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安若希走了。安若晨回自己院子,还没得开口唤人,卢正已经很有眼力地把田庆踢了过来。田庆一脸尴尬似硬着头皮向安若晨报告。上次安若晨去总兵营那儿,龙大便将他与卢正两个叫了过去,嘱咐他们买点滋补的药丸子,然后吓唬吓唬安若希。让她以为自己中了毒,便不敢存什么坏念头了。

“那药丸不是毒,就是普通姑娘家吃的补气血的药丸。一月一颗,补不了啥也不会害她性命。将军说了,当场逼她服下,她没药可去验证,就算找大夫把脉也瞧不出毛病来。她自然悬着这心,盼着每月的解药。若她到处声张,找人求助,也无人证,亦有大夫可证明。”

安若晨愣了愣,叹口气。将军果然是有计谋的,他为她费这心思,还得背上了心狠手辣的恶名。

田庆见安若晨叹气,以为她也觉得此事不妥当,忙道:“将军也不是要瞒着姑娘,将军的意思是,不想让姑娘觉得为难。所以嘱咐我们行事之前莫要告诉姑娘,之后若是姑娘自己知道了,问起我们,我们就如实相告。并没有欺瞒的意思。”

不解释还好,解释完人让人觉得这不是故意想瞒还是如何,若是不知道,就打算一直不说了?

田庆又道:“姑娘放心吧,真不是毒。是我亲自去医馆买的滋补的药丸,买了十颗。要真是毒,姑娘二妹哪还能这么活蹦乱跳的,放心放心。这个就是兵不厌诈,提防她与人串谋谋害姑娘。”

连兵不厌诈都出来了,安若晨真说不得什么。况且田庆与卢正也是依命行事,她也无权责怪他们。而龙大一心为她,也并非真的下毒,论偏心眼她还真是承认偏在龙大这一边的。

“这事莫要与其他任何人提起。”安若晨道。

“自然自然。”田庆松了口气。

“我妹妹那头我来应付吧,就让她每个月吃颗补药好了。你把药丸给我。”

田庆一愣,“我都给卢正了,我去叫他。”急急忙把卢正叫了过来,卢正听了安若晨的要求,有些不赞同。

“姑娘是打算自己每个月给二姑娘解药吗?我明白姑娘的意思是想让二姑娘放心。但是姑娘莫忘了,既是恐吓胁迫,这话自然就不好说,场面颇难看。田庆也是觉得下不去手,才让我去办的。”卢正说到这里,被田庆轻轻踢了一脚。

卢正撇撇嘴,白田庆一眼,又道:“将军不让我们事前知会姑娘,也是这道理。若是药丸给了姑娘,姑娘与二姑娘说自己拿到解药了,每月会给她,那二姑娘自然就会问既是能拿到每月的,为何拿不到彻底解毒的?姑娘与二姑娘之间怕是会不好说话。闹将起来,反而不好收拾。我们是外人,做些恶人逼迫弱小的事反而自在些。”说到这里又白田庆一眼。

_ttκā n _C○

安若晨明白他说的道理,反驳不得。

卢正道:“姑娘只与二姑娘说明每月服一丸绝对无害便好,敲打敲打她,让她莫要有坏心思。那我们这坏人也没白做。我每月会给二姑娘一颗药丸,她敢对姑娘大喝小叫,却不敢对我如何。我是武夫,手持刀剑,她自然忌惮,如此不是正好?”

安若晨叹气,确是这个道理。看来回头见了将军,得与他说,她的心并不似他以为的那般软,有事还是提前与她商议一声,在理的,她自然不会反对。想起了龙大,安若晨有些挂心,也不知前线是何情形。

安若晨走后,龙大这头确是有事发生。

一日夜里,忽地有卫兵来报,说有人持龙大的信符来访,被卫兵封在三个哨站之外。龙大接过信符一看,顿时心里一松,忙下令将来人带过来。

龙大亲自到兵营营门处接,对方一行五人,皆是骑着黑色骏马,身着暗色斗篷戴着帽子。

其中二人见着龙大,利索地跳下马来沉默地对着龙大行了一礼,抬起头来,掩在帽子下的面容看不清楚。龙大对他们点了点头,未说话。

另外两匹马上的人也已跳了下来,赶着去扶五人中较瘦小的那位下马。那位的衣装亦掩不住他的白色长须,是位老者。

“龙将军。”老者下得马,向龙大施了一礼,另两人跟在他身后一起施礼。

“这二位是什么人?”龙大指着最早下马行礼的那两人问老者。

老者答道:“只是老夫的护卫随从。”

龙大走过去,看了看那两人,再走过去摸了摸他们的马,然后道:“我只能让三人进营。”

老者略一犹豫,转头看了看那二人。其中高个子的那个点了点头,老者答道:“那便让他们离开吧。”

龙大便喝令卫兵,将这二人送出去。卫兵领命,那二人也不言语,只向龙大施了个礼,又向老者施了个礼,而后上马,随卫兵走了。

龙大待他们离开,这才对老者做了个请的手势:“霍丞相,请随我来。”

老者松了口气,摆了摆手:“老夫已辞官多年,眼下只是给皇上讲讲书的侍读罢了。”

“霍先生太客气了。”龙大改了称呼,态度仍是恭敬。

霍铭善,南秦国的开国重臣,亦是当初南秦与萧国交好和谈的使节,曾六次出使萧国,算是联结两国情谊的重要人物。他的年纪与龙大的祖父一般,与龙大祖父、父亲都有些交情,龙大见过他几次。

早前是听说南秦新皇登基后霍铭善便要辞去丞相一职,告老还乡。但霍铭善在南秦的名望太重,新皇秦昭德百般挽留,霍铭善最后仍是辞了丞相一职,只留下指点新皇读书,做个侍读先生。秦昭德继位已五年,霍铭善并未插手朝政之事,没了消息。龙大并无把握霍铭善如今行踪何处。

与南秦纷乱开始,龙大便令苗康想办法联络霍铭善,希望能从霍铭善那边打听清楚南秦究竟何意,争取和平解决争端。而苗康发回的最后一次情报,便是他找到了霍铭善,已将消息传递过去。但之后苗康再无消息发回,最后被送回来的,是他的头颅。

龙大将霍铭善领入帐中,将他两名随从安排到了别处。

帐中摆了火盆,上了热茶,龙大摒退了左右,亲手给霍铭善倒了一杯。

霍铭善解开斗篷兜帽,露出一张疲倦的脸。他喝下那杯热茶暖身,这才长叹一口气:“龙将军,见着你真是不易。”

龙大再为他倒上一杯:“霍先生一路辛苦了。霍先生为何而来?”

霍铭善缓了几口气,这才细细道来。

原来南秦新皇秦昭德当初继位颇是费了一番工夫。朝堂争斗,他险些保不住太子之位,先皇逝后秦昭德虽登上皇位,但臣子里仍有许多人站在辉王那边。秦昭德那时年仅十三,稍有差池,权位不保。霍铭善便使计辞官,他年数大了,本也该让贤,逆臣们也盼着他走,于是将计就计,演了场戏,闹了场风波,捉到些逆臣把柄,但可惜未能撼动一直觊觎皇位的辉王的根基。

这五年来,霍铭善以侍读之名辅佐皇帝执管朝政,皇帝今年十八,立了皇后,生了皇子,亦觉得朝中臣子听话,辉王对他恭敬,自觉权位已稳。

南秦先皇与萧国交好,经济繁盛,民生安乐。秦昭德子承父业,用的臣子,结交的邻国,都照着先皇的想法去做。而辉王的势力却是与东凌国结交。

这两年,总有人在秦昭德耳边说萧国气焰太盛,恐有灭邻国扩国土的野心。这话说得多了,秦昭德也有了心思,开始紧密关注萧国的一举一动,并对两国的商贸协定有了些新想法。后听得萧国有派重兵进两国边界之意,顿时紧张。而萧国驻兵的理由却是南秦军队剿杀萧国边民。但南秦那方得到的消息,却是萧国流匪所为。

龙大听到此处,微微皱起眉头。

霍铭善继续往下说。

秦昭德对此事大怒,觉得萧国演这么一出,是为发兵找借口。东凌国亦有使节到访南秦,声称遭萧国打压,东凌皇帝亦有戒心,希望南秦能与东凌建盟,若遭萧国入侵,两国联手抵御。

龙大道:“东凌与南秦结盟一事皇上确有耳闻,加上边民被南秦将兵及流匪剿杀,故而派我镇守中兰。”

霍铭善一声叹息:“将军领军入驻中兰城,正坐实了先前臣子们与皇上的建言。皇上认为,萧国确有进犯之意。”

即是说,两国都防着对方,然后两国的动作又让双方都觉得对方确有野心,不得不防。

“后来我接到将军这边的人递的消息,信里未说详情,我去赴约,打算当面问清楚,可却未等到人。原以为是辉王使的手段欲泼我污水,但此后一直没有动静,后来却听到消息,说是抓住了大萧的探子,要在四夏江斩首示威,教训于大萧。我便猜想,是否给我递信那人,便是那探子。”

“先生收到信一事,可曾外传?”苗康的身份消息,会是从霍铭善那处泄露的吗?

“未曾。只我一人知道。信上有提到龙老将军曾赠我玉佩上的图形,我觉得便该是将军的人手。当时我与辉王一派有些分歧,他们一直觉得大萧欺凌南秦,必须抗争。皇上有些被打动,我劝了几句,被辉王拿了话柄挤兑,为免皇上被激得意气用事,我便搬到宫外书阁住几日。我看了信后,为免再被辉王拿住把柄,便烧了。谁人也未曾告诉,想先了解详情,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议。怎料我在约定之处等了许久都未见人来。”霍铭善顿了顿,又道:“将军竟是在我南秦京城安插秘探,这太不光彩。”

“贵国在我平南郡有更多细作,若我们为此案交涉的公函能顺利呈报到贵国皇帝手上,先生不应该不知道才对。”

霍铭善皱了皱眉:“我确是不知。也未曾听皇上提起。”

龙大将细作那些案子的事大略说了一番。

霍铭善震惊于南秦细作的行事上,竟是有数年的组织及安排?可大萧与南秦的争端却是这一两年才开始冒头。他缓了一缓,道:“我听说那探子的事后,便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将军知道我对南秦忠心耿耿,若要找我,只有一事——为和平而来。而那探子被杀,也不知他联络我一事会有何后续麻烦,而这时候我听到更离奇的事,我们与东凌结盟使团上访觐见贵国皇帝,却在贵国太守的授意下遭到了暗杀。”

“我大萧太守的授意,这便是诬陷了。”龙大冷静道。

“他们报予皇上的奏折,确是如此写的。且有理有据,还有东凌使节的证词。”

“东凌派了人去拜见了你们皇上?”

“确是。他们细禀了当时使节们遭伏击的情形。史太守安排的地点,史太守安排的护卫,东凌使节团原想尽速上京,亦是史太守挽留阻拦,硬是让他们多等几日。而这几日,足够他筹备谋划。”

“这太荒谬。”

霍铭善点头:“确实不合情理,两国交战,打便打了,斩杀来使又是何意?但事实却是如此。东凌那头觉得,他们成了我们两国冲突的牺牲品,大萧是想让东凌知道,帮着南秦绝无好处。是要借此事威慑于他们,教他们不敢插手。且若凶手抓不到,大萧可将自己撇清干系,甚至离间南秦与东凌的关系。毕竟南秦的大使是由东凌邀请,当初是他们说既然我国不能直接与大萧皇帝面见,那可借道东凌。正巧他们也有使团要到大萧。如今出了这事,我国右丞相及其属官丧命,而东凌死的不过是些小吏。东凌担心大萧嫁祸东凌,离间两国关系。”

龙大道:“我听说凶手还未查出。”

霍铭善道:“东凌说他们与贵国交涉此事,史太守竟不承认是他们所为,还欲将此事撇清拖延,只说在查,可是至今仍未有结果。辉王的意思,大萧如此嚣张,不得不战,否则国威无存,如何立足于天下。东凌亦要我南秦给个交代。东凌是被我南秦拖累,卷入争端中。我劝服了皇上,给我些时日,我手中有龙老将军的信物,该是有机会能用此物通关见到龙将军。我不立使节,不摆官礼,只私下带两随从,就说回乡休息,实则悄悄来大萧见见将军,问清楚究竟贵国意图。皇上等我消息,再做最后定夺。”

龙大点点头,果然不出他所料,霍铭善确是和平的希望。

霍铭善道:“如今我见得龙将军了,就请问将军,用游匪诬我南秦,限我铁石,增我献贡,杀我使节,潜伏密探,贵国如此挑衅,究竟意欲何为?若是意图一战,为何将军却派人寻我?”

龙大沉吟片刻,未答反问:“先生来此路上,是否遭遇麻烦。”

“确是。有匪类劫杀,幸得将军派的人相救。他们说原是想去找我,不料半路遇上了。之后一直护我入境,将我送到将军面前。只是他交代了,不能在众人面前显露他的身份。一切听将军的嘱咐。我用他给的信符,确是一路顺利来到此处。方才将军说只让三人入营,我想将军的意思,是再让那二人离开。”

“我确是有别的事让他们办。”

两人嘴里所说的人物,正快马加鞭赶路,一人问那高个子道:“谢大人,我们下一步要如何?”

高个子笑了笑,拍拍马鞍:“将军从某人那处学到传信的招数,我们先到集合地,再依将军之令行事。”

龙大此时在兵营帐中,对霍铭善道:“先生方才列举的我大萧种种罪行,于我大萧看来,却是截然相反的。此事牵扯甚广,布局费时,恐怕不是这么简单。那些于半路劫杀先生的匪类,真是劫财匪类吗?”

霍铭善对此事早有疑虑:“鲜有人知道我的去处,若是为阻止我见将军,那朝中怕是危机重重了。”

“似乎有人希望我们两国拼死一战。”

霍铭善越想越觉得确是如此,忙道:“那我得尽速赶回去通知皇上。”

“恐怕先生暂时不能回去了。”

霍铭善抬眼看着龙大,心里一沉。