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涨点俸禄真不容易

锦衣卫能干好户部的差事吗?

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先不妨假设一下可以……如果锦衣卫行,那户部就可有可无了,换句话说,户部的那帮玩意就没救了。

朱棣不但会杀了他们,还会灭了这帮玩意的九族。

而且对于文官来说,也失去了跟天子叫板的筹码。要知道一直以来,文官都喜欢说一句话,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也就是说武夫光能打仗,治理百姓,还必须靠他们。

既然要依靠他们,就要给文官一点甜头,甚至要纵容他们撒娇卖萌,极端情况下,也就有了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

不过一旦有人能取代文官,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对他们来说,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天崩地裂啊!

“不可能!绝无可能!”

这是胡广的看法,“我承认锦衣卫有些本事,柳淳也是才能过人,但是锦衣卫就是锦衣卫,他们如何能管理庞大的财税体系?这不是笑话一样吗?

杨荣板着脸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些年锦衣卫弹劾了不少官吏,可见他们的水平还是很高的。”

金幼孜却道:“我不这么看,锦衣卫那帮人,说到底还是抓人整人的,他们挑毛病是行家,可是让他们真正做事,那可就未必了。而且我就不相信,锦衣卫上下都是那么干净?别忘了,前些时候,柳淳还把北平的锦衣卫办了一大堆。说死我也不相信锦衣卫能干好!”

这几位互相看了看,既然如此,那就等着看锦衣卫的笑话吧!

“天下人都在盯着咱们,这一次可是关乎重大,我们必须拿出真本事了。”柳淳轻笑着道:“多年来,咱们一直跟文官周旋,惩办贪官污吏,为了这个天下,兢兢业业。到了现在,陛下把最重要的户部交给了咱们,锦衣卫到底能不能扛起这副担子,就要看咱们的本事了。”

柳淳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可每一句话,都说到了这些锦衣卫头目的心上,压力如山啊!

不过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

锦衣卫从前能打仗,后来能监督百官,现在治理国家,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财政的核心无非就是两件事情,其一,是把钱收上来,其二,是把收上来的钱,再给花出去。

至于怎么收钱,怎么花钱,还真难不倒锦衣卫。

经过几天的商讨,柳淳将一份详细的计划递交给了朱棣。

等到这份计划送上去,朱棣看完只说了三字:“太妙了!”

能得到皇帝如此赞许,锦衣卫到底拿出了什么妙法呢?

首先,柳淳认为,依照上一年的各种税收,统一计价……凡是粮食作物,每石做价一贯钱,布匹丝绸做价十贯,糖类和油料做价两贯……根据柳淳的方法,计算出一年大明的税收总额。

这个做价方法其实和郁新那套折价的办法,几乎没什么区别,甚至还要更加粗糙,郁新还区分了稻谷、粟米、芝麻一类的,柳淳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笼统分为粮食、糖料、油料、布匹。

这样做不会造成更大的收税困难吗?

你姓柳的又能比郁新厉害到哪里?

试问锦衣卫就能按规矩办事,比原来户部的文官还清廉吗?

笑话一样,不管是内阁,还是六部,全都嗤之以鼻。

可是当他们再看到下面的一半,顿时傻眼了。

这次是彻彻底底傻眼了。

柳淳用的估价办法,根本不是用来征税的。而是作为投放货币的凭证。

咱不妨举个例子。

就拿长沙府来说,去岁提供税赋20万石,今年长沙府的银行就会得到20万贯钱。这20万贯钱,是给地方仓库,用来收购粮食的,而朝廷征税,则是征收货币。

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将产出卖给仓库,换取货币,然后交给地方衙门。

直接征税就直接征税,弄这么一套复杂的东西干什么啊?姓柳的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啊?

那些脑筋不太清醒的翰林官,还有一部分言官,都是这个看法。

可内阁诸公。包括六部的循吏,都迅速看懂了柳淳的高明之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这套办法可以说将原来户部的弊端全都给解决了不说,还顺带着推行了一条鞭法,实现了货币下乡。

越想,越让人拍案叫绝,五体投地。

不妨先从一条鞭法分析……很多史学家都把一条鞭法当成了良法,可他们忽略了两个致命伤。

在货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逼着老百姓缴纳银子,势必会出现谷贱伤农的问题。

老百姓为了得到货币,就不得不贱价卖粮,再加上火耗的问题,造成对百姓的两次盘剥。

其次,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光是收取货币,却不一定能顺利换成物资。市面上的东西就那么多,朝廷卖的多了,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而且还会出现物价飞涨的局面。

这一点在明末的历史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关外开支增加,就要征用物资,结果北方物价飞涨,粮食甚至超过了二两一石,老百姓破产加剧,由外患发展成了内忧,最终无法收拾。

柳淳在一条鞭法之外,配属了一个官方收购粮食的体系。

由于这套体系是由官方负责,因此就有最低价格保障。

老百姓觉得商人开价合算,就卖给商人。商人开价不合适,就交给官府托底儿,这样一来,能最大限度避免谷贱伤农。

老百姓拿到卖粮的钱,就能去朝廷纳税,也就解决了货币不足的问题。

朝廷统一征收货币,方便简单,能防止原来征税的弊端。

另外呢,由于各地官仓的存在,朝廷需要物资的时候,并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而是可以通过官仓系统,进行调节。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物资充裕,又能防止市场价格过分波动,对朝廷的不利影响。

内阁的几位越是分析,就越觉得高明。

难道这一套方案就没有弊端吗?

也有!

黄淮就道:“征税的确方便了,可各地的仓场府库,要增加许多官吏,又要增设皇家银行的分行,还要建立储粮仓库,这些都是开支,而且还不在少数。照顾了百姓,就要朝廷承受负担……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黄淮说到这里,突然老脸红了,因为他发觉在这个方案之中,柳淳代表的锦衣卫照顾了百姓。而他们这些文官,平日喊着为民请命的口号。

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为百姓想的还不如锦衣卫多。

真是让人惭愧啊!

同样有这个抱怨的还包括朱棣,难不成他又要吃亏了?

不过就算吃亏,他也认了。

“该花的钱,朕是不会小气的!”朱棣豪迈道。

柳淳含笑,“陛下,您再品品,看看朝廷会不会吃亏?”

朱棣紧皱眉头,难道不吃亏吗?那钱从哪里出呢?

朱老四仔仔细细,前前后后,他突然发现一个环节是柳淳一笔带过的,那就是皇家银行。仓库收购粮食的钱是来自皇家银行的。

“柳淳,你的意思不会是让朕增发货币吧?”

柳淳笑道:“不是增发,而是提供适当的货币,活络民间交易。陛下,如今经历均田之后,民间已经有了一些储蓄,市场越来越繁荣,如果仅仅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对朝廷毫无帮助。但若是能把货币交易推行下去,广阔的农村就能消耗掉海量的货币,而这些货币可是凭空冒出来的,说白了,就是陛下赚的!”

朱棣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眼睛也红了。

不用柳淳说,他都知道这里面有多少赚头儿!绝对是一个难以估量的数字……“柳淳,老百姓能接受吗?”朱棣的声音颤抖,心潮澎湃,已经到了极点。就好比一个超级巨大的堰塞湖,只剩下最后一块石头挡着了。

行,还是不行呢?

“陛下,这就是臣提议增设仓场,保底收购粮食的用意所在!”

轰!

朱棣只觉得一颗惊雷炸响,再也没有迟疑。

通了,全都通了!

老百姓不会无缘无故接受纸币的,不管朝廷怎么宣传,都会有一大部分人不愿意要。

可若是把纸币跟纳税联系起来,通过采购粮食,把纸币发行出去,再通过收税,让纸币回流。

这个过程不经意间,就树立起纸币的权威。

这可不是宝钞那种凭着朝廷命令推行的,而是依靠公平买卖建立起来的,老百姓当然会接受,而且还乐于接受。

“陛下,根据臣的估算,我们每年都能增发两成以上的纸币,这笔钱就是朝廷额外的收入了。”

朱棣猛地吸了口气,老脸涨得通红,当真是高兴坏了。

“妙计,果然是妙啊!”朱棣兴奋地搓着手,“柳淳,你又帮了朕这么大的忙,都不知道怎么赏赐你了,要不朕把朱权宰了,然后将大宁作为你的封地怎么样?”

柳淳一听就黑了脸,朱老四你是成心恶心我是不是?

“陛下,臣不要赏赐,如果陛下愿意,就给臣加点俸禄。”

“俸禄?你要多少?”

柳淳伸出一根手指。

朱棣大惊,“你要十万?还是一百万?”

虽然相比贡献,这点钱不算什么,但是朱棣也挺肉疼的。

“臣不要那么多,臣只要一百贯。”

朱棣一听,松了口气,“哈哈哈,柳淳,你太客气了,其实一千贯也是可以的。”

柳淳摇头,“不成的,一千贯陛下就支付不起了。”

朱棣不爱听了,“你什么意思,难道你眼里,朕就是个穷鬼吗?”

柳淳轻笑,“那好啊,陛下给每一位官员增加一千贯俸禄,我大明数万官员,陛下出得起吗?”

“咳咳!”朱棣差点呛到,他圆睁二目,死死盯着柳淳,“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帮混账东西,朕杀还杀不过来呢!怎么会给他们涨俸禄,简直痴心妄想!不行!坚决不行!”

柳淳无奈摇头,“陛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家银行多发货币,如果不给涨俸禄,百官实际收入会下降的,到时候就真的没人愿意干了。”

朱棣哼了一声,“没人愿意干,就用你锦衣卫的人,他们干得不是挺好吗!”

柳淳沉吟片刻,躬身道:“多谢陛下赏识,锦衣卫上下感激不尽。既然如此,臣斗胆恳请陛下,也给锦衣卫涨点俸禄!”

“你!”朱棣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算是看明白了,不管用谁,这个钱都是要花的。

“俸禄可以涨,但是贪官污吏朕绝对不饶!天牢的那些,朕要杀一个血流成河!”朱棣恶狠狠道。

第400章 战神李景隆第518章 金陵,金陵第793章 别放走一个!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552章 臣等宁死不从第51章 坑人不浅的方孝孺第186章 锦衣之王第419章 杀赃官,投燕王第818章 商业奇才第742章 不考进士考交大第760章 连朱元璋都惊动了第139章 始于颜值,陷于勇气第260章 争相拜师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601章 捷报!捷报!第744章 辅国公被冤枉了第830章 大火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34章 朱高煦的变形记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窝第516章 山东军图覆灭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第467章 汤和留下的秘密第22章 一村之长第93章 黄子澄的雄心壮志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23章 舍得下本的刘淳第556章 你读了多少遍第229章 柳三赚大了第359章 柳淳的十万天兵第22章 一村之长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643章 皇帝也管不着第509章 山东百姓的怒吼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421章 快速发展的义军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346章 聪明的蓝新月第574章 怒斥诸将第591章 一门双国公第593章 这是要发财了吗第341章 贬官第836章 大胜之后追穷寇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412章 水真的很凉很凉第512章 燕王有大军五百万第601章 捷报!捷报!第820章 大明的脸丢光了第159章 二王斗富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们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488章 臭弟弟不听话第63章 上门逼婚第784章 抓了个国王第550章 龙心大悦第893章 太师千金的大婚第131章 来自徐辉祖的感谢第581章 悉数打入天牢第103章 纪纲的爹第168章 第一只肥羊上门了第776章 大方的师娘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359章 柳淳的十万天兵第167章 又一个藩王上钩了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302章 开开心心一家人第118章 朱棣的顿悟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629章 我要见陛下第620章 火烧向大理寺第265章 请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98章 锦衣卫的报复第794章 替二哥伸冤第721章 宁王落网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170章 岂不美哉第633章 想钱想疯了第652章 飞起来的朱高煦第882章 这丫头朕不敢要了第45章 都是给我打工的第122章 朱标的发财之路第264章 要和理学对着干了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缘第193章 柳淳是个好老板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334章 太孙驾临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718章 比朱棣还有钱第39章 徐妙锦的梦第406章 自投罗网的练子宁第727章 锦衣卫的复仇第469章 京城兵变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第173章 救驾第838章 打破将门世袭第463章 朕躬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