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屡败再屡战

时间回到半刻钟之前。

王元宝见大部分人都跑了,也不生气,再次抱拳拱手,道:“这时候才看出来,谁最支持我们杨家,王某谢谢几位了。投之以李桃,报之以琼瑶,你们对得起杨家,杨家也对得起你们。这样吧,现在我宣布,几位不用抽签了,每个人都可以选一件琉璃器皿买走。”

“多谢王东主!”十来个老弱病残尽皆喜形于色,毕竟就算旁边宋家琉璃坊,还是得抽签的,不可能每人一个。

然而,更让他们高兴的还在后面呢。

王元宝挥了挥手,道:“来人,把咱们准备的琉璃器皿搬到殿外来,让几位挨个挑选!”

“喏!”

几个伙计把一个个丝麻包裹的物事拿了出来,然后轻轻扯开,露出了这些“琉璃器皿”的真容。

“啊?如此晶莹剔透,这不是玻璃吗?”

“就是波斯人的玻璃都没有这么好啊,一点气泡都没有,这该不会是水晶吧?”

“确实如此,这些器皿简直是难得的宝物,让咱们买也买不起。”

“王东主,您这是拿错了吧?是不是把杨家的镇宅之宝拿出来了?”

……

人们见了这些“琉璃器皿”,顿时发出一阵阵惊呼。然而,王元宝脸上却丝毫不见异样。

直到他们的声音渐低,王元宝才双手下压,道:“大家还请稍安勿躁,我的伙计们没拿错,今日要卖的琉璃器皿就是这些。怎么?我按照古法称呼这些器皿为琉璃,而不是玻璃,不算弄虚作假吧?”

废话,这相当于拿金子仿造人民币,谁说那人是造假钱,简直是脑抽了。

人们纷纷道:“王东主说笑了,当然不算。”

“不算就好。伙计们,把价格挂起来,明码标价,让主顾们放心挑选。”

“是。”

伙计们依言照做,众主顾们眼睁睁地看着“一百文”“八十文”“三百文”这些价格,非常不合理地放在这些绝世之宝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元宝微微一笑,道:“怎么了?大家还不快快挑选?还是说……对这些琉璃器皿看不上眼?”

“我来!”

有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个箭步冲上去,疾如闪电快似狸猫,抱起一个玻璃瓶就走。与此同时,扔了一贯钱在地上。

王元宝赶紧把他拉住了,道:“老爷子,您慢走!”

“怎么?”那老者道:“王东主这么大的人物,莫非要说了不算不成?难道我这一贯钱,还买不得你的这个琉璃瓶?”

“当然不是说了不算,而是我今天是替张东主值守,务必要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三百文的玻璃瓶,收您一贯钱算怎么回事儿?”

这时伙计已经数了七百文出来,拿绳子穿好。

王元宝这才撒开那老者,双手托举,将那七百文奉上,道;“这钱您拿好,就可以走了。”

那老者接过七百文钱,紧紧抱住琉璃瓶,试探地往前走了两步。见人们并不相拦,才一蹦三丈高,高叫道:“发财了,发财了!”,迅速跑了开去。

其余人等这才如梦初醒,眼明手快地选了玻璃瓶,剩下的就只能选玻璃碗了。

玻璃碗也成啊,原来的琉璃碗能卖八百文,而玻璃碗能卖四贯钱!别嫌贵,玻璃碗能耐高温,而琉璃碗在高温下必定碎裂,再加上卖相上的巨大差距,这个价格已经非常公道了。

毫无疑问,现在转手把这些玻璃碗卖出去,就是四十倍的利。

而玻璃瓶呢?那就是八十倍的利。

崔耕能让玻璃如此跌价,是非常正常的。

在这年头中西方贸易中,真正赚大钱的不是东西双方,而是波斯商人。他们把中国的瓷器卖到西方,价比黄金;从西方贩卖玻璃器皿到东方,同样是获取了暴利。现在崔耕不过是让玻璃器皿的利润,回归正常罢了。

至于说为何崔耕短短一个月内,制出的玻璃比西方的还优良?一是玻璃的制作难度远不如琉璃,杨家的技术力量非常强。二是崔耕教了他们一个窍门“搅拌”。

在玻璃融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以适当的速度搅拌,可以有效地去除气泡。就这个小小的技术窍门,在历史记载中,曾经卖价超过千两黄金。

……

……

简短截说,这些玻璃器皿被王元宝以白菜价卖出去后,可了不得了。

哗~~

人们顿时从宋家琉璃坊这边,争先恐后地转移到了王元宝这边。一个是这边的利润太过惊人,另外一个是,有些人想到:如果王元宝的玻璃碗能卖一百文的话,那一百文买宋家老店的琉璃碗,是不是买亏了啊?

所以,任由宋家老店的伙计们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

到了最后,就算王元宝把准备好的琉璃器皿卖完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转去了宋家作坊那边。结果,宋家琉璃坊,一百文钱一个琉璃碗,如此白菜价,竟然没卖完!

……

……

醉霄楼上。

李隆基紧皱眉头,道:“崔二郎果然出人意表啊,谁能想到,他宣扬了半天琉璃,最后卖的竟是玻璃!奇怪啊,难不成,他已经掌握了制作玻璃器皿的技术?”

姜皎道:“我说什么来着,崔二郎没那么好对付。王先生,事实证明,您之前的猜测完全猜错了。”

王琚的俊脸上也相当不好看,他先是自斟自饮了一盏酒遮羞,然后才字斟句酌地道:“好吧,在下承认,之前的判断完全错误。但是,崔二郎再是点金圣手,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造出玻璃来吧?道理很简单,他若真有这本事,为什么早不拿出来晚不拿出来,偏偏现在拿出来?谁会嫌钱多了咬手?还是说……他能未卜先知?”

如果不考虑崔耕那三个月的荒唐大梦的话,王琚这个推论堪称完美,连李隆基都被说服了。

他面色稍霁,道:“那王先生的意思是,这些玻璃器皿有来路?”

王琚道:“崔耕在泉州根深蒂固,并与大海商张元昌、林知祥交好。您想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在泉州截留了一只波斯商船,将船上的玻璃器皿完全买下,再低价卖出呢?”

李隆基道:“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王元宝为何能突然拿出玻璃器皿了。那咱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杨家这么不温不火地卖玻璃器皿,咱们的琉璃生意可完蛋了。”

这话可完全不夸张。

依王琚的推测,崔耕是高价买了波斯人的琉璃器皿,再低价卖出,打肿脸充胖子。但问题是,崔耕能买一次,就能买两次、三次……无数次。反正有聚丰隆银号输血,崔耕就细水长流慢慢亏呗。

但是,李隆基这边本小利薄,琉璃作坊可承受不起长期亏本,早晚得倒闭。

王琚想了一下,道:“事到如今,也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第1253章 舍身救公主第681章 灞桥谈判中第1635章 光弼脾气倔第921章 崔耕打哑谜第369章 右迁著作郎第1350章 名将终授首第050章 贞观九年事第846章 国事托二郎第1463章 盛唐梦之队第1659章 香气引辟邪第1565章 留下烂摊子第334章 证据很确凿第1706章 崔芬有消息第152章 衣锦还乡来第1221章 阵斩万军主第503章 功高小震主第777章 二郎有药方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620章 风云再起时第1163章 二郎得龙泉第035章 万一有戏呢第1678章 断出沉年案第117章 疑云布满天第1714章 扶桑宋之问第1292章 扫货很疯狂第1672章 借花献佛计第1672章 借花献佛计第1133章 弘农杨氏女第873章 傲晴改立场第057章 聚丰隆银号第873章 傲晴改立场第096章 月婵了不起第1410章 最佳背锅侠第946章 频频遭截胡第1624章 张家有好女第1278章 二郎陷绝地第692章 嚣张四海帮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1521章 好事连番至第665章 局势新动向第952章 变生明德门第405章 迷案有隐情第1130章 一统母鸡部第565章 肖放的决断第1261章 番僧好念经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331章 鸡鸡复鸡鸡(两章合一)第1141章 蛮王入手中第1021章 指鹿能为马第1172章 龙泉旧主人第1160章 杨家来道谢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039章 新官上任记第1817章 又得一儿子第849章 斩僧则雨停第425章 策反在敌营第959章 开导薛崇简第1311章 柳江岸上歌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1159章 父子初联手第832章 五王终诞生第867章 三方齐求亲第1256章 黑水立国记第898章 张家重开业第568章 金银二宝山第704章 火爆蹴鞠场第828章 清流终出手第181章 背景好硬扎第1247章 又有奇迹生第579章 故计又重施第164章 人人心有鬼第862章 小儿持金行第1343章 瓜州有别名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1712章 自信与误会第743章 娘家来人了第1366章 祭祖松明楼第552章 好多好多诗第834章 三劝张柬之第1572章 窦家血海仇第414章 突厥怪风俗第1414章 新罗与扶桑第432章 三寸不烂舌第1549章 崔耕的命门第712章 奇峰陡然起第947章 画蛇又添足第1483章 你看这是谁第1487章 互相背黑锅第1752章 黄峒来闹事第1505章 竭师气焰高第246章 铁证有如山第1778章 谣言何处来第1357章 父女心不同第1329章 风雨安戎城第1544章 贼子露狰狞第366章 请出徐无仗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319章 二使前后至第1568章 诈盟泷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