章 游湖小记第二十五章 贾探春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小人封推感言第九百八十八章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上)第四百六十章 整风运动(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秋雨中离去第九百零一章 回时莫徘徊第九百一十七章 天子的怒火第七百一十九章 关注,死士第两百五十七章 出狱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钏第五百六十八章 狠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山爆发第四百零七章 贾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