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军长被军法从事

攻占萨潘高地的最后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十万德苏战士在这里反复撕杀,直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斯大林亲自下达命令,要求守军战斗到最后一枪一弹、一兵一卒。残余部队服从了战至最后一人的命令,英国人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留下的墓地成了苏军的要塞,红军士兵就躺在被炮弹炸开的墓穴上。

最后的时刻到了,上万名苏军士兵、妇女们和孩子们手挽手向前冲锋,以自杀性的人海战术向德军进攻,德军起初用宣传车喊话,这些殉道者仍然视死无归。德军士兵们早就杀红了眼,既然你往枪口上撞,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机枪、步枪、迫击炮、坦克炮齐发,炽热的金属弹雨像割麦子一样将人的肉体化成粉末,一个德军M34机枪手在射杀了冲锋的妇女儿童后神经错乱,跳下山崖。

苏军摧毁了位于塞尔维亚湾附近的一个大型军火库,以防止它落入德军手中。这个军火库位于一个香槟酒工厂内,工厂内同时还有一个容纳了2000伤兵的野战医院。当军火库被摧毁时,仍然有许多伤员待在医院里,他们永远留在了那里,成了钢筋混凝土碎块的一部分。而苏军高级军官乘坐潜艇逃走了。

元月17日,德军将进入已成废墟的塞瓦斯托波尔。曼斯坦因命令让德军先进入城市,让罗马尼亚军队最后一个出发。但是马诺里乌少将没有服从这个命令,他率领罗马尼亚第4山地师,抄近路抢在德军之前进城,在几个记者镜头下,将一面罗马尼亚国旗插在了市内纳希莫夫山上。这些罗军打仗不行,出分头却是第一。

同日下午4点,一束电波从最后的一座地下洞穴传向莫斯科: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同志:苏联滨海集团军忠实地执行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被优势的敌人所压倒。发报地点:马拉霍夫岗七号洞穴。发完电报后,从洞穴里升腾起一股烟雾,苏联工农红军与阵地同归于尽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浑圆的落日映红了海面,与岸边的血水汇成一片,分不清那是落日余晖,那是被鲜血染红的海水。一艘罗马尼亚炮艇驶入塞尔维纳亚湾,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矗立在船头,左边是忠实的助手鲍曼,右边是忠诚的情人冉妮亚。他由冉妮亚搀扶着上岸时,他想的是:感谢上天,我又完成了一个霸业,为德意志人民攻占了克里木。

他要在雅尔塔召开帝国政治局会议,早在德军一寸一寸爬向堡垒时,他已经打定了这个主意。近来忙于征服大业,国内好多事情都堆积如山,柏林连续两天遭到英国飞机的轰炸,而选择到雅尔塔开会,能让政治局委员们亲眼看到他的盖世武功,切身感受到胜利来之不易。

元月19日,元首和政治局委员们聚集在契诃夫故居,欣赏艾伊瓦佐夫斯基的名画《九级浪》。这是他的代表作,表现的是风暴中飘泊的人们,他们栖居在帆船的残余物上,为了生存,拼命挣扎,狂风巨浪,呼啸而来。暴风雨中的船与人,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抗衡,表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与不可抗拒性。

元首很欣赏这幅画,每当战事稍息时,他便独自凝视着气势逼人,色彩动人的画面,此刻他向客人们解释说:这是一幅关于人和自然的颂歌,使人震动,也使人动情,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而天边透出的夕阳,则代表着希望,因此整个画是积极向上的,不像毕加索那样颓废。

希姆莱感叹:“没想到这些愚昧的俄国人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元首反驳:“愚昧,您错了,俄国人一点也不愚昧,现在我们所处的这间房子,是俄国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文艺巨匠都多次来到这里。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此养病期间,写下了不少巨篇。”

戈培尔抢先炫耀:“我看过他的《小公务员之死》”

希姆莱白了他一眼:“我的小学课本上就有,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戈培尔脸微微一红,回敬道:“没想到希姆莱还有点文学细胞,我以为只对养鸡感兴趣呢。”

戈林在认真研究画,不过研究的重点与他的元首不同:李德是从艺术家角度鉴赏,戈林是用商人的眼光评估:“我估计这幅画肯定能值3000帝国马克。”

为了扳回落了一地的面子,希姆莱想了半天,终于说了一句让大家另眼相看的话:“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种族偏见是生来俱有的,因为他接下来说道:“契诃夫写出脍炙人口小说是受了德国的影响,确切地说,是德国的水土让他灵感大发。噢,对了,他在德国的温泉疗养地治过病。”

“没治好,死了。”里宾特洛甫面无表情地说。

希姆莱一楞,斜视着他:“也许是喝香槟酒呛死的。”引来众人一阵轻笑。

半天没吭声的约德尔发言了,不过他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记得契诃夫是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人,现在,铁木辛哥领导的苏联南方方面军正日夜不停地向塔甘罗格猛攻。”

李德愕然:一是他本想炫耀一下他的艺术水平,没想到他们也不是平庸之辈;二是想借艺术躲避下现实,获得片刻精神放松,却还是被他们拉回到现实中。

艺术鉴赏会被打破。他面临更残酷的现实:第25装甲师师长气喘吁吁跨进来,给他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克里木半岛西边的刻赤失守了。

就在他与曼施坦因偷渡塞尔维亚湾的同时,大批苏军从四面八方从踏冰而来,42军军长希波尼克中将担心后路被切断,擅自下令后撤,把刻赤让给了苏军。

元首怒不可遏,让他把希波尼克从前线召回,并让冉妮亚从塞瓦斯托波尔把曼施坦因叫来。

“他为什么不请示?你为什么不制止?费奥多西亚在谁的手里?整个历史进程都被你们打乱了。”元首连珠炮似追问,并指着汉斯对政治局委员们说:“你们瞅见了吧?这就是我的将军们,我一边要与俄国人作战,一边还要跟不听话的将军们费神。”

希姆莱急忙表态:“必须严肃查处,该罢官的罢官,该上法庭的上法庭,绝不迁就姑息。”

“不,我,那。”师长那里见过这么多的高官要人,嗫嗫着说不出话来。

一小时后,一脸倒霉像的希波尼克来了,面对暴跳如雷的元首,起初他还解释着,当看到大家都群起而攻之,他不得不低下了头,承受元首粗陋语言和唾沫星子的攻击。

曼施坦因也一副恨铁不成刚的语气,说了几句后转向汉斯:“还有你,你为什么不劝阻?”

师长不再嗫嗫:“别说我劝阻他,他的参谋长也极力劝他考虑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并说军事法庭不会放过他。但希波尼克执意不听,说他早就想到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由他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好吧,就让你承担全部责任吧。”元首痛心地说。

希波尼克将军抬起头:“我只是想拯救德军士兵的生命,我负全部责任,这事与我的参谋长无关,也不怪这位师长,他的防区是费奥多西亚和南岸,那里还在我军手里。”

元首仰面长叹:“你拯救什么德军士兵的生命啊?你要知道,在你放弃的地方,我们又得花双倍的兵力和牺牲夺回来。你难道不知道‘慈不掌兵’这句话吗。”

他又指着师长:“我让你去的意思是作为装甲机动力量救火,你守什么海岸?那里不是有罗马尼亚人吗?”

希姆莱的眼镜镜片一闪:“他俩必须接受人民法庭的审判。”

“不!”希波尼克痛切地高喊。汉斯懵住了。

戈林摇头:“他们违犯的是军纪,现应接受军法审判。”

曼施坦因痛心地命令把军长押往集团军群军法处。

几天后,军事法庭判决希波尼克将军死刑。曼施坦因无奈地在死刑判决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元月28日,第42军军长希波尼克将军被执行枪决。

他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说,虽然他是军长,但是手下只有第46步兵师,此外全是罗马尼亚军队,无法守住整个刻赤半岛,法官一语道破天机:“你完全可以先请示上级后再撤退。现在苏军在全线进攻,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擅自撤退,那么东线早就不存在了。”

希波尼克将军被押走后,第25装甲师师长可怜巴巴地望着元首,他的上级、第3摩托化步兵军军长马肯森上将不请自到,他先埋怨元首未经他的同意调动他的部队,继而为手下求请。

元首怏怏不乐:“看在你父亲是三代元老的份上,我不驳回你的面子,我会妥善处理的。”

李德走到汉斯面前,逼视着他:“不管怎么说,我完全可以定你个救援不力的罪名。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脱下军装,转业回家。”他看到师长大汗淋漓。

“第二,我把46师也给你,与25师组成先头战役集群,乘俄国人目前专注于刻赤半岛,你出其不意冲过海峡,在塔曼半岛占据一块桥头堡,并像钉子一样钉死在那里。”

“是!”汉斯用最大的肺活量高喊,里宾特洛甫捂住了耳朵,墙角一只老鼠吱吱叫着冲出门外。

“我还没说完呢。如果你完不成任务,我新账老账一起算;如果你占据塔曼半岛三个月以上,我任命你担任42军军长。”

汉斯猛吸了一口气又要爆发,元首在他胸前拍打了一下,他的爆发变成了泄气:“是!谢谢元首,我……”他哽咽起来。

元首用目光向曼施坦因征询意见,他点头,继而建议道:“收复刻赤有两个师就够了,我建议由第11集团军短暂休整后,向罗斯托夫发动一次突击,占领这个高加索的大门,明年,不,今年的军事行动就更加主动了。”

元首摇头,他命令马肯森上将收复刻赤,并给汉斯提供后援;他命令54军休整,并担负整个克里木半岛的卫戍任务;命令49山地军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命令30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归建南方集团军群。

曼施坦因不快并茫然不知所措:“你把我的部队都**了,我干什么?”

元首轻松地回答:“你回北方。此前你可到罗马尼亚休假一周。现在我们要开会,将军们请回吧。”

第1节 向元首提意见第9节 利比亚石油问题第19节 人体输送带第15节 狗咬狗,一嘴毛。第7节 劫后余生第10节 还不如到别的战区慰问第8节 希特勒的姊妹及爱娃第5节 田忌赛马与普鲁士精神第12节 希特勒的反对者第16节 元首视察党卫军阵地第6节 罗伯斯庇尔第7节 姑娘是鲍曼女儿?第11节 信天翁大战美国兵第5节 双飞燕第25节 征战中东第28节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第26节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第7节 元首在旅途第1节 四维空间第10节 生日密谋第7节 神圣的妓女第12节 小儿麻痹症罗斯福第20节 伏罗希洛夫号巡洋舰第4节 军委扩大会议(中)第8节 天壤之别的替罪羊第11节 反击第23节 狗咬狗 一嘴毛第2节 犹太人问题第9节 都怪老娘不会生第3节 识破英国间谍第12节 阿拉曼第24节 苏军出其不意的反攻第24节 轻敌第26节 康乃馨与香石竹第15节 唇枪舌剑与委任指挥第2节 希特勒与罗斯福第17节 元首的心病第24节 海底世界第5节 英国人偷了雷达第6节 《德意志高于一切》第10节 德国高射炮部队第6节 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第8节 希特勒的姊妹及爱娃第4节 光荣的希特勒战士第5节 英国人偷了雷达第18节 研制出自动步枪第26节 沙海历险后的奖赏第20节 随潜艇出航第22节 人蚁大战第24节 苏军出其不意的反攻第5节 双飞燕第7节 看魂魄激荡第13节 针对元首的暗杀行动第6节 前往卡卢加途中第22节 潜伏第8节 一波三折第20节 曼施坦因邀请元首第14节 运载火箭第22节 人蚁大战第25节 从埃及到东非第9节 斯大林指挥不灵了第15节 动物世界里的镜头第32节 人间地狱第11节 陆军参谋长搅局第25节 大卫大战歌利亚第27节 德日外长的斗鸡表演第3节 在维也纳视察防空塔第32节 人间地狱第11节 第三帝国火箭之父第1节 对美国宣战第1节 温柔乡里第12节 在埃菲尔铁塔高瞻远瞩第20节 空中反击战第15节 元首雄踞圣彼得堡第24节 轻敌第12节 给王牌艇长们授勋第6节 让英国皇家海军蒙羞第16节 U艇绝处逢生第10节 战争越打越大第2节 希特勒的故乡第13节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11节 第三帝国火箭之父第10节 北极弧光第11节 卡卢加人的盛会第21节 拿别人屁股当自己的脸第14节 救援官二代哈罗德第24节 狂热的武装党卫军第12节 谁的面子?第5节 索菲第15节 飞机恐怖症第2节 与军工企业家斗智斗勇第10节 北极弧光第26节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第2节 犹太人问题第28节 德意志中东军团第23节 该视察党卫军阵地了第3节 狼 穴第6节 罗伯斯庇尔第3节 主教、教授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