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

“呃……也不是图什么。陛下就是觉得,自己无子,您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整天打打杀杀的没什么意思。不如签订盟约,安享富贵。”

崔耕却微微摇头,道:“李隆基比本王年纪还小,完全可以再生嘛,本王可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心胸。杨公公,你确信,没什么附加条件了?”

“没了……呃……有。”

“这还差不多,到底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杨思勖小心翼翼地道:“这盟誓的人吧……为了考虑陛下的面子,得……得多一个。您想啊,您毕竟是陛下的臣子,陛下专门和您盟誓,那多不合适啊,这多一个人,他就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行了,别整那些有的没的。”崔耕皱眉打断道:“事到如今,本王就问你一句话,那多出来的人是谁?”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是他?什么内容?岭南道、吐蕃、大唐朝廷合好,不再互相攻打?”

“岭南王果然聪明!”

“不对啊……吐蕃元气大伤,急需修养生机,可以理解。但这事儿对李隆基有什么好处?”

“事到如今,奴婢也不瞒您了。吐蕃还会上表,称陛下为舅舅,合同为一家,臣服大唐。有了这个功业,陛下就可封禅泰山了。”

从文成公主那论,小赞普倒的确该城李隆基为舅舅。

“这样啊……”

崔耕暗暗琢磨,封禅泰山,对于后世之人来说,当然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古代帝王来讲,这就是毕生追求之一了。

但是,泰山不是那么好封禅的,你得取得过人的功业才可封禅。要不然,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讲,会被天下万民讥笑。从迷信的角度来讲,会被上苍降罪。

李隆基长达几年没有子嗣降生,肯定心慌了。能追求的,可不就之剩下青史留名吗?

所以,他为了封禅泰山,同意吐蕃的要求,积极搀和此事,并不奇怪。

至于说他会不会违背盟约?废话,有了足够的利益,亲爹都能杀,还在乎什么报应?

不过,至少在短时间内,三方的和平还是能够保证的。

崔耕道:“如此说来,你们那个什么三国盟约,就算瓦解了?”

杨思勖正色道:“什么三国盟约?那仅仅是民间传言而已,越王不可偏听偏信。。”

“那本王找南诏的麻烦,朝廷也不管?”

“南诏撮尔小国,若是胆敢冒犯岭南王的虎威,当然要严惩不贷。”

“那成吧,本王答应了。”

以岭南王的实力,绝不可能灭绝吐蕃。崔耕又没有跟朝廷开兵见仗的打算,当即慨然应允。

杨思勖大喜,道“岭南王真敞亮,奴婢这回可是又立下了大功一件。您知不知道,朝廷收回石堡城之后,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啊……”

然后,他简要地将事情的经过,介绍了一遍。

石堡城重归大唐后,吐蕃赞普马上写信给李隆基,要求李隆基还城。

李隆基当然不肯,吐蕃就威胁把三国盟约的细节公之于众。

李隆基虽然不怎么在乎,但这终究影响他的名声,又是一阵好言安抚。

双方不断讨价还价,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一致同意定立这么一个盟约。

会盟的地点,就在石堡城外,三方中每一方可带两万骑兵护驾。并且,可以派人去另外两方的重要关隘上监察,防备有人集结大队人马偷袭。

石堡城附近方圆几百里全是荒原沙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什么风吹草动,逃跑也很容易。

这算是最佳的会盟地点了。

合约签订之后,吐蕃得了喘~息之机,大唐朝廷得了面子,至于崔耕……则是彻底瓦解了之前的三国同盟。

事实上,他当初让安禄山取石堡城再交给李隆基,也不是活雷锋,主要还是为了挑拨大唐朝廷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结果,比他预想中要好很多。

只待把朝廷和吐蕃安抚住,崔耕就可腾出手来,处理大唐的心腹大患南诏了。

……

……

商定日期,派出监察使者,准备精锐部队,把郭子仪和张守调来护驾……直到一个多月后,崔耕才忙活的差不多。

只待明日一早,就可启程赶往石堡城。

可正在这时,崔耕的府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面色愁苦,跪倒在了崔耕的面前:“小人王勇参见越王千岁,参见诸位将军。”

“王勇,你找本王有什么事儿?”

“呃……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王上屏退左右。”

“不必了,这里都是本王信得过的人。”

这话不假,在场的除了崔耕之外,就是杨玄琰、郭子仪、张守和安禄山、宋根海了。

王勇猛地磕了一个响头,道:“王爷慈悲,小人求求您,一定要救救小少爷啊!”

“小少爷?”崔耕微微一愣,道“怎么个小少爷?”

“就是王海宾之子王忠嗣,小人就是王家的管家。”

“什么?王忠嗣?”崔耕、郭子仪和张守,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在渭州之战中,因为李隆基的拖延,崔耕和王海宾、郭子仪、张守先胜后败,被吐蕃大军紧紧追赶。

最后,王海宾主动断后,战死沙场,崔耕三人才得以逃出生天。毫不夸张地说,王海宾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现在听说王海宾的子嗣有难,他们怎能不急?

崔耕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心中暗想,历史记载中,王海宾战死后,他的儿子王忠嗣被李隆基收入宫中,好生抚养,长大成人。

但是,自己怎么就没再多想想,历史已经改变了啊!

王海宾是为了掩护自己和郭子仪、张守才战死沙场的,李隆基视自己三人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又怎么可能收养王海宾的遗孤?

那可怜的孩子,还不知怎么自生自灭呢!

王勇却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罗哩罗嗦地解释道:“唉,说起来,都是小人的错啊!五郎去世后,就是我跟小少爷相依为命。没成想,小少爷今年才十二岁,就嚷嚷着去瓜州从军,替父报仇。我想小孩子嘛,就是说说而已,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某日晚间,他竟然不辞而别了。”

王勇说得十二岁是虚岁,其实王忠嗣现在也就是十岁而已。他就算再天赋异禀,也比之成年人也大大不如。

崔耕担忧道:“然后呢?”

“然后,小的就赶紧追了下去。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小少爷碰上了人贩子,被卖给瓜州的胡人做奴隶了。小的想把小少爷赎回来,但是……五郎生前没什么积蓄,我的钱不够。”

依王海宾那狗脾气,确实存不下什么钱。

郭子仪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你是来拿钱赎人的?好说,好说。”

“哪啊?”王勇苦笑道:“我当时见钱不够,就急眼了,说朝廷律法有规定,汉人不得为胡人之奴。”

崔耕摇头道:“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瓜州地处边陲之地,哪那么严格?再说了,就算在长安城,这种事儿也禁绝不了。”

“对啊。人家就说,随便我哪里去告,总而言之,不见钱不能放人。”

“接下来呢?”

王勇痛苦地蹲了下去,抱着脑袋,道:“我……我当时也是气迷糊了,就说,五郎和岭南王、大唐双耀,有着过命的交情。他们赶紧乖乖放人还则罢了。不然地话,岭南王一怒,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他们怎么说呢?”

“他们说,要是不提岭南王也就罢了,交钱就能赎人。但是现在,既然那王忠嗣对岭南王如此重要,就让他亲自前来领人吧?他若不来,给多少钱都没用。”

第420章 定州乱离人第911章 再见玉玲珑第1474章 梦幻初显威第118章 九月登高会第840章 揭帖谁之祸第260章 二郎好贴心第693章 正面硬碰硬第102章 怒砸巡检司第1610章 诸生俱落空第831章 韦后二垂帘第712章 奇峰陡然起第602章 大公能无私第707章 无心柳成荫第1350章 名将终授首第552章 好多好多诗第759章 终于踏归程第1229章 双耀终归心第657章 夜游牡丹园第1348章 四面楚歌际第1162章 舍命来报仇第189章 寿宴冷清清第1441章 原是儿媳妇第725章 善恶报不同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720章 砥柱居中流第283章 杉木造龙舟第366章 请出徐无仗第093章 折冲都尉府第1103章 宰相大变动第1828章 一死就发动第594章 崔光得圣眷第771章 常清大婚中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036章 长安风波起第176章 作茧来自缚第1727章 法进来拜访第1414章 新罗与扶桑第664章 对喷袁恕己第1665章 鼻子比狗灵第1247章 又有奇迹生第924章 惊变突骑施第1459章 腹中各有谋第1267章 命定两冤家第1748章 又是钦州僚第779章 匆匆长安行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389章 再添夺妾仇第580章 来龙与去脉第1011章 乔装新罗行第562章 原是惊弓鸟第1662章 光弼终归心第276章 南北禅宗会第672章 贼子终发动第1544章 贼子露狰狞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1441章 原是儿媳妇第710章 全票投一人第697章 节外生枝中第303章 启程定州行第650章 扶桑改国号第1261章 番僧好念经第926章 天上掉功劳第477章 传奇一老道第797章 二郎提条件第671章 牵扯天家秘第675章 袁恕己罢相第1663章 口中含天宪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248章 相约无定期第1584章 红颜真祸水第546章 新神换旧神第1421章 术业有专攻第062章 动土仪式上第1836章 死前绽光芒第484章 各方风云动第458章 终于归洛阳第1074章 逢凶终化吉第871章 三方皆有宝第188章 参天树已倒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转第315章 辈份任尔挑第461章 再见俏公主第137章 瑞兽麒麟威第877章 突现猪队友第1824章 七夕赏花宴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1716章 藤野夫人邀第335章 鸡蛋和鸭蛋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70章 周兴来献计第1458章 胡商与贪官第1464章 劫富难济贫第918章 慧范改门庭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594章 崔光得圣眷第1743章 惊天一把火第629章 巧解水碾案第336章 黑云隐隐现第170章 周兴来献计第1266章 大唐鄙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