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约束 一

顾海竭力用轻快的语气,将这个沉痛的消息说了出来。

太夫人所有的笑容,都凝在了脸上,目中满是悲戚。

这些暗卫,大多是顾家家将的后人,也有不少是边军将士遗孤。大多年轻骁勇,尚未成家。

换在平日,顾家轻易不会派他们上真正的战场。除非成亲生子留下子嗣,才会挑出其中善战之人送去边军。

这一回,顾家暗卫倾巢而出,能活着回来的,还能有几个人?

顾海心中一酸,低声道:“母亲,只要打了这场胜仗,国泰民安。我们顾家儿郎死得再多,也值得了。儿子日后自会慢慢培养新一批暗卫,不令顾家的英勇热血断了传承。”

过了许久,太夫人才缓缓点头。

太夫人未曾落泪,目中露出巨大的悲伤,却比落泪更令人伤怀。

顾海眼眶也有些发热。他想说些什么来安慰太夫人,喉头哽咽,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落日的余晖洒落进来,一点点昏黄的光芒,很快暗淡下来。

正和堂里,母子两人的身影俱被笼罩其中。

相对无言。

许久之后,太夫人终于张口道:“不管如何,杀了吐蕃太子,总是一桩大好消息。于边军于谨行而言,都是好事。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吴氏崔氏婆媳,免得她们两人日夜为谨行担心。”

顾海点点头,应了下来。

……

吴氏崔珺瑶婆媳两人,很快听闻了吐蕃太子被刺杀的喜讯。

她们两人一时未想及这个喜讯后的阴暗血光,两张脸孔上几乎同时泛起喜悦的光芒。

“这么说来,边军很快就要打打胜仗了?”吴氏满怀希冀地问道:“待敌军被撵走之后,是不是谨行就能回来了?”

崔珺瑶未曾出口,目中露出同样的期待。

顾海避重就轻地应道:“若边军打了胜仗,谨行必要班师回京,接受皇上封赏。”

顾谨行已充分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边军主将。待论功行赏承袭爵位之后,依旧要远赴边关镇守。

这些话,顾海自不会在此时说出来,扫吴氏崔珺瑶婆媳的兴致。

果然,吴氏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宛如放光一般,瞬间亮了起来,一把攥紧崔珺瑶的手:“崔氏,你听到你三叔的话没有?谨行就快打胜仗回来了!”

崔珺瑶目中迅疾闪过一丝水光,唇边漾开一抹笑意,久久未散。

俊哥儿也闻讯而来,清俊斯文的小脸上满是雀跃欣喜的笑容:“三叔祖,我爹真的要回来了吗?”

九岁的俊哥儿,身量已经长开,有了少年的卓然神采。

顾海十分疼爱这个听话懂事的侄孙,笑着摸了摸俊哥儿的头道:“只要战事顺利,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你爹就能回京了。”

还要等这么久。

俊哥儿小大人似地叹了口气,很快又高兴起来:“好,那我再耐心等一等。”

一句话,顿时让大人们都开怀一笑。

……

之后的一个月里,边关捷报连连。

吐蕃太子一死,吐蕃果然军心溃散,战力远不如前。伤亡颇多的突厥军队,也不愿再出全力。

反之,边军士气大振,势如破竹。

短短一个月之内,吐蕃突厥联军已连吃了数场败仗,死伤不计其数,还有许多被俘虏的。边军大胜之势已十分明显。端看吐蕃和突厥军队何时肯退出边关而已。

朝臣们如何欢欣不必说,便连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也是满心欢腾,见了面少不得要议论几句。

“顾家儿郎个个都是好样的。”

“那是当然。当年的定北侯顾湛,后来的定北侯顾淙,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也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如今这位定北侯世子,虽说年轻一些,丝毫不逊色。”

“那个刺杀了吐蕃太子的季同,也是个血性男儿。听闻他也是顾家家将后人。”

“顾家一门忠烈。有顾家在,我们大秦便稳如泰山。”

……种种赞誉之词,不必一一列举。

定北侯府的声名也随之到达顶峰。

太夫人将所有顾家儿孙召至正和堂,尚在牙牙学语的胜哥儿也未能例外。

太夫人肃容说道:“顾家声势正盛,少不得会遭人眼热猜忌。人心难测,你们切勿被几句追捧夸赞就冲昏头脑。说话行事,当慎之又慎,切不可口出妄言,得意忘形,为顾家招惹祸端,更不宜为宫中的皇后娘娘惹祸。”

众人立刻齐声应下。

太夫人目光一一掠过去。

长房的崔珺瑶母子三人,顾谨知夫妻领着两个孩子,三房的顾谨礼夫妻……然后,目光就落在顾谨礼的脸上。

“谨礼,”太夫人沉声点了顾谨礼的名字:“你在宫中当值,更忌张扬!”

顾谨礼不假思索地应道:“祖母放心,孙儿绝不是那等不知轻重的张狂之人。”

这倒也是。

顾谨礼年轻,性子也活泼,却是胆大心细,绝不鲁莽冲动。说话行事,也颇为沉稳,远胜同龄的男子。

太夫人欣慰地点点头,又叮嘱顾谨知几句。

顾谨知平日话语不多,闻言点点头道:“孙儿谨遵祖母教诲。”

太夫人略一思忖,又对俊哥儿说道:“俊哥儿,你每日要去宫中读书。若有人在你耳边说起边关战事,你一概推说不知。若有人出言称赞你爹,你不可骄傲自得,一定要谦逊待人。”

俊哥儿乖乖应了声是,想了想问道:“曾祖母,我爹打胜仗不是好事吗?为何我们还要这般小心做人谨慎行事?”

太夫人摸了摸俊哥儿的头,神色缓和下来:“俊哥儿,你还小,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我们顾家本就是世袭侯爵,统领边军。如今你姑母在宫中为后,你三叔祖做了吏部尚书,你爹又打了胜仗大出风头。便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太过风光,也最易招人嫉恨。凡事还是低调谨慎为好。”

还有一层更深的顾虑,太夫人并未说出口。

萧诩虽是顾家孙婿,更是大秦天子。如今顾家圣眷正浓,倒也无碍。若日后有了变故,只怕立刻就会生出猜忌。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曝露 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归来之讲学 三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轻生 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登门 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服药第八十九章 萌动第六百二十三章 婚事 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激流 四第九百二十一章 处置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疏离 三第六十八章 离心 四之相悦 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早产 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轻生 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乐阳 二第五百章 失势 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猝死 二之求援 一之远走 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短见第四百八十六章 闹剧 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谨行 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恢复第四百六十一章 佳婿 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伤心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取血第一百五十章 相看 一第八十五章 莫辩 一第九十章 旧情 一第四十六章 故人 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风云 三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 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相怜 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婚 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改变之月圆 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离开 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母子 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门第六百二十五章 婚事 三第四百零三章 云墨第二百九十一章 礼物 一第一千零五十章 巫术 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撑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撑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立储 一之相悦 一第一千零五章 噩耗 二第十三章 难堪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平安第九百三十七章 趋炎第一百三十四章 折磨第六百八十五章 旧情 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结交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生子 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争斗 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年 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情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别扭 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祖孙 二第五百二十章 对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痛苦 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恩人 二第六百零一章 亲事之月圆 三第三百零三章 帝后 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处置 二第五十一章 闺秀 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外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归否 二第六十五章 离心 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相见 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誓言第四百六十四章 姐夫 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洗三第九百七十六章 竹马 三第八百零九章 立储第四百六十章 邀宠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归京 一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国师 二第九百四十五章 香消之相遇 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重逢 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割肉 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教母第三百四十一章 迁怒第四百七十章 新婚第五百九十九章 撮合 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风波 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逢 二之赘婿 二第七百零二章 温暖 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瘟疫 一第二十五章 挑选第六百六十三章 惊变 一第七百七十六章 风起 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做主 二之赐婚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鸳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