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齐夸崔二郎

众目睽睽之下,被张六郎这么一通挖苦和讥讽,饶是崔耕不想招惹是非,低调做人,也淡定不住了。

“去你娘的,谁家裤~裆没拴紧,把你露出来了?”

他抬臂伸手一指,爆粗道:“姓张的,你把话给本官说清楚。我这折冲府长史一职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地方见不得人的?”

崔耕越是暴怒,张群利越是不怕他,暗哼两声,还当你是城府极深之辈,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年轻火爆的愣头青。当即撇着嘴,说道:“倒不是见不得人,但也不光彩。要不是清源县和莆田县合并,你能捞到这个七品军府长史?不过一时运气罢了!不是凭真本事当的官,你家六爷就是不佩服!”

“呃……这尼玛也是理由?你算哪颗葱,本官用得着你佩服啊?不佩服,你死去啊!”

崔耕翻了翻白眼,摸着鼻子真心无语,你妹的,难不成真碰到胡搅蛮缠的二百五了。

张群利也没想到崔耕竟然回答的这么不要脸,一时语噎:“你……”

噔噔噔~

就在双方僵持之时,忽然一阵楼梯声响。

众人抬头看去,但见一个头发半白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下楼来,眉目间颇有几分林三郎的影子。

“拜见林老伯!”

“拜见林老爷子!”

“林叔叔您好!”

众人乱哄哄地见礼。

崔耕猜度这就是林三郎他爹林知祥了,也跟着施了一个大礼。

他的七品浅绿色官袍实在他扎眼了,林老头赶紧以手相搀,笑着道:“使不得,使不得!老朽怎敢当崔长史如此大礼?”

待崔耕起身,林老头又亲切地道:“本来老朽是想亲自给崔长史写请帖的,只是犬子主动请缨,说颇跟崔长史说得上几句话,才让他写了这份请帖。难得崔长史真赏脸,我林家简直人人面上有光。来,来,来,快楼上请吧。”

这番话太客气了,简直把崔耕当成了足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大人物。

得泉州府如此名望的豪族长者如此礼待,崔耕一方面脸上颇有几分惭愧,另一方面虚荣心也得到了空前的满足,刚才张群利给他的那点不快,顿时完全烟消云散。

他回道:“林老爷子言重了,我和令郎乃是至交,别说他亲自写了请帖了,哪怕是随口一句话,我也得来。”

“崔长史实在太看得起犬子了。”

林知祥亲自引路,崔耕后面紧跟,刚走到楼梯口时候,张群利又阴阳怪气地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但恰好所有人都能听见,道:“啧啧啧,要说林老爷子,年轻的时候的确是一个人物。不过现在老了,这眼神也不好使了。以后谁家要是奉他当了“领船”,可得自求多福喽!”

林知祥闻听此言,顿时停下了脚步。

其实,他刚才能那么恰到好处的下楼为崔耕解围,就是事先安排好了人提前通风报信。

本来打算自己下来,捧崔耕几句,把他领上去就算完事了。没想到,这张群利还是不依不饶的。

林知祥白眉倒竖,虎目圆睁,猛然转身,厉声道:“张群利,你是在说老夫?”

威风凛凛!

煞气腾腾!

霎时间,林知祥从一个待人和气谦虚谨慎的小老头,变成了一个目露凶光择人欲噬的猛兽!

要知道做海商,上要与天斗。

一旦天公不作美,可能降下狂风暴雨,让船只倾覆;可能风力不足,让船只整年漂泊海上,无法到达目的地。没有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干不了这一行。

中要与海盗斗,海上没有王法,没有秩序,真遇上了也只能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你不杀人人就要杀你!

下要与暗礁斗,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什么时候稍一大意,就是船毁人亡之局。

林知祥战天斗海杀海盗,都战了几十年了,又岂是什么善男信女?

此时林知祥脸一沉眼一瞪,直吓得张群利下意识地噌噌后退数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老头得理不饶人,高声道:“老夫刚才听说了,你是对崔长史不满,觉得他不配上三楼?那我把就崔长史的事迹就说出来,让你佩服佩服。”

然后,林知祥简要地把崔耕发明木兰春酒,抢回祖业,又当上县尉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番话,语气平淡,简明扼要,惜字如金。

既无半句废话,更无一点毫无夸张之词,但越是如此,越显得林老头所言真实不虚。

崔耕听完了不由得暗暗心惊:林老头你对我也太上心了吧?怎么对我的事知道的那么清楚?我知道你们林家势力大,但干点啥都好,非琢磨我干啥?

其实他还是妄自菲薄了,在林知祥的心目中,崔二郎已经成为泉州最值得重视的官员之一。年不过二十,不是凭借祖宗余荫就官居七品。泉州历史上几百年也没出一个啊,他不值得重视还有谁值得重视?

至于其他听众,大部分只知道崔耕从清源县尉到折冲府长史的关键一跃,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听林知祥讲了崔耕的过往,看他的眼光顿时不同。

林知祥最后道:“张群利,如果易地而处,你能做到崔二郎的一半?这样的人你不佩服,还有什么人值得佩服?”

“我……”

张群利想在“已利鼻国首商会”上闹点事,落落林家的面子。万万没想到,这次还真踢到铁板上了。

他明白,在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这时候耍无赖,不承认崔二郎的能力,不过是徒惹人笑罢了。

当然了,羞刀难入鞘,现在要他认输,也是不可能。

张群利眼珠一转,鼓足了勇气,道:“林老爷子您说的那些,是崔二郎的经商之能,我的确自愧不如。但我刚才说的是,他当官的能耐,我不佩服。说白了,这个折冲都尉府长史,是他捡来的,算什么能耐?”

“捡来的?那可未必!”

楼梯门口,一身戎装的郭恪冷笑着回应道:“实不相瞒,崔兄弟能当上折冲府长史,是出自本官的推荐。”

原来刚才三楼上,林知祥告罪离开,人们都觉得有些奇怪。

郭恪陪着一帮老头子坐在一起,深感无聊,就找过个伙计来一问,这才知道是有人找崔耕的麻烦。

那还得了?

经过了那晚“九九登高会”的一场密谈,郭恪已经不仅仅把崔耕看作是自己的铁杆心腹和得力佐官,更是将他当成了一个朋友。

闻听此事便当即起身,来到了楼梯口。

待张群利拿折冲府长史这个问题攻讦时,他突然出声,并且特意说出了“崔兄弟”三个字,为崔耕撑腰。

在郭恪的说法里,崔耕能得这个官可不是运气,而是自己慧眼识英才,认为以崔耕的能力的确应该担当此职。

至于证据,就是山匪入清源城时,崔耕的表现。

最后,郭恪学着林知祥的语气道:“若是易地而处,你张六郎能一身是胆,凭几个衙役和数十悍匪周旋,并且把他们的主力骗出城,保住全城百姓的安全?”

“我……”

张群利彻底没词了,不光是因为崔耕的战绩太耀眼,而且是因为郭恪那声“崔兄弟”,着实把他震了个不轻。

他心中暗忖,谁不知道这位郭都尉是长安城派下来镀金的官二代?武荣县那个折冲都尉府,据传言乃是姓郭的家族为了方便他镀金和历练,才发动家族的力量在朝廷中斡旋一番替他争取到的。

原本以为,他和崔二郎只是上下级的关系,怎么这二人还称兄道弟上了?

崔耕要是真抱紧了这条大粗腿,他是不是因为走了狗屎运才得官的,根本就不重要。哪怕他本人就是坨狗屎,也能兴旺发达啊!

故意跟这种人过不去,我这不是寿星老吃砒霜嫌命长了吗?

形势比人强,要不……我给崔二郎认个错?可那样的话,又把张伯伯家得罪了。

张群利稍一犹豫,已经错过了向崔耕道歉的机会,因为泉州刺史冯朴已经到了。

原来根子还在三楼上,先是林知祥出去了,又是郭恪出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回。也在三楼上坐着的冯朴心中就纳闷了,这都是怎么回事儿?没事儿一个个往二楼跑干屁?于是乎,他就招个伙计过来,问个明白。

一听有人找崔耕的麻烦,老刺史顿时勃然大怒,暗骂道,你们这帮瘪犊子莫不是瞧着人家初来乍到,又想找麻烦了?简直是岂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段时日,冯刺史对临时驻防的武荣折冲府可是相当满意和赞赏的,爱屋及乌下,自然也是欣赏添为军府长史的崔二郎。

关于那场贼人作乱火烧武家的内情,冯朴早就打听了个一清二楚。直到现在,老头子午夜梦醒,还是感到一阵阵后怕。

这武良驹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泉州城就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头一个脱不了关系的就是自己啊!

而且不是一刀之苦,到时候自己不招出几十个亲朋好友来,想遭这一刀都没有可能!

据郭恪向自己私下提及,当时多亏了崔二郎临危不惧,与巧妙周旋,才让自己与这场大难擦肩而过。

如此大功劳……呃,冯朴还不能大肆宣扬的嘉奖崔二郎,一方面是,公文上只有林三郎的功劳,名面上没崔二郎什么事。另一方面是,当今圣后太过多疑了,那件案子最好是悄无声息地过去。

所以,冯朴也只能把崔二郎这个人情记在心里。

现在终于找着机会回馈了,冯朴起身下楼。在场以冯朴的地位最高,他一下楼,顿时三楼其余人等也跟着下楼了。

在这么多人面前,冯朴把崔耕好一通夸。

但是,因为不能提这个案子,夸的内容就非常含糊了。什么临危不惧一身是胆啊,什么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啊……都是一些好词,就是没有具体的事例。

光听这些好词儿,还以为崔二郎是诸葛亮和赵子龙的合~体呢,这也太不合理了。

大家面面相觑,暗暗琢磨,冯朴这是吃错药了?怎么对一个年纪轻轻官秩浅薄的少年郎如此褒扬呢?

最关键的是,这褒扬中不是场面话,而是太肉麻了,在众人看来,刺史大大这也太没节操了吧?!

先是林家家主…再是下来镀金的长安官二代…最后是泉州府一哥冯刺史大大……

夸!

就是一阵夸!

就是啪啪一阵猛夸!

就是啪啪一阵毫无节操的猛夸!

一时间,谁人还敢再小觑来自清源小县城的崔二郎?

所以,待冯朴讲完之后,不少人主动上和崔耕打招呼,嘘寒问暖,热情无比。

至于张群利?早就被人们挤到一边去了。在这么多大佬面前,哪有他的立足之地。

见此状况,望海楼的主人,同为大海商的张元昌,忍不住酸溜溜地对林知祥,道:“没想到崔长史居然能得冯刺史和郭都尉如此看重!呵呵,林老兄呐,令郎能和崔长史交朋友,真是好运气啊!”

林知祥捋须颔首,笑而不语。

倒是刺史冯朴对张林两家的微妙关系洞若观火,道:“这话怎么说的?好像林三郎高攀似的。其实人家林闯也不差,朝廷的公文快下来了,本刺史听说是连升两级。过不了多久,他就是从八品的承务郎了。两个小伙子都很有前途,可称折冲府“双壁”!”

旁边有人凑趣道:“这二人的前途,又岂是折冲府能限量的?依我看啊,应该叫泉州双壁才对!”

“对,对,泉州双壁!”

“泉州双壁!”

人们纷纷应和,唯有张群利在一个角落中喃喃道:“泉州双壁?一个从七品,一个从八品,竟都被我一人统统得罪了……”

第793章 李鼠是为谁第1222章 传奇将诞生第1156章 搜查会春楼第111章 突闻惊天变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634章 活捉李鸿泰第038章 祖产不姓方第347章 红花与绿叶第1502章 借尔运气用第1200章 此会有隐情第1419章 劝降沙弥岛第676章 崔耕有新职第584章 崔耕的决断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1713章 刹那千年药第1361章 唐诗无标点第1395章 赐尔名思明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828章 清流终出手第1105章 中秋夺美日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1208章 终除鳄鱼患第1520章 虎狼前后来第1635章 光弼脾气倔第1140章 尘埃将落定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923章 崔是令公孙第222章 一箭且双雕第1813章 钱财做文采第847章 王府祈晴会第782章 久远的交易第796章 校场马球赛第1613章 昨夜无头案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434章 红颜何其多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606章 吐蕃有内乱第509章 秘堂实力强第507章 小人心难测第199章 临行欲结亲第142章 长安风波起第036章 长安风波起第704章 火爆蹴鞠场第1785章 万事有关联第414章 突厥怪风俗第280章 端午龙舟赛第370章 忽然兴大狱第1828章 一死就发动第1211章 华州忠义社第641章 三计待二郎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300章 妾心早属君第707章 无心柳成荫第1366章 祭祖松明楼第107章 刚烈苏大郎第943章 突起宰相争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1092章 韦后还活着第163章 僚汉本一家第568章 金银二宝山第1683章 史镜与人镜第239章 江心忽翻船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647章 误看狮子舞第1442章 乱点鸳鸯谱第331章 鸡鸡复鸡鸡(两章合一)第1219章 惊天大危局第1305章 治下蓄奴事第509章 秘堂实力强第383章 婚礼进行时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爷第1761章 再见王嫣然第587章 秘堂终入手第1281章 名道黄师尊第1282章 波斯求治病第685章 二郎大请客第574章 和尚死要钱第695章 长安东市行第1012章 四爷最信佛第254章 突来无妄灾第1697章 双方终联合第653章 李显有交代第1348章 四面楚歌际第322章 光烈有主张第647章 终于返洛阳第1411章 不仅是折兵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1142章 冀王和蛮王第1592章 蜀中无大将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1646章 王维与碧珠第222章 一箭且双雕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师第425章 策反在敌营第1036章 佛子与魔徒第758章 赤足蹈火术第1765章 力压武阳峒第1342章 欢喜两冤家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