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祸国程元振

“啊?越王千岁!”

这年头,谁敢在长安冒充越王崔耕啊,找死也不是那么个找法。顿时,整支队伍停了下来。

“参见越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万骑兵纷纷下马,跪倒在地,参拜崔耕。与此同时,道路两旁的百姓们也跪了下来。

“越王,真是越王啊!”

“这回妥了,崔青天一出马,定能为张县令平反冤情。”

“拉倒吧,那可不一定。要知道,关键不在于张县令冤枉不冤枉,而在于朝廷的膝盖骨硬不硬。”

“越王出马,就有一线希望了,总比这样冤屈被杀好。况且,好像每次越王所要办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说不定这次也能成功!”

……

百姓们没什么纪律性,小声地议论纷纷。

崔耕双手虚扶,道:“诸位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谢越王千岁”。

人们得了命令,纷纷起身。

有个身着紫袍的中年宦官,从队头跑了过来,微微一躬身,道:“不知越王拦住杂家的队伍,意欲何为呢?”

“你是何人?”

“杂家是刚升任的大内总管,姓程名元振。”

“程元振?”

崔耕听到这个名字后,眼中精光一闪,顿时动了杀心。

要说大唐的祸国殃民之辈,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等等,在人们的观念中,程元振似乎根本排不上号。

但在崔耕的心目中,这些人都没有程元振可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终结了大唐盛世,够可恶的吧?

然而,人家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来取天下。若是成功了呢?岂不是又一朝人王地主?这是实力到达一定程度后,正常人的正常选择。怪只怪李隆基自己破环制度,给了安禄山过高的兵权。

但是,程元振。

不夸张地说,因为他的处置不当,大唐至少少了二十年的寿命。甚至可以说,因为程元振,大唐彻底失去了中兴的可能。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安史之乱后,就是藩镇割据,大唐天子有名无实。

其实这话并不准确。

很简单的道理,安禄山、史思明都被朝廷灭了,其他节度使,为什么就敢不遵朝廷的命令?他们是寿星老喝砒霜嫌命长了吗?

事实上,安史之乱后,虽然有藩镇割据的苗头,但朝廷的政令基本是通畅的,各藩镇对朝廷也足够尊重,听从调令。

若是朝廷徐徐图之的话,未必不能中兴。

坏事就坏在这个程元振的身上。

他掌权之后,企图笼络襄阳节度使来为羽翼,来不肯附会。程元振便唆使王仲升诬陷来,以皇帝之命将来调入朝中杀害。

另有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受程元振诬陷,忧愤自杀。

有了这俩人的前车之鉴,各路节度使谁还敢去长安啊?他们和朝廷离心离德,加速了藩镇化的进程。

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到了长安附近。唐代宗下诏勤王,结果,各地节度使、将军一个都没来,做视吐蕃军攻下长安,唐代宗星夜仓惶出逃陕州。

当时的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向代宗上书说:“犬戎犯关度陇……武士无一人力战者,此将帅叛陛下也……无一人犯颜回虑者,此公卿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诸道兵,尽四十日,无只轮入关,此四方叛陛下也。内外离叛,陛下以今日之势为安邪,危邪?……必欲存宗庙社稷,独斩元振首,驰告天下……”

那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就是因为程元振,上至公卿、下至黎民百姓,乃至于四方节度使……都背叛了唐代宗。

这种背叛不是起兵造反,而是彻底不管,爱咋咋地,全唐上下尽数为佛系青年。外敌入侵了,关我屁事?首都失陷了,关我屁事?皇帝危险了,关我屁事?

大唐朝廷彻底失去了他的臣民的信任。

人心散了,再凝聚起来,就几乎不可能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程元振。

程元振却不知崔耕现在的所思所想,一脸好奇地道:“怎么?越王之前曾经听说过奴婢的名字?”

“听说过,当然听说过。”崔耕轻蔑地道:“本王听说,则天大圣皇后封禅嵩山之际,曾经得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乱唐者,元振程也。当时人们不解其意,则天大圣皇后命人毁之。现在一看……可不就应在公公你的身上么?”

这话当然是崔耕信口胡诌的。

但是,要证明有很容易,证明没有却难了。自从武则天封禅以来,长安经历了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三大政变,以及十余次不成功的小政变,各种资料损失甚多。

谁又能断定,没有这回事儿呢?要知道,这可是崔青天说的啊,那还能做得了假?

“你……”

程元振如同坠入了一场无边噩梦中,他不明白,自己和崔耕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崔耕为何一见面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贼咬一口,入骨三分,何况是越王崔耕呢?

他气急败坏地道:“虽然你是越王,但你妄说谶纬之事,违背陛下的旨意,其罪当诛!”

“哦?是吗?”崔耕耸了耸肩,不屑地说道:“那你禀告陛下,派人来捉拿我啊!”

“我……”程元振这才想起来,李隆基根本就拿崔耕没一点办法。他深吸一口气,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越王千岁,您拦住杂家的队伍,究竟有什么事儿?”

“你们这车队,究竟是干什么去来着?”

“捉拿张巡!”

“他犯了什么案子了?”

“他害死了回纥王子的结拜兄弟,华南金。陛下为了对回纥人有个交代,特命某将捉拿归案。”

“这样啊……那就妥了!”崔耕眉毛一挑,道:“当时本王就在现场,此事别有隐情,你把张巡给放了吧。”

程元振这回可逮着理了,面色一沉,道:“我说越王千岁,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算那张巡是被冤枉的,也得由司审理了,张巡才能脱罪。哪能您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放就放呢?”

“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崔耕高声道:“你告诉我,我大唐国法里,哪一条是说,回纥王子的结拜兄弟,是杀不得的?告诉我哪一条是说,回纥王子的结拜兄弟被杀,我大唐县令,就要对回纥王子负责的?还有……”

“什么?”

“哪一条是说,本王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不能放人的?”

其实崔耕这些话,都有强词夺理之嫌。诚然,回纥王子的结拜兄弟不是不能杀,但是,也不能随便杀啊!要是讲证据,张巡有罪没罪,可就短时间内掰扯不清了。

尤其是最后一句,简直是有些仗势欺人了。

但是,在这些百姓的道德观念里,不管崔耕是强词夺理还是仗势欺人,崔耕就是做得对!张巡是好人,好人就该有好报,崔青天就该马上、立刻把人给放了!这才显得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好,越王千岁说得好好啊!”

“死宦官能有什么好东西了,肯定是他蒙蔽了陛下。”

“放了张县令,快放了张县令!””

“崔青天为民做主啊!”

……

程元振听了这个气啊,他心说,你们特么的懂不懂规矩啊。现在占理的分明是我这边,怎么你们都帮着崔耕啊?如果都像崔耕那样,天下不就大乱了吗?

然而,崔耕可不会顾忌他的心情,待百姓们的声音渐低,一伸手,道:“程公公,莫愣着了,拿来吧。”

第1030章 心明说不清第553章 生变璇玑楼第533章 月婵终现身第1045章 得道真多助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1604章 破庙有奇遇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334章 证据很确凿第493章 终得见真龙第1177章 保佑岭南王第981章 怀贞真倒霉第484章 各方风云动第1386章 阴云照博城第1413章 使者与死士第028章 打假在行动第452章 形势连番转第276章 南北禅宗会第1467章 滥竽难充数第929章 安恒四上表第1695章 贤璟来夜访第895章 二郎巧言辩第1364章 公主真倾情第840章 揭帖谁之祸第1306章 前夫来发难第1655章 三场皆得胜第1273章 功夫在诗外第1810章 提议不能行第074章 徒劳忙一宿第1545章 敌人真面目第1310章 崔密何许人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988章 郑愔耍心机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两章合一)第471章 恶贼咬一口第1111章 无赖权怀恩第846章 国事托二郎第452章 形势连番转第1241章 石柱献白烛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第1812章 微服往张昉第628章 公主与石碾第584章 崔耕的决断第952章 变生明德门第1666章 严家有逆子第432章 三寸不烂舌第1385章 铁肩担道义第1350章 名将终授首第1758章 神药引疯狂第1773章 藤鞭罚百酋第1079章 大变终发生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52章 衣锦还乡来第1361章 唐诗无标点第021章 美人约饭局第606章 吐蕃有内乱第1278章 二郎陷绝地第1353章 是祸躲不过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第1384章 封禅百万军第003章 崔氏有藏酒第372章 苦主现身来第1298章 扬我大唐威第1837章 越王多宝名第1213章 猛将能托闸第1400章 宦官内斗强第1778章 谣言何处来第399章 冬日同车行第188章 参天树已倒第962章 轻松来翻盘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1754章 无病有消息第374章 洛阳逢故人第1712章 自信与误会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1411章 不仅是折兵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096章 设计钟绍京第974章 拍卖新罗婢第451章 赌约满城飞第1318章 三妹报恩忙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1126章 回身战母鸡第1112章 肖放杀人案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1146章 风火入长安第813章 谯王来拜访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219章 及时大雨落第804章 女皇有重托第903章 新任尚书郎第636章 崔英怎么讲第957章 水落石难出第1132章 孟族第二计第1848章 变起马原里第639章 死遁逃生天第746章 无敌幸运星第1153章 二郎夺龙涎第867章 三方齐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