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立威 二

站在角落处的钱公公,全身也是一震。

他反应比李公公迅捷,立刻跪下恳求:“皇上,老奴自进宫之日起,便下了决心。此生都对先帝效忠,直至合上眼的那一日。如今先帝已逝,老奴厚颜祈求皇上,将老奴留在身边。老奴虽无大用处,至少能在危急时候挺身而出。”

李公公也反应过来,满脸后悔自责:“刚才都是老奴多嘴,老奴向皇上保证,从今以后,绝不饶舌。若再有下一回,皇上只管摘了老奴的脑袋。只求皇上让老奴留在福宁殿。”

两个年近半百的老人,目中含泪,跪地哀求。

萧诩却未心软,淡淡说道:“你们两人的心意,朕都明白。只是,朕意已决。你们伺候皇祖父多年,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朕感念你们的情意,绝不会亏待你们。现在,你们便退下吧!”

“你们两个思虑一日,想去什么地方,朕都会应允。若无想去之处,朕便命小贵子好生安置你们。”

天子金口已开,不会再更改!

李公公钱公公不得不领旨谢恩。

然后,一起退出福宁殿。

李公公满脸茫然,恍若失了魂魄一般,不知归途去路。

钱公公也没比李公公强到哪儿去,灵巧无声的脚步,今日显得格外沉重凝滞。

“都怪我,是我多嘴,触怒皇上。”李公公忽地沙哑着低语:“也连累了你。”

钱公公目中露出一丝苦涩:“我们两人一直瞒着皇上遗旨一事,皇上愧对皇后娘娘,岂能不迁怒你我?”

“其实,就是没有此事,皇上也不会留我们在身边。皇上这般年轻,我们两个却都老了,已经跟不上皇上的步调了。”

是啊!这一天,迟早都会来。

李公公勉强打起精神问道:“你想去哪儿?”

钱公公沉默片刻,才低声道:“我想去给先帝守陵。”

李公公叹口气道:“我和你一起去吧!正好也能做个伴。”

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头看了一眼。

已近傍晚,天边犹有晚霞,福宁殿被笼罩在余晖中,似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先帝一走,这里已是新帝的天下。也该是他们离开的时候了!

……

顾莞宁肃清后宫,萧诩紧接着打发了先帝留下的心腹李公公钱公公去守皇陵。一夕之间,宫中风云变幻。也向众人昭示,大秦已经换了一片天。

再之后,朝堂也开始有变动。

元佑帝执政时,官员超过五旬的不在少数。这些官员,大多是元佑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老臣。按着朝中惯例,这些老臣,可以一直任职。直到身体吃不消,或告老或告病荣休。总之,朝廷不会主动让老臣们致仕。

新帝在大朝会上下了一道圣旨,立刻引起了百官们的骚动。

圣旨洋洋洒洒一长篇,花团锦簇,核心的意思只有一个:凡年过五旬的老臣,准予告老荣休。

所谓“准予”,其实是变相地示意老臣们主动致仕,让出职位给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官员。

这也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出手整顿朝堂。

这道圣旨一下,波及到的官员多达数十人之多。犹如一块巨石投进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熬了多年才坐上的高位,谁舍得早早告老?

自认年富力强的官员们,对这道圣旨却推崇备至。年迈的让出高位,他们便有机会加官升职。尤其是三品以上的重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将那些糠心的老萝卜们拔走,他们怎么挪进去?

年龄低于五旬的官员到底占了大多数,一个个摩拳擦掌探听消息找门路。一时间,将老臣们“臣还能为大秦奔走劳苦数年”的呼声压了下去。

素来沉稳持重的傅阁老也待不住了。

三位阁老都已年过五旬。

他这个当朝首辅,也首当其冲,被逼着面临新帝的第一道旨意。

……

新帝以性情宽厚闻名,对老臣们也格外优容厚待。下了恩旨后,新帝并未急着让老臣们及时告老让位,很快又下了第二道旨意。

若三品官职以上的老臣愿以苍老之躯甘为大秦继续奉献,可以进宫亲自向新帝禀明。

第二道旨意一下,三品以下的五旬官员,再无奢望,只得纷纷告老。

三品以上的官员,共有二十余人。其中超过五旬的,近乎一半。于是,这十几位老臣以傅阁老为首,一起进宫求见新帝。

“微臣见过皇上。”傅阁老等人一起拱手行礼。

身着龙袍气度沉稳年轻俊美的新帝,从龙椅上起身走过来,亲自搀扶起傅阁老:“傅阁老请起,诸位爱卿都平身。”

“诸位俱是朝中老臣,为大秦百姓奔波辛苦,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朕都看在眼底。”

“朕下恩旨,是为了众爱卿的身体着想。朕不愿见大秦的肱骨之臣因疲累过度耗尽心力,更不愿见众爱卿满身病痛时还惦记朝堂政事。”

“今日众爱卿一起前来,愿继续任职当差,实在出乎朕的意料。也令朕心甚慰。”

新帝满脸诚恳,话语中满是关切,说出口的话格外妥帖,也令惴惴不安的老臣们一颗心归回原位:“众爱卿既愿留任,朕十分高兴,绝不会强逼众爱卿告老致仕。”

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一起拱手谢恩:“谢皇上恩典。”

新帝又留一众老臣在宫中用了午膳,昭显天子恩宠,才让众臣离宫。

当天晚上,傅卓回府后,被傅阁老叫到了书房。

傅卓如今有了正式的官职,是为中书令。官职只有六品,不过,每日都在天子近侧,负责各种文书起拟圣旨。位低权重,谁也不敢小觑。

“皇上的恩旨,只针对三品以下的官员,祖父并未被波及,首辅之位丝毫无损。其余三品以上的老臣,也一个都未动。”

傅卓侃侃而谈:“此事既已解决,祖父心中还有何忧虑?”

傅阁老轻哼一声,扫了和新帝一鼻孔出气的长孙一眼:“恩旨之事,是谁给皇上出的主意?”

第七百二十七章 访客 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离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想通 二第九百三十八章 附势第五百七十九章 处置第三百七十三章 好戏 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风波 二第八百三十章 人心 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缺憾 二之儿媳第六百八十五章 旧情 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想通 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后续 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做主 二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疏离 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 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短见第六十八章 离心 四第九百二十章 风波 三之悲喜 三第五十一章 闺秀 二第九百二十一章 处置之十日 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生死 四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相聚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珺瑶 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相见 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处置第三十章 冷漠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嫌隙第一百三十三章 欺瞒第七百三十五章 凤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伪装 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父女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起色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府 一之翁婿之讲学 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归来第一百二十八章 猜疑第五百八十六章 病症第一百四十章 心意 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转第九百一十七章 冲突 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责罚 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家事 四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代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试探第九百五十八章 交锋 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闹剧第六十九章 离心 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相见第二章 母女第一百七十二章 处置 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 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示好第八百二十四章 守丧 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教导第一千零一章 战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归来 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决裂第五十八章 巧遇 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产 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共苦第十六章 往事 一第三十七章 季同 一第八百七十六章 册立第六百五十八章 良缘 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相聚 二第四百零八章 灵犀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流言第八百六十章 醒来 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处置 三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凤临 一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夫妻 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余波 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夫妻第七百五十二章 除夕 二第九百八十三章 七夕第六百四十章 事起 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临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想通 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病第七十七章 请帖 二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是我第九百三十五章 轻生 二第九百八十二章 归宁 三第七百零四章 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遮掩第一百六十三章 决裂 三第三百零三章 帝后 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良缘 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风雨 三第三百零九章 责罚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登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如初第六百一十九章 委屈第三百四十三章 聘礼 二第三百零九章 责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