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崔光得圣眷

武则天掌权几十年,见惯了大言惊人之士,听了这话,面色丝毫不变,淡淡地道:“说下去。”

“是。”

崔耕微微一躬身,侃侃而谈,道:“我大周律有云,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崔耕所念的,正是在大唐(武)周年间,朝廷律法中,关于老年和未成年人的保护条目。

简单来讲,就是七岁以下,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七到十岁,应该减免刑罚。十岁到十五岁之间,一般的刑罚,可以交钱抵罪。当然了,若是“十恶之罪”,就不在此列。

武则天模模糊糊地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东西,道:“但是,杜并今年都十三了,与这些条目全然无关啊。”

崔耕道:“《大周律》承袭《贞观律》,一字未改。我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律法焉能例外?还请陛下下旨,改为:九十以上,十三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十四以上十六以下,犯流罪以下,收赎。以彰显,陛下仁德之意。”

“好!”武则天脱口而出。

建议改律法没什么,但像是崔耕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理直气壮,乃至说到女皇陛下心眼里去的,可就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不过,稍后,武则天又是眉头轻皱,道:“崔爱卿的这个主意诚然不错,但杜并犯案在前,朕修改律法在后。给人的感觉,就是朕修改律法,专为解决掉这个案子,彰显仁德之意不足啊!不知崔爱卿,何以教朕?”

什么叫给人的感觉啊,事实本来就是这样。无疑,武则天得陇望蜀,给崔英提出个更高的要求:解决掉这个案子不够,解决掉这个案子后,顺便彰显武则天的仁德还不够;必须得大张旗鼓地彰显武则天的仁德才行!

崔耕想了一下,道:“草民有本奏!”

“你讲!”

“陛下七年前曾经下旨,天下禁屠。然而,以牲畜祭祀,本就是圣人古礼。另外,江南食鱼,乃是民俗,禁不胜禁……陛下欲显仁德,可废禁屠令,修大周律,彰“矜老恤幼”之意。如此以来,佛祖满意,万民称颂!”

“好!”

武则天第二次脱口而出,一个“好”字。

没办法,崔耕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合她的心思了。

当初她一时糊涂了下禁屠令,说不后悔,那当然是假的。后来,不得不借助崔耕犯禁屠令一案,给此事下了补丁吉凶不预,也就是说,喜事和丧事可以例外。

这样一来,禁屠令对大周事实上的危害,已经基本就没有了。

然而,实际上,禁屠令对武则天名望上的损害依旧存在。千载之后,人们不会在意这个补丁,只会根据这道圣旨,说武则天是一个无道的昏君。

现在,武则天自觉时日无多,当然有清除这个污点的心思。但是,现在问题来了,废《禁屠令》有打女皇脸面的意思,谁吃饱了撑的提出来?

崔耕现在这个说法,无疑是让武则天,以废《禁屠令》之引子,修改律法,彰显仁德,又顺便把杜并的案子解决了。

一箭三雕,变废为宝!

这已经不是武则天想瞌睡送来枕头了,简直是想瞌睡,马上把她请进五星级豪华睡眠套房!

武则天高兴道:“想不到崔爱卿不仅文采出众,对政务还如此精通,朕今天可谓得人矣。婉儿,就依崔爱卿的主意拟旨,公告天下。”

“是!”

刷刷点点,笔走龙蛇,顷刻间,一份旨意已经写好。宰相们都在此地,用印之后,再经门下省通过,就可正式颁行天下了。

武则天又道:“该给崔光什么官职,众卿议一议吧。”

张昌宗道:“微臣以为,崔光他……咦?不对!此人不是该叫崔英吗?”

不好!

崔耕听了这话,额头上顿时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心中暗想,我明明当初对徐彦伯说自己叫崔英,怎么狄仁杰问我是不是叫崔光的时候,我就答应了呢?唉,还是对这个假冒的名字,太不敏感之过啊!

嗯,狄仁杰的断案之能流传千古,想必是从我的易容上,看出来了什么破绽,才借机诈我。

就是不知……他到底看出了多少?若是明白我是崔耕还好说,若是别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封疆大吏无诏返京,视同谋反!

好在,狄仁杰没让崔耕失望!

狄老头儿不慌不忙地道:“益州贡士崔英,字光。这在春官(礼部)的档案上写的清清楚楚,老夫称他为崔光,有何不可?”

哪啊?

崔耕百分百肯定,益州给礼部的公文上,不是这么写的。不过,想必以狄仁杰对礼部的掌控,就是假的,他也能让此事变成真的。

崔耕赶紧打蛇随棍上,道:“不错,在下确实,姓崔名英字光。”

“原来如此。”

张昌宗不疑有他,转而对武则天道:“微臣以为,崔英既然有如此大才,理应重用。呃……怎么也得给他个四品官吧,具体职司,倒是可以商量。”

“万万不可!”狄仁杰反对道:“崔英虽有大才,但朝廷自有法度,怎能一步登天,官居四品?”

张昌宗振振有词,道:“怎么不能?当初侯思止告密有功,立授五品游击将军。他自己不乐意,才改任殿中侍御史之职。一个卖大饼的都能一步登天,崔英如此大才,比侯思止高一级怎么了?”

狄仁杰冷笑道:“你自己也说侯思止是告密有功了,但这崔英却是寸功未立!”

“难道他刚才建言陛下废禁屠令,改周律,不算是立了大功?”

“我……”

狄仁杰似乎因为重病,连脑子都不大好使了,竟然当场被张昌宗说了个哑口无言。

他沉吟半晌,突然,把头上的乌纱摘下来了,道:“总而言之,按朝廷惯例,崔英只能受五品以下官职。若陛下一意孤行,老臣……我……我就乞骸骨!”

这简直就是倚老卖老,耍无赖了。

武则天是又好气,又好笑,还不能不给这个老臣面子,道:“好吧,那就……”

张昌宗知道事不可为,忽然眼珠一转,打断道:“启禀陛下,若狄相坚决认为,崔英只应授五品以下的官职,微臣也不再坚持。不过,具体职司为何,狄相可否放任不管?”

狄仁杰道:“你以为老夫反对崔英任职,是有了党同伐异之心?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么说吧,崔英之才,老夫是认可的。无论他担任五品以下哪个职司,老夫都并无异议!”

“好,等的就是狄相爷这句话!”张昌宗猛地一拍大腿,迫不及待地道:“启禀陛下,微臣请封崔耕为……天官(吏部)考功员外郎!”

噗~~

狄仁杰闻听此言,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第903章 新任尚书郎第1505章 竭师气焰高第507章 小人心难测第674章 崔耕巧揭牌第1049章 强弱甚分明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917章 以德来报怨第441章 黄雀终在后第1766章 目标中越王第635章 图穷匕已见第148章 狂风仍为止第793章 李鼠是为谁第1213章 猛将能托闸第1391章 契丹再发难第059章 银号开门红第757章 争色起波澜第223章 血债须血偿第646章 终得解悬案第1701章 为女终松口第1148章 取得开门红第793章 李鼠是为谁第789章 高峤的野望第114章 进驻泉州港第447章 大意入彀中第1672章 借花献佛计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1309章 子峤身世奇第097章 装傻又卖乖第1311章 柳江岸上歌第1323章 递上投名状第987章 逼反新罗王第1757章 大富大贵人第772章 亲写贺婚诗第1674章 金乌玉兔集第368章 临危奇迹现第145章 双自施奇谋第699章 二贼相勾结第753章 合同为一家第1455章 林闯终现身第1719章 红杏出墙来第792章 窥得惊天秘第1628章 机密何其多第1485章 崔琼有着落第1029章 构陷无破绽第256章 杀鸡来儆猴第414章 突厥怪风俗第078章 角色大扮演第923章 崔是令公孙第202章 财帛动人心第042章 过犹而不及第1325章 南诏有内争第893章 初会玉玲珑第452章 形势连番转第946章 频频遭截胡第329章 二郎名声响第457章 小小激将计第559章 四面皆是敌第1164章 仗义可直言第778章 妙手可回春第1307章 贵人李子峤第552章 好多好多诗第1087章 二郎终发难第1708章 鉴真再遇刺第1304章 危机终化解第1086章 二郎在行动第1845章 再见柳蕴紫第052章 竹舍打机锋第681章 灞桥谈判中第792章 窥得惊天秘第1046章 祈雨争国师第722章 将功赎罪行第514章 二郎说公主第014章 御用贡酒商第142章 长安风波起第1557章 双方都劝降第374章 洛阳逢故人第874章 项庄举剑舞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718章 木轨加运量第343章 二郎真尿性(两章合一章)第882章 元宝忽蒙冤第1327章 安抚神仙相第1728章 天花与奇毒第385章 女皇隆恩重第1474章 梦幻初显威第678章 挨打要立正第382章 崔耕讲故事第089章 姚度好运气第1128章 鸡脑有乾坤第1134章 吕某真有钱第597章 秘室讲秘闻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1128章 鸡脑有乾坤第719章 陕州入手中第966章 攸绪下嵩山第940章 韦后要酬功第742章 终往吐蕃行第223章 血债须血偿第1320章 大寿拼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