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五章 短暂的平静

六百零五章 短暂的平静

在平淡的二月中旬,春节渐渐已经成为记忆,正当京师官场缺乏新的火爆谈资时,闹出踢门事件的李佑也就勉为其难的充当了话题人物。

李大人因为工作问题,在内外廷集议时与当朝大学士和九卿争执不过,在众目睽睽下怒发冲冠踢飞了午门东朝房的门扇——这个话题算是填补了目前的空白期,为近期比较夺人眼球的事情。

李大人这一脚,算是公然表达了对大佬们的抗议,和屡屡被打压的不满,把自己受的委屈晒在了光天化日下。在性格官员辈出的大明朝,也是很有个性的动作了。

其实官员有个性不要紧,但表现个性不恰当时,就很容易遭受非议和排斥。不过在这次,大佬们发现舆论风向和他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连在宫中踢门的事情都做出来了,可见李大人当时已经怒不可遏,情绪激动到了极点啊。”

“李大人这次虽失态,但也是情有可原。公道的说,老大人们有些不厚道了。若非如此,焉能把李佑逼成这样?”

“他提倡办报,也是想做出一番事罢,可正在筹备时被老大人们横插一刀。如果是将此停掉,无可厚非,但老大人们却是将此事夺走交与他人,这岂不是公然羞辱人么。”

“不止本次,李大人这是两次怒气累积后忍不住发作,须知神仙也有火气,何况是凡人。”

“是极。李大人先前本无过错,费心费力斗倒段公公这等奸邪,于国于民件好事。但之后却丢了提督五城兵马司,被老大人们螳螂在后般的打发去国子监,定然已经憋了一肚子气。到了国子监,又连番遭遇这等不平事,能不发火就见鬼了。”

同情声中。翰林院编修李登高却对同僚议论道:“诸君不要受李佑欺骗,他踢门绝对是故意为之!其目的不过是引起朝中关注和议论而已!”

“那又怎样,反正李大人确实受了委屈。叫唤几声也不为过。”同僚们笑了笑答道。李佑的打算谁看不出来?谈不上什么欺骗不欺骗的,李编修说话忒幼稚,不成熟。

踢门这种事儿放在别人身上。必须要落下一个骄狂、目无尊卑、不知天高地厚的评论。一个五品官员,还敢不服气十五个大佬的集体决定吗?换句话说,一个五品有什么资格不服气?也配不服气么?真当官场规矩都是摆设么?

但是放在李佑身上却让人感到有几分“和谐”,并不觉得是“坏了规矩”,就是翻脸也要有翻脸的资格哪,李大人仿佛就是一个具备资格的人。

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李佑将前司礼监秉笔太监、天子大伴段知恩斗垮后,声威(不是声望)悄然与以往不同了。这无关乎品级,只在于人心。

从前李佑与诸阁老相争,很大才程度上都是借势狙击。他最多就是个致命一击次数比较多的狙击手。

到目前为止,李大人并没有真正斗倒过一个大学士,无论徐首辅、彭阁老还是袁阁老,虽然在各种事情上屡屡遭受狙击,但都还在内阁里坐着。当然。各位阁老同样也都奈何不得李佑。

不过去年年底李佑下野后,只布局了不到一个月,就在年前最后几天干脆利落的让段知恩倒台了,这震动是不同寻常的。

虽然因为很快就过年的原因,段知恩倒台没有引发太多的议论,也没有太多的人去想其意义。但在潜移默化中。对人心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员的眼睛更是雪亮的。

段知恩这样的人,模板是谁?朝廷中饱读史书的人比比皆是,轻易的就能从本朝黑历史中找出些例子,比如英宗朝的王振、武宗朝的刘瑾、神宗朝的冯保、熹宗朝的王安…或许还有魏忠贤。

虽然段公公神功未成、羽翼未丰,但却是公认具有潜力成为以上前辈们一样的人物。简在帝心的太监处于事业上升期时更是不可阻挡的,至少根据历史经验,几百官员死谏宫门也挡不住。

但景和朝的未来王振、或者是未来刘瑾、或者是未来冯保在势不可挡的上升期,却被李大人随随便便一巴掌拍死了,怎能不叫人心敬畏?

敬是敬重李大人作为文官代表挺身而出,阻止了类似于王振刘瑾冯保的新一代大权阉的诞生,维护住了文官的利益。

畏是畏惧实力。明面上李佑整垮段知恩,是靠着诡谋欺诈和投机取巧,但没有潜在实力为依托,诡谋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伤敌皮毛却断不了根本。看不到和看不清的隐实力,不意味着不存在。

很简单,三杨、杨廷和、高拱、张居正、东林党都干不成或者不敢干的事情,李大人却做到了。什么叫实力,也就是实力,无可置疑的综合实力。

有这样的实力,以五品之身和宰辅叫板、吵架、翻脸算什么,只能说是很正常的现象,连阁老都没有公开指责李佑失礼的。

同样一件事,“有实力”的人去做和“没实力”的人去做,引起的议论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朝廷上下虽然津津乐道于“踢门事件”,顺带关注了一下李佑与宰辅的争执焦点,但很少有人傻到去对李佑人品问题和无视尊卑而说三道四。即便罚他一百年俸禄,也分不到自己头上。

而且众人都知道,李大人的特点是坚韧不屈(从这个词可以看出李佑开始享受为尊者讳待遇),几乎必然会有所反击。所以,现在只是大幕刚刚拉起的时间,后面才是正戏。

甚至有好赌的人已经开始打赌,石祭酒还能在报纸总裁官位置上坐多久?据不完全统计,八成的选择了一个月内下台,争论只在于是十天还是二十天。

理由很充分,那段知恩陷害李佑罢官后,也不过支撑了二十天,石祭酒没道理比段公公更持久。

不过一直过了十几天,到了二月底也不见李大人有什么反应,他就好似古井,即平静又高深莫测。期间有消息说,李大人准备甩开国子监,自行办报,种种迹象也证实了这点。

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态里的含义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60章 关姨娘的恼意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二百一十七章 长公主的条件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态里的含义三百四十五章 来得好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爷二百九十八章 扑朔迷离的前任三百零九章 守备司谒见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门四百九十八章 拜访程家五百九十六章 起复之前第5章 剽窃的后果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200章 无聊与有聊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风声二百一十七章 长公主的条件五百五十三章 你祸事快上门了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第16章 李典史仗势抢人四百三十四章 扬州行宫二百七十一章 无家可归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二百九十九章 衙门里的人心真崩坏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四百三十九章 真是过火了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四百二十四章 气吞万里如虎三百二十四章 变幻的赌局第57章 念头终于通达了四百六十一章 悲愤的李佑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四百一十五章 春游惊变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爷托孤第34章 对手不在状态啊!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五百零六章 比不过行事下限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传说三百零六章 你们算是合伙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第194章 血书疑案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结束后感谢大家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章 剽窃的后果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二百六十八章 对自己狠的人五百六十三章 谁的店铺第110章 李巡检的“遗产”四百四十一章 试金石六百一十三章 白马非马四百七十七章 挑衅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间避热人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礼物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娘的上下尊卑二百三十八章 夹缝中的道路第97章 陈知县终于露底了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四百三十八章 静夜思二百四十六章 去采风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恶府县同城四百六十八章 辞官辞职二百五十七章 与天官大人亲近亲近四百七十六章 谣言无罪第20章 大明前卫女作家四百二十四章 气吞万里如虎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当嫁李探花四百九十六章 认清大势三百零六章 你们算是合伙二百七十一章 无家可归四百九十九章 奇货可居二百五十四章 地势不同了第72章 突如其来的真实剧本三百九十四章 高处不胜寒月票在哪里第14章 照猫画虎筹银策第17章 长夜漫漫……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训了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儿第192章 诡异的国子监四百四十一章 试金石三百三十九章 风向彻底变了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第104章 险些名不符实了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台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万的运筹学四百零九章 华丽耀目的气场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第190章 踩出个什么东西?!四百一十五章 春游惊变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职六百二十五章 雾里看花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三十二章 一个时辰后是良辰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