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方案

第1320章 方案

秦桧沉思片刻道:“陛下,陈庆成立《京报》,目的就是为了让《京报》在江南宣扬他的功绩,除非让《京报》闭嘴,否则它一定会坚持天天报道,之前微臣想到了让它缺纸,但还是被它解决了,卑职就在想,如果不能用断原料的办法中止它,那能不能用断人的办法,比如报馆的主笔纷纷提出辞职.”

赵构心中忽然一阵厌烦,整天想着对付报馆,一点屁用都没有,根本解决不了他心中的烦恼。

他负手叹口气道:“朕一个堂堂的天子,却在绞尽脑汁和一个报馆较量,有什么意义呢?也无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现在朕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陈庆要取代赵宋江山,朕的社稷要保不住了,这才是关键,就不能让陈庆出点什么意外,或者让朕的军队变得强大起来,要不然和去陈庆谈判,如果他愿意继续为宋臣,朕给他什么条件?朕觉得这三条路才是正道,而不是整天琢磨去对付一个小小的报馆!”

秦桧老脸一红,他怎么会不知道呢?天子已经不好糊弄了。

秦桧半晌道:“陛下,刺杀的办法恐怕行不通,微臣担心会引发陈庆的强烈报复,而强大军力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办不到,要么就是谈判,但卑职不知道陈庆还会要什么?不过殿下可以试一试,让徐相公去和胡云谈一谈!”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徐相公和张大学士来了。”

赵构点点头,“让他们进来!”

很快,徐先图和张浚快步走进内书房,秦桧的表情有点不自然了,原来天子并不是仅仅召见自己。

“参见陛下!”徐先图和张浚一起躬身行礼。

“辛苦两位了!”

赵构又问道:“外面没有太学生闹事吧!”

“没有!”

徐先图连忙道:“他们就是出来走一圈,天气太炎热,他们中有人顶不住,中暑晕倒,太学生便回去了,百姓都已散了,各自回家。”

赵构点点头,“刚才朕在和秦相公讨论防止陈庆进一步吞并朝廷的办法,办法无非有二,一个是自身强大,一个是和陈庆达成协议,他愿意永为宋臣,朕反复考虑,就算陈庆答应什么条件也是权宜之计,关键还是要自身军力强大,我想听听两位的意见!”

赵构看了看张浚,“大学士先说说吧!有什么就说什么,咱们要面对现实,大学士尽管畅所欲言!”

张浚踌躇片刻道:“这个问题臣不止一次考虑过,人口兵源不是问题,名将也可以培养,关键还是一个财政问题,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需要同样强大的财政支持,之前我们通过发行交子的办法,筹措了一千万贯钱财,如果按照三十万军队,一名士兵每月三贯钱来算,一千万贯也只能支持十个月,也就是说,我们每年至少要一千两百万贯用来支付军俸,但我们现在每年的财税收入有多少?”

“八百万贯!”

徐先图接口道:“每年从江南东路,两浙路、福建路、岭南两路得到的赋税也就八百万贯,这还包括盐税在内,不仅要支付军俸,还要支付百官俸禄、皇宫开支,朝廷和地方官府开支,各种必须的开支去掉,那就最多只有五百万贯来支付军俸。”

秦桧在一旁道:“如果不考虑三十万军队,改为二十万军队,打造一支精锐之军,是不是就差不多了?”

张浚摇摇头,“二十万人也不够,光是俸禄就有百万贯的缺口,还要供养军队的粮食、蔬菜、肉食,还要打造兵甲,又有百万贯的缺口,也就是说,我们养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每年就有两百万贯的缺口,之前的一千万贯最多只能补五年的缺口,何况我听说已经只剩下一半左右了。”

“有没有什么开源节流的办法?”赵构问道。

赵构现在已经没有三十万大军的奢望了,能维持二十万大军,他就心满意足。

“之前朕记得可以进行海外贸易,能获利颇丰!”

徐先图摇摇头,“原本是考虑朝廷进行海外贸易赚钱,但朝廷没有船只了,上次筹办水军,民间的海船也基本上征发殆尽,加上发行交子,各大海商破产的破产,逃亡的逃亡,陛下,不要再考虑海外贸易了。”

赵构脸色有些难看,摆摆手道:“那就不说海外贸易,想想其他办法,或者军俸一半用土地支付,西军不就这样干的吗?”

“陛下,朝廷没有多余的土地了,以前是考虑江淮和江南西路的土地,可现在”徐先图很无奈地望着天子。

赵构心中恼火,他想了想,又问秦桧道:“上次秦相国提到换钱法,能大大增加财政,具体再说一说?”

秦桧硬着头皮道:“这其实是三司的官员提出来,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铸造大钱,当十钱或者当五钱,另一个办法就是铸造铁钱,铁钱同等于铜钱使用!”

张浚和徐先图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震惊之色,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抢掠百姓吗?

张浚冷冷道:“用大钱和铁钱给军队发俸禄,恐怕军队就会立刻造反了。”

赵构一拍桌子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到底拿一个可行的办法出来!”

张浚躬身道:“陛下息怒,微臣或许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赵构忍住气道:“你说,朕听着!”

“陛下,军队的构成其实有多种多样,不一定全部要朝廷来养,微臣觉得,二十万大军,朝廷养十五万就足够了,另外五万人可以作为州兵的形式让地方官府来配置,五万人分给每个州,摊薄了,每个地方官府负担也不大,需要的时候再把这五万军队集中起来,训练一段时间,就能成为正规军。”

赵构虽然很不情愿,但也没有办法,说到底是他的财政养活不了这么多军队了,最多只能养十五万人,他斟酌一下道:“这个办法可以考虑,朕需要一个具体的方案,徐爱卿,这个方案就交给你们枢密院来草拟。”

徐先图躬身道:“微臣遵旨!”

“然后再说说和陈庆协商谈判之事!”

赵构对张浚道:“张爱卿,谈判由你来负责,很简单,朕要求他承诺永为宋臣,然后看他的条件是什么?再进行讨价还价,看最后能不能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次日上午,张浚找到了胡云,代表朝廷正式提交了谈判邀约,所谓谈判并不是说你想谈就谈,而是双方都要有意愿,比如说,朝廷提出削藩,让陈庆把军队和土地交给朝廷,陈庆会干吗?根本就不会理睬,所以这种谈判就毫无意义。

胡云看了看盖有中书门下大印的官文,笑问道:“不得僭越君臣之道,铭志为宋臣,长期承认朝廷为尊,这本来就是事实,需要谈什么呢?”

张浚摇摇头道:“雍王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宋朝江山,攫取财政,任命官员,事实上已经是独立王朝,只是名义上的宋臣而已,难道不是这样吗?”

胡云冷笑一声道:“既然大学士坦率,我也尊重事实,本来就是名义上的宋臣,朝廷还想要什么呢?把军队交出来,把州县还给朝廷?怎么可能?雍王殿下没有建立自己的王朝,继续承认天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希望朝廷能够认清现实,不要做出让人笑话的事情来。”

张浚连忙道:“胡特使恐怕误会我的意思了!”

“大学士请说,我洗耳恭听。”

“我们并非要求雍王实质性地为宋臣,我们也知道这不现实,哪怕是名义上的宋臣也行,但需要雍王一个承诺,长期为宋臣,不能独立。”

“永为宋臣,不得黄袍加身,是这个意思吗?”

“正是此意,天子希望双方能谈一谈,如果雍王有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可以考虑。”

胡云点点头道:“这不是我能决定,我必须请示雍王殿下!”

“当然要请示雍王殿下!”

“好吧!我今天就会发一封加急鸽信去京兆。”

第919章 掮客第1112章 请教第二百三十三章 汉中第790章 公审第844章 铲除第911章 变故第1416章 诚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军第七百三十一章 向导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1227章 妥协第1403章 再临(上)第1064章 取财第七十九章 背锅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绑架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869章 希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泾渭第1513章 广南第1400章 成长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将第1219章 意外第1483章 突袭第1495章 迁徙第1498章 瑞兆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锁(上)第776章 介休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五百一十章 手谕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种第1356章 出兵第931章 对策第1205章 任务第1112章 请教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1356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险境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变第七百三十一章 向导第1353章 晨事第1408章 线索第1078章 圆果第六百零八章 陷阱第二百四十六章 虚攻第847章 海船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864章 离去第1177章 情报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袭第1038章 匿财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柄第二百四十八章 换策第773章 斩首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786章 旧案第1029章 激战(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805章 京报第951章 黄金第1064章 取财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一百六十六章 击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祸言第1497章 怀柔第1052章 妥协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922章 所图第六百九十一章 抢麦第930章 文攻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1435章 幕后第1354章 青山第二百九十八章 奇遇第二百四十六章 虚攻第三百四十八章 破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夺权第959章 郑家第1096章 南瓜第三百六十章 婚礼(下)第994章 捷报第1281章 买药第1026章 拦截(下)第1013章 陪练第1100章 科举第927章 闹事第十二章 分歧第1331章 归来第1365章 榆关第六十八章 绸缪第1238章 爆发第五百零七章 劝说第二百九十九章 夜杀第1418章 搬家第758章 绝望第952章 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