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恭请立太子

“我掐死你!”

韦后郁闷地想吐血,好悬没把这句话直接说出来。

她心中暗想,你纪处讷嚎什么嚎啊,群臣本来就怀疑,是本宫授意你害死了吴国公。你现在这么一嚎,那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

李旦看出了便宜,跪倒在地道:“想不到纪处讷竟受人指使,在臣弟的府邸安排了细作。想必是臣弟往日所为不谨,引人误会,请陛下削去臣弟的王爵,让微臣出家嵩山,就此终老。”

这完全是以退为进。

素玉说得明白,纪处讷是受了武三思的指使,把自己安插到相王李旦的府内。

但李旦偏偏不提武三思,只说是受人指使。那暗含的意思,就是不信这仅仅是武三思的意思,认为这其中还有韦后或者李显的意思。

所以,人家要求像武攸绪一样,出家修道,让皇帝和皇后彻底放心。

李显敢同意吗?

他要是敢同意,那就是容不得亲兄弟的桀纣之君!

李显赶紧道:“相王快快请起,何至与此,何至于此啊!那都是武三思和纪处讷擅作主张……”

“陛下!”

这边李旦还没安抚住呢,那边太平公主也泪眼婆娑,双膝跪倒,道:“臣妹初嫁薛邵,只因其兄谋反,薛绍被母后下令饿死狱中。再嫁武攸暨,只因……死了个不明不白。罢了,罢了,总而言之,臣妹是个苦命之人,这就和亲吐蕃去也。”

她在“只因”后面含糊其词,更引人联想。薛绍是被大周女皇武则杀的,那么武攸暨是不是大唐皇帝杀的呢?

李显也有了种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感觉,道:“太平你莫误会,不是朕想让你和亲吐蕃,是那个……”

他还是想让“上天”来背黑锅。

可是,话还没出口呢,就听有人高声道:“启奏大唐天子,外臣以为,太平公主不应和亲吐蕃。”

“谁?”李显抬头看去,正是吐蕃使者论弥撒。

顿时,一股被背叛的感觉,从李显的心头涌起。他心中暗想,你们吐蕃不愿意要太平公主,早说啊!朕费了这么大劲,都快被人们骂为无道昏君了,你才说不想要,这不是坑人么?

他不悦道:“为什么?”

论弥撒心里也颇为委屈啊,本来自己觉得,太平公主虽然年纪大了点儿,但身份尊贵,如果这次能促成她出使吐蕃,自己肯定大功一件。

可是,那个大唐宰相崔,不断劝说自己放弃这个想法。他说,崔耕和太平公主过从甚密,如果太平公主和亲吐蕃,恐怕会恶了崔耕。本来和亲的目的是为了两国和平,若是一个处置不好,引得崔耕要挑起两国纷争怎么办?

崔耕自己当然知道啊,论弓仁的老师,出使一趟吐蕃,就造成了吐蕃的分~裂。自己听了这话,还真有点犹豫。

到了今天,自己又突然发现了一个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这太平公主她克夫啊!

好么,她现在已经有两个夫君遭了横死了。若是嫁入吐蕃后,小赞普有个三长两短的,自己还能活吗?

当然了,尽管心里是这么想的,嘴里他可不会这么说。

论弥撒道:“外臣以为,文成公主乃任城王李道宗之女,嫁我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任城王乃大唐太宗皇帝的同辈之人,而如今我吐蕃的小赞普尺带珠丹乃松赞干布的重孙,而太平公主却是太宗皇帝之孙女。辈份不对,与礼不合,所以不应让太平公主和亲。”

擦!

与礼不合?你们吐蕃蛮子也配跟我们大唐讲礼?

李旦直气的一阵蛋疼,偏生还无法反驳,只得道:“但我大唐并无合适辈份的公主出嫁,如之奈何?”

论弥撒想起了崔的提议,道:“无妨,大唐没有合适的公主,我们吐蕃有。”

“什么意思?”

“我吐蕃有长公主赤丽玛莲,年方十八,温柔贤淑,可配大唐亲王。”

李显微微一愣神儿,道:“这也行?”

论弥撒反问道:“怎么不行?大唐公主可嫁吐蕃赞普,吐蕃公主当然也可嫁大唐亲王。”

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小小的区别的。

莫觉得大唐两汉和亲是屈辱,一般来讲,两国和亲,嫁出公主这方面,地位要稍高一些。

比如大唐就经常把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周边藩国之主,借以羁縻,能说大唐怕了他们吗?吐蕃也经常把自己的公主嫁给泥婆罗、小勃律、吐谷浑等属国的国主,借机控制其国的朝政。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来看,娶他国公主也谈不上什么屈辱。

在大唐的思维定势里,一直是本国公主出嫁,从未想到往国内娶公主。现在李显这么一琢磨,娶个吐蕃公主来,也不是不行。

他问道:“那为何不是让你们吐蕃公主嫁给朕,而是嫁给大唐亲王?”

论弥撒苦笑道:“我吐蕃只有这么一个公主尚未出嫁,却是与陛下的辈份不合。”

其实这种和亲的事儿,根本就不在乎辈份的。但他之前拿了辈份说事儿,现在就不可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顿了顿,论弥撒补充道:“我吐蕃愿意与大唐修好,却不是怕了大唐。陛下选的亲王必须足够尊贵,最好是您的亲生之子。”

“这样啊……”

论弥撒的要求倒是不过分,但是,李显可是真为难了。无它,自己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李重福,一个是李重茂。

该让哪个娶吐蕃的公主呢?

吐蕃公主嫁过来,因为是异族女子,势必不能为正妻。但与此同时,人家吐蕃也不是小国,不能慢待了吐蕃公主。

所以,无论是谁娶了吐蕃公主,就意味着此人成为了事实上的大唐太子。

这可如何表示?

他为难道:“兹事体大,且容朕细思之。”

“陛下!”太平公主高声道:“臣妹以为,谯王李重福和那吐蕃公主甚是相配,不如就让他娶了吐蕃公主。”

李显摆了摆手,道:“朕自有主张,太平勿复多言。”

太平公主道:“陛下当然可以决定谁娶吐蕃公主。不过……纪处讷的案子,到底该如何处置呢?是不是要查个水落石出?”

“你……”

李显瞬间就秒懂了,这是太平公主在和自己提条件呢。

要么自己做出妥协,立李重福为太子,要么太平公主深挖这个案子,把韦后牵扯进去。人家作为苦主,有这个权力。

换言之,在遭到自己和韦后步步紧逼之后,太平公主实在受够了,决定反戈一击。

“这个么……”

韦后明白自己的确是冤枉的,但李显不知道啊,当时就有些犹豫。

李旦马上加了一把力,也双膝跪倒,道:“臣弟以为,谯王李重福人品贵重,可娶吐蕃公主。”

“臣附议!”呼啦啦,太平公主和相王一系的官员跪了一地。

韦后大怒道:“胡说八道,李重福有谋害懿德太子太子之嫌,怎可娶吐蕃公主?”

然而,没人理他。

人们继续齐声道:“臣等以为,谯王李重福可娶吐蕃公主”

其他大部分臣子,则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但凡有点眼光的都明白,如今朝堂的大部分歪风邪气,包括今日之事,都是因为韦后想当女皇帝引起的。如果能立李重福为太子,就能早早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按道理说,自己应该支持相王和太平公主。

但是,与此同时,韦后现在就是个小皇帝,自己今天敢劝谏,来日恐怕就要遭她的报复。另外,此举也难免帮着太平公主和相王,对付当今天子之嫌。

至于少部分韦后的铁杆,则不敢做这个出头鸟。谁屁股上都有屎,现在站出来,纪处讷的案子牵扯到自己可怎么办?

唰!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齐齐投向了崔耕。倒要看看,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到底要站哪边。

第1707章 幸运橘诸兄第675章 袁恕己罢相第1506章 名将猪队友第1241章 石柱献白烛第314章 马尿大英雄第1096章 设计钟绍京第470章 忠义封常清第323章 齐请崔二郎第1269章 有才无大志第1736章 二臣意见一第080章 瓮鳖进行时第299章 二美难得兼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第411章 全部是崔谍第1065章 神犬似流光第938章 猛兽已出笼第759章 终于踏归程第805章 九宝十四符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544章 贼子露狰狞第932章 登临拂云祠第1367章 释放佃人奴第104章 说客访清源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1269章 有才无大志第1757章 大富大贵人第1274章 九皋火气大第1294章 乱花迷人眼第1177章 保佑岭南王第1366章 祭祖松明楼第1044章 临终行告解第1153章 二郎夺龙涎第1460章 宰德露狰狞第075章 嫂嫂要改嫁第1531章 第三强国立第297章 句句有来由第1153章 二郎夺龙涎第476章 杀人灭口中第1458章 胡商与贪官第998章 先访郯公后第165章 再见封常清第1492章 强盗有伦理第1048章 二郎做备胎第521章 成均起波澜第677章 女皇出三题第1628章 机密何其多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1355章 项庄起剑舞第1741章 天坑骤然现第970章 扶桑噩耗来第362章 误会难解明第1261章 番僧好念经第763章 强逼娶新人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1333章 七万换崔王第1060章 船停西江岸第1647章 误看狮子舞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050章 贞观九年事第170章 周兴来献计第734章 新为吊哀使第1504章 勃律朝堂变第1683章 史镜与人镜第1080章 兴亡百姓苦第194章 才女裙下混第613章 做个空人情第1185章 败绩谁负责第1604章 破庙有奇遇第1697章 双方终联合第1463章 盛唐梦之队第202章 财帛动人心第1786章 人死无对证第798章 搭头何其多第706章 临时护驾计第438章 神鹰展翅飞第1766章 目标中越王第718章 木轨加运量第286章 陡然风波起第13196章 神秘于公子第906章 抓到凌霄子第710章 全票投一人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154章 千金轻一笑第512章 探明真祸首第1630章 恨鸡声断爱第986章 原涉三国争第1392章 束缚一扫清第669章 依旧意难平第252章 崔卢初过招第263章 上巳春浴节第1799章 虎亦谋算人第591章 狂人杜审言第1318章 三妹报恩忙第1179章 日用遭罢相第647章 终于返洛阳第904章 宴请刘幽求第048章 曹家这爷俩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666章 挤兑风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