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登基之余波

崔耕纳闷道:“什么叫本官有私心?梁王千岁,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

“本王这么说,当然是有自己的道理。”武三思侃侃而谈,道:“首先,陛下本就是天子,二十年前已经登基过一次了,现在只是复位而已。再谦让的话,恐怕就不是让天下人以为殿下品性高洁,而是认为陛下虚伪之至了。其次,既是复位,仪式就不那么重要了。完全可以今日称帝,改日再举行登基仪式嘛。最后,正是因为军心不稳,太子殿下才要赶紧登基,让那些心怀叵测之徒,死了那条心!”

崔耕道:“那你说本官有私心又怎么讲?”

“哼,今日之事,分明是在大家的劝谏下,陛下禅位于太子。瞧你刚才说的,什么太子殿下迫不及待啊,仓促登基啊,难收众心啊,好像这皇位是当太子殿下抢来的似的。你不就是想突出自己在这事儿上的功劳吗?本王说你私心太过,又有何不可?”

“此言有理,梁王千岁说得甚是。”袁恕己首先帮腔。

“陛下并未做任何抵抗,就交出了天子九宝,确实是禅让啊。君贤臣明,母贤子孝,实乃国家之幸!”

“崔相刚才那么说,实在是有些不大合适。”

……

人们议论纷纷,崔耕听了直感觉一阵寒意从心头涌起。

很明显,这些人都在睁着眼说瞎话。今天就是很明显的军事政变,怎么成了母贤子孝的禅让呢?

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要撒谎?无疑是因为自己立的功劳太大。玄武门是自己开的,二张是自己杀的,玉玺是自己捧出来的,全程根本就没其他人什么事儿!这些人的心中,能舒服得了吗?

所以,他们就拼命否认今日军事政变之事,自己的功劳也就没那么大了。

这他娘的都是什么事儿啊!

看着老爷子张柬之都摇头晃脑地加入议论,一时间崔耕真有些心灰意冷。

他颇为萧索地道:“今日确实是陛下禅位给太子殿下。”

李显自然也不愿意担上逼母让位的恶名,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朕今日就算复位了?”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齐跪倒在地。

……

到了现在,这场影响深远的政变,就算彻底结束。

当天晚上,李显夜宿大明宫,由观国公杨慎交、郁林侯李千里宿卫。

第二天,宫内的钟声,和往常一样准时响起,它原来的主人却已经沦为阶下囚。

百姓们清早起来发现,朱雀大街上,挑起了四颗人头,正是张昌宗、张易之、张同期和张同休的。

王同皎是个英雄,不屑于滥杀无辜,昨夜他连续带兵搜捕,也只杀了张氏余党二三十人。

这里面并不包括郑和宋之问。

原来,昨晚二人受了张昌宗的命令,将左右羽林军开离了驻防之地,免得被太子李显的人煽动作乱。

在听说了玄武门被破的消息后,这俩人就偷偷溜走了。

第三天,李显就迫不及待地举行了新皇复位的仪式,韦香儿被封为新朝的皇后。

李显所有的女儿都被封了公主,三个儿子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尽皆被封为亲王,早死的李重润被追封为“懿德太子”。

虽然人们竭力淡化这场军事政变,但该赏的还是要赏的。

相王李旦加号安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

张柬之为内史、凤阁鸾台三品;崔玄为夏官尚书,袁恕己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并赐爵郡公。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等等,就连高仙芝都封了密云县侯,封常清为四品宣威将军。

唯一奇怪的是,关于崔耕的封赏一直没定下来。

崔耕对此事倒是不着急,反正李显已经答应把李裹儿许配给自己了。天子金口玉言,他总不能说了不算吧?李显最宠李裹儿这个女儿了,哪怕看在女儿的份儿上,也不能亏待自己不是?

总而言之,朝廷上下大部分得了封赏,一片喜气洋洋。

老百姓也高兴啊,张氏兄弟的亲戚朋友们,多有在长安行不法事的。趁着崔耕不在的那些日子里,他们不知弄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

如今张氏被一扫而空,不知多少人点燃了爆竹,不知多少人欢呼雀跃,不知多少人买了香马纸钱祭奠先人,至于在酒肆中大肆庆祝的更是再所多有。

还有个传奇故事,在长安城内流传。

据说,张昌仪新建了一座府邸,非常豪华,远超王公。

某日夜间,有人在他大门上写道:“一两丝能纺几日线?”。那暗含的意思就是,你张昌仪那点福分,哪配住这么好的宅子?你住这宅子折寿啊!

张昌仪见了,命人擦掉。可说来也怪,第二天那门上又出现了这句话,“一两丝能纺几日线?”

张昌仪又命人擦掉,翌日,这句话又在他的大门上出现了。

最终,张昌仪忍无可忍,命人拿笔在下面写道:一日即足。

从那以后,那字迹就不再出现。

这件事之后不久,张昌仪的脑袋,就被挂在了朱雀大街上。

别管这故事是真的假的吧,百姓们乐见张家倒台总是真的。

总而言之,这些日子,长安的军民人等,真是像过节一样开心。

当然了,些许不和谐的音符,也是有的。

十日后,李显下旨徙“则天大圣皇帝”于大安宫。大安宫在西内苑内,条件虽然说不上多差,但也绝谈不上多好。

当初,李渊为太上皇,就是被李二陛下迁居于此。

武则天移宫当日,有一紫袍官员送行,当道大哭。其人正是春官尚书姚元崇。

有人劝他说:“你现在哭是什么意思?你知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姚元崇满不在乎地道:“我服侍则天皇帝日久,今日辞别陛下,心不能忍,当然要哭了。这么说吧,我之前跟大家一起诛张逆,是为了尽人臣之义;今日辞别旧君,也是为了人臣之义。就算因此获罪,也是心甘情愿。”

表面上看,姚元崇这番话,真称得上是义正词严,一副忠臣孽子的模样。不知多少人听说了这事后,连挑大拇哥,称赞姚元崇是大大的忠臣一名。

然而,在明眼人看来,这却是在给当今皇帝李显上眼药呢。

哦,你姚元崇这么干算是忠了,那作为武则天的亲儿子,下旨逼武则天搬家的李显又是什么?

甚至有机灵的人想到,姚元崇是相王李旦的人,他整这出幺蛾子,是不是李旦指使的呢?毕竟在李显的封赏中,对原来自己一系的人慷慨得很,对李旦乃至太平公主一系,就吝啬多了。

李显对此事倒是处置地雷厉风行,第二天就下旨,令姚元崇出外,为亳州刺史。

另外,姚元崇一案也提醒他,该尽快定下对崔耕的封赏了。

这事儿的关键就在于,崔耕现在才三十多岁,已经位极人臣,又尚了公主,封赏的空间太小。现在就一步到位了,以后可怎么办?再说了,加一点点赏赐,也实在拿不出手啊!

正在李显一阵为难之际,同凤阁鸾台三品袁恕己请求觐见。

君臣见礼已毕,袁恕己的第一句话,就令李显怒火冲天,道:“陛下是在发愁该如何封赏崔耕吧?微臣以为,着实不宜对其加官进爵。”

“你说什么?”李显好悬没气乐了,道:“袁相,你和崔相不合人所共知。今天你故意在朕的面前,拆崔耕的台,是认为朕乃是一名无道昏君吗?”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崔耕是朕的女婿。疏不间亲的道理,你懂不懂啊?朕看你是脑子进水了。

孰料,袁恕己却不换不忙地回道:“陛下息怒,且听微臣把话说完。待我说完了,若您认为我说得没有道理,尽管以诬陷大臣子之罪,对微臣任意发落!”

“好,你讲!”

“微臣以为,崔耕不宜加官进爵的原因有四……”

第1588章 忠贞郑家子第1071章 李显的嘱托第163章 僚汉本一家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1825章 再会李氏女第270章 官司斗长安第332章 二郎有妙计第1174章 还是得谈判第088章 此事终罢歇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276章 南北禅宗会(二)第786章 神龙有内情第1139章 陈篡仁招供第763章 强逼娶新人第1182章 此儿三品官第1313章 乡民救歌仙第1619章 二郎守门忙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044章 离去与归来第1590章 爨部终发动第1812章 微服往张昉第1567章 富贵传千年第1813章 钱财做文采第1420章 贼子有诡谋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两章合一)第175章 搜查锦绣房第735章 临别双姝情第1187章 买粮需林邑第1640章 劫后之余波第285章 佳节美人邀第1711章 藤原太子邀第1618章 除妖丽政殿第213章 天意报应案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581章 施恩于爨部第1522章 阿布的心思第758章 赤足蹈火术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097章 宁王不好惹第1243章 静看你丫装第181章 背景好硬扎第186章 难解女儿心第1800章 幕府大将军第1656章 张巡去复返第1490章 东归已无路第430章 海阔凭鱼跃第673章 声望能救命第1753章 特使好霸道第051章 佟府之所见第1701章 为女终松口第1471章 先发制于人第231章 婉儿有补偿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1828章 一死就发动第961章 主使另有人第1144章 背后捅一刀第1572章 窦家血海仇第701章 谁人有胜算第065章 胡县令升堂第1813章 钱财做文采第901章 点银成金术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011章 乔装新罗行第513章 骑猪大将军第074章 徒劳忙一宿第1042章 囡囡终显灵第1391章 契丹再发难第1135章 大利动人心第1603章 再向长安行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275章 利益驱人上第379章 官报满京畿第203章 美女救英雄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350章 禽兽终不如第1289章 秘法遭觊觎第495章 后车可为鉴第656章 情敌何许人第1717章 又见法进僧第1331章 赞普已亲政第1050章 二郎为花郎第890章 仁轨烧尾宴第708章 行刺还没完第1119章 雟州有冤案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1068章 城门有惊变第1222章 传奇将诞生第1013章 猛将第一名第569章 官场来争雄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631章 则天也慕道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347章 红花与绿叶第1222章 传奇将诞生第081章 养浩然正气第1024章 乔觉献至宝第755章 拼凑的真相第671章 牵扯天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