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强募

历史上,李乾顺就是在两年后去世,他是病入膏肓后去世,这场大病也持续了一两年,此时他的身体十分羸弱,精力和体力已经无法支撑他对西夏的掌控。

李乾顺也很清楚西夏面临的内忧外患,这些年, 他们几次征讨熙河路失败,又平叛内乱不利,导致西夏国力严重衰弱,西夏的皇族内部都对他十分不满,他甚至得到消息,一些皇族已经在暗中联络,准备拥戴新帝。

在这种情况下, 李乾顺怎么还敢伸手向皇亲国戚们要钱要人, 非把他们激反不可。

李乾顺叹口气问道:“除了向权贵伸手, 还有别的办法吗?”

李察哥大失所望,没想到天子在这个紧要关头还是下不了决心,他万般无奈,只得道:“还有几个办法可以解决一点问题。”

李乾顺精神一振,连忙道:“还有什么好办法?”

“第一是放弃沙州,命令都统制李延武立刻率两万军队返回西夏,其次是释放五万契丹奴,把他们武装起来,第三便是向金国求援, 第四,动用储备白银向权贵们购买粮食物资, 这四点中关键是金国,如果他们肯支援, 我们就还有希望。”

第二点所说的契丹奴就是萧合达的败兵, 一共有五万余人向朝廷投降,李乾顺下旨将败兵和家眷一起转为奴隶, 叫做契丹奴,押解去矿山开矿采盐, 其实他们并不是契丹人,基本上都是党项人和羌人。

把这五万军队解放出来,加上沙州的两万军队以及自己的三万五千人,那就有了十万大军,李乾顺心中多少就有点底了。

而且小国库内还有一百二十万两储备白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

既然皇亲国戚们不肯拿出粮草物资,那就用银子向他们购买,这样总可以吧!

其实李察哥最期待的还是金国的援助,他不相信金国会眼睁睁看着西夏灭国,连辽国都要死保西夏,何况金国,一旦西夏灭国,陈庆就真的坐大了。

“皇兄,金国有新的消息吗?”李察哥问道。

李乾顺摇摇头,“最新的消息没有,还是和上次一样,他们承诺支援西夏,但支援的方式还在商讨之中。”

李察哥恨恨道:“他们答应给三十万石粮食, 可到现在, 一颗米都没有看见。”

李乾顺叹了口气,“金国向来口惠不实,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你刚才讲的几点朕都同意,天一亮就可以执行。”

李察哥走出皇宫,忍不住仰天长长叹息一声,“难道西夏真的要灭国了吗?”

.........

黄昏时分,李察哥得到儿子李翰中的飞鹰传信,一支来历不明的数万宋军攻占了应理县,六千守军几乎全军覆灭。

这个消息简直是迎头一记闷棍,李察哥简直懵掉了,坐在书房内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宋军一定是从萧关道北上,偷袭了应理县。

他其实真的考虑过这种可能,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李察哥也知道陈庆从兰州进攻西夏并不明智,利用黄河来运输辎重,简直就是不切实际,黄河只有从应理县开始才有运输物资的可能。

只是几個月来,陈庆在兰州屯兵二十万,粮食五十万石,还有不计其数的各种军用物资,甚至连军部都临时搬去了兰州,陈庆本人也在兰州。

李察哥也就相信了陈庆一定是从兰州进攻西夏,便于联手回鹘人,如果不是走新军道,那就是走河西旧道,可他做梦也想不到,陈庆居然还是走萧关道,出奇兵攻占了应理县,那他之前的种种部署都没有用了。

李察哥心中着实有点恐惧,陈庆居然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做战略欺骗,不惜动员几十万民夫,二十万军队和无数粮草物资,这一切竟然都是假的,就是为了骗过自己。

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之前西夏军屡败在陈庆之手,此人竟是如此可怕。

这时,幕僚韩奉上前道:“宋军偷袭应理县应该只是为主力打前哨,暂时不会北上,殿下一定要抓紧这段时间落实军队和钱粮,殿下实际上还要整合军队,时间会更加紧张,卑职建议派一支军队南下驻防鸣沙县,牵制住宋军,给殿下争取时间。”

李察哥点点头,“韩先生说得有道理,确实要派一支军队南下,但现在我最发愁的是钱粮,那些王公贵族手中有钱有粮有奴隶,就是不肯给朝廷捐一文钱,我着实头大,先生可有良策?”

韩奉心中暗暗鄙夷,其实李察哥就是西夏最有钱粮和拥有奴隶最多的贵族,他在说别人,却把自己遗漏了,真是莫大的讽刺。

当然,韩奉也理解李察哥的理由,李察哥已经在全力抗击宋军,他已经有了巨大的付出,所以他不需要再额外付出钱粮和奴隶,而那些权贵什么都没有付出,还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当然需要额外拿出钱粮和奴隶来保护家园,毕竟韩奉也领着李察哥每月给他的三十贯幕僚钱,他不理解也要理解。

“卑职倒有一个办法!”

韩奉上前低声说了几句,李察哥疑惑问道:“这样有用吗?”

韩奉苦笑道:“宋军都占领应理县了,西夏灭国就在眼前,殿下还有时间考虑他们的感受?”

李察哥负手走了几步,韩奉选择的目标不错,拓跋阿曲本来就是自己最大的对头,拿他开刀既出了自己多年的一口恶气,还能杀鸡骇猴,他就不信那些权贵不害怕。

“也罢,就这么办!”李察哥终于下定了决心。

..........

夜里,兴庆城内忽然爆发了兵乱,东南角数百户人家被抢掠,其中一千多名暴乱士兵砸开了楚王拓跋阿曲的府宅,冲进去杀人抢掠,女人也被糟蹋殆尽,拓跋阿曲和他的家人约一百二十口人全部被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被抢掠一空。

消息传开,满城震惊,权贵们纷纷要求李察哥给一个解释,李察哥告诉所有人,宋军已经攻进了西夏,距离兴庆府只有三百里,士兵们粮食不足,朝廷也无钱发俸,士气低迷,所以才发生暴乱,他担心还会发生更多的暴乱,让众人各自小心。

众人都明白了,这分明就是李察哥在用兵乱威胁所有人,再不拿出钱粮,那就放兵明抢,还要被杀绝,妻女也会被凌辱。

这些权贵都是欺软怕硬,他们看出李察哥动了杀机,立刻意识到保命更要紧,纷纷表态愿意拿出钱粮,并把奴隶交出来整编为军队,五天时间内,李察哥便强行募到粮食五十万石,钱两百万贯,经过军事训练的奴隶军三万人。

与此同时,五万契丹奴战俘被释放,被整编为军队,短短三天时间,李察哥的兵力就达十一万五千人,李察哥随即命令卓啰和南军司都统制尚东延率一万五千军队赶赴鸣沙县驻防。

又派信使火速赶往沙州,命令都统制李延武立刻率两万军队返回西夏,暂时放弃沙州。

但这十几万军队还远远不够,李察哥还在命令各地官府搜罗青壮从军,同时也在搜集全国所有的钱粮,就算民怨沸腾也比西夏灭国好。

第1360章 出兵第1224章 返回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务第四百三十八章 银矿第1145章 态度第1064章 取财第三百零九章 拦江第二百五十章 难任第919章 掮客第1246章 惨败第893章 老将第1507章 全歼第885章 贵子第三百零二章 长寿第七百五十章 策划第996章 突袭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点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将第二百四十九章 提醒第四百二十六章 对峙第一百零五章 妥协第一百二十章 杨柳第1211章 须城(上)第六十五章 裙带第四百五十四章 绝密第九章 绝境(下)第二百零一章 抢关第二百三十七章 饶风第五百六十章 警讯第997章 兵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国策第846章 韦桐第三百零一章 汉阳第1203章 离去第1500章 备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京观第一百二十二章 竞技(下)第1031章 虚兵第1365章 榆关第771章 军城第1004章 撤离第1063章 收网第二百零七章 丰收第941章 春暖第四百一十六章 迁徙(上)第1202章 相投第1423章 棘手第782章 太原第一百三十四章 补牢第1053章 炒房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1057章 设网第1091章 猎杀(上)第755章 困兽(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966章 连击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兵(上)第796章 巡视第1275章 礼物第780章 杂铺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变(上)第1046章 巡河(下)第1055章 不速第1254章 渡江第四百三十八章 银矿第877章 报复第1158章 贪功第799章 璎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陵(下)第1124章 虚与第1458章 后路第1310章 抓夫第1214章 泄密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九十九章 赌箭(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变第1365章 榆关第1307章 撤退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军(上)第1124章 虚与第一百九十九章 决心第1269章 民怒第七百三十七章 同乡第1361章 狭路第1336章 建国第1379章 分权第三百二十二章 压力第918章 建议第850章 怀旧第1409章 家丑第820章 试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激化第931章 对策第797章 建议第二百六十二章 寿宴(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