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德不配位

练子宁低头了,这让柳淳有些意外,按理说这家伙不是该视死如归,拼了老命,维护朱允炆吗?他投降了,还要不要名节了,对于读书人来说,宁可没命,也绝不能丢了名声,不然千秋万代之后,都会留下骂名的、

“这个练子宁不会是有什么谋算吧?”柳淳笑呵呵道。

朱棣沉吟,他抓着胡子,不客气道:“这帮读书人,满肚子都是心眼,跟他们打交道,的确要小心三分。不过练子宁愿意说,咱们就听听,当个乐子!”

柳淳含笑点头,朱能下去,不多时把练子宁带了上来。

再度面对柳淳,练子宁已经没了牢房里面的劲头儿,满头乱发,背部佝偻,整个人就像是一场寒霜之后,地里残存的老茄子,蔫了,瘪了,残了,废了……

“练子宁,你有什么想说的?”

练子宁抬头,瞧了瞧柳淳,又转向朱棣。

“燕王殿下,我所说关系重大,请王爷许下诺言,保我一条性命,苟延残喘。”

朱棣斜着眼睛,根本没正眼看他。

“柳大人问你话,你只管跟他说,在柳大人定夺之前,本王不会许诺你任何事情!”

练子宁一愣,这是什么道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不管到什么时候,说了算的都是一个,他不愿意跟柳淳谈,想要让朱棣给他承诺,就是这个道理。可朱棣呢,竟然把皮球踢了回来,明确告诉他,这事情是柳淳管的,我尊重他的意见!

这,这俩人竟然能彼此信任,到了这么默契的地步?

或许这就是君臣相得吧!

练子宁突然涌起了强烈的嫉妒,他跟朱允炆好多年,不但没有得到尊重和信任,反而还被对方催着去死,让人情何以堪啊!

想到这里,练子宁就更加憋屈委屈!

“柳大人从前就是先帝宠臣,如今更上一层楼,老夫五体投地,唯有佩服!”

柳淳满不在乎,“有些事情,的确燕王殿下不清楚,我问你,懿文太子之死,你知道吗?”

“啊!”

练子宁打了个冷颤,包括朱棣,都瞪大眼睛,“柳淳,你说大哥的死?”

柳淳继续道:“吕氏通过弟弟吕平,跟外面的人勾结……其中最主要的人就是齐泰,你跟齐泰又是好朋友,多少会知道一些消息吧?”

练子宁怎么也没有料到,柳淳竟然问到了朱标之死,这让他如何回答啊!

“柳大人,齐泰已经死了,吕氏也死了,事情早就断了线索,就算你想扣陛下一个弑父的罪名,只怕也做不到了。”

他还称朱允炆为陛下,显然,还是没有完全转过弯。

柳淳和朱棣都不在意这个,柳淳继续道:“那定远侯王弼呢?是谁去逼着他自杀的?”

“这个……”练子宁沉吟片刻,“这个或许齐泰清楚。”

朱棣听得眉头立起,就要发作,你丫的不是说什么都告诉我么?结果现在一问你就往死人身上推,姓练的,你也太不要脸了!

柳淳却冲着朱棣摆手,先别着急,这货还有那么一丝穷酸的架子,不愿意如实招供,必须先找到突破口才行。

“练大人,我能不能再问你一件事,在锦衣卫方面,是谁跟你们勾结?”

练子宁茫然道:“柳大人,我,我不清楚,锦衣卫不是你的人马吗?”

柳淳哑然,“好,既然练大人不愿意多说,我也就不勉强了,传令下去,给练大人找一个专门的院落休息,另外再给练大人派两名胡姬伺候,练大人也是儒雅风流之人,这几个月受苦了,该好好放松一下。”

说完,柳淳竟然真的让人带着练子宁下去。

等人走了,朱棣才热切道:“柳淳,你方才问的事情,可有证据?属实吗?”朱棣的声音带着颤抖,没错,他很激动。

假如能坐实一样,尤其是朱标之死,那样的话,朱允炆就彻底完蛋了,弑父大罪,顷刻之间,就让人朱允炆的道德破产。

要知道朱允炆身边聚集的都是标榜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的传统文人,假如他们知道了天子竟然是大逆不道之人,那该是多美好的画面,简直不敢想象……

柳淳叹口气,“的确是过了几年,许多人都死了,真相想要揭开,难度太大了,不过我还在查,我很希望练子宁能给我一些线索。”

朱棣道:“此事的确关系重大,那,那怎么不赶快严刑拷打,逼着练子宁说实话啊?”

“王爷,你没看见,练子宁那副德行,严刑拷打,立刻就没命了。而且也不用我们动手,只要把消息传出去,说练子宁还活着,并且归顺了王爷,立刻就会有人帮着我们撬开练子宁的嘴巴。”

朱棣沉吟片刻,哼了一声,“你就不能快点撬开练子宁的嘴?本王很着急!”

柳淳无奈道:“王爷,这种事情只能让练子宁自己说出口,不然的话,他胡乱攀扯,我们就更没法查出真相了。”

wWW¸ttkan¸c o

“嗯!”朱棣无奈哼了一声,“好吧,反正这些事情都交给你了,本王只要最后的结果!”

……

从这件事情开始,朱棣就和柳淳达成了默契,练兵打仗,沙场对敌,这是朱棣的事情,至于刺探军情,舆论宣传,打击朱允炆的威望,撼动他的根基,瓦解军心,削弱士气……这些事情,都是柳淳负责。

两个人,两条线,珠联璧合,配合堪称默契。

这不,朱棣利用冬季,展开大练兵,现在朱棣的人马非常复杂,他的核心之后八十名王府侍卫,另外吞了亲王三千人,代王一万人,肃王五千人,最大的一部分是秦王府的三卫,超过三万五千人。

另外朱棣又俘虏了李景隆的部下,差不多有几万人,还有在河西走廊等地招募过来的骑兵一万多人。

都加起来,也有十万人。

可这十万人良莠不齐,且彼此一点都不熟悉,甚至语言都不通。李景隆的部下多数是南方人,而几位王爷的三卫兵马都是北方的,而那些党项,吐蕃的骑兵,就更加复杂了……语言的隔阂,习惯上的不同,造成了很多矛盾,士兵经常冲突斗殴。

对此,朱棣进行了彻底的整编,他把人马打散,按照骑兵、步兵、火铳兵,辎重兵进行重编。

在重编过程中,朱棣给军中增加了一个系统,那就是文官体系!

军中文官!

按照朱棣的要求,指挥作战,这是武将的职责,而发放粮饷,执行军法,沟通情况,解决士兵的困难……全都交给了文官负责。

明眼人都知道,朱棣这是逼出来的。

他既不放心那些将领,又对士兵的冲突矛盾不能视而不见。没有办法,就只能安排一群人,帮助他进行管理。

只不过朱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做法,竟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军中文官渐渐分出两个类型,一类是专门负责打仗的参谋人员,另一部分则是跟士兵更为贴近的训导人员。

这两类文官的出现,让各级将领的指挥作战能力提高了很多,而且呢,军营之中,士兵的压力也小了不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战斗力迅速提升。

从更长远来讲,朱棣打破了文官之间泾渭分明的壁垒……这些有着军营经验的文官,后来大量进入了官僚体系,他们兼具文官的狡猾和武将的凶悍,有了这群人在,想要压制武人,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当然了,这些好处都是后话,朱棣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把人马整编好,做到如臂指使,因为这个寒冬之后,恶战就会随之而来,生死之战,丝毫马虎不得。

如果说朱棣的任务是强大自己,那么柳淳则是全力以赴,给朱允炆添乱。

他们派出了使者,带着平定西北,光复瓜州和沙州的消息,向京城进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朱允炆也急需知道朱棣的虚实,通过使臣探听朱棣的情况,就成了非常不错的选择。

可问题是这群使者太气人了。

除了领头的年轻人之外,还带了不少说书唱戏的,这帮家伙带着锣鼓乐器,天生一副好嗓子,每到一处镇子,就大讲朱棣如何平定西北,如何分田分地……等到了县城,那就更热闹了,干脆在馆驿外面画出一圈地方,开始演出了。

这是使者,还是卖艺的啊?

把不少地方官吏都给折腾懵了,他们纷纷派出衙役看管,然后又给应天送信,请教礼部和鸿胪寺,使者可不可以表演?

刚刚从家乡回来,接掌礼部尚书的陈迪,一看鼻子都气歪了。

这是表演吗?

分明是为匪宣传啊!

地方官吏都是干什么吃的?

怎么能允许!

他连忙下达禁令,并且派遣一队锦衣卫,去专门护送使者进京,沿途再也不许他们跟被人接触,如果不听话,那就杀!

陈迪的禁令还是晚了一步。消息已经传播开了……而且柳淳安排在暗处的那些眼线也都动了起来,全力以赴,宣扬朱棣大胜的消息。

燕王开疆拓土,完成先帝未完成的事业,而朱允炆则是倒行逆施,为了对付燕王,不惜违背祖训,勾结蛮夷……难道他忘了,蒙古人曾经屠戮中原,杀了无数的百姓吗?

这一番质问,或许还算不得什么,可伴随而来的另一条消息,却让人懵了!

朱允炆的师父,右都御史练子宁,终于看不下去,决定弃暗投明,追随燕王,一起讨伐朱允炆!

这可是个超级重磅炸弹,五月五,一颗惊雷,在头顶炸响!

谁?

练子宁!

那可是天子的师父啊!

他怎么投降了朱棣?抛弃了自己的弟子?

难道真如传言说的,练子宁失望透顶?觉得天子太过分了?徒弟背叛师父常听说,可师父背叛徒弟,还很少见。

尤其是前些时候,朱允炆宣称练子宁落入敌手,殉国而死,还给师父大办丧礼,现在看起来,简直跟笑话一般!

到底谁是谁非,又有谁说得清楚?

可没过多久,从练子宁的老家临江府传来了消息,练氏宗族,决定将练子宁逐出家门,生不是练家的人,死不许入练家的坟!

不忠不义,无君无父,屈膝投敌,寡廉鲜耻之徒,练家子弟,人人得而诛之!

消息传到了西安,练子宁整整三日,不吃不喝,或许后世之人无法理解,一个人被开除宗族,意味着什么!

可练子宁太清楚了,他完了!

君父抛弃他无所谓,家族抛弃他,就连最后一丝念想也没有了,彻底成了孤魂野鬼,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朱允炆啊朱允炆!

好歹师徒一场,用得着做得这么绝吗?家族的抛弃,让练子宁彻底放弃了最后的矜持,脸面这个东西,不要也罢!

练子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他没有别的,只有一支笔,满腔愤懑!

五天之后,一篇大作新鲜出炉,标题只有四个字:德不配位!

第710章 帝国财相第606章 大家都说该杀第9章 朱棣的惊叹第429章 老朱遗旨的威力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第474章 南军哗变了第49章 神奇二人组第609章 第二个沐家第163章 赚个国家第381章 朕和朕最后的倔强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490章 小心眼的师父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第808章 惹了柳太傅的可怕后果第328章 愤怒的户部尚书第3章 绣春刀之梦第364章 我们不一样第77章 道衍被鄙视了第69章 好女婿第801章 从掌握舆论开始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347章 投奔师父去第645章 后院起火了第472章 天牢里的勇士第474章 南军哗变了第877章 粮食很关键第109章 拿东厂吓死你第795章 锦衣卫杀人了第742章 不考进士考交大第258章 治理地方从修厕所开始第629章 我要见陛下第16章 传说中的投献第495章 要有学区房第315章 初心不改第295章 求上门第29章 挣钱娶媳妇第518章 金陵,金陵第816章 免费劳力第678章 抓捕开始了第147章 被误会的朱元璋第329章 什么叫猪队友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体验第626章 抓贼抓到了自己头上第423章 请斩徐辉祖第180章 你们震动龙脉了第554章 永乐大典第630章 微笑着面对它第694章 不做亡国之君第769章 金殿对赌第547章 掉进坑里的公侯们第551章 朕要封圣欠一章,明天补第303章 锦衣卫复出的第一个倒霉蛋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895章 逆徒于谦第188章 号令八方的玉貔貅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题第859章 把勋贵也赶出国门第412章 水真的很凉很凉第958章 超越盛唐第486章 朵颜三卫是我的人第176章 该给柳淳点甜头了第816章 免费劳力第426章 朱元璋最后的养子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739章 君臣联手忽悠人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148章 大家一起来赚钱(求订阅和月票)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612章 卖地会上瘾的第452章 罪己诏第158章 朱棣来了第579章 刺杀朱棣第611章 柳淳也是个官僚第512章 燕王有大军五百万第161章 老朱家的贪财基因第460章 我太难了第548章 陛下都来了第21章 赚朱棣的钱第452章 罪己诏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105章 闹不起来的大案第160章 陛下夸奖你了第119章 最后一个犯人第561章 柳淳的宝库第70章 罢帅第174章 敏锐的朱棣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第5章 燕王驾到第76章 拯救蓝玉的第一步第142章 听说陛下缺钱了第778章 尔等辱骂先帝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450章 六王齐聚第394章 朱棣的第一个胜利第691章 你也配要挟大明?第189章 信国公,过来扭屁股了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