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娑葛认爸爸

当然了,崔耕为官这么多年,基本的养气功夫还是有的。

他老神在在地道:“只是略施小计而已,说实话,能不能成功,本官也没什么把握。观陛下和皇后如此大喜,想必……那计划成功了?”

“成功了,简直太成功了。”李显道:“高力士,快把那奏折给崔相看看。”

“是。”

崔耕接过奏章一看,不由得叹了一句:“原来如此!”

经过观看郭元振和娑葛的奏章,再加上自己的脑补,崔耕已经把真相拼凑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娑葛大败唐军,兵围兰州城,受震动最大的不是大唐朝廷而是突厥人。

具体点,就是崔耕的大舅子同俄特勤和有过一面之缘的阙特勤。

在大隋朝的时候,由于大隋朝廷的打压和自身的内部问题,突厥一分为二东突厥和西突厥。

这就是传说中的“裴公(裴矩)一计裂突厥”。

被李二陛下绑来长安跳舞的那位颉利可汗,就是东突厥之主。至于西突厥,是被高宗李治灭掉的。

后来,默咄的哥哥骨咄禄,从黑沙城起兵,逐渐恢复了东突厥。到默咄临死时,其实力已经不亚于颉利可汗时。

西突厥没有完全恢复,突骑施原来乃西突厥十部之一,只能说是稍稍继承了其衣钵。

本来同俄特勤和阙特勤在东突厥打了个不可开交,可突骑施大败唐军的消息传来,他们就有些懵圈儿了敢情咱们打生打死的时候,没注意到还有这么一个大敌在侧!

其实对于大唐,同俄特勤和阙特勤并不如何惧怕。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唐军又不可能在草原上久留。君不见,东突厥被灭国之后,非常容易就复国了吗?

但是,突骑施却同是草原民族,咱们鹤蚌相争,他来个渔翁得利怎么办?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东西突厥的王族都是阿史那氏,而突骑施却背离了这一传统。原来武则天所封的突骑施之主阿史那斛瑟罗,现在还在长安养老呢。

不奉阿史那氏为主,简直是大逆不道,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新仇旧恨再加上忌惮加起来,同俄特勤和阙特勤竟然捐弃前嫌,议和了。

双方约定,各出二十万大军,凑足四十万大军,先把突骑施灭了,再来分个上下高低。

娑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简直有一头撞死的心。

好么,刚剐了大唐的侍御史,又和突厥结下了死仇,这还有自己的活路吗?

怎么办?

自己倒是想改叫这两位“特勤”爸爸,改姓阿史那,但突厥没改姓认爹的风俗啊。事到如今,也只有看看改姓“李”,管李显叫爸爸行不行了。实在不行,叫“爷爷”也没问题啊!

于是乎,他赶紧撤了兰州之围,送上无数金银珍宝向郭元振求和。

郭元振也不是啥清官,拿了人家的手软,这才和他共同上了奏章,请大唐解突骑施之围。

最后,娑葛还耍了点小聪明。

众所周知,崔耕既是大唐宰相,又是同俄特勤的妹夫,更是名扬天下的能臣干吏。

上次,就是契丹不服,非要和武则天的大周较量较量。结果,崔耕没和契丹肛正面,直接借着突厥兵,把契丹的老巢端了。

这次是不是崔耕故技重施呢?

于是乎,娑葛提出,微臣服了,还请陛下下旨,请孙大圣……啊,不,崔大圣收了神通吧。

另外呢,听说崔相有个儿子叫崔琪,可怜膝下无子,要不……您看我改姓崔,给崔琪当儿子,给陛下您当重外孙成不?

废话,崔琪今年才半岁,怎么可能不是“膝下无子”啊?

能无耻到这个程度,可见娑葛真是亚历山大,为了性命,已经什么都顾不得了。

李显和韦后也觉得,崔耕刚说轻描淡写地说,突骑施是“疥癣之疾”,奏章就来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这事儿就是他干的!

别管这娑葛是给自己当儿子,当孙子,当重外孙了。总而言之,困扰大家的突骑施问题,迎刃而解了。

崔耕则明白,说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吧,那是真没关系。但要说有点关系吧,也真有点儿关系。

没有自己的蝴蝶效应,同俄特勤不会来长安看小外甥。不看小外甥,有他在身边保护,默咄就不会早死。

默咄不死,就不会把突骑施放在眼里。

突厥不动手,娑葛大败唐军,李显不愿意继续花钱报复,这事儿也就只能这么算了。

当然了,现在张说步步紧逼,他也只能厚着脸皮,把这个功劳认下来。

崔耕看完了奏章,淡淡地道:“果然情况比我想的要好一些,当初在突骑施,本官和娑葛见过一面,也算是个人物。没想到这几年的富贵,把他的斗志都磨没了。”

张说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地,道:“崔相大才,倒是张某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

崔耕道:“哪里,张侍郎是文学大家,又忠心为国,崔某人也是佩服的。”

宗楚客插话道:“那到底如应对置突骑施的请求,还请崔相示下。”

“诶,这事儿不是兵部的活儿吗?宗相难以决断,还可以问陛下。本相越俎代庖,不好吧?”

兵部尚书何等重要,李显以前是让老臣子魏元忠担任的.宗楚客刚才说换位置,只是句震惊之下无心之言罢了,真的事到临头,他可不肯。

再者,现在怎么处置突骑施怎么有理啊,这还用得着人教?

宗楚客赶紧道:“崔相见教得是,此事我兵部当仁不让。”

……

……

散朝后,相王府内,密室中。

李旦面沉似水,居中而坐。

几个儿子李成器、李隆基、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在侧坐相陪,每个人脸上都没什么笑模样。

同时在座的还有工部侍郎张说、户部侍郎刘幽求、京兆少尹魏知古、右散骑常侍姚挺,王琚、姜皎等心腹。

姚挺原来是李重俊的王府长史,密谋了叛乱。然而实际上,他早已秘密投靠了相王。

在这些人的计划里,李重俊即便赢了,也是得位极其不正。他又没有太宗李世民的威望,到时候自己等人在羽林军中振臂一呼,这江山就得再换一个主人。

所以,姚挺在李重俊叛乱时,根本没有认账。

没想到的是,李重俊败的非常之惨,简直连点浪花都没掀起来。相反地,李显倒是借着这个由头,狠狠地收拾了李旦和太平公主。

要不是崔耕因为和太平公主的露水情缘力保,李旦这一家子就算完蛋了。

然而,尽管如此,李旦为了表明对皇位完全无心,还是上表请求辞去太常寺卿之位。

更出乎大家预料的是

良久,李隆基吐出了几个字:“这么说……父王的太常卿之职,就这么没了?咱们忙活了半天,怎么全成了为他人做嫁呢?”

第1821章 秀实退婚记第1663章 口中含天宪第290章 神秘大人物第264章 双姝初会面第772章 亲写贺婚诗第1849章 扶桑大军来第1033章 登台讲佛法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247章 无暇一美玉第1072章 韦后自作孽第026章 嫂嫂苏绣绣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797章 二郎提条件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529章 孰人走穷途第603章 要敲登闻鼓第1834章 祸起定昆池第690章 借宿程家宅第1676章 元琰谋自救第153章 水落终石出第216章 且把闲棋下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1730章 卖你个破绽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爷第1816章 勒痕断命案第432章 三寸不烂舌第765章 混沌难破局第586章 李休不领情第759章 终于踏归程第1309章 子峤身世奇第621章 竭力来筹划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690章 借宿程家宅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第1117章 冀王请筹款第322章 光烈有主张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197章 扬子江心镜第980章 二郎再下狱第1193章 二女来倒贴第356章 赛修伦示好第1655章 三场皆得胜第055章 事态有变化第649章 换汤不换药第649章 换汤不换药第129章 有人来截胡第231章 婉儿有补偿第1292章 扫货很疯狂第1594章 岭西出奇兵第363章 护身有双杰第1386章 阴云照博城第929章 安恒四上表第1179章 日用遭罢相第760章 风起维扬地第658章 月婵想出气第1389章 数语退四国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1304章 危机终化解第429章 螳螂捕蝉时第241章 福兮祸所倚第1556章 秘方真诱人第1047章 王室有秘辛第416章 默咄耍心机第391章 青云子算卦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339章 突来异乡客第1837章 越王多宝名第061章 宋温心里苦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987章 逼反新罗王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698章 神药的秘密第347章 红花与绿叶第1544章 贼子露狰狞第263章 上巳春浴节第652章 联手坑倭使第1688章 鉴真和尚来第669章 依旧意难平第795章 阳谋害崔耕第222章 一箭且双雕第857章 还是要敛财第1809章 郭公英灵远第277章 人口失踪案(一)第252章 崔卢初过招第1232章 入乡未虑俗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315章 辈份任尔挑第1769章 郁崇早有谋第1176章 二郎影响广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748章 又是钦州僚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两章合一)第004章 城中人心动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901章 点银成金术第1815章 冯宅一铜箱第758章 赤足蹈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