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章 岭西出奇兵

半个时辰后,尺带珠丹再次悠悠醒转,想到吐蕃军面临的窘状,真恨不得再晕倒一回。

那边韦乞力徐尚却着急道:“现在正是咱们吐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赞普您可千万得挺住啊!”

“挺?怎么挺啊?”尺带珠丹叹了口气,道:“唐军实力占据了绝对优势,我军撤军,若是唐军衔尾追杀,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韦乞力徐尚道:“所以,咱们只能兵分两路。一路拼死阻击唐军,一路全力突围。老臣不才,愿率两万军殿后,还请赞普率我军主力,迅速回转吐蕃,以图后举。”

“两万人?”尺带珠丹迟疑道:“无城可守,无关可依,只能凭借险要地形硬撑。而且论对地形的熟悉,我军远不如南诏军。大相你……能守得住吗?”

“守不住也要守!”韦乞力徐尚咬了咬牙,道:“三天,老臣拼了老命,也要为赞普争取三天时间,请您利用这三天时间,尽快返回吐蕃。我军的粮草辎重……就不要了吧。”

尺带珠丹站起来,深施一礼,有些哽咽道:“那小王就多谢大相,和这次留下阻击的将士们了。你们的家人,我一定妥善照顾。如违此约,人神共弃……”

“国主不必说这些……”韦乞力徐尚摆了摆手,苦涩道:“您回去之后,还得应对崔耕的责问,乃至于和崔耕的战争……担子只比老臣重,却不比老臣轻啊!只要能保住吐蕃国祚不堕,老臣死而无憾!”

……

然后,韦乞力徐尚赶紧从十九万大军中,选出两万并无牵挂之人,组成了殿后之军,准备拼死阻住唐军的追击。

他甚至想到,自己大量杀伤唐军,誓死不退,此战虽败犹荣,虽死无恨,留下千古美名。

然而,奇怪的是,崔耕将近五十万大军,就这么在太和城内驻扎下来,并未出动一兵一卒。

反正阁罗凤当初搞坚壁清野,将全国的粮食物资尽皆集中在太和城内,这五十万大军吃上个两三个月毫无问题。

韦乞力徐尚不禁暗暗寻思,难道崔耕是觉得,穷寇勿追,不愿意与我军死磕?

不能吧,还有这好事儿?

崔耕手下几十万兵马,就是试探着派出一万人来试探一下,又怎么了?

算了,不管了,反正我只答应了赞普,阻拦崔耕的大军三天。三天一过,我也就赶紧溜吧。

三日之后,韦乞力徐尚整顿兵马,徐徐后撤。

还没走三十里,就见一骑疾驰而来,高声道:“大相可在这里?大相可在军中?小的奉赞普之命,特来招大相议事啊!”

“我……”

韦乞力徐尚闻听此言,如同寒冬腊月被一盆冷水兜头而下,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冷到了极点。

他强自稳定精神,道:“赞……赞普现在何处?”

“就在前方五十里扎营。大相您快去吧,去得晚了,恐怕……恐怕……”

“怎样?”

“见不到赞普最后一面了!”

“啊?这么严重?”韦乞力徐尚道:“我……我马上就去。”

急匆匆,意忙忙,韦乞力徐尚心急如焚,带着数百骑兵,随着报信之人来见尺带珠丹。

刚来到大营边上,他的腿就有些软了。

触目所及之处,吐蕃军东倒西歪,士气低落,毫无斗志,简直连仓促集结的平民都不如。甚至大多数人,见了他这个大相,连起身都懒得起身。

不是一场空前的惨败,焉能如此?

攻夫不大,韦乞力徐尚到了中军大帐,但见尺带珠丹躺在床上,面色惨白,双目无神,连他那引以为傲的长胡须都失去了光泽。

韦乞力徐尚赶紧走上前去,双膝跪倒在地,“赞普,您……您这究竟是怎么了?”

“大相啊!”尺带珠丹一阵悲从中来,痛哭出声,道:“惨啊!咱们败得真是太惨了!也……也太憋屈了啊!”

“到底怎么回事?难道有唐军拦截于您?不能吧?唐军来得数量少,咱们可能发现不了。但若来少了,根本就拦不住咱们的大军啊!”

“大相你想错了,唐军来得人并不少,足有一万之众。”

“一万多人?他们是从哪来的?我军怎么可能没发现?”

“不是从北边来得,是从南边来得。”

韦乞力徐尚若有所思,道:“南边儿……难道……是从骠国来的?他……他们怎么敢?”

所谓骠国,大概相当于后世的缅甸。

骠国的面积广大,不在南诏之下。但是其无论官民尽皆崇尚佛法,战斗欲~望并不强烈,堪称人畜无害。最关键的是,其国人口稀少,文明程度连南诏都远远不如,国力羸弱不堪,一向是南诏欺负的对象。

吐蕃倒是对骠国兴趣不大,因为骠国实在没什么好抢的,出动大军得不偿失。

尺带珠丹咬着牙,道;“就是骠国人让开了道路,引一万唐军入了南诏。阁罗凤将大军尽数调往太和城,无人预警。我军又没有防备……唉!一招棋走错,满盘尽是输啊!”

韦乞力徐尚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道:“当初崔耕在安宁城停留了八个月,有流言说他是宠信阁罗凤的妹妹阿姹,深陷温柔乡中不可自拔。看来……他是留出时间来调兵遣将啊!真……真……我真不该小觑了崔耕!”

尺带珠丹道:“为了不被探子发觉,这次崔耕调得不是本部兵马,而是从西域联邦调了一万精锐,由崔禄山带领。崔禄山对骠国许诺,事成之后,允许骠国向南诏传法,使南诏化为千里佛国。骠国既深受南诏劫掠之苦,又贪图传法的功德,不仅同意借路,还派了两万军相助。”

后世的大理国,佛法大兴,甚至多有国主出家为僧者。但是现在,南诏的信仰主要是道教以及原始宗教(将著名人物当作神灵信奉,称其为“本主”的一种宗教)。

如果能将南诏一国之人尽皆化为佛门信徒,在佛家子弟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德。崔耕提出的这个条件,完全搔到了骠国人的痒处。

但是,韦乞力徐尚还是有些疑惑,道:“即便如此,也是一万唐军精锐,加上两万鱼腩的骠国兵,怎能将我吐蕃的十几万精锐打败?”

谈到这个话题,尺带珠丹简直欲哭无泪,道:“问题是,他们不用和我军作战,只要死守漾濞渡口就行了。我军强攻漾濞渡,损失……无比惨重啊!”

漾濞渡口的铁索桥,是吐蕃军回国的必经之路。

韦乞力徐尚道:“您的意思是……唐军特别善守?没关系,老臣整顿兵马,定将不惜一切代价,为我军破开道路。”

“哪那么容易啊?”尺带珠丹道:“若是不惜一切代价管用的话,本赞普早就带人冲过去了。但问题是……唐将招来了无数道天火,让我军葬身于火海之中。连人家的面儿都没见着,我五万大军,就葬身于火海之中。”

韦乞力徐尚惊讶道:“怎……怎么这里面还有什么天火的事儿?”

“不错,就是天火。入水不灭,燃尽万物,喷涌而出,这不是天火,又是什么?”

其实这就是希腊火。

拜占庭以弹丸之地,力抗大食数百年的镇国重器岂是等闲?只守不攻之下,大食军队不能攻破防线,吐蕃人同样不行!

但韦乞力徐尚却不知希腊火的厉害,闻听此言,还以为是尺带珠丹打了败仗,心胆俱丧,出现了幻觉呢。

他慨然道:“嘿,什么天火?唐军要是有那本事,还不早灭了我们吐蕃了?您等着,老臣这就整顿兵马,看看这唐军到底在如何……装神弄鬼!”

第1615章 华宅秘密多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362章 误会难解明第342章 祸从天上来(两张合一章)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1551章 破局关键处第735章 临别双姝情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247章 又有奇迹生第1615章 华宅秘密多第1792章 两害相权衡第1537章 内宅难摆平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350章 名将终授首第1395章 赐尔名思明第524章 女皇万万岁第062章 动土仪式上第053章 筹办县学馆第1307章 贵人李子峤第1420章 贼子有诡谋第1289章 秘法遭觊觎第1346章 谋划尽落空第299章 二美难得兼第1674章 金乌玉兔集第1038章 韦陀真神力第327章 吉顼有急智第1664章 名相有私心第650章 扶桑改国号第1549章 崔耕的命门第1093章 有苦说不出第1276章 三策保后位第670章 全力斗二郎第679章 长安四势力第1857章 百万大会战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1258章 玄成终授首第088章 此事终罢歇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龙第831章 韦后二垂帘第642章 下封有贤才第940章 韦后要酬功第128章 瓷像转乾坤第1732章 千年之芳华第017章 清源胡县令第938章 猛兽已出笼第886章 三日见分晓第216章 且把闲棋下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650章 实力来背锅第051章 佟府之所见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553章 生变璇玑楼第050章 贞观九年事第694章 长安已大治第1009章 双姝落金城第1580章 分井安宁城第1693章 火烧真经文第465章 一雄领群雌第1552章 崔珍鬼精灵第1134章 吕某真有钱第932章 登临拂云祠第1661章 过河慢拆桥第1629章 王家消夏宴第1680章 鱼传尺素书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711章 胡商有佳仆第1750章 单骑退莫徭第1531章 第三强国立第746章 无敌幸运星第210章 名花能解语第1853章 实现旧日诺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530章 青天美名扬第1800章 幕府大将军第907章 揪出临淄王第1078章 白马可识途第1676章 元琰谋自救第1728章 天花与奇毒第1720章 法进本唐僧第1107章 李旦计连环第465章 一雄领群雌第477章 传奇一老道第1089章 一番真风顺第1232章 入乡未虑俗第1354章 温言审疑案第173章 峰回路且转第463章 你有我也有第659章 新罗好狂妄第658章 月婵想出气第288章 小舅子驾到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572章 皇泽寺奇案第725章 善恶报不同第1174章 还是得谈判第1355章 项庄起剑舞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爷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247章 无暇一美玉第780章 城门挫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